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雁塔与小雁塔
23840800000007

第7章 千年小雁塔

出西安南门前行,在长安路西侧不远,耸立着一座挺拔秀丽的砖塔,这就是唐代保留至今的荐福寺佛塔——小雁塔。

(一)小雁塔的修建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10年),位于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今友谊西路南侧),塔园大门向北开,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唐末因遭兵祸破坏,荐福寺迁建于安仁坊小雁塔所在的塔院里,由此塔寺合一。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结构,初建时为十五层,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大地震时,塔身破裂,塔顶被毁掉了两层,就成了现在的十三层。

小雁塔现高43.3米,无塔顶,1989年测定塔的总高度是43.395米,底边长11.83米。

塔身坐落在高大的方形基座上,塔座为砖方台,高3.2米,基座南北两侧有石踏步,基座南侧有清代石门坊,坊南额刻“万汇沾恩”,坊北额刻“不二法门”,基座下有地宫,为竖穴。分为2.25平方米的前室和约4平方米的后室,连接前后室的是一条高不足一米的拱券甬道,室顶为砖券的攒尖穹隆式,高约3米,室内四周和地面全用青砖铺砌。有专家认为小雁塔地宫完全是唐代的结构。

塔底层北券门外紧靠塔体的砖砌门楼,系清代后期所增建。

小雁塔塔身为青砖砌筑,没有采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表面。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逐层递减高度和宽度,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与大雁塔风格迥异,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身上为叠涩挑檐,塔身每层砖砌出檐,檐部叠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塔身表面各层檐下砌斜角牙砖。

塔底层南北两面各开有一券门,门框为青石砌成。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底层以上各层南北两面正中均开有半圆形券窗。第五至第十一层南北券窗两侧饰有方形“小塔”各一(现已残缺不全)。小雁塔塔底南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线条流畅,衣袂翩然,其风格造型明显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

唐代的密檐塔多数不能登临,而小雁塔内,从底部到塔顶是一个空筒,设木构楼层及登塔楼梯(一二层楼梯为木结构,三层以上为砖梯),可登临塔顶。

史料记载,小雁塔修造时,专请江南律宗大师道岸设计监修,曾经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及唐代建筑艺术的鉴真此时正跟随道岸大师学习建筑艺术,目睹了道岸大师建造长安小雁塔的整个过程。

小雁塔的修建过程前后不到三年,修筑质量很高,讲究磨砖对缝,被誉为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典范,比小雁塔晚一百多年的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就是仿照它来修建的。

(二)小雁塔的历史变迁

小雁塔没有经历过大雁塔重建的波折,一直到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才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整修。一位自称“山谷迂叟”的信士见到荐福寺塔“风雨摧剥,檐角垫毁”,“坠砖所击,上漏下湿,损弊尤甚”,于是发愿修缮。此时距初建已有四百余年,但是小雁塔的塔基、塔身和塔顶主体部位,均保持完好,这次整修的仅是易受风雨剥蚀的塔檐角和塔底的“缠腰”(小雁塔底层环绕塔身修建的砖木结构的大檐棚)。这次整修用时四个月,小雁塔外貌为之一新。塔外层以“白垩土饰之,素光耀日,银色贯空”。至今小雁塔的塔身依然可见到白垩土粉刷的残迹。

在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和康煕二十九年(1690年),小雁塔又经过了两次修缮,这些整修的历史都被记录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立的《重修荐福寺碑记》中,此碑现存于小雁塔。

近代以来,小雁塔与荐福寺一起经历着战火的摧残。1916年,荐福寺成为北洋驻陕西政府与靖国军的战场,受到严重损毁。1926年,军阀混战,荐福寺作为突出的战略要地,小雁塔上架设机枪以封锁敌方的进攻,三失三得,史称“小雁塔之战”,战役结束后,小雁塔塔身已是弹痕累累。

1938年,胡宗南以荐福寺作为他的最高指挥部,在此商讨“剿共计划”,当时人们便把胡宗南的司令部称为“小雁塔那边”。胡宗南在西安一待就是十二年,直到西安解放前三天,胡宗南才率部撤离小雁塔。在这十二年间,荐福寺作为军营,老百姓根本不能进入院内,小雁塔也进行了一些符合军事工程的改造,遭到了相当程度的破坏,胡宗南撤离后,地宫内也尽是垃圾。

(三)“神合”小雁塔

令人惊奇的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关中地震时,小雁塔发生垂直纵裂,分成两半,“自顶至足,中裂尺许”。但三十多年后,在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再次地震时,裂缝在一夜之间弥合了。一位名叫王鹤的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过这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这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就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北门楣上:“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直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陕西又发生了震级达八级、烈度为十一度的大地震,地面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原有裂缝的小雁塔,却巍然屹立,只是塔身正中的裂缝又裂开了。小雁塔在建成至今的1300年中,共经历了七十多次地震,曾经“四裂三合”,古人认为这是“神合之力”,民间也流传着“动乱之年塔裂开,大治之年塔缝合”之说。

近年来,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对塔的裂合之迹已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一般而言,现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是良好的,这主要是由于其结构方面具有如下优势决定的:第一,塔址选择好,地基处理坚固。砖石古塔是古代主要高层建筑,一般高度可达50—60米以上,加之砖石的容重较大,其对地基的作用是很大的,故坚固的地基基础是古塔千百年竖立不倒的必要保证。调查说明,凡现存古塔未有倒塌历史的,其场地条件和地基处理都是良好的。小雁塔重心高,基底小,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船形基础,受害后应力均匀分散,就像不倒翁原理一样,不管什么方向震动,总不致坍塌。第二,体形规则有节律。砖石古塔大多是方形、多角形或圆形,平面规则对称。从立面看,无论是密檐式抑或是阁楼式,塔身截面多采用由下而上逐层递减的收分技术,塔身呈自然缓和的锥体形,这不仅从视觉上给人以挺秀柔和的感觉,而且从结构上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定性。砖石古塔这种规则而稳定的结构特点不仅可减少地震的扭转效应,而且层间抗力与地震剪力相协调,避免了中下部形成薄弱层的不利情况。第三,整体性能良好。砖石古塔由于外形的复杂性,形成结构体系的多样性,但其墙壁较厚,部分还具备较强的楼层约束,这种结构体系类似于现代高层建筑中的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文物古迹,成立了小雁塔保管所。1965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又对小雁塔进行了重大整修,恢复了塔的基座范围,修复了塔身南北券洞,弥合了裂缝,加固了塔檐、塔角,增装了楼板扶梯,适当处理了塔顶和排水设备,安装了避雷针,依据清代荐福寺殿堂图将塔基座适当放大并在二、五、七、九、十一等层各加了一道铁箍,在彻底结束了小雁塔“神合”历史的同时,也保持了小雁塔古朴的风貌和秀丽的身姿,使其唐风依旧而青春焕发。

(四)雁塔晨钟

雁塔晨钟,最早被清代文人朱集义誉为“关中八景”之一:“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朱集义的这首诗描绘了钟声的洪亮,雁塔的巍峨。

荐福寺内这口金代大铁钟是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钟通高3.55米,至肩顶部高3米整,钮为蒲牢(神兽),高55厘米,口径2.45米,口沿周长7.65米,重约8000公斤。钟表铸字成六格方款,有阳文共计1000多字。首款铸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16字。2008年,陕西著名书法家赵步唐题下“雁塔晨钟”,做成了金字黑匾,悬挂于小雁塔南面的钟楼上。

关中八景中,雁塔晨钟是唯一以声音而取胜的一景。雁塔大钟铸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原是悬挂于武功崇教寺内的一口梵钟,后因渭河改道,寺庙冲毁,钟也失落到了水中。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村妇在河边捶打衣服时听到河底发出震鸣声,赶忙报告官府,发现居然是一口巨大的铁钟,这口钟重8000公斤,高3.55米、口沿直径2.45米,康熙皇帝命人把这口钟放置于荐福寺中,从此,小雁塔的钟声连绵不断,每天清晨荐福寺寺内的僧人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西安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清亮的钟声从塔院深处传来,把人带到悠远的境地。但是,“雁塔钟声”的源头并非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之后,早在唐代小雁塔建成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住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

民国时期,此钟被“某军驻寺时毁裂”,使“雁塔晨钟”绝响多年。1993年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裂痕。1998年又重新铸了一口新钟供游人敲击。雁塔晨钟又被称为神钟,清朝末年,有一位妇女来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求香拜佛,她的丈夫戍守边疆多年未归,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方丈让她把心愿写于黄表纸上,将其作法后贴于大钟上,然后命这名妇女击钟,三日之后她的丈夫果真回到家中。消息传开,远近的人们都来祈福敲钟,神钟之名便由此而来。当文物工作者对钟实施保护处理时,看到钟上下贴满了一层一层的黄表纸,文物工作者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可以想见过去是怎样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岁月。

2007年1月1日零时,“雁塔晨钟”再次响彻西安。十三声钟声之后,小雁塔迎来了它的1300岁喜诞。这十三声钟声是由西安市文物局从十三个有代表性行业中选出的十三位代表共同持杵敲响的,钟鸣十三下象征小雁塔走过的1300个风雨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