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与儒家学派
23851500000004

第4章 先秦儒家

(一)孟氏之儒

1.学派简述

学术界一般认为,“孟氏之儒”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等。孟子曾自云:“予未得为孔子徒也,子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下》)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则谓其“受业于子思门人”。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则“孟氏之儒”又当与“子思之儒”为一系。

2.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现有《孟子》一书传世,成为儒家经典。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迁至邹城。据记载,孟子三岁时父亲逝世,只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母看到孟子和邻居玩伴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觉得对孩子不利,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居住,孟子又和邻居玩伴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孟母又带着他搬到了学宫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孟子在母亲严格、有效地管教之下,勤奋读书,并立志成材,终于有了后来伟大的成就。

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城到孔子所在的陬邑学习,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子思的学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终于名扬天下。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现孟子“仁政”的抱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于当时诸侯各国忙于战争,他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几乎没有人采纳他的治国思想。于是孟子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七篇。孟子长于辩论,气势恢宏,时值“百家争鸣”的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坚持以“人”为本。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1)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从这种“不忍人之心”与先天的“不学而能”论证了人善的“本心”,从而确立了性善论。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即人之有“仁义礼智”四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即将善这种本性看做生而有之的,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性善论”是一套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他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这对于古代君主修德政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

(2)民贵君轻

“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他关于仁政学说的核心,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他鲜明地提出了关于民众、国家、君王之间关系的主张,成为我国民本主义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他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养民第一,制民之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强调养民畜民的重要性,且在教化之先。“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唯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在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当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安稳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孟子·离娄上》)。孟子认为对于失掉民心的天子、诸侯可以“变置”,关注的不是君王的威严,而是民众的意志;不是统治者的权益,而是民众的命运。这在政治上突出了统治者实行“仁政”的必要性,在道义上肯定了民众反抗、推翻暴君的正义性,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尽管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民贵君轻”的思想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为仁政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起了制约作用。

(3)仁政学说

《孟子》一书总共不过三万五千字,但光“仁”字就出现了150次,可见孟子对“仁”的重视程度。针对春秋战国时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还从中阐发出了“仁政”理论,使之成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对两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推而广之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儒家政治思想的标志。

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性善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如前文所提,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伟大思想。经济方面,孟子认为仁政的基础是“养民”,方式是制民之产,孟子强调保护小农经济,以此来维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计,从而奠定政权稳定的基础。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刑法方面,孟子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进步性,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暴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孟子仁政的政治思想,关注了人民生存的权利。孟子的仁政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孙氏之儒

1.学派简述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氏之儒”就是以荀子为代表的一派。荀子是战国晚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了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孙氏之儒中除那些传承荀子经学的弟子之外,有名者是韩非和李斯,但他们两人已经突破了其老师荀子的儒家学派的界限,而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2.荀子及其主要思想

荀子(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一生在各国游历,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据说,荀子20岁时,就已在燕国从事政治,后适齐。公元前285年,齐闵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进行诤谏,但未被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次年,燕将乐毅率燕、赵、韩、魏、秦王国之师攻齐,陷齐都临淄,齐国几至灭亡。后齐将田单乘燕惠王用骑劫代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齐襄王复国后,吸取先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皇迁都于陈。荀子在战乱中离楚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荀子凭借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成为稷下学宫当之无愧的领袖。

公元前264年,齐襄王死,荀子在齐更不得志,秦国于此时聘请他入秦,荀子遂离齐赴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地形等都进行了考察。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力术止、义术行”。秦昭王虽然口头称善,但他事实上正忙于兼并战争,所以没有真正采纳他的建议,于是荀子又离开秦地。

公元前259至257年间,荀子曾在赵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前议兵,提出了“善用兵者”“在乎善附民”的主张,以“王兵”折服了临武君的“诈兵”,使赵孝成王和临武君都不得不称“善”(《荀子·议兵》)。但处于“争于气力”的当时,赵王“卒不能用”。于是他只好离开父母之邦而又回到齐国。

齐国这时的朝政由“君王后”(襄王后)控制。荀子向齐相进言,论述齐国内外大势,劝他“求仁厚明通之君子而托王焉与之参国政、正是非”,并对“女主乱之宫,诈臣乱之朝,贪吏乱之官”的弊政进行了批评。结果,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所载:“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荀子直言进谏反而受到了谗言的攻击,因此他在齐国再也呆不下去了。于是他转而赴楚,正碰上楚灭鲁新得兰陵之地,因而被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荀子在楚为兰陵令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任职不久,就有人向春申君进谗,于是他只好离楚而回到赵国。在家邦,荀子这次得到了较高的礼遇,被任为“上卿”或“上客”。楚人听到后,就劝谏春申君,春申君又“使人请孙子于赵”。荀子致信辞谢,对楚政多所批评。春申君深为后悔,又一再坚请。可能是为春申君的诚意所动,荀子又回到楚国,复任兰陵令。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卒,李国伏死士杀春申君。荀子失去政治上的依靠,废官居家于兰陵——“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其寿可能高达百岁。

荀子的著作,见于《荀子》一书。《劝学》、《修身》、《不苟》、《非十二子》、《天论》、《正名》、《性恶》等22篇,都为荀子亲著。其他10篇,有的为荀子弟子所论,有的为荀子所纂辑的资料,它们都是我们研究荀子的思想和事迹的主要材料。

(1)性恶论

《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义),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这就是伪的作用。伪(礼义道德)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

(2)隆礼重法

荀子的“性恶”论为其“隆礼重法”主张提供了哲学论证。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重视“礼”学的,这似乎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传统。其实,荀子对孔子的“礼”学进行了历史的改造,他重新解释了“礼”的产生与社会功能。他提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变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分之欲,以养人之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很明显,荀子把“礼”解释为调解财产关系,调解社会关系的伦理范畴和标准。这是一种新生活的思想,是在酝酿一种新兴制度的诞生。荀子的“礼”已经包含了“法”的思想,所以他的“法”实际上也就是在封建社会中起不成文的“法”的作用,这就是有了调和礼法的倾向。他也曾明确说:“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者也。”(《劝学》)因此他提出的治国指导思想或治国的思想纲领便是:“隆礼重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道》)又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立重法爱民而霸。”(《大略》)

当人们把儒学与秦代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般所想到的就是“焚书坑儒”。秦代往往被看成儒学发展的灾难性时刻。所谓:“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史记·儒林列传》)实际上,秦人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化也是采取了吸收的态度,秦始皇本人对秦人低下的文化程度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也试图加以改变。他在坑儒之后说“召文学方术之士甚众,欲以兴太平”。这并不是一句空话,他的确是有所作为的,而以儒学为代表的礼乐文化在秦代也有着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博士官的设置和儒家经典的整理和传播等方面。秦代是汉代儒学转换的奠基、酝酿时期,是中国学术传流中极其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