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疗挫折心理的措施
女职工有很多的幻想、希望,她们为实现这些目标,会付出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然而,结果事与愿违时,她们就产生了挫折,挫折会引发女职工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心理学上称之为挫折感或挫折心理。
形成原因
挫折感在女职工发展时期表现较明显。这个时期,她们刚刚步入社会,对人生的思索、社交的障碍等容易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
导致女职工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大略可划分为两类:
(1)主客观矛盾是导致女职工挫折心理的主要原因。主观指女职工的自我需求,客观是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当主观与客观发生矛盾,客观不能满足主观的要求,就会产生挫折感。
(2)个性不完善也是导致女职工挫折心理的重要原因。女职工虽然充满朝气,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探索,富于创造性,但个性还不够完善。如情绪不稳定,认识片面,自尊心与好胜心过强,理想浪漫,容易偏激,世界观不明晰,缺乏扎实的实践基础,耐力不强等,正是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挫折心理的温床。
治疗
(1)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在挫折面前,女职工应该有进取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同时要理智地对待一切。
(2)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要善于正确认识前进的目标,及时调整自己,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发现目标不切实际,前进受阻,应该及时调整目标,以便继续前进。
(4)要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适当的刺激和压力能够有效地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
(5)要正确对待挫折,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挫折和教训使女职工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要悦纳自己和他人他事,要能容忍挫折,学会自我宽慰,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愤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2.防治偏执型心理障碍的方法
偏执型人格又称妄想型人格。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其特征是对别人充满猜疑和偏执,因而认为人们的动机都是恶意的。
偏执型心理障碍特点
(1)始于成年早期,童年期即可表现出孤独、缺少同伴、社交焦虑、过分敏感、言词怪僻而刻薄等,令人感觉“古怪”;少数民族、移民和难民中,由于不熟悉特殊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易于产生偏执型人格;患者的家族成员中,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的患病率较高;经常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或认为有针对自己的阴谋;对朋友和同事也缺乏信任,常无端怀疑;不愿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担心因此受到对方摆布;决不肯轻易透露个人秘密,而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则总要琢磨出“隐含的意义”以作为自己先占观念的证据;易记恨,对自认为受到的侮辱、不公正待遇或轻视等耿耿于怀,微不足道的轻视即可引起强烈的敌意,并长久地记恨;常伴病理性嫉妒,如无故怀疑其伴侣不忠;常伴有冷淡、敌对、顽固、情绪化、推诿、善讥讽和批评等个性特征,对自己的能力、等级和重要性常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可伴发偏执型分裂症、抑郁症、场所恐怖症、强迫症、酒精和药物滥用、分裂样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2)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3)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4)易产生病态嫉妒。
(5)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6)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7)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8)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就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心理障碍治疗方法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认知提高法。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
(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一是真诚相见,以诚交心。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寻求友谊和帮助,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心理障碍。二是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三是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性格、脾气的相似和一致,有助于心理相容,搞好朋友关系。
(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易走极端,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比如:
我不能容忍别人一丝一毫的不忠;
世上没有好人,我只相信自己;
对别人的进攻,我必须立即予以强烈反击,要让他知道我比他更强;
我不能表现出温柔,这会给人一种不强健的感觉。
对这些观念加以纠正,消除极端偏激的成分:
我不是说,应学会宽容别人;
人有好坏之分,我应该相信那些好人;
对别人的进攻,马上反击未必是上策,而且我必须首先辨清是否真的受到了攻击;
我不敢表示真实的情感,这本身就是虚弱的表现。
每当故态复萌时,就应该把改造过的合理化观念默念一遍,以此来阻止自己的偏激行为。有时自己不知不觉表现出了偏激行为,事后应重新分析当时的想法,找出当时的非理性观念,然后加以改造,以防下次再犯。
(4)敌意纠正训练法。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采取以下训练方法,进行克服。
首先,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处世待人时注意纠正,这样会明显减轻敌意心理和强烈的情绪反应。
其次,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要不疼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能不理不睬。
再次,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面带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做得不自然,但必须这样做,以后,就会很自然。
最后,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
3.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依赖型人格障碍,又称无力型人格障碍或被动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严重缺乏独立性的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
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物不能做出决策;
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该选择什么职业等;
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无独立性,很难单独展开计划或做事;
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做低下的或自己不愿做的事;
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以逃避孤独;
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经常被遭人遗弃的念头所折磨;
很容易因未得到赞许或遭到批评而受到伤害。
具有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治疗方法
(1)习惯纠正法。治疗首先必须破除患者的不良习惯,找出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自作决定的。每天做记录,以一个星期为期限,然后将这些事件进行归类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
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应坚持自己做。
对自主意识中等的事件,应提出改进的方法,并在以后的行动中逐步实施。例如,制定工作计划,在听取了朋友的意见时,你有不同的看法就应该把自己的理由说出来。这样,在工作计划中便加入了你自己的意见,你就会由听从别人的意见逐步转为完全自作决定。
对自主意识较差的事件,应逐步强化、提高自主意识。自主意识是指在别人要求的行为之下增加自我创造的色彩。例如,你从爱人的暗示中得知她喜欢玫瑰花,你为她买一枝花,似乎有完成任务之嫌。但这类事情的次数逐渐增多以后,你会觉得这样做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你如果主动提议带爱人去植物园度周末,或带爱人去参观插花表演,就证明你的自主意识已大为强化了。
依赖行为并不是轻易可以消除的,一旦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要自己决定每件事都困难,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回到老路上去。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简单的方法是找一个监督者,最好是找自己最依赖的某个人。
(2)重建自信法。如果只简单地破除了依赖的习惯,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那么依赖行为也可能复发。重建自信法便是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根治依赖型人格障碍。
第一步,消除童年不良印迹。依赖型的人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十分低下,这与童年期的不良教育在心中留下的自卑痕迹有关。你可以回忆童年时父母、长辈、朋友对自己说过的具有不良影响的话,例如:“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你把这些话语仔细整理出来,然后一条一条加以认知重构,并将这些话语转告给你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你试着干一些事情时,不要用这些话语来指责你,而要热情地鼓励、帮助你。
第二步,重建勇气。你可以选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可以增加你的勇气,改变你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4.敌对情绪的自我控制
现代人的大多数疾病,往往会从不良的精神状况、失衡的心理中产生。美国医学家们近年研究发现,人类的许多疾病都与心理上的压抑感有关,愤怒、挫败和敌意等等心理情绪会损害心脏,造成消化道溃疡、血压升高,破坏免疫功能,并加速老化过程。
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对别人常抱有一种敌对情绪,由此而产生愤怒,产生报复心理。
一个人的敌意来自他那阴暗灰色的心理和对别人的不信任,即使他并不明白别人在想些什么,他也会在那里怀疑别人怀着不良动机。
这种敌意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不仅会伤害别人的善意和情感,而且对自己和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有没有可能缓和一个人的敌对情绪,使之成为一个相信别人的人呢?
答案是肯定的。大凡善良的人均能比较正确、客观地看待、认识各种社会现象,比较冷静、稳妥地处理各类事务,使心情常常处于一种平和而又积极的态势之中。
至于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心宽气和的人,如何摒弃阴暗灰色的心理,下面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承认问题
让亲人和知心朋友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已经认识到我们的确存在着遇事发怒的坏脾气,并且向他们表示我们已经打算控制这种不良的情绪,要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克制感情
当与人为敌的思想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现的时候,要用理智来克制自己的感情。这时千万不能发脾气,理性常常会帮助你克制住自己的怒火,使敌意、怒气渐渐消除、化解。
多想他人
遇事千万不可鲁莽,应当设身处地替别人多想一想,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行为举止。在大多数场合,这样做了,就会发现自己的愤怒此刻已消失得一干二净。
增加幽默
幽默能缓解矛盾,使人们之间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或误解,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能使双方摆脱困窘的境地。幽默,常常使愤怒失去它的爆炸性。
以诚待人
在与人开始交往时应当不抱成见,寻找机会取得别人的信任,奉行以诚待人的办事原则。如果我们处处关心别人,常常用友爱的态度对待大家,自己就会消除怒气,因而也就不会损害健康的身体。
宽容大度
对人不要斤斤计较,不要打击报复。这样我们会感到好像从自己的肩上卸下那沉重的愤怒包袱,帮助自己忘却那些不愉快的事。
千万不要忽视敌意、愤怒对自己的危害,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它。如果一个人不重视积极地消除敌对情绪,那么他仍旧会遇事遇人处处暴跳如雷;而如果能坚持做到上面提出的几点建议,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会感到自己受益不浅。
5.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不良表现
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大、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他们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
其表现特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只要出现其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在许多方面与癔症型人格的表现相似,如情感戏剧化,有时还喜欢性挑逗等。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癔症型人格的人性格外向、热情,而自恋型人格的人性格内向、冷漠。
6.分裂型人格的特点及治疗措施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具有精神分裂样表现的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特点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惯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
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的人,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