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经常能见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冷酷无情、毫无诚意,而且行为又离奇古怪的不老实人却受到社会的信任,拥有成功的光环。可一个老实诚恳的人却被世人冷落。难道真是上天连是非黑白都分不清了吗?这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有趣问题。
判断人行为的善恶,必须从他的动机和行为出发。不管一个人的动机如何诚恳,合乎忠恕之道,可是行为却十分乖谬;或者是虽然没有胡作非为,动机上也是想为他人做好事,却伤害了别人,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善行。
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一篇叫《事与愿违的故事》的课文,说是有个孩子看到小鸡正在孵化,在还没有出蛋壳时,他为了帮忙小鸡能尽快挣脱蛋壳,于是他就把蛋壳打碎了,没想到最后小鸡却死了。还记得《孟子》中也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说是为他人谋利,却又破门而入,这能容忍吗?又比如,梁惠王在谈到政事的时候,孟子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就是暴政与拿刀杀人无异。此外,孟子在与告子讨论不动心的时候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亢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说,志是心之本,气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志虽善,且合乎忠恕之道,如果心发生了变化,也会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所以,要保持本心,不损害所表现的气。也就是说,用志来抑制自己的心不做错事,练习这种定心术是很有必要的。
孟子一身的浩然正气,有助于这种修养的提高,但普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孟子举例说: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意思就是,想让苗生长,本应通过用多浇水,施肥,除草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不能用把苗拔高这种愚蠢的办法。
关于孟子的不动心术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先就社会上拔苗助长的事来说,拔苗助长的初衷是好的,可行为却是恶的。这件事往深处了说就是,还管你的动机如何好,如何合乎忠恕之道,可如果行为与之相背离,那也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相反,一个人的动机有些不纯,可行为还算正当,足可以让人信赖,那也有可能获得成功。严格来讲,动机不纯,而行为却正当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行为的善恶可能比动机的善恶重要一些,因为相较而言,前者似乎更容易辨别。因此,行善往往能得到社会的信赖。
例如,德川吉宗将军巡视之际,奖励了一个背着母亲来瞻仰自己的孝子。有个无赖汉听说了这件事,为了获得奖励,就借了别家的老人背出来。当吉宗公也要给予奖励时,旁边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说这个人是假装孝顺,可吉宗公却说:
“不,就算他是模仿别人也是可以的。此外,孟子说:
“西子蒙不洁,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即便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蒙上了污垢,也一样没有人会愿意去接近她。相反,一个内心狠毒,阴险狡诈的女人,如果表面上装作一副温柔体贴、楚楚动人的姿态,也是会让众人对她五迷三倒的。这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所以,与动机的善恶相比,行为的好坏更容易识别。这也是善于卖乖取巧的人比老实人更容易得到他人信任,并且容易成功的原因。
何谓真才真智
人活于世,必须要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智慧。不论是从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没有知识,一切都将无法进行。但是,在提高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高尚的人格。我认为,人格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定义人格这个词,还不是很清楚。有人认为,那些没有健全常识的英雄豪杰,也有高尚的人格。这就产生了人格是否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在公在私都需要真才真智,也就是有发达的知识。
想要提高知识,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境遇,常言道: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样的说法也许不太恰当。或许是因为我并不了解西方的格言,所以经常引用东方的格言吧。
我认为事不管大小,人不论圣贤粗鄙,都应该要注意个人境遇要与环境相适应。如《论语》中孔子问子路: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论语·公冶长》)子路听了这句话很高兴。这是孔子在不得志的时候提出的疑问,所以子路听了高兴,孔子大概也很高兴。但是,当孔子知道子路并不清楚自己的境遇时,反而告诫他说: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如果子路真的理解孔子当时的境遇的话,也许会问:
“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做才适宜呢?这样一来,孔子就会认为子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可能就会回答他是到朝鲜去,或是到日本去。
还有一次,孔子询问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如果让他去治理国家,很快就能天下太平。孔子听后只是微微一笑。
接着弟子们也都一一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只剩一个叫曾点的学生。当时曾点正在弹琴,孔子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刚开始他只说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在孔子的鼓励下,他才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听完他的陈述,孔子表示非常赞同。
弟子们走后,曾点问孔子为什么对子路的回答只是报之一笑,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看来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先重视礼义,然后才能养成自身的勇气。然而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谦虚和礼让,有些不太合适,因而笑他。当然,孔子也有可能是在笑子路没有自知之明,没弄清楚自己的境遇。
不过,孔子自己也有说过自负的话。例如,桓魋要杀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很害怕,然而孔子却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可以看出,孔子能坦然地面对境遇。又有一次,孔子到宋国去,在回来的路上遭人围攻,险些丧命,他的弟子们都很担心,孔子却说: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与何?(《论语·子罕》)表示自己坦然面对,稳如泰山。有人对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感到奇怪,孔子听后回答说:
“是礼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说这是懂得礼数的表现!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和地位,才能正确地灵活运用这些道理。这就是孔子成为圣人的修炼法则。
由此可见,就算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说话做事,这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大家都想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也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和地位,那离圣人也不远了。然而,实际生活中的人,往往背道而驰,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稍有挫折,就灰心丧气、畏缩不前。可见,胜骄败馁是凡人庸夫的通病。
动机与结果和行为性质的关系
我最讨厌动机不纯,轻薄才干的人,更不愿意与投机取巧,没有诚意的人为伍。不过,我们不是神,不能光凭一个人的外表就能看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要一个人不将自己的行为加以巧妙地掩饰,我们还是能看出破绽来的。正如王阳明在知行合一的学说中所说的那样,只要心有所想,定会在行为中有所体现:动机善,行为也就善;行为恶,动机也必恶。不过,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动机善,行为也可能恶;而行为善,动机也未必善。
我对西方的伦理学和哲学一窍不通,所以在进行人性论的研究和探讨处世之道时,只能依据四书和宋儒的学说。令我意外的是,我的上述观点竟然和德国的保尔逊的伦理学说不谋而合。保尔逊也认为只要人的动机是好的,就算结果恶也不要紧,并举例说,英国的克伦威尔为了拯救英国的危机,杀了昏庸的君主,自己做了皇帝。这件事在伦理学上不能算作坏事。
保尔逊学说被视作真理并且受到欢迎,它着重强调必须要仔细分析行为与动机的程度和性质。例如,同是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有的是为了扩张领土,而有的则是为了国家存亡而不得不战。站在当权者的角度,战争的动机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果贻误战机,那他的行为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恶的;即便轻易开战,却因为占得先机,获得了胜利,奠定了国富民强的基础,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善的。
按着保尔逊的理论,克伦威尔弑君称帝这件事,由于是挽救了国家的危机,所以说他的行为是善的;否则,就算他满腔救国的理想,可结果是导致危害了国家,那他的行为也是恶的。
我不能断定保尔逊的学说是否是真理,但是,同米尔黑的学说动机善行为必定善相比,保尔逊的将动机和行为分析比较后,来确定善恶的学说是更加令人信服的。
我经常把接见客人、回答他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义务,所以会很认真地去做。这当中有我主动接见的,也有受人之托会见的,虽然都是会见客人,但是动机却大不相同。此外,有时在动机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这样的事也很常见。就好比土地有肥沃和贫瘠之分,气候有炎热与寒冷之别一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所以,就算动机相同,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总之,在判断一个人行为善恶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他的动机和行为的质与量。
人生的希望在于努力
大正二年(1913年),我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虽然这几年来我尽力避开一些杂务,但还是没办法让自己闲下来,我还在经营着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银行。可见,即使人老了,也还需要活动。任何人,不分男女老少,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就很难有所成就,国家也会因有了这样一群不求上进的国民而不再有所发展。
我平常都是以积极上进的人为榜样,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怠慢。我每天坚持在7点钟以前起床,尽量接见来访客人,不论人数多少,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一一接见。像我这样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都能做到这样,年轻人就更加应该勤奋上进了。懒惰终究是懒惰,到头来决不会得出什么好的结果来。比如坐着干活要比站着干活舒服,而躺着似乎又要比坐着舒服。可坐久了,人会膝盖疼;躺久了还会腰酸背痛。懒惰的结果还是懒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懒。因此,我奉劝大家一定要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世人常说要提高智力,要学会审时度势,这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想要了解时势,就要先增加知识,提高智力,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但是,如果丰富了学问和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那也只是毫无用处。
所以想要发挥知识的力量,必须要学会实践,不然再多的知识也是死的。同时,这种活学活用也不能是一时的,必须以此作为一种能力,终生利用。
大凡上进取心很强的国家,国力也就越强盛;反之,越是懒惰的国家,国力也就越衰弱。一人上进,就会影响周围的人也上进,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一个地方上进,就会影响一片区域,从而形成一个国家的好风气;一个国家上进,全世界都会争相效仿。所以,每个人都要谨记,我们不是在为了个人而追求上进,而是为了一片区域,甚至于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知识是作为一个成功者的必备要素。不过,认为光靠学问和知识就能得到成功,那就大错特错了。《论语》中有个例子,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孔子回答道:“是故恶夫佞者。也就是说,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对于子路的话,我表示很赞同,学问绝不只限于光坐在桌前读书。
总而言之,学习和工作在于平时的努力。例如,有人平常不注意卫生,一旦生病了就跑去找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可认为医生什么时候都能为你治病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医生一定会告诫病人,要注意卫生。因此,我很希望大家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并且平时多注意周围的事物。
明辨是非之道
一般能够明晰是非曲直和正邪的人,对事物都能够做到当机立断,“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就是他们的口头禅。但有时也会出现难以作出判断的情形。比如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打动,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与自己信仰背道而驰的主张中去,从而失去了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自问自答一番,再用常识来判断:如果听了他人的话,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利益,但越到后来会越不利;或是按常识处理这件事,暂时会不利,但将来可能会得到转机,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事情能做到深刻的自我反省,就容易恢复自己的本性,就正辟邪,这也是锻炼人意志的好方法。
简单说来,锻炼意志可分为善、恶两方面。比如石川五右卫门(恶名昭着的江洋大盗)这个人,他是经过了坏的意志的锻炼,所以就成了一个做坏事时具有坚强意志的坏家伙了。进行意志锻炼是必要的,可进行坏的意志锻炼就没必要了。关于这点我不想长篇大论,可是采用错误常识的锻炼方法,搞不好弄出第二、第三个石川五右卫门出来。
所以,锻炼意志之前,很有必要先要用常识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
只有这样,在今后的为人处世方面才不会出现太大的差错。
如此说来,意志的锻炼需要常识的配合。有关常识的培养,本书已经作了详述,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然而,意志的锻炼最根本还是要结合孝悌忠信等观点。不管什么事都要以忠孝二者所组成的意志依次进行,再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判断。然而,往往也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或者不速之客的降临,这都不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作出恰当的回答。如果平时不注意意志的锻炼,这时就很难作出明智的判断。如果经过平时反复的锻炼,即使应付这种突发事件也能做到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