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下的修行——要敢于舍得
23978900000014

第14章 舍计较,得宽容(3)

这些流传久远的忍让故事里,受损的那一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利益损失或者难堪而大发雷霆,怀恨在心;相反,他们所表现出的豁达开朗、宽宏大量,以及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不但没有让自己损失更多,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平息了纠纷,还博得了别人的颂扬。

清朝时期的“六尺巷”故事对我们来说可谓耳熟能详。

大官张廷玉的亲属因为围墙的问题和邻居发生争执,闹到了官府,因此写信请张廷玉帮忙。张廷玉并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而是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亲属,信中只简单地题了一首诗:“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亲属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自家的围墙向后撤了三尺,并向邻居道歉,而他们的举动让邻居也很不好意思,于是也主动把自家的围墙向后撤了三尺,最终两家握手言欢,“六尺巷”的典故也从此流传开来。

美国有位作家曾说过:“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不管你曾经取得多么伟大的成就,不管你爬过了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无论你有多少闲暇的时光,假如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潜在的痛苦,而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人这一生与其悲戚、郁郁寡欢地度过,倒不如保持豁达的心境,用宽容的心态去体验人生的每一刻美妙,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

抱怨无边,知足是岸

人的抱怨大多来源于对现有生活的不满。不满从何而来?是由比较而生。试想一下,当所有人都以树叶为衣时,你会因为自己没有漂亮的衣服而抱怨吗?当电灯还没有被发明时,你会因为点蜡烛而不满吗?当电视还未普及时,你会计较家里的电视是背投的还是液晶的吗?

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多半是由于不知足。人抱怨拥有的太少,是因为没有经历过更坏的境遇。

普度众生的佛无处不在,他云游四方,帮人们解决困难。

一日,佛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苦恼,他向佛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我怎么下田作业呢?不能下田作业,到了秋天没有收成,我们全家就要挨饿了!”于是佛赐他一头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十分感激佛的恩惠。

又一日,一个沮丧的男人遇见了佛,他向佛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有盘缠回乡。”于是佛给他银两做路费。男人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觉得自己真是幸运。

一日,佛又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富有才华,衣食无忧,还有个貌美而温柔的妻子,但他过得不快活。

佛问他:“你想让我给你什么?”

诗人对佛说:“我什么都有,只欠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吗?”

佛回答:“可以,你要什么我都能够给你。”

诗人直直地望着佛:“我要幸福。”

佛想了想,说:“我明白了。”然后,佛便收去诗人的才华,毁掉他的容貌,夺去他的财产和他妻子的性命,把诗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拿走了。

一个月后,佛再回到诗人的身边,饿得半死的诗人衣衫褴褛地躺在地上挣扎。佛把从他那里拿走的一切还给他,就又离去了。

半个月后,佛再去看诗人。这次,诗人搂着妻子,不住地向佛道谢,直说自己过得很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一头水牛,几两银子,善于满足就会幸福。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有些人无论自己遇到的困苦是多么微小,总以为自己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似乎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最痛苦的人。只有当更大的灾难降临时,才明白原本折腾得要生要死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

“虽然我看不见太阳,但我可以感受阳光的温暖;虽然我看不见大海,但我可以倾听海浪的声音。”当一位盲人对你说出这样的话语时,你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此豁达的话语,如此乐观的心态,不得不令人折服。没有一丝的抱怨,没有一丝的颓废,有的只是自信和乐观。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向往。生活是美好的,不是吗?看不到太阳,不要紧,你可以享受它的温暖;看不到大海,也不要紧,你可以倾听它的声音。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当你打破杯子的时候,不要抱怨,想想,幸好你打破的只是杯子,而不是更贵重的东西;当你打破更贵重的东西时,不要抱怨,想想,幸好只是打破东西,并没有弄伤自己;当你弄伤自己时,更不要抱怨,想想,幸好你只是弄伤自己,并没有弄丢你的命。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你会发现,原来退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着巨人的肩膀上去的,还是踩着垃圾上去的。

抱怨的人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他们以为自己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却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有这些经历。我们的眼光总倾向于往比自己优越的生活看,却忽视了还有许多人正过着比自己更加艰苦的日子。人能够快乐,不是因为他的物质生活有多么丰厚,而是因为他懂得知足。整天抱怨的人也并不一定生活在最底层,而是因为他们的目光只盯在那些比自己富有、成功的人身上,对比之下总认为自己的境遇糟透了,殊不知还有很多人命运比他们更加曲折,过着比他们更加悲惨的生活。

联合国“世界粮食日”数据显示,全球有36个国家目前正陷于粮食危机中;

全球仍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第三世界的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

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有两成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非洲大陆上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长期营养不良;

全球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如果你家里有充足的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栖身,那么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战争,没有受到过囚禁,不必过忍饥挨饿的生活,上天对你已经很优待,你已经比世界上5亿人都幸运了!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会明白,你已经很幸运了。所以,有时不是上天对我们不公,而是我们不懂得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如果还没到最坏的境遇,你至少还比正经历那样生活的人幸福。如果已经经历了最坏的,已经不可能再坏了。那么,你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柏拉图说过:“人类没有一件事是值得烦恼的。当克服一次挫折之后,你便提升了一次自我。”如果你在逆境之中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绝不放弃追求成功的勇气,那么逆境和挫折将会是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逆境只会让人一蹶不振,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失败。

抱怨得多了,会看到更多的不幸。理论和实践上逐渐积累,在和别人共同抱怨的切磋中技艺更加成熟,因为你整天抱怨,就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有一句古训: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真正地遵循起来,感觉心态会好很多。其实这其中不仅是一种处事的态度,更是一种心态。心灵上宽恕了别人,也宽恕了自己。《菜根谭》中有云: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有一个僧院戒规森严,按照静默誓言,任何人都不允许说只言片语。但这条戒规也有一个例外,每隔十年,许可僧侣们说两个字。一位僧侣在这个僧院度过了他的第一个十年之后,来到住持僧侣面前。“已经十年了,”住持僧侣说道,“你想说的两个字是什么?”

“床……硬……”这个僧侣说道。

我知道了,住持僧侣回答道。

十年之后,这个僧侣再次来到住持僧侣的面前。“又过了十年,”住持僧侣说道,“你想说的两个字是什么?”

“饭……馊……”这个僧侣说道。

我知道了,住持僧侣回答道。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这个僧侣再次来见住持僧侣。住持问道:“经过了这十年,现在,你想说的两个字是什么?”

“他……们……”僧侣顿了顿,终于不顾戒规,愤愤地说道:“辞退了我!”

“我知道,这是必然的。”住持僧侣回答道,“因为,这么多年来,你所做的一切只是抱怨。”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与其这样,不如向前看。当不幸降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价值,更有好心情。人的精力有限,少一些抱怨,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展和改变的机会,看看有没有要做好准备的机会。用有限的精力多吸收和学习一些有益处的信息,就多了一些学习和吸取的时间,积蓄力量增加能力,就会多一些机遇,也多一些改变不幸命运的机会。

当你取得成功时,你应该往前看看那些最优秀的人,和他们比较差距。但当你身处逆境时,应该学会多向后看,想想那些最糟糕的结果,那些比你更悲惨的人们,这样才不会抱怨自己的情况太糟。因为最糟的情况你还没有遇到,而只要你一直努力,那个最糟的结果就会离你越来越远!

敢于吃亏,终会受益

古人云:“做人要宽容,有时候吃亏也是一种福气。”话是不错,但也要讲究技巧,不能因为你的宽容,你的自愿吃亏让别人以为你是软弱的,进而欺负你。做人是要能吃亏,但也要会吃亏。

吃亏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你是做老板也好,做生意场上的伙伴也罢,手下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过、有奔头,他们才会一心一意与你合作,给你干,因为他们知道老板生意好了他们才会好。生意场的伙伴同你做生意不能赚钱,自然会朝三暮四。

与朋友相处不要怕吃亏,尤其是当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如此。要知道,这些行为是最好的感情投资,很可能在以后获得丰厚的回报。

有人与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脸不认人,不想吃一点亏,这种人是否聪明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亏都不想吃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步、吃亏是一种必要的投资,也是与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为什么呢?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占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亏,因为他已经处处抢先,从来不为别人考虑,眼睛总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占有它。他周围的人对他很反感,合作几个来回就再也不想与他合作下去了。合作伙伴一个个离他而去,他难以找到愿意与他重新合作的人,岂不是吃了大亏吗?

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是一种比较高明和有远见的办事技巧。当然,吃亏也必须讲究方式和技巧。

第一,好汉要吃眼前亏。“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赔上了,那还有什么未来和理想可言?

所以,当你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可杀不可辱”,宁可吃点眼前亏。与韩信同时代的张良也是一位善于“吃眼前亏”的人。

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高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