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岳县志(1986——2005)
2380700000076

第76章 中共安岳县委(2)

199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安岳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县级机构改革中机关人员分流工作的通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对各单位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进行审定。

2001年3月,县委办、县政府办发出《关于冻结机构编制和人员的通知》,决定冻结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11月,县委、县政府制发《关于安岳县县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关于乡镇党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安岳县县级机关人员分流实施办法的通知》、《乡镇党政机关人员分流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5年9月,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通知》、《关于政府机构改革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决定对县政府机构进行调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整合,妥善处置分流人员。

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999年5月至2003年10月,县委先后作出《关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试行意见》、《关于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干部人事四项改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干部轮岗交流,实行干部职务任期制和任职年龄限制。

2003年10月,乡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启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一律实行竞争上岗、按岗聘用。2005年,县委决定把从乡镇选拔干部作为干部选拔的主渠道,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

九、建设绿色经济强县

2003年8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奋力实现三大目标打造绿色经济强县的决定》,作为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统揽全县工作的主线和检验工作的主要标准。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实质是立足于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建设绿色产业实力强、绿色品牌知名度高、生态特色鲜明、人民生活充实的经济强县。

十、实施“小康”工程

1995年4月,县委、县政府转发内江市委、市府《关于加强农村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通知》,成立安岳县小康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一名县委常委为副组长专门负责农村小康建设的日常工作。各工委、乡镇村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小康示范村建设。全县用3年时间,建310个小康示范村。1996年1月,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通知》,提出全县2000年总体指标必须实现小康村标准,即确保75%的村实现小康。继续抓好原定310个示范村作为典型样板,推动小康村建设进程。

1997年5月16日,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全县乡镇成建制奔小康步伐的通知》。全县小康规划的总要求是:到2000年全县成建制基本实现小康,58个乡镇90%以上的村、85%的社和户达到小康标准。

十—、设工业园区

200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工业园区建设。2003年6月24日县委、县政府在《关于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大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安岳工业园。8月30日,发出《关于印发〈四川省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岳工业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安岳工业园以兴办工业企业为主。规定了管理体制、人园企业、园区建设、园区管理、优惠待遇等。10月11日,县委办、县政府办就成立资阳技术开发区安岳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通知。

十二、治理岳阳河

1997年5月29日,县委在听取县人大代表视察岳阳河情况汇报后,决定治理岳阳河。6月5日,县委批转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部分市、县、镇人民代表对岳阳河县城段进行视察的情况报告》,成立安岳县岳阳河县城段治理领导小组。10月13日,县委常委会听取建委关于《岳阳河县城段治理工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确定先治标,再治本的措施。12月16日,县委办、县政府办制发《关于治理岳阳河县城段垃圾的通知》。2000年,县委、县政府成立安岳县岳阳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

十三、建设丘陵地区经济示范县

2003年10月,县委、县政府成立安岳县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2004年3月1日,安岳县建设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研讨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副省长陈文光组织会议,省政协原副主席、省科技顾问辛文,省府原顾问赵文欣等领导和专家64人应邀出席会议,资阳市和安岳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2004年3月25日,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建设丘陵大县经济发展示范县的实施意见》。

十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1987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对经济主管局实行目标管理。1988年,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引人竞争机制改革人事制度的通知》,对全县国营企业实行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三大改革。

1996年,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安岳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降低改革成本、统收统支企业改制费用的通知》、《关于对委、办、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通知》,明确企业股份制改造、组织企业集团、兼(合)并企业及企业破产重组收费等优惠政策。

2002年6月,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加快体制创新工业强县步伐的决定》,确立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创新工业发展体制。坚持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一企一策”,全面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十五、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

1998年6月,县委成立安岳县国营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解困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做好国营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作为“社会一号工程”摆在突出地位,从根本上解决国营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1999年1月,县委批转县总公会《关于在全县工会系统实施开发性再就业十大行动的请示》。2003年1月,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责任,将各级党政“一把手”确定为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的第一责任人。2005年,县委、县政府在《关于推进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积极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享受低保待遇、失业一年以上的其他城镇失业人员免费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帮助再就业。

十六、实施“千万工程”

2003年7月9日,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实施“千万山羊生猪外向型产业互动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公司十基地十大户”的发展思路,组建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协会,建立产、销一体的网络体系。2003年10月,县委办、县政府办制发《关于切实做好“千万工程”首批“两场”巩固发展工作的通知》,并转发《中共资阳市委办公室、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启动第二批“千万工程”能繁母羊场和DLY种猪场建设的通知》。7月20日,县委、县政府制发《关于认真做好2004年“千万工程”项目建设的通知》。2005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推进“千万工程”提质转型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十七、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规划草案

1999年9月9日,县委、县政府成立安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领导和协调。同时制发《关于开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和相关重大调研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确定相关重大调研课题25个。

十八、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工作

1993年,县委办批转县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习宣传竞赛活动的报告的通知》。全县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的学习、宣传竞赛活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始走向制度化、法律化。200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宣传部、教育局、团县委等17个相关部门的职责,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确定每年6月为全县“青少年维权月”。

十九、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10月,县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省委“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要求,在全县开展“增强责任意识,促进作风转变;增强执行力,促进政令畅通”的专项教育。年底,将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校副局级干部培训的主要学习内容。2005年初,县委制发《关于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1月,县委决定,用一年半时间,分三批在全县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首批(1~6月)是县直各部门及其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11月,县委制发《关于推进党内基层民主深化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推行公推直选、“三联制度”(县委委员联系县级以上党代表,县级以上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乡镇党委委员联系乡镇党代表,乡(镇)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党务公开、社会评价、扩大全委会权力五项工作,不断完善民主选人、工作评价、联系群众、民主监督、全委会工作运行机制。

二十—、打造平安安岳,构建和谐社会

2005年7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平安安岳”创建活动的意见》。创建目标是:通过两年努力,建成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安岳。

(第五章)办公室工作

(第一节)机构

1986—1989年11月,县委办设写作(调研)组、秘书组、机要科、行管组。1991年设秘书股、行管股、机要股。1996年12月,设秘书股、行政后勤管理股(简称行管股)。1999年3月增设信息调研督查股。2002年4月,设秘书股、综合股、督查室、政工股、行管股,编制29名,机要局职能并人县委办。2005年5月,撤销秘书股、政工股,增设常委办公室、信息股、秘书一股、秘书二股、人保股,编制31人。常委办公室、督查室为副科级单位,其余为正股级单位。县保密局、县机要局、县网管中心、县信访办、县接待办由县委办归口管理。

(第二节)文秘与机关管理

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县委办各项工作部署,撰拟、呈办、送签、校核、印制县委、县委办文件和县委领导讲话材料、会务资料、汇报材料;对各种文字材料编号造册;发文登记,签收;传递传阅纵向运行、签阅、清退、造册;及时立卷,年度归档;借阅登记,按期人县档案馆收藏;销毁文件,专人清理登记,定点监销;机密文件按保密程序办理,做到无错漏,不泄密。

坚持会议审批制度,严把会议关。县委办对负责承办的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党代会、全委会、全委扩大会、县委工作会、全县全局性的动员会和重大庆典等,均事先拟定会议筹备方案,送县委审定后拟发会议通知,起草、印制会议材料,准备会务工作。1986—2005年,县委办承办100人以上的大中型会议300余次。

1986—2004年,县委办的接待工作,由行管股负责。2005年初,县接待办成立,负责县委、县政府的接待工作。20年间,接待省部级领导干部50余人。

1989年,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约定每季度召开一次主任联席会。以保证四家办公室有序协调运转。

县委办先后建立健全《秘书工作细则》、《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第三节)目标管理

自1986年起,县委、县政府对区(工委、管委)、乡镇、县直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1993年成立县目标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委政研室,承办全县目标日常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重点和市对县的考核目标,年初下达目标,对县级各部门、各工委(管委)、乡镇进行综合目标考核。考核内容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重点督办目标、社会事务与党务和政务工作目标、单项工作目标。平时检查督促,季度分析任务完成情况,半年督促各单位自查,年终统一考核打分汇总,分序列(工委(管委)、乡镇、委口、经济部门、非经济部门)评出单位名次,并与奖惩挂钩。2003年起,实行目标运行的动态管理和督查追究,确保各项任务按质按量完成。不断完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考核机制,促进目标的规范化管理。

(第四节)政策研究

政研室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对全县带战略性、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组织协调各方面的调研力量,对部门报送的有关决策的重大问题和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政策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先行论证并提出建议方案。

1986—2005年,政研室为县委、县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办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等25个重要文稿。

(第五节)信息研究

1986年,县委办公室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服务领导、服务机关、服务群众”的要求开展党务信息工作。根据县委中心工作,有针对、有重点地搜集、整理、编发、报送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信息,以便县委及时了解掌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1986年以来,组织调研队伍,专题调研和专项信息采集本县建筑、竹编、粉条、花生、畜牧五大市场的发展,企业贯彻落实“双紧”方针,社会治安和解决“法轮功”,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困难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等,写出调研文章150篇。编写《情况简报》(1986—1998年)1139期,《工作简报》(1986—1988年)33期,《快报》(1988—1991年)98期,《工作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