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幼儿园的3岁小女孩伊迪丝告诉妈妈,她认识礼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母亲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道:“是薇拉小姐教的。”
这位母亲在表扬了女儿后,一纸诉状把那位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法庭。因为那位母亲说,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为此,她要求幼儿园对女儿的“想象力流失”负责,赔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
这件事在内华达州引起了轩然大波。劳拉三世幼儿园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家长也认为她小题大做,甚至连她的律师也不赞成这样的诉讼,认为打这样的官司是浪费精力。然而,这位母亲却坚持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哪怕倾家荡产。
这位母亲说:“我曾在去某个东方的国家旅行时,在一家公司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另一只天鹅的翅膀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
当时我非常的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一边翅膀的那只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会掉下来;而在小水塘的那只天鹅,尽管有完好的双翅,但起飞时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滑翔路程而无法飞走。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但同时,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女儿的事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劳拉三世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去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早早地就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无疑是最美的,所以仙崖禅师的“父死,子死、孙死”才是真正的祝福,所以伊迪丝的母亲才会为女儿的“想象力流失”感到痛心。
11.“倒空”的虚无
药山禅师有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另一位叫道吾。有一天,禅师在庭院里打坐,两位弟子在身旁坐着,禅师看到院子里一棵树长得很茂盛,而旁边的一棵却枯死了,就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道:“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道:“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禅师说:“荣自有荣的道理,枯自有枯的理由,我们平常所指的人间是非、长短、善恶,可以说都是从常识上去认识的,都是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而这个侍者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去体会道的无差别性,所以才能说出:‘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无差别就会无欲无求,这就是自然之道,就是虚无。
虚无是一种“倒空”的境界。注意,是自己“倒空”,不是由别人来“掏空”。虚无者自己倒空了,所以很轻松自在,心里没有阴影,身上没有包袱。
庄子曾经讲了一个寓言《丑人有魅力》:
卫国有个相貌丑陋的人叫哀骀它,男人跟他相处,想念他而舍不得离去。女人见到他,即请求父母,说:“与其做别人的妻,不如做衰骀它的妾。”
这样的女人已有十余人了,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从没听说哀骀它倡导什么,只见他附和别人。他没有君王的地位去拯救别人的苦难,也没有钱财去养饱别人的肚子。见识也超不过四邻,然而,男人女人却都愿意亲近他。
鲁哀公召见哀骀它,果见他的相貌丑陋得让天下人惊骇。但不出一个月,哀公便发现他的过人之处。不足一年便十分信任他,决定将国事委托给他。
哀骀它无意答应,也无心推辞,后来他还是离开了鲁哀公。
鲁哀公怅然若失,问孔子:哀骀它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说:“哀骀它不说话也能取信于人,为才全之人,日夜不间断地随物保持春天般的生机,和外物产生和谐的感应。”
哀骀它这种人就是虚无主义者。他的随和不是小随和,而是大随和,所以有大人缘,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国君,都很乐意与他打交道。而他本人根本就无所谓、无得无失,一切自然。一般人认为虚无者消极,其实刚好相反,真正的虚无者非常积极。他不是一般地“看透了”,或“看穿了”,而是“看出来了”。
人心的隐秘环节被他探明,世界的关键骨节被他摸清,因此他走路放心大胆,不会撞鬼。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透明的,毫无遮挡。但他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未来还有悬念,因此他也很小心,也像一般人一样憧憬着可能的美好世界。
一般人的憧憬都伴随着担心,而他没有,所以很顺心,不会患得患失,老是计较什么。
虚无者明白自己的缺陷,并且不打算弥补。他把遗憾留给自己,把完美留给别人。这样他就更快乐,更自由。
镜子说:“啊,我真大,我里面什么都有。无数的美女每天都来看我,总也看不够。美女都嫁给了镜子,我就是她们的老公。”
空气笑了说:“当红颜成白骨,你还做她们的老公吗?”
镜子不服气地说:“总比你好,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空气微微笑,不作回答。
第二天,空气一觉醒来,伸了一个懒腰,说道:
“我真快乐,我什么也没有。鸟儿在我里面飞,飞一会儿就走了。风来云去,也总是一瞬间。我的一生是自己的,不会被任何人占据。我真快乐,因为我一无所有,所以不会丧失。”
镜子惭愧地说:“你是对的,老兄。我其实也是空空的,但不如你快乐,以后我要向你学习。”
庄子曰:“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无何有之乡”就是“乌有之乡”,也即虚无之乡。哪里是最真实的所在?每个人都是虚空的,每个人都相同。而占据更多虚空的人必将深谙人心,获得如何使人生成功快乐的真正心传。
12.从容是一种人生智慧
盘邦禅师说禅时,各宗各派以及各个阶层的人都欣然受教。他说的法既不引经据典,也不沉迷于学术讨论,他的话是从心底流出的。
盘邦禅师的听众愈来愈多,结果激怒了日莲宗的一位法师,因为这位法师的信徒全都跑到盘邦这儿来听禅了。
这位法师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里很不服气,决定到盘邦的寺院找他辩论,一决雌雄。
“盘邦禅师,听说来这儿听法的无人不崇拜你,服从你,而像我这样的人就不服你,你能使我服从吗?”
“到我旁边来,我可做给你看。”盘邦不动声色地答道。
这位法师昂然推开众人,走向前去。
“到我左边来。”盘邦微笑着说道。
法师走到了他的左边。
“你最好到右边来,我们也许可以靠得更近一些。”
法师傲然地向前跨了一步,又走到了盘邦的右边。
盘邦平静地说道:“你瞧,你已在服从我了,因此我想你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
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可以采取两种截然相反的方法处理。一种是寸步不让,据理力争;另一种是开怀一笑,从容面对。前者看似精明,后者实则大气。
有一对夫妇在吃饭时闲谈,妻子兴致所至,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太顺耳的话。不料丈夫细细地分析了一番,于是心中非常不快,与妻子争吵起来,直至掀翻了饭桌,拂袖而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细细想来,当然是以小失大,得不偿失的。我们不得不说,他们实在有点小心眼,太在意身边那些琐事了。其实,许多人的烦恼,并非是由多么大的事情引起的,而恰恰是来自对身边一些琐事的过分在意、计较,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叫真”。
比如,在有些人那里,别人说的话,他们喜欢句句琢磨,对别人的过错更是加倍抱怨;对自己的得失喜欢耿耿于怀,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易于敏感,而且总是曲解和夸张外来信息。这种人其实是在用一种狭隘、幼稚的认知方式,为自己营造着可怕的心灵监狱,这是十足的自寻烦恼。他们不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围的人活得很无奈,于是他们给自己编织了一个痛苦的人生。
要知道,人生中这种过于在意和计较的毛病一旦养成,天长日久,许多小烦恼就会铸成大烦恼。古代的智者们对此早已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两千多年前,雅典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就向人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告:“注意啊,先生们,我们太多地纠缠小事了!”以后,法国作家莫鲁瓦更是深刻地指出:“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却为纠缠无聊琐事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这话实在发人深思。过于在意琐事的毛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失去光彩。显然,这是一种最愚蠢的选择。
从台湾归来的111岁老人陈椿有一句话说得极妙:“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既然活着,就要活好。”其实,有些事是否能引来麻烦和烦恼,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它。所谓事在人为,结果就大相径庭。因此,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提出了消除烦恼的“认知疗法”——通过改变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方式和反应方式来避免烦恼和疾病。这就需要我们首先学会从容,换一种思维方式来面对眼前的一切。
从容就是别总拿什么都当回事,别去钻牛角尖,别太要面子,别事事“叫真”、小心眼;别把那些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心上;别过于看重名与利的得失;别为一点小事而着急上火,动辄大喊大叫,以至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别那么多疑敏感,总是曲解别人的意思;别夸大事实,制造假想敌;别把与你爱人说话的异性都打入“第三者”之列;也别像林黛玉那样见花落泪、听曲伤心、多愁善感,总是顾影自怜。要知道,人生有时真的需要一点大气。
从容也是在给自己设一道心理保护防线。不仅不去主动制造烦恼的信息来自我刺激,而且即使面对一些真正的负面信息、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处之泰然,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做到“身稳如山岳,心静似止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从容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妙法,也是一种坚守目标、排除干扰的妙策。我们的精力毕竟有限,假如处处纠缠琐事,被小事所累,我们一生必将一事无成。
从容也是一种豁达、大量与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是很容易告别琐屑与平庸的。而当你实现豁达与宽容,自然会产生轻松幽默,从而洋溢出一种性格的魅力。
从容最终体现的是一种修养,一种高贵的人格,一种人生大智慧。那些凡事都与人计较、锱铢必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其实是以小聪明干大蠢事,占小便宜惹大烦恼;而不在意,乃是不争,无为之为,大智若愚,其乐无穷!
从容面对生活的人,是超越了自我的人,也是活得潇洒的人。因为免了琐事的羁绊和缠绕,也就使自己获得了解放,自有一片自由的天地任你驰骋。
人生应该有这样的境界:心胸如海,吸纳百川,潮起潮落,自强不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容面对世间一切荣辱得失、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这样,你就可以进入自由的境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你。
13.人生如过客
有一次,正在云游宣扬佛法的憨山大师迷了路,不知走了多久,才在漆黑的夜空中见到一盏灯火。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立刻兴奋地奔上前去请求借宿。
“我家又不是旅店!”屋主听到他提出借宿一晚的要求后,立刻板着脸拒绝。
“我只要问你三个问题,就可以证明这屋子就是旅店!”憨山大师笑着说道。
“我不信,倘若你能说服我,我就让你进门。”屋主也爽快回答。
“在你以前谁住在此处?”
“家父!”
“在令尊之前,又是谁当主人?”
“我祖父!”
“如果施主过世,它又是谁的呀?”
“我儿子!”
“这不就结了!”憨山大师笑道,“你不过是暂时居住在这儿,也像我一样是旅客”。当晚,憨山就在屋里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
在生活中,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好好珍惜现在,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把握住这些美好时光,做一个快乐的人。
在森林的一条小路上,一个商人和一个樵夫经常相遇。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一箱箱的绫罗绸缎都是商人的财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头和绳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很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非常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叮响,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怎么整天愁眉苦脸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就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很是孤独。”
“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却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都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因为全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商人问。
“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