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题名”是古代文人一种令人向往的习俗。这一习俗最早起始于唐代。唐代科举制度发展日趋完善。每年新科进士燕集曲江进行宴庆,官方便在曲江池西侧杏园设宴欢庆,故称杏园宴。唐中宗神龙后,杏园宴罢,这些进士又齐集慈恩寺塔下进行题名活动,称为“雁塔题名”。后人将“雁塔题名”称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明清两代,武举人也加入到了“雁塔题名”的行列中,不过是在小雁塔刻石留名,以示与文举人的区别。此后“文题大雁塔,武题小雁塔”逐渐成为惯例。
(一)文题大雁塔
科举制是中国两千年封建体制下的一大创举,让平民出身的学子也有机会封侯拜相,为国家建功立业。这项创举始于隋代,至唐代被大力发展和完善。按照唐朝的科举制度,每年都会在京城长安(有时在东都洛阳)设科取士,其考生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每年,全国参加进士的考生数在一千多人。据史料记载,在唐代289年中,共录取进士6427名,明经1850名,平均每年在一千多名考生中,只录取几十名进士、明经,远远低于现在的高考录取比率。
在进士与明经中,又以进士为最,明经科主要是考儒家经典,比较容易;而进士科是考查诗词歌赋,政治见解,比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正因为如此,平时饱读圣贤之书的文人雅士们,在高中进士后的狂喜骄傲与得意忘形也就可以理解了。曾写下流传千古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46岁高中进士、雁塔题名后写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是这种狂喜状态的真实记录。即使是大诗人白居易也不能免俗,27岁金榜题名后,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一代文豪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跃然纸上,流传千古。
进士及第后,学子们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进行庆祝,依次是:曲江赐宴、杏林宴饮和雁塔题名。
曲水流饮出现于东晋,盛于唐,延续于宋,影响至现代。曲水流饮是将酒杯置于水中,水流杯动,杯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在唐代,曲江赐宴已经演变为皇帝主持、百官参与、万民敬仰的盛大聚会。曲江宴之后就是杏园宴。杏园在曲江以西,位于朱雀街东靠近城南的通善坊,北临慈恩寺。此地广植杏林,春来一片粉白,是长安著名游览地。杏园宴是新进士自己举行的同年之间的联谊性、娱乐性的宴会,又带有谢师的意思。
在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中,作为压轴大戏,雁塔题名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因为这是跃登龙门的象征。学子们题名题下的不仅是荣耀,更是十年寒窗的辛劳和骄傲。
诗人刘沧曾豪迈地写过四句诗:“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由此可见雁塔题名在进士们心中无可比拟的尊崇地位。
雁塔题名始于唐中期,但究竟始于何时何人,史料上记载并不翔实,有说始于韦肇,有说始于张莒。
据小雁塔荐福寺内收存的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题名记》碑记载,韦肇是第一个在慈恩寺内大雁塔之壁题名的人,当时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于是口耳相传形成一种习俗。但唐韦绚的《刘宾客嘉话录》中是这样记载的,慈恩寺内雁塔题名,始于张莒,他本是到寺内闲游的,随意将与其同年及第的进士们的名字题在了雁塔塔壁上,后来就成了一种习俗。据考证,韦肇本人为唐肃宗至代宗朝的及第进士,而张莒是大历九年(774年)的进士,从所处年代来说,韦肇早于张莒。
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中也对这一习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故昔人有诗云,‘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诗’。”
新科进士们集体来到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在塔壁上,如果以后有人升为卿相,还要把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并在题名前加个“前”字,意为前进士。
最初进士们都将名字题在塔壁上,但塔壁毕竟有限,后来就将题名扩及到慈恩寺内塔院四壁,以致发展到后来寺内有间房子,四周墙壁密密麻麻都被进士题满了。乾宁进士徐夤也在他的一首名为《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因成四韵》诗中吟道:“雁塔搀空映九衢,每看华宇每踟蹰。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辅图。鸾凤岂巢荆棘树,虬龙多蛰帝王都。”道出了当时雁塔题名之盛。据史料分析,仅在唐代的八千余名及第进士中,约有五六千名及第者题名于雁塔。遗憾的是,当时的盛况今人已经无缘得见,在天灾与人祸之下,塔内的唐代题名碑和题名墨迹已经尽数毁坏。
宋人樊察在其《慈恩雁塔题名序》一书中,根据《新唐书·选举志》写道:会昌(841—846年)中,宰相李德裕“自以不由科第”,故“深贬进士,始罢宴集”,且将“向之题名削除殆尽”。也就是说,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故深忌进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饮,并让人将新科进士的题名也全数除去了。再加上五代战乱,寺已毁,塔独存,唐人题名在修葺中亦被涂抹遮盖。而到了北宋神宗年间,大雁塔发生一场火灾,塔内楼梯全部烧毁,这些唐代进士的题壁也因之消失。
雁塔题名活动虽然延续一千多年,而进士题名仅仅延续到唐朝末年。长安失去国都地位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题名者身份有了变化。题名者主要不再是进士,而成为乡试中榜者了。形式也变了,即不是在塔内题名,而是将题名刻石竖碑,罗立于塔下。在大雁塔下正南一进门的墙壁上有一块明嘉靖十九年陕西乡试题名碑,第一句碑文就是:“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
以后历代及第进士也仍在京城进行进士题名,这些都是“雁塔题名”的仿效和延续。例如现在北京孔庙的大成门及先师门两侧,分别立有元、明、清三个朝代的进士题名碑,共198通,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而南京国学也有若干明代进士题名碑。此外,广东的著名侨乡——潮州也有个西湖雁塔,也是沿袭雁塔题名之故事,仿慈恩寺雁塔而造于湖山之上,可说是慈恩寺雁塔之缩微,成为潮郡十三县科举时代学子向往之处,今塔下偏南岩石上尚存十六人的“皇明嘉靖乙卯科题名”石刻,而“雁塔题名”也是古雷阳八景之一。
(二)武题小雁塔
2008年6月,小雁塔荐福寺“灰坑”清理发掘完毕,又一批珍贵文物相继出土,尤其是一块残碑的出现为荐福寺的历史带来更加确凿的佐证。专家喜赞:“真是盛世文物兴!”
这块残碑即“雁塔题名碑”,颇具研究价值。此碑周边雕饰有蔓草花纹,虽然残缺不全,但上面刻着“西闱中试举人三十名……孙振策肃州人、宋文靖远人、沈之渐宁夏人、方旗彪宁夏人、张斌甘州人、白毓贤镇番人”等清晰字迹。专家介绍,唐代中进士后都要在大雁塔刻碑题名,以后成为惯例。从明代起,武举中榜开始在荐福寺刻碑题名。这块残碑极有可能是明清时代武举子中举后的“雁塔题名碑”,碑中所留名的举人应不是陕籍人。
荐福寺的这块残碑,更正了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雁塔题名”指的是大雁塔这一错误观念。据吕乐山介绍:明清两代,因为在大小雁塔仿效唐人题名于塔壁,颇具唐风遗韵,后来逐渐演变为“文题大雁塔,武题小雁塔”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