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了五十步和逃了一百步,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一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有时人的想法初衷是好的:奋发有为、追求卓越,但一经实施,却总囿于事物的表象,看似与以往、与他人大相径庭,却仍出一辙。孟子一语破的,解除了梁惠王长期的困扰。
延伸思辨:正视自己,正视他人
人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就像别人脸上的黑痣一目了然,自己脸上的污点却难以看到一样,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容易,发现承认弱点缺陷却很难,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正在于此。“我只跑了五十步,而别人跑了一百步,我的胆子并不是最小的,还有人胆子比我小。”有些人正是这样经常拿他人的不足来安慰自己,想想自己有而他人不曾有的东西,往往容易产生盲目的满足感。
再有学问的人也会有不懂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会有不如他人之处,谦虚是一种美德,“不耻下问”是一种境界,“知己知彼”才能获得成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爱好,心中也有不同的幸福与理想,对生活亦必然有不同的经历和看法。别人的态度、言行是认识自己的镜子,善于总结自己得失的人是聪明的,能够从别人的言行中学到经验的人是快乐的,既不总结自己又不学习他人的人是愚蠢和可怕的。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不但不会被人耻笑,还会因为拥有坦荡的君子襟怀而受人敬重,还会因为充满爱心、乐于奉献而受人敬爱,还会因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而受人敬佩。连自己弱点都不敢承认、错误都不敢更正的人,只能是懦夫,又怎会有信心搏击人生取得成功呢?
精彩典故:
田忌赛马
做人应当正视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应当看清他人的长处和短处,这样才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拿他人的不足安慰自己是愚者,而拿自己的长处迎战他人的短处则是智者。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比赛分三场进行,第一场上马对上马,第二场中马对中马,第三场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赛马场。这时,田忌的好友孙膑招呼他过来,说:“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我有把握让你赢大王一回。”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便站起来讥讽地说:“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第一场孙膑教田忌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这一局田忌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教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齐威王有点慌乱了。第三局比赛,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了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认清自己,别拿他人的不足安慰自己,这是生活的智慧,有些人却无法正视自己,做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傻事。
当代镜鉴:比较的误区
有的人整天不快乐,因为他与别人相比总觉得处处不如人。比钱,没有别人多;比权,没有别人大;比房子,没有别人宽;比工作,没有别人轻闲。整天怨天尤人,总觉得这世界对他不公平。有的人整天很快乐,因为他与别人相比总有或多或少的优越感。或者家庭条件比别人好;或者工作环境比别人强;或者相貌比别人帅。他整天得意洋洋,仿佛就是要比别人高一等。这两种人,一种是“比上不足”,一种是“比下有余”,他们都进入了比较的误区。
一个人在社会上总存在与别人比较的问题,关键是比什么?如何比?用什么心态对待比较的结果?奉献和索取是人生的两种基本状态,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基本参数,同时也是人们比较的两类不同标准。是比奉献还是比索取,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有的人只比索取,不比奉献,他总是问:“我也是人,别人也是人,为什么别人得到的比我多?”而不问:“我做了多少奉献?该得多少报酬?”这样的人必然会滑向自私自利的轨道。有的人只比奉献,不比索取,他把为社会和他人做出奉献当成一种快乐,这样的人体现了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大多数人都是既比奉献,又比索取,只是哪一方面多一点或少一点的问题。在今天,提倡多比奉献,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在这个社会里,处在中流的人总是居多,每个人同别人比较都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用什么心态对待比较的结果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比上不足”而自寻烦恼,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结果萎靡不振,或怨天尤人;因为“比下有余”而得意忘形,觉得自己处处比别人强,因此故步自封,或傲视别人。这都是不可取的错误心态。因为“比上不足”而加倍努力,力争上游;因为“比下有余”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在比奉献时多想想“比上不足”,在比索取时多想想“比下有余”。这就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一个人没有必要什么都跟别人争,去跟别人比,因为生活中的事是比不完的。人的能力有大小,奉献和得到的也有多有少,只要我们有正确的理想和追求,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国家为社会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就会感到幸福。
8.克己复礼,战胜自己的私欲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译文: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颜渊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的欲望返回到礼的规范中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实行仁道全由自己,难道还能交由别人吗?”颜渊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渊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国学链接:明礼是为人处世之道
关于“礼”的问题,在《论语·泰伯》里孔子已强调过“立于礼”。在“季氏篇”里教儿子孔鲤时又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其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认为个人立身处世离不开礼。这里的礼,不是指什么具体的礼仪、礼节,也不仅仅是指礼制,而是包括多方面在内的传统礼仪,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传统文化”的概念。既然如此,一个人不懂得礼,就不可能在这世界上立身,更不用说做出一番事业和成就来了。“明礼”是为人处世之道。
诸子之言:
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朱熹以及其他理学家的阐释,把“克己复礼”上升为某种普遍的哲理。然而从《论语》中的记载来看,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当然,孔子强调随时注意不失礼,不是希望弟子都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孔子认为: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提升自己的人格而成为一个“仁者”。也就是说,克己复礼是“为仁”。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的,所以颜回对孔子说:我虽然不大聪明,但会依照先生说的去做。
延伸思辨:“仁”是一种实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