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五千年历史谜案大全集
2379000000046

第46章 尘封难解的名人谜案(5)

寇准字平仲,出身望族,其远祖苏忿在西周周武王时代任司寇,功劳显着,深得武王器重,遂以官职“寇”为姓。寇准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他的父亲、祖父都极有才华。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寇准自幼就极爱读书,不仅白天刻苦地研读书本,连晚上的时间也不放过。古时夜晚读书极为不便,得点蜡烛烧油灯以照明。一些家中贫寒的读书人无钱买灯烛,夜间无法读书,就有了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典故。寇准每晚点着蜡烛看书,母亲半夜醒来,看见儿子的影子倒映在书房的窗户上,就知道孩子还在用功,不由得心疼,劝寇准早些休息。寇准嘴上应着,过会儿又去看书了。寇准的母亲没有办法,就每天只给寇准一支蜡烛,蜡烛燃烧完了,儿子就没办法看书,可以好好休息了。寇准当然不满意母亲的安排,可母亲又不愿意多给自己蜡烛。没办法,寇准只好私底下找家中的仆人要蜡烛。仆人见他态度和蔼、口吻也客气,就都把蜡烛给他。母亲并不知道这回事,以为儿子每日就一根蜡烛,也不太管儿子的就寝时间了。这样下去,寇准一直都在问仆人要蜡烛晚上点了看书。仆人们都觉得少爷老是问他们要蜡烛很奇怪,时间一长才发现原来少爷是弄蜡烛来看书,于是都很乐意把蜡烛给寇准,寇准也因此有了一个外号,叫“蜡烛少爷”。就是这位爱看书的“蜡烛少爷”,因为才华出众,19岁便被宋太宗选拔为官员,最终名垂青史。

知识链接

司寇这一官职始于西周,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负责掌管刑狱、纠察等事。春秋时各国也多设这一官职,是后世刑部尚书的别称。司寇后来还作为姓氏流传,也有把司寇拆开来作为姓氏的,分别为“司”和“寇”两个单姓。

拖雷为何早死

托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拜金庸老先生所赐,大家多少知道一点这位郭靖的“安答”,也为这一对因家国不同而不得不拔剑相向的兄弟惋惜。历史上的拖雷在41岁的时候死去,那么他为何会在壮年时期死去呢?

据《蒙古秘史》记载,1234年,蒙古灭金国,在凯旋的路上,蒙古大汗窝阔台突然得了重病,奄奄一息。蒙古信仰萨满教,当病不可治的时候人们总会求助于宗教鬼神的神秘力量。随军的巫师一番做法后宣称,蒙古大军灭金,杀戮过重,惹怒了金地的鬼神,他们要报复。或者是大汗干脆死掉,或者是堪比大汗的皇族死掉,才能平息鬼神心中的怒火。托雷表示愿意代替大汗、自己的三哥死去,喝了一碗下了符咒的水后,窝阔台果然病愈了,而不久托雷也死了。为此,窝阔台十分感激托雷,蒙古帝国上下也景仰托雷的义举。很明显,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鬼神之说并不可信,而那碗水也应该是一碗毒水。《元史·睿宗传》记载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刺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阙”。在《蒙古秘史》和《元史》的作者看来,托雷都是甘愿为大汗而死。而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成吉思汗在世时,四个嫡子中,长子术赤和四子拖雷关系较好,而二子察合台和三子窝阔台较好,根据蒙古“幼子守产”的习俗,汗位应该由托雷继承。成吉思汗虽然偏爱幼子,却认为此时的蒙古需要的不是一个会打仗的将领,而是一个政治手腕高明的统治者,于是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为了补偿拖雷,成吉思汗将大量的土地和军队交给了拖雷,并让拖雷监国。窝阔台即位后当然不满自己的权利被别人分走,为了收回权利,窝阔台不想对拖雷下手也不行。拖雷当时可能也不愿意喝下那碗水,可迫于形势所逼,只能喝下。史书笔锋一转,残酷的权力斗争便成了友好的兄弟义气。归根结底,拖雷早死不是因为一碗水,而是那碗水背后的政治。

知识链接

成吉思汗与正妻共有4个儿子,大儿子术赤,这个儿子是在成吉思汗的妻子被人掳去后生的,传说并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但成吉思汗并没有太过追究此事。二儿子察合台,为人严肃认真,执行任务时一丝不苟,三儿子窝阔台,喜爱酗酒,待人比较宽厚,后来成为汗位的继承人。四儿子拖雷,擅于打仗,41岁的时候去世。

刘伯温兵法绝学是怎么失传的

刘伯温,又名刘基,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朱元璋曾经称刘伯温:“吾之子房也。”刘伯温自幼爱好读书,才华横溢,当时人们点评江左名士时将刘伯温排名第一,认为他可以与诸葛孔明相提并论,日后必成大器。元末农民起义,刘伯温选择了辅佐朱元璋,成为了朱元璋的军师。在帮助朱元璋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为创立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传刘伯温将自已毕生心血写成了《百战奇谋》一书,但却无人继承其传奇般的兵法绝学,这又是为什么呢?

明朝洪武八年,刘伯温病入膏肓。死前刘伯温认为自己的两个儿子资质平凡,不能继承自己的《百战奇谋》,如今皇帝又多疑好杀,将《百战奇谋》交给皇帝并无好处,于是便一把火烧掉了这本书。明太祖朱元璋后期的确残忍好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太祖无情地杀害了不少大臣,甚至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一块打天下的功臣。太子朱标为人温和,劝自己的父王不要如此滥杀。朱元璋却把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叫太子捡起来。长满刺的荆棘捡起来当然扎手,朱元璋便说:“我这是帮你把荆棘上的刺拔下来。”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立即派宰相胡惟庸前去吊唁,目的却是寻找那本《百战奇谋》。刘氏兄弟据实上告,兵法已经烧掉了,只留有刘伯温送给皇帝的一封信和另外一部着作《郁离子》。朱元璋顺手把《郁离子》扔到一边,打开信,刘伯温在信中说,如今天下已定,害怕兵法落到奸邪之人手中,再起兵戈,于是烧毁。朱元璋并不甘心,后来又趁着给刘伯温修墓地的机会将刘家翻了个遍,仍然没有找到这本书。故事并没有完,数百年后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攻入皇宫,发现了那本《郁离子》,细心翻阅,发现页内有页,原来《百战奇谋》藏在《郁离子》中!但是,李自成并没有当多少天皇帝就被迫离开了京城,之后战败被杀,那本夹有《百战奇谋》的《郁离子》也不知所踪,再也没有现世。有“天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之称的刘伯温的兵法绝学便如此失传了。

知识链接

《郁离子》 既是书名,也是作者的自称。当时人的解释是:“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全书分上下两卷,共182条。内容繁杂,无所不包,常常是每涉及一件事,讲一个道理。内容有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思想、伦理、神仙鬼怪等,天马行空,阐述了刘基对这些事物的看法,是其代表作之一。

王充真是不孝之子吗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所着的《论衡》一书是古代不朽的唯物主义着作,被奉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然而,在清代学者眼中,王充“自誉而毁其先,非人也”,认为王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孝之人,都拒绝校注他的《论衡》。那么,王充真的是不孝之子吗?

王充自谓自己出生于“孤门细族”,其实王充的祖上还是比较风光的。他的先祖在秦朝分化为两姓,一为“王”,一为“孙”,很有可能是王孙之后。在汉代,王充祖上得封会稽阳亭侯,享食邑地租,虽地位不是太高,但可以说是家道殷实。一场突变后,王充祖上被贬为平民,只能在会稽就近居住,男耕女织,自食其力。王家人对此怨气十足,动荡的年头就做些杀人越货的事,与当地的豪强大户发生纠纷也是常有的。王充那一支就曾经多次迁移他乡以避祸。到了王充出生的时候,已经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王充在《论衡》中详细地记叙了这件事:“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泛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故举家徙处上虞。”把先祖的事情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没有丝毫避讳。在今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但在古代,讲究的是“臣为君讳、子为父讳”,否则就是不孝。郑樵《通志·总序》中就有“房玄龄董史册,故房彦谦擅美名;虞世南预修书,故虞荔、虞寄有嘉传”的记载。在封建社会,即使不小心写到自己长辈的名字都要以通假字代替。王充把自己祖上的陋事写的清清楚楚,可谓大不孝了。更让古人诟病的是王充的“扬己抑祖”,是因为他在《自纪篇》中写自己的情况“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与自己的先祖形成鲜明对比。气得清人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骂道:“益自居于圣贤而訾毁其亲,可谓有文无行,名教之罪人也。”今天看来,王充只不过是将先祖的情况真实的记录下来,可以说他有一点自夸,但也不能就因此说他是不孝之子。

知识链接

《论衡》是一部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文献,反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承认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作者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鬼神并不存在。由于这本书不符合儒家的思想,所以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攻击,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

范仲淹求学时为什么要让佳肴发霉

范仲淹,字希文,号文正,是北宋的名臣。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这样的成就与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是分不开的,相传范仲淹在求学的时候曾经让佳肴发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范仲淹的父亲在他出生一年后便去世了,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孤苦无依,只能抱着还是婴儿的范仲淹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中,到了朱家后,范仲淹取名朱说。他自小喜欢读书,于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读。寺中生活简单,范仲淹常常就是每日煮一大碗粥,放凉后划成四块,分早中晚三次食用。随着年岁见长,范仲淹越发觉得这寺中的书籍不能满足自己,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孩子,自己的生父已经死了,而自己只是拖油瓶而已。羞愤之下,范仲淹含着眼泪告别了母亲,外出求学。23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这里藏书丰富,教师学识渊博,他觉得自己如鱼得水,一心投入学习中。一日宋真宗路经当地,他的同学都劝他一块儿去睹天子龙颜,范仲淹却说,将来再见也不迟。平时范仲淹生活清苦,学习认真,逐渐获得了同学们的尊重,他在睢阳应天府书院时还保持着醴泉寺的习惯,每日以粥为食。范仲淹的一个同学,是南京研守,也就是南京最高长官的儿子,感于范仲淹的刻苦与清贫,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南京留守深受感动,吩咐自己的儿子给范仲淹送去美食。范仲淹却一口也没有吃,只放在那儿让佳肴发霉。同学深觉奇怪,这是范仲淹平时都难以吃到的,为何要弃之不顾呢?范仲淹这才解释说:“平时吃惯了粥,怕自己吃了这美味佳肴,日后便吃不下平淡的粥了。”同学和南京留守知道了都更加佩服这个有志气的少年了。昔日孔子徒弟颜回身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安于清贫,怕也是范仲淹的榜样吧。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是范仲淹这种刻苦精神,使他成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朱熹语)

知识链接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范仲淹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殿试时,他第一次看见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后来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二月的汴京(今开封市),春花满目.进士们坐跨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他吟着这样的诗句,想到自己已经二十七岁,比起旁边的滕宗谅等人,年纪显得大了许多。此后,他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明孝宗皇帝竟只有一个老婆

自古帝王妻妾成群,后宫佳丽如云,大概连名字皇帝都难以记全,选择起来也麻烦,于是便有了晋武帝乘羊车选择临幸之处,唐朝皇帝射风流箭,清朝皇帝翻绿头牌……就算颠沛流离如末代皇帝溥仪者也有一后多妃。黄宗羲曾经写《原君》批判皇帝的多妻制度“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但是读者朋友们知道吗,古代也有君主只有一个老婆。

明朝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明宪宗宠爱贵妃万氏,万氏相貌并不美丽,还比自己的皇帝丈夫大了数十岁,而且性格暴戾,可皇帝却一直迷恋这位万氏。年轻时万氏曾经生过一个皇子,后来夭折,因此万氏伤心欲绝,把怒火发到其他妃子身上,不允许其他妃子生下孩子。朱见深无意间临幸了宫女纪氏,纪氏偷偷生下了小皇子朱佑樘。迫于万贵妃的淫威,朱佑樘一直在宫中的安乐堂被偷偷养了六年,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见深才知道这个儿子的存在。此时朱见深的孩子大多为万贵妃所迫害,子嗣缺乏,立即立了朱佑樘为太子,并得到周密的保护,万氏欲加以迫害而不得。万贵妃死后,朱见深不久也死去,朱佑樘即位,是为明孝宗。因为童年的这段经历,使明孝宗极为厌恶嫔妃之间的后宫争斗,这是明孝宗一生只有一个老婆的重要原因。

此外,朱佑樘性格温和,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老师,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在宫中,身边服侍的老太监覃吉也常常为他口述朱熹的《四书章句》,帮助他修身养性。同时,明孝宗与张皇后的夫妻生活十分融洽。皇后张氏出身书香门第,性格活泼,两人兴趣相投,“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他们生下的孩子朱厚照面容清秀、活泼可爱,“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娇妻爱子,家庭生活十分幸福。遗憾的是,明孝宗只活到了36岁便死去。孝宗刚即位时,对选妃之事,曾以服丧之由推托,认为选妃不必操之过急,有大臣奏疏:“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后来明孝宗也用这个借口多次拒绝选妃。就这样,明孝宗自18岁大婚,到36岁亡故,一生都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相伴。

知识链接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的第九个皇帝,又称弘治皇帝。他在位18年,是明朝中叶唯一一个比较励精图治的皇帝。明孝宗在位期间,一直勤于政事,任用了徐溥、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一批贤臣,抑制宦官的势力。明孝宗对臣下比较宽容大度,生活上也比较简朴。他在位期间,社会比较安定,史称“弘治中兴”。

年羹尧为何被雍正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