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
2379000000045

第45章 尘封难解的名人谜案(4)

关于李白的身世,后世所有为他立传着书所依据的最原始的材料来源只有两个,一是李白的族叔宜州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李阳冰虽与李白是叔侄关系,但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关系亲密。李白后来便是死在当涂。二是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为李白所作的墓志铭《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可是这两处记载却语焉不详,甚至相互矛盾,实在让人不解。

根据这两个记载,可以确定的是,李白祖上是因为犯罪,逃到了西域的碎叶城,后来到了李白父亲这一代“潜回广汉”。是什么罪名让后代只能“潜回”呢?据《新唐书·文艺传》中记载,李白先世“隋末多难”,“其先隋末以罪迁西域”,隋文帝曾经拟罪名,枉杀李贤、李穆孙以及曾孙辈32人后将剩余的男女老少作为罪人“戍边屯田”。而李贤这个人,根据《北周李贤墓志铭》中记载:“公讳贤,本姓李,汉将陵之后也。”这样推来,可以推出李白是李陵的24世孙。李陵当年兵败后投降匈奴,汉武帝震怒,将李陵在中原的妻儿老小全部杀光。李陵才说出自己本来是假降,但全家杀光的血海深仇使李陵不愿再回到中原,于是在西域定居下来了。

但着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中说:“一元非汉姓之家,忽来从西域,自称其先世于隋末由中国谪居于西突厥旧疆之内,实为一必不可能之事”,“则其人之本为西域胡人,绝无疑义矣”。李白是“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在隋末的时候家谱在战乱中亡佚了,而李白自己也很少提到自己的身世,以上关于李白是李陵之后的说法也只是人们的一个大胆猜想。

知识链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歌想像丰富,瑰丽浪漫,飘逸洒脱,与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并称为“三绝”。李白一生,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生性豪放不羁。杜甫赞其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被后人称为“诗仙”。

黄巢死在谁手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公元875年举兵,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还曾经建立过大齐政权,后来于公元884年失败,历时10年。对于黄巢的最后结局,往往有不同说法,官书和野史稗语、民间传说颇有相左处。仅《新唐书》和《旧唐书》两部正史的记载就有相当出入。

《新唐书·黄巢传》称,黄巢战败,退至狼虎谷(今山东泰安境内),让其部将、外甥林言割下他的头去献给官军,以谋取富贵,林言不忍下手,于是黄巢自杀而亡,后林言带着黄巢的头去献官的过程中,被沙陀人追杀,林言也被杀。

《旧唐书·黄巢传》则称,黄巢退至狼虎谷时,林言将黄巢及其弟黄邺等7人杀害,并将其头送与徐州军阀时溥。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也赞同这种说法。不过,还有人认为黄巢不是被林言杀害,而是被原起义军的二号人物尚让所杀。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黄巢并没有在狼虎谷被杀,而是在他被包围在狼虎谷后,自己剃了头发,化装成和尚逃到河南,居住在河南南禅寺,法号翠微禅师,一直到死;也有说他迁居明州(浙江宁波)雪窦山,又取法号雪窦禅师,并称他死在明州。

“假作真来真亦假”,封建史书的偏失,以及时空的错位,使得黄巢之死再难证实了。

知识链接

黄巢称帝后,他手下的士兵则如同明火执杖的强盗一般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几个月后,出现粮荒,长安城里一片混乱。小股唐军乘乱攻城,黄巢只带了少数随从逃出城。唐军进城之后,受到长安百姓的欢迎。黄巢到了城外定下神来,才发现入城唐军人数很少,随即反攻入城。重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居然下令屠城,血洗长安城。后来唐借沙陀兵协助攻城,公元883年4月,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长安城便一炬成灰。黄巢血洗长安的恶行,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战场较量,而是灭绝人性的屠杀。

“八贤王”的原型是谁

在杨家将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一位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当时朝中,他似乎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一定历史原型创作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捏造的,但他的原型是谁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宋史·宗室传》记载,宋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赵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病亡,死时仅23岁。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继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八贤王应是宋太祖的皇位继承人赵德昭(赵德芳之兄)。他聪明英武,喜怒不形于色,深得太祖信任,曾“赐金简一柄,如不法之属得专诛戮”。

宋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赵德昭失去了当天子的机会,太宗虽然封他为武功郡王,但仍对其充满戒心。后来,赵德昭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绝不会得到善终,于是自刎而死。

人们对这位失去皇位又死于非命的皇子十分同情,就让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特权的八贤王,帮助杨家将对付那些危害朝政的权臣。但是,赵德昭从未被封为八贤王,怎么会平白无故地与八贤王沾边?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赵元伊。当时的人称他为“八大王”。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逸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知识链接

宋太祖传位给皇弟太宗,太宗内心对这位颇有韬略的侄子存有戒心。尤其是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出征幽州时,一天夜间,一件偶发的事情使军营中惊扰不安,军士到处寻找太宗却不知其踪影,有人提出立德昭为帝。太宗得知,更为不满。回朝后,当德昭提醒他论功行赏时,他以充满怀疑、忌恨的口吻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闻言,退而自刎,因为他深知在猜忌心极重的太宗手下绝不会得到善终。

宋徽宗的绘画成就有多高

宋徽宗名赵佶,是北宋第八个皇帝,荒废政事,喜好艺术创作,有极高的艺术素养,后亡国被俘,死于金国。传说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时,不由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宋徽宗酷爱绘画,其中极爱画花鸟。他为了发展大宋绘画事业,专门扩充了画院,给画家极为优厚的条件。那么,这位“玩物丧志”最终失去国家的君王的绘画成就究竟有多高呢?

宋徽宗的传世作品较多,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芦雁图》、《瑞鹤图》、《溪山秋色图》、《听琴图》、《文会图》、《雪山归棹图》等。据说他画鸟雀,常以生漆点睛,小豆一般凸出纸面,眼神灵动、栩栩如生。宋徽宗画笔下的花,能根据不同的时节有着不同的形态,可谓观察入微。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风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索之上,各极其妙。”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鹤的神态与风姿。

后世传闻,当年宋徽宗召画师来画孔雀。不多时画师们便画好了,呈给宋徽宗看,宋徽宗不满意,又画了几次,宋徽宗还是不满意,众画师百思不得其解。徽宗解释道:“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众画师方才大悟,感叹皇帝观察之仔细。宋徽宗还将画作升官作为科举的一种方式,每年以诗词命题考式,如“山中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曾流传下许多创意佳话,没有高度绘画素养之人是不可能有此修为的。宋徽宗的画作受到了今人的追捧和褒扬,他的一幅《写生珍禽图》在2002年一场拍卖会上被一位二十多岁神秘青年买走,开价2300万人民币,创当时中国书画拍卖的最高记录。专家评价,徽宗能以严谨的创作态度,细致地把握绘画对象的特点,以别致的笔调勾画出事物的神韵,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境界。可以说,宋徽宗虽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却是一名高明的画家。

知识链接

皇帝也是常人,有着自己的爱好。汉武帝爱好文学,读到司马相如的赋时曾经赞不绝口;唐太宗好马,在他的陵墓就有六匹石马雕像,号称“昭陵六骏”;南唐后主李煜喜好赋词,至今亦有许多妙词传世;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匠活,据说他的手艺相当不错,一般的能工巧匠都比不上他。

一代改革家王安石的墓地今何在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被封为荆国公,北宋着名的改革家,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于改革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眼见新法不断被废,抑郁而终。时至今日,王安石的老对手司马光的墓受到后人祭拜,规模不断扩大,一跃成为着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中外游人,而王安石的墓地却几经变更,所在之地人们知之甚少,几百年来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那么,王安石的墓地如今究竟在何处呢?

据《景定建康志》称,王安石死后葬在南京钟山的半山寺后。我们都知道,在王安石退隐之后,一直住在南京钟山的半山园,死后葬在钟山,也是比较符合情理的。王安石生前官居宰相,封荆国公,死后谥号“文”,配享神宗庙庭,士大夫一直都有祭拜荆公墓的习俗。直到后来保守党人上台,一心打击革新派,甚至编纂奸党名单打击异己,王安石开始受到猛烈的攻击。北宋末期,朝廷停止了给王安石墓地的配给,荆公墓越发受到冷遇。到了明朝,临川知县在刻印王安石文集序言中写“公墓不知所在”,原本在钟山的墓地似乎不见了。

近些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不断努力,走访了众多据说是王安石后人所在的村落,似乎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王氏后人掌握的《王氏四修宗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敕葬钟山,迁灵谷峰东后月塘。”说的是王安石的墓于明朝时就从钟山迁到了灵谷峰东后月塘,也就是王氏的家族墓地。专家对此虽存疑惑,但王氏的后人认为王安石的坟墓迁往家族墓地是很正常的,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惯,并且在王氏的族谱中有这样一段话:“王安石墓可召其子孙迁葬,仍赐墓额。”而令人诧异的是,族谱中记载的家族墓地,现在已经被开垦成了田地,没有半点坟墓的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在《上池族谱》中可以找到答案:“徐氏洗荆公山,冢墓殆尽,……公曰‘前朝宰相祖冢,当代宰相伐之’。”这样看来这片家族墓地是在明代时被当时的礼部尚书徐氏毁掉了,当然也包括王安石的墓地。现在王安石的墓地究竟在何处,也很难说清了。

知识链接

王安石不仅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名诗人。他的诗歌,以五绝与七绝最为出色。《寒厅诗话》认为“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艇斋诗话》赞“荆公绝句妙天下”。像《春夜》中的“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梅花》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等都是难得的佳句。

包公为什么有两座墓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被后世奉为清官的代表。在贪官污吏横行的古代被百姓称为包青天,意为包拯不惧强权,为百姓做主,撑起一片青天。古代京师便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佑七年(1062年),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不仅在安徽省合肥市东效大兴乡双圩村的黄泥坎发现了包拯的墓,河南省在巩县西南有名的宋陵也有包公的坟墓。那为什么包公有两座坟墓呢?

世人熟知的是河北巩县宋真宗陵旁边的包公墓,这个墓有着很高的墓碑和封土。就在合肥的墓被发现之前,人们一直都以为这个墓是真正的包公墓。这个墓最早见于明朝的县志,可见最晚这个墓可以追溯到明朝。后人发掘此墓时,发现从墓地表层向下挖3米都是“生土”。生土是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亦称“死土”,质地比较紧密,不含人类活动遗存。可见包公在巩县的坟墓只是一个“疑冢”。为什么在巩县会有这样一个“疑冢”呢?这又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这些我们到现在都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在合肥的包公墓是真的。这个包公真正的安息处,于1973年被偶然发现后由考古工作者进行发掘。在发掘过程中,有不少令人惊讶的发现,年代久远的楠木棺材依然保存完好呈现纯粹的咖啡色,楠木棺材下方整齐地排放着几个大钩……墓志盖与墓志铭的出土,更是可以笃定这就是包公的安息之地。不仅如此,在史书上也能找到相关记载,在《大明一统志》写道,包公墓在“(庐州)府城东十八里”。《庐州府志》也称“参政包孝肃公拯墓,在县东十五里”。在这个地方,伴着包公墓的是其原配董氏及其一部分子孙儿女的墓。如今合肥的包孝肃公墓园,是后人重新为包公安排的安息之地,已将黄泥坎的骸骨迁来,满园苍柏,青翠幽静,让后人追思。就这样,合肥与巩县的墓,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这里面的更多秘密,还要后人去探索。

知识链接

包拯,出生于北宋咸平二年,与文学家欧阳修属于同时代。他出生官僚家庭,为人正直,欧阳修曾经批评他“素少学问”。这里的“素少学问”不是指他没有文化,而是指他过于较真、不通人情世故,也反映出包拯的刚直不阿。包拯为官多有政绩,受到百姓的好评,民间流传诸多关于他的故事传奇。

为什么称寇准为“蜡烛少爷”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他做过宰相,是经历过太宗、真宗、仁宗的三朝元老。在辽国大举进攻北宋之际,寇准力主抵抗。支持宋真宗亲征,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签订“澶渊之盟”,维持了后世上百年的和平。寇准为人严肃,一次寇准受召回京师,当时患脚病的宋太宗为显亲昵,便先让寇准看了自己患病的脚,然后半埋怨的说:“你怎么来的那么迟啊。”按理说寇准此时也应该讲一番忧心皇帝等推心置腹的亲近话,他却愣是照实说:“臣非召不得至京师。”把一心想套近乎的太宗噎了个半死。就是这样一个严肃耿直的大臣为何会有“蜡烛少爷”这样一个有趣的称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