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免疫养生
23886300000003

第3章 了解免疫养生(2)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几乎都患过感冒。感冒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且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还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增添诸多麻烦。

患感冒的人想马上把病治好,追求所谓的特效药。其实,感冒是没有特效药的。现在治疗感冒的药物,不管广告上说得如何,事实上只能使患者减轻症状而已。有人这样说,如果谁能真正发明治疗感冒的特效药,一定会获得诺贝尔奖。这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的确如此。感冒大体上是由细菌和病毒所引起的,以病毒感染居多。对细菌引起的感冒,抗菌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病毒引起的感冒,用于治疗的药物几乎是无能为力的。现在人们习惯用抗菌素治疗感冒,而且越用越升级,使用更新更贵的抗菌素。这种做法弊多利少,因为绝大多数抗菌素对感冒病毒无效,而且长时间大量应用抗菌素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副作用。

有医学专家指出,如果感冒没有引起并发症,如头部或其他部位特别的疼痛,或是长时间连续高热,患者只需吃点解热镇痛药,再加上足够的休息,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就能痊愈。因此得了感冒的人,没有必要过多地服用药物。目前,大部分的感冒药物都含有抗组织胺剂,因为变态反应也会促发似感冒症状,英国医药学会曾针对其药效进行实验,发现不管是服用抗组织胺剂的患者,或服用伪组织胺剂糖浆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人在感冒时容易发烧,而发烧是人体与病菌抗争的表现,但会消耗人的体液,因此在感冒时应注意多喝白开水。有人在感冒时讲究忌口,不吃鸡蛋或牛奶,其实这样不妥。我们提倡感冒时应注意多吃些营养食品,以补充人体在抗病过程中的营养消耗。

杨力谈养生:

睡眠对感冒效果尤佳

着名的英国汉堡博士认为:“对感冒最有帮助的是睡眠”。现在医学专家称睡眠是“感冒患者的良药”。实践证明,当人睡眠减少,劳累过度,寒冷刺激时,体内“胞壁酸”大大减少,抵抗力随之下降,病菌、病毒等病源微生物乘虚而入,诱发疾病,感冒即是这类疾病之一。感冒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畏寒、发烧。而发烧是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具有促进“胞壁酸”增多的作用,如果使睡眠的量增加,体内的“胞壁酸”也不断增多,人体免疫力也随之加强。所以,睡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感冒很有助益。

病毒与细菌

病毒和细菌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是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而且,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在人体内合适的条件下,如各种黏膜上就可以自我繁殖使人致病。只要改变细菌的繁殖条件就可以杀死细菌把病治好。而病毒则是非细胞微生物,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因而不能像细菌一样进行自我繁殖。病毒感染后,先进入人体血液内,形成病毒血症。随后只能严格地寄生在人体靶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进行自身的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换言之,病毒只有进入了人体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此时只要能识别病毒并能区分哪是被感染细胞哪是健康细胞,把病毒和被感染细胞杀死就能把病治好。

但无奈的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还不具备这种识别和区分功能,又不可能把人体所有细胞都杀死。而具备这种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如果感染者此时的免疫力低下,特异性抗体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性疾病难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与人类关系密切,据现有资料表明,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中,75%是病毒,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

自抗生素问世以来,许多细菌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对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效药,因此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病毒的入侵就显得更为重要。

杨力谈养生:

防腐与病菌的战斗

依靠各种手段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叫做防腐。人们经常把多余的鱼肉、蔬菜和水果或晒干.或盐腌,或制成蜜饯,这是因为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而经过处理的食物不含或只含极少量的水分,从而铲除了滋生微生物的“温床,起到了保存食物的作用。微生物的生长还受温度的影响,一般细菌在30~37℃、霉菌在25~28℃生长最旺盛,降低湿度便可以减弱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或者使它们处于休眠状态,因此人们利用冰箱、冷库来贮藏肉、蛋。但是冷藏仅仅是为了防腐,达不到灭菌和消毒的任用,所以冷藏食物要有时间限制,一旦超过了冷藏期,微生物适应了低温环境,会从休眠中醒来,导致食物变质。肉类一般在低温下可以保存1年,蛋类的保存期更长一些。

癌症、艾滋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癌症与免疫系统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攻击、消除细菌和其他外来物而且还有癌细胞。癌细胞不是外来细胞,而是一个生物学功能已改变的细胞,它对机体正常控制生长和繁殖的机制不发生反应。这些异常细胞能持续生长,导致癌症。

人体对癌的防御大部分由免疫系统细胞来直接承担而不是循环在血液中的抗体。例如,癌细胞上的肿瘤抗原的出现能激活某些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很少的单核细胞),它们承担着免疫监视功能,寻找并破坏癌细胞。

免疫系统在控制细胞生长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一惊人的数据可以体现:在服用抑制免疫系统药物(如因为器官移植或风湿病)的病人中,癌症是正常免疫系统人群的100倍。另外,有时在移植之前,移植器官有一个未被诊断的癌症,这癌在器官供应者身上一直慢慢生长或没有生长。但这癌症器官在移植到接受者身上后开始迅速生长和播散,接受者的免疫系统被为保护移植器官的药物所抑制,典型的是,当免疫抑制药停止,移植器官被排斥,移植癌也被破坏。

自然免疫是进化赋予人类或生物的一种宝贵财富。人类在与各种疾病抗争的过程中自然获得免疫力可以通过基因变异传给后代,同时也为人类模仿这种免疫力提供了线索,以便于找到最佳的免疫方式。

艾滋病与免疫系统

过去,曾有不同种族具有不同的免疫力的说法,艾滋病的出现使科学家对不同种族自然免疫内在表现的研究更加深入,从人种基因的角度解释了艾滋病传播的一些道理。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第三号染色体短臂上CCR5基因与艾滋病(HIV)攻击人的免疫T细胞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HIV是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的一种叫做CCR5趋化因子的感受器蛋白质而攻入人体免疫T细胞,并在其内部复制从而造成人的免疫功能低下。其实CCR5就是一种特殊标记。但当CCR5基因编码区域第185号氨基酸后面发生32个碱基缺失时,就不能编码产生这种正常的趋化因子蛋白,HIV不能识别这种蛋白,所以也就不能攻击T细胞。这就是人类依靠基因变异而获得自然的免疫力,它是抵抗艾滋病病毒的一道天然屏障。比较发现,这种基因变异因人种差异而不同,所以,面对艾滋病病毒,不同的人种具备不同的免疫力。

人们普遍认为的黑人比白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黑人的CCR5基因变异率较低,因而其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自然免疫力偏低。黑人的CCR5变异率仅为1.6%,而美国白人的CCR5基因变异率为10%,欧洲人则为8%,俄罗斯的高加索人高达12%。遗憾的是,中国人身上的CCR5基因变异率可能是世界所有人种中最低的。在对1300人的基因测定表明,只有3个人具备这种变异,这说明中国人比黑人还容易感染艾滋病。难怪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在中国大陆呈几何数增长,目前感染人数已逾百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预测,至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将超过1000万,成为艾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要说明的是,科学家提出的CCR5基因突变使人获得抗HIV的自然免疫力还只是书面和实验室推演论证,尚需更多事实及进一步的研究充分证明。唯有艾滋病日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酷事实,是铁定而不容置疑的。

杨力谈养生:

艾滋病应如何预防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其疫苗的研制尚不成熟,综合预防愈显重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宣传普及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和预防方法,取缔暗娼。

(2)禁止滥交,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3)使用血液、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时,必须经过HIV检测。

(4)禁止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5)建立捐献血液、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常规HIV检测制度。

(6)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7)防止医源性感染,严格消毒制度。

(8)医疗人员接触HIV/AIDS者的血液、体液时应注意防护。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作为中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①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②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③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④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⑤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文身、文眉、针灸或手术;

⑥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⑦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认识免疫系统

认识时刻不离你的免疫系统

人们常说的免疫,也就是免除疾病的意思。而免疫系统则是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主要由淋巴器官(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其他器官内的淋巴组织和全身各处的淋巴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组成。广义上也包括血液中其他白细胞及结缔组织中的浆细胞和肥大细胞。但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还是淋巴细胞,它使免疫系统具备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淋巴细胞经血液和淋巴周游全身,从一处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至另一处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使分散各处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成一个功能整体,形成免疫系统。但所有的这些组织只是免疫系统的“器质性组件”,免疫系统则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个体发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发育完善。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识别和清除侵入机体的微生物、异体细胞或大分子物质(抗原)以及监护机体内部的稳定性,清除表面抗原发生变化的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等)等方面。免疫系统就好比人体“王国”中的“武器”,这个“武器”的功能非常重要,如果出了毛病,人在疾病面前就完全失去抵抗力,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免疫系统按具体作用来分,免疫系统则又可以分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长或定居的场所(当然免疫细胞不一定都存在于免疫器官内),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免疫细胞有许多种,各有不同的功能,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粒细胞等;免疫分子则是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制造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同时免疫系统又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就是指对付外来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一概有效,而特异性免疫系统对付外来的病原微生物则是有区别、有目标的。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结及白细胞。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通常人的皮肤表面经常附着大量的细菌,在区区3平方厘米的皮肤上,就有4万个以上的细菌。但是,这些细菌在清洁的皮肤上不到2个小时,90%以上都会被杀死。这是因为皮肤通过汗腺分泌的汗液以及皮脂排泄的各种脂肪酸形成了酸性外境,使多数病菌不能生存。但只有清洁的皮肤才能成为“防线”,所以皮肤一定要经常保持清洁。

身体除了皮肤要接触外界外,还有很多方式和外界接触,包括消化道及呼吸道。病菌常常随着食物进入消化道,随着空气吸入呼吸道,真是无孔不入。这时挺身而出的就是人体的“化学武器”——黏膜。黏膜能阻挡细菌,还能分泌一种化学杀菌剂——溶菌酶,把细菌溶解杀灭。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就是一种很强的化学消毒剂,凡是进入胃肠的食物都要经过胃的消毒。呼吸道黏膜分泌的粘液能把气流中的尘埃、病菌粘住。呼吸道黏膜表面有许多极细的纤毛,这些纤毛有规律地摆动就好像一把扫帚将粘住的灰尘、病菌向外清扫,最后变为痰,通过咳嗽、鼻涕或喷嚏把细菌从身体里赶出去。

如果病菌或病毒突破了皮肤和黏膜这两道防线,那进入人体后会遇到第二层防线。这就是遍及全身的淋巴组织。淋巴结有深有浅,浅层的在皮肤下就可摸到,如颈部、颌下、腋窝及大腿根部都能摸到像黄豆、蚕豆大小的疙瘩,这就是淋巴结。在人体内除了血液循环外还存在着“淋巴循环”,它可以把从血管中渗出的一些成分回收后送回血管,沿途经过许多免疫器官,过滤掉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癌细胞等。存在于免疫器官或血液等处的免疫细胞,可以吞噬或破坏进入体内的异物或老死、受损、异常的细胞。淋巴结里有巨噬细胞和其他各种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它像关卡一样,对侵入的病毒、细菌进行过滤,最后把它们清除掉。

如果淋巴结这道防线也被病菌突破,那就会侵入血液。这时,血液里的白细胞就会立即投入战斗,同时在骨髓里加紧“制造”,使它的数目增加好几倍,这就是有炎症时白细胞增高的道理。白细胞不停地在全身各处游走,哪里有病菌入侵,就在那里与病菌战斗。

特异性免疫系统又分为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依靠产生特异性抗体来抵抗某种疾病的办法,称为体液免疫。通过刺激淋巴细胞,使其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致使原有的吞噬细胞数目增加,从而增强吞噬能力,同时还能使细胞内加速产生杀菌物,进而消灭侵入的“敌人”,这就是所谓的细胞免疫。

免疫系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个体发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发育完善。

杨力谈养生:

在人的一生中,免疫系统是有变化的

其实,在人的一生中,免疫系统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