作为主帅,诸葛亮对马谡的军事才华还是心中有数的,要不也不会把如此重要的街亭让马谡去防守。但他却忽略了马谡自身的缺点——骄傲自大、固执己见。临死前,马谡对自己的过错也是后悔不已,觉得辜负了诸葛亮的器重,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他为自己的自作聪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只不过这代价对他来说有点太大了。
当代镜鉴:规矩面前人人平等
孟子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好地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我们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员工多少,如果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员工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
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上班不许迟到”是被三令五申的。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按时上下班,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可是,在我们的周围,总是有些聪明人无视公司的这一制度,习惯于为自己的迟到找借口。比如,“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我已经尽力了”,等等。从表面上看,这些借口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但说到底,这些借口无非是一块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是一副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关于这一点,让我们来看看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是如何做的。
联想集团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办公例会制度,有一段时间,一些参会的领导由于多种原因经常迟到,大多数人因为等一两个人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柳传志决定,补充一条会议纪律,迟到者要在门口罚站5分钟,以示警告。纪律颁布后,迟到现象大有好转,被罚站的人很少。有一次,柳传志自己因特殊情况迟到了,柳传志走进会场后,大家都等着柳传志将如何解释和面对。柳传志先是一个劲地道歉解释原因,同时自觉地在大门口罚站5分钟。这一事件在业内广为流传,联想集团乃至整个IT行业都为柳传志的5分钟罚站而喝彩,其效果也不言而喻。
迟到对于柳传志而言是偶然为之,而对于下面故事中的主人公于大雷来说,则是家常便饭。
于大雷是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职员。由于工作努力被公司领导提升为领班。但在他身上存在一个小毛病,这就是上班经常迟到,为此,他没少挨经理的训斥。但他总以为自己工作效率高,又是领班,公司离不开他,迟到几次没关系,因此屡教不改,甚至迟到的时间越来越长。
有一天,当他刚刚走进办公室,经理秘书过来告诉他,“经理想知道你为什么又迟到了。”自然,于大雷的解释又是老一套。经理恼怒地摆了摆手,最后撂下一句:“鉴于你的所作所为,我正式宣布,你被解雇了。从明天起,你就不用来公司了!”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的于大雷听到经理的话,怔怔地站在那里,哑口无言。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公司自有公司的规则,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没有人可以逾越公司规章制度的约束,而一个无视公司规则的人,一定不会是可以信赖和尊重的人。于大雷最终被公司解雇,就是为自己无视规矩所付出的代价。
4.后生可畏,正确对待新人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哪里能够知道后一辈人将来赶不上现在我们这一辈人呢?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声望,也就不值得敬畏了。”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子罕篇》
《子罕》为《论语》的第九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等等。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诸子之言:
“后生”,是二十岁以前的年轻人。“可畏”,是不可轻视的意思。“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此意,是说,后生的前途,不可限量。怎么知道他将来不如我们呢?然而,如果到四十岁,或到五十岁,他的学问事业尚未听说有何成就,他也不十分可畏了。
对孔子此番话,理学大师朱熹认为:“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言此以警人,使及时勉学也。”而钱穆则注解如下:“无闻有两解:一,无声闻于世。二,谓其无闻于道。今从前解。古人四十曰强仕,五十而爵,四十五十,乃德立名彰之时,故孔子据以为说。”皆言及自勉。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提出了“不要轻视新人”的观点:“这句‘后生可畏’是孔子的名言,切不要轻视后一代的年轻人。从古至今,对年轻的后一代都非常重视。孔子说后来的年轻人可畏,并不是怕他,而是说值得用心培养,值得重视。‘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不要以为未来的不如现在的。孔子不轻视后一代,更不轻视后来的历史,认为未来的社会不比现在差。所以他说你何以知道将来就不及我们?以人来说也是如此。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也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这一段是孔子在鼓励青年们努力,我们过去有一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个道理。”
延伸思辨:后生可畏,“先生”亦有可为
相传孔子到东方游历,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对此非常奇怪,他问站在一边的小孩为什么不去玩耍。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伤害人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会伤害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
孔子一行人继续前行,又碰见一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他还不躲避。孔子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避让车子呢。这小孩振振有词地说,他只听说过车子避城,还没听说过城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
后来,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扬小孩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知道的道理还不少。这个小孩听到孔子说自己年龄小后,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听后惊讶地说:“好啊,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后生可畏啊!”这也就是“后生可畏”的出处。
“后生可畏”,这话自然是“先生”者所说无疑。头一个说这话的是孔子,后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是荀子,这二人自然可以称得上“先生”。后生来日方长,先生来日苦短,年龄优势首先可畏。“先生”先死,“后生”后死,这是一般规律。孔子比弟子颜渊大30岁,但是颜渊“不幸短命死矣”,死在先生前面,那是因为贫居陋巷、箪食瓢饮,生活、学习、工作条件都很差的缘故。子夏、子游、子张、曾子这些学生,比他们的老师晚生40多年,孔子去世的时候,他们才20多岁,是典型的后生。
孔子晚年已经声誉很高,为“天下”所共尊,他为何要说“后生可畏”呢?显然,他是想勉励后生抓紧青壮年时期干出点名堂,超过老师。在他看来,40岁以前,年富力强,气盛志锐,“无所不可为,无所不可成”。
孔子说这几句话,一则教人不要轻视学业未成的后生,一则勉励后生及时努力求学,因在少年时期,记性悟性都好,容易成功,到了中年,学习能力递减,五十岁以后,体力渐衰,所以无论学业事业都要在四十或五十岁前成就。但到四十五十以后,仍须继续勤学。孔子曾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平凡人。
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另一方面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既是鼓励,又是鞭策。鼓励“后生们”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先生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尚可奋发有为,不要因为虚度了青春年华,到中年时仍一无所成就自甘堕落,自暴自弃。
精彩典故:
后来者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三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做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三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苏轼出人头地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而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显然是不可取的。与之相比,欧阳修对待后生苏轼则显得明智许多。
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于是苏轼从小便立下雄心壮志,长大后匡扶社稷,救民于水火。
二十岁时,苏轼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闻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拯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奇,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结果让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拔擢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终成一代文学大师。
当代镜鉴:正确处理老员工和新员工的关系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人们:后生可畏,千万不要轻视后一代,而荀子也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年轻人是值得重视的,应当用心培养。职场上难免会有新员工和老员工之分,那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呢?
如果你是一名新员工,由于入职时间短,与领导和周围同事比较陌生,对工作不太熟练。此时,他们迫切需要上司和老员工的热情帮助。而企业对新员工一般也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为了顺利度过这段“磨合期”,达到企业、新员工双赢的目的,双方除了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 新员工要尽快融入企业。
(1)新参加工作的员工要注意做好从“学生”向“员工”的转变。
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防止一进公司就“不习惯”和“看不惯”,然后由于不能很快适应环境和胜任工作而“盲目悲观”,从而失去对工作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熟悉工作流程,了解部门的行事风格,这是新人加入新团队以后的首要工作。而“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则是管理者提高团队合作效率所坚持的一项原则。新人应当理解、服从领导的工作分配,而非一味地追求自我。
(2)尽快提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到一个新单位往往由于自身能力和经验的缺陷、信息的不对称、环境的不熟悉而不能尽快胜任工作,这就要求新员工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尽快展示自己的价值。同时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看准了再表现。要知道不好的第一印象需要很长时间才可能改变,“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老员工要营造有利于新员工成长的环境。
老员工由于在该企业工作时间较长,接受各方面培训较多,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相对也较高,因此,老员工有培养新员工的责任和义务。那么,老员工应该如何帮助新员工呢?
(1)指路。
老员工应当主动耐心地向新员工介绍公司情况;介绍本公司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现状、规模和发展前途;仔细讲解具体工作的操作规程、服务流程;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同时说明严格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人应该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和团队规则,否则很难由学生过渡为职场人。在新人的适应期里,企业对新人的工作预期通常会低于普通员工,新人可以利用这段期间调整自己的时间观念,并提高一些软性技能,从而更快融入团队。老人应在新人迷惘的时候给予新人帮助,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团队共同进步,自身的素养也得到了修炼。
(2)引路。
老员工应有包容心、耐心、决心、信心去帮助新员工并将他们培养好,新人从学校步入职场,少了自由,多了约束,难免需要适应期。师傅带徒弟,总希望徒弟早点出师,所以老人不愿意给新人太多调整时间。于是有了“老人指责新人缺乏主动性,新人抱怨老人太苛刻”的纠纷。
正是因为不囿于惯性思维,能跳出条条框框,职场新人才有着老人所不能及的看问题角度和思维方式。职场老人既要激发新人的新鲜想法,也要循循善诱。而新人要理解,那些必要的告知和沟通并非老人对你不信任,而是为了了解任务完成进度,便于统筹规划,从而保证部门目标一致,漂亮地交出成绩单。身为职场人,就应该有专业的做事方法。
5.矜而不争,不要拉帮结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