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15日,赫尔伯特·西蒙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米尔沃基。他20岁时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七年后,在伊利诺斯州技术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担任助理教授和教授。他的爱好和学识是多方面的。他走过许多地方,还在多种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他教过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心理学、情报信息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等。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他还荣膺过美国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和计算机科学奖。
那么,他必定是一位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天才了。西蒙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提出,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只要他肯认真地下功夫,在六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每个立志成才者,经过十年时间的努力,都有可能达到“大师”的水平。
西蒙是一位严肃的学者,他这样说并不是夸夸其谈。他的立论,依据的是实验心理学有关的记忆研究成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分钟到一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称之为“块”。我们的汉语词汇和成语,就是这样一些“块”。有人对任何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作过统计,估量每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约为5万“块”。任何人只要掌握了这些信息,都可能在某一专门领域内成为专家。一分钟记忆1个“块”,5万“块”大约需要1000小时,以每星期工作40小时计算,要掌握一门学问约需六个月功夫。作为计算机专家,西蒙提出每一个论点,都辅之以精确的量度。六个月或十年虽不能使每个人都能成为像西蒙一样博学的人物,但他所主张的“天才出自勤奋”的观点,看来是不容置疑的。
尽管人们还是把西蒙叫做社会科学家,但他创立的决策理论已经在经济学领域中为他赢得了荣誉,美国经济学会1973年接受他为该会的荣誉会员。所以,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就经济学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他首先是并且突出地是一个经济学家。”在经济学领域,西蒙的突出成就就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决策理论。
决策虽然自古有之,按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理论,每家公司都是一架榨取利润活动的自动机,每个企业在决策时,所考虑的问题只应该是如何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但西蒙的决策理论与此有较大差别。他认为,企业在制定计划和对策时,不能只考虑“攫取利润”这一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瞻前顾后,争取若干个相互矛盾的目标一同实现。其决策理论以“有限度的合理性”而不是“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前提,应用“符合要求”的原则。这一理论的典型例子有“分享市场”、“适当利润”、“公平价格”。在决策方式上,他主张群体决策。群体参加决策的优点是,群体成员不会同时犯同样的错误,可以避免决策的失误。群体参加决策可将问题分成若干部分,分别交给专家处理,从而加速问题的解决和提高解决的质量。
决策过程,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来说明。日常的活动往往是重复出现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知道如何寻找并选择符合要求的措施,就会发展成一套程序化的办法,遇到重复出现的情况,就按既定的程序、步骤行动。这是程序化决策。还有一些问题,用正常程序是不能解决的,应修正或者产生新的程度,以此来解决。这就是非程序化决策。这类决策的过程包含全部决策的过程,从判定问题、确定目标开始,然后寻找为达到目标可选择的各种方案,比较评价这些方案,在这些方案中进行选择,并做出决定,在执行决定中进行核查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的目标。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西蒙有关组织决策的理论和意见,应用到现代企业和公共管理所采用的规划设计、预算编制和控制等系统中及其技术方面,效果良好。这种理论已成功地解释或预示如公司内部信息和决策的分配、有限竞争情况下的调整、选择各类有价证券投资和对外投资投放国家选择等多种活动。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建筑在西蒙的思想之上。因此,1978年,由于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刨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的主要著作有:《行政管理行为》(1945)、《人类模型》(1957)、《组织》(1958)、《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发明的模型》(1977)、《思想模型》(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