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宴会准备工作的礼仪
商务宴会是指企业单位为了达到的诸如扩大推销、签订合同、洽谈业务、择吉日开张等特定的商业目的而举办的宴会,它是一种带有浓重的商务色彩的社交活动。商务宴会礼仪是指在举办或参加商务宴会时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
一次宴会成功与否,能否达到主人所预期的目的与宴会前的准备密切相关。在宴会前的准备工作中,必须处处注意礼仪,做到以下几点:
列出名单
宴会之前应按照宴请所要达到的目的,认真列出被邀请宾客的名单。谁是主宾,谁是次主宾,谁作陪客,都要一一列清。做到该请的请,不该请的不请,不得遗漏。一般每次请的客人,都有一个目的,或洽谈项目,或签订合同,或接风迎客,或饯行话别等等。按照常规,不宜把毫不相干的两批客人合在一起宴请,更不得把平时有芥蒂的客人请到一起吃饭、饮酒,以免出现不愉快的尴尬场面。
确定时间
宴请时间的确定,有的可按主人主观的安排,如企业开张、友人聚会等;有的随其他因素的决定,如接风送行等,至于具体宴请时间的确定,原则上以适应多数宾客能来参加宴会为准则,尤其应以主宾最合适的时间来确定,断不能只以满足主人的意愿为准。
选好场所
选好宴会的场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有的适合家宴,以显示主客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有的则适宜在星级宾馆中宴请,以表示主人对客人的敬重;有的可在川菜馆里设宴,以满足宾客对川菜青睐的感情;有的则宜在清真饭店中摆席,以尊重少数民族客人的民族习惯,如此等等,无一不是主人对宴会的精心安排,充分表现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总之,我们要选择那些交通方便、环境幽雅、食品卫生、菜肴精美、价格公道、服务优良的饭店作为宴客的场所。
订好菜谱
宴会菜谱的确定,应根据宴会的规格“看客下菜”。总的原则应考虑客人的身份以及宴请的目的,做到丰俭得当。整桌菜应有冷有热、荤素搭配,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即一桌菜要有主菜(如鱼翅、甲鱼等),以显示菜的规格,也要有一般菜以调剂客人的口味。具体菜肴的确定,还应以适合多数客人口味为前提,尤其要特别照顾主宾的饮食习惯。在订好菜谱的同时,还要准备好酒水、香烟、瓜子、糖果之类等。
桌次的安排
宴会通常是8~12人为一桌,人数多时则平均分为几桌。桌次有主次之分,主桌的确定应以“面门为上,以远为大,居中为尊,以右为尊”为原则,其他桌次按照离主桌近为主,远为次,右为主、左为次的原则安排。
座次的安排
各桌的主位可与主桌的主位相同,也可以方向相对。宴会的席位是指在同一桌上,座位有主次之分。一般情况下,对着门口的座位为主位,离门口最近的为次位,其他位次以离主位的远近而定主次,右主左次;也可以穿插安排,即主人的对面安排第二主人,其余的座位分别以离主人和第二主人远近而定主次,右主左次。
西餐位次排列是:
西式宴会多采用长桌,桌子的设置方法多根据用餐人数的多少和场地大小而定。
餐桌的排列次序同中餐餐桌的排列原则是一样的,主桌为首位。
西餐席的位次排列是右高左低。与中餐宴会不同的是西餐宴会一般都是男女宾客穿插入座。
按照我国习惯,公务宴会一般以职务高低安排座次。如果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男主宾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家庭宴会则是按照“先朋友,后亲戚,再宗族”的原则安排,这其中又以年龄的长幼为序。
2.中餐餐具的使用礼仪
作为职业人士,参加一些宴会是免不了的,因此有必要掌握餐桌礼仪。特别是赴宴较多者,更是要通晓各种餐桌礼仪。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餐桌礼仪。
中餐餐具,即用中餐时使用的工具,中餐餐具可分为主餐具与辅餐具2类。主餐具是指进餐时主要使用的,往往必不可少的餐具。通常,包括筷、匙、碗、盘等等。
筷
使用筷子取菜时,需要注意下列问题:
(1)不“品尝”筷子。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它。而长时间把筷子含在嘴里也不合适。
(2)不“跨放”筷子。当暂时不用筷子时,可将它放在筷子座,或放在自己所用的碗、碟边缘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更不要把它横放在碗、盘,尤其是公用的碗、盘上。掉到地上的筷子不要再用。
(3)不“插放”筷子。不用筷子时,将其“立正”插放在食物、菜肴之上尤为不可。根据民俗,只有祭祖先时才可以这样作。另外,也不要把筷子当叉子,去叉取食物。
(4)不“舞动”筷子。与人交谈时,应暂时放下筷子。切不可以其敲击碗、盘,指点对方,或是拿着它停在半空中,好像迫不及待地要去夹菜。
(5)不“滥用”筷子。不要以筷子代劳他事,比如剔牙、挠痒、梳头,或是夹取菜肴、食物之外的东西。
匙
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要单用匙去取菜。用匙取食物时,不宜过满,免得溢出来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必要时,可在舀取食物后,在原处“暂停”片刻,待汤汁不再滴流后,再移向自己享用。
使用匙时要注意下列4点事项。
(1)暂且不用提匙时,应置之于自己的食碟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之中“立正”。
(2)用勺子取用食物后,应立即食用,不要把它再次倒回原处。
(3)若取用的食物过烫,不可用匙将其折来折去,也不要用嘴对它吹来吹去。
(4)食用匙里盛放的食物时,尽量不要把勺子塞入口中,或反复吮吸它。
碗
碗在中餐里主要是盛放主食、羹汤之用的。在正式场合用餐时,用碗的注意事项主要有5点:
(1)不要端起碗来进食,尤其是不要双手端起碗来进食。
(2)食用碗内盛放的食物时,应以筷、匙加以辅助,切勿直接下手取用,或不用任何餐具以嘴吸食。
(3)碗内若有食物剩余时,不可将其直接倒入口中,也不能用舌头伸进去乱舔。
(4)暂且不用的碗内不宜乱扔东西。
(5)不能把碗倒扣过来放在餐桌之上。
盘
盘在中餐中主要用以盛放食物,其使用方面的讲究,与碗大致相同。盘子在餐桌上一般应保持原位,不被挪动,而且不宜多个叠放在一起。
需要着重加以介绍的,是一种用途较为特殊的被称为食碟的盘子。食碟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暂放从公用的菜盘里取来享用的菜肴的。使用食碟时,要注意的问题有:
(1)取放的菜肴不要过多,看起来既繁乱不堪,又有欲壑难填之嫌;不要将多种菜肴堆放在一起,弄不好它们会彼此“相克”,相互“窜味”,不好看,也不好吃。
(2)不宜入口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地上、桌上,而应将其轻轻取放在食碟前端,必要时再由侍者取走、换新。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废物”与菜肴交错,搞得杯盘狼藉。
辅餐具指的是进餐时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餐具。它们主要在用餐时发挥辅助作用。最常见的中餐辅餐具有:水杯、湿巾、水盂、牙签等等。
水杯
中餐中所用的水杯,主要供盛放清水、汽水、果汁、可乐等软饮料。需要注意的,一是不要以之去盛酒;二是不要倒扣水杯;三是喝入口中的东西不能再吐回水杯中去。
湿巾
如果是比较讲究的中餐会为每位用餐者上一块湿毛巾。湿巾只能用来擦手,绝对不可用以擦脸、擦嘴、擦汗。擦手之后,应将其放回盘中,由侍者取回。有时,在正式宴会结束前,会再上一块湿毛巾。与前者不同的是,这次它只能用来擦嘴,也不宜揩脸、抹汗。
水盂
有时,品尝中餐者需要手持食物进食。此刻,往往会在餐桌上摆上一个水盂,也就是盛放清水的水盆。它里面的水并不能喝,而只能用来洗手。在水盂里洗手时,不要乱甩、乱抖,得体的做法,是两手轮流沾湿指尖,然后轻轻浸入水中刷洗。洗毕,应将手置于餐桌之下,用纸巾擦干。
牙签
主要用来剔牙之用。用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非剔不行时,应以另一只手掩住口部进行,切勿大张“血盆大口”。剔出来的东西,切勿当众观赏或再次入口,也不要随手乱弹,随口乱吐。剔牙之后,不要长时间叼着牙签。取用食物时,也不要以牙签扎取。
3.西餐餐具的使用礼仪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用餐时借助的餐具往往大不相同。有的餐式要用筷子,有的餐式要用刀叉,有的则需要直接以手来取食。
使用刀叉进餐,是西餐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学习西餐礼仪,就要系统地学习刀叉的使用。
除了刀叉之外,西餐的主要餐具还有餐匙、餐巾等等。以下将分别进行系统的介绍。至于西餐桌上出现的盘、碟、杯、水盂、牙签等餐具,其用法与中餐用法大同小异,在此将不再介绍。
刀叉
刀叉,是餐刀、餐叉两种餐具的统称。二者既可以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但在更多的情况之下,刀叉是同时配合使用的,因此,人们在提到西餐餐具时,喜欢将二者相提并论。
学习刀叉的使用,主要是要掌握刀叉的区别、刀叉的使用、刀叉的暗示3个方面的问题。
(1)刀叉的区别。在正规一点的西餐宴会上,通常讲究吃一道菜要换一副刀叉。也就是说,吃每道菜时,都要使用专门的刀叉。既不可以胡拿乱用,也不可以从头至尾只用一副刀叉。
享用西餐正餐时,在一般情况下,出现在每位用餐者面前的餐桌上的刀叉主要有:吃黄油所用的餐刀,吃鱼所用的刀叉,吃肉所用的刀叉,吃甜品所用的刀叉,等等。它们不但形状各异,更重要的是其摆放的具体位置各不相同。掌握后一点,对于正确地区分它们尤为重要。
吃黄油所用的餐刀,没有与之相匹配的餐叉。它的正确位置,是横放在用餐者左手的正前方。
吃鱼所用的刀叉和吃肉所用的刀叉,应当是餐刀在右、餐叉在左分别纵向摆放在用餐者面前的餐盘两侧。餐叉的具体位置,应处于吃黄油所用餐刀的正下方。有时,在餐盘左右两侧分别摆放的刀叉会有三副之多。要想正确地取用它们,关键是要记住,应当依次分别从两边由外侧向内侧取用。
吃甜品所用的刀叉,应于最后使用。它们一般被横向放置在用餐者面前的餐盘的正前方。
(2)刀叉的使用。使用刀叉,一般有两种常规方法可供借鉴。其一为英国式。它要求在进餐时,始终右手持刀,左手持叉,一边切割,一边叉而食之。通常认为,此种方式较为文雅。
其二为美国式。它的具体做法是,先是右刀左叉,一口气把餐盘里要吃的东西全部切割好,然后把右手里的餐刀斜放在餐盘前方,将左手中的餐叉换到右手里,再来以之大吃一气。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比较省事。
在以刀叉用餐时,不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式,都应注意以下问题:
在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弄出声响。
在切割食物时,要切记双肘下沉,而切勿左右开弓。那样做,一是有碍于人,二是“吃相”不佳,而且,还有可能使正在被切割的食物“脱逃而去”。
被切割好的食物应刚好适合一下子入口。切不可叉起它之后,再一口一口咬着吃。另外,应当以叉铲着它吃,不能用刀扎着它吃。
要注意刀叉的朝向。将餐刀临时放下时,不可刀口外向。双手同时使用刀叉时,叉齿应当朝下;右手持叉进食时,则应叉齿向上。
掉落到地上的刀叉切勿再用,可请侍者另换一副。
(3)刀叉的暗示。使用刀叉,可以向传者暗示用餐者是否吃好了某一道菜肴。其具体方法是:
如与人攀谈时,应暂时放下刀叉。其做法是,将刀叉—刀右、叉左,刀口向内、叉齿向下,呈汉字的“人”字形状摆放在餐盘之上。它的含义是:此菜尚未用毕。但要注意,不可将其交叉放成“十”字形。西方人认为,这是令人晦气的图案。
如果吃完了,或不想再吃了,则可以刀口内向、叉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或者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这种做法等于告知侍者,请他连刀叉带餐盘一块收掉。
餐匙
品尝西餐时,餐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餐具。学习餐匙的使用,应重点掌握其区别、用法两大问题。有时,餐匙也叫调羹。
(1)餐匙的区别。在西餐的正餐里,一般会至少出现两把餐匙,它们形状不同、用途不一,摆放的位置也有各自的既定之处。
一把个头较大的餐匙叫作汤匙,通常它被摆放在用餐者右侧的最外端,与餐刀并列纵放。
另一把个头较小的餐匙则叫作甜品匙,在一般情况下,它应当被横向摆放在吃甜品所用刀叉的正上方,并与其并列。如果不吃甜品,用不上甜品匙的话,有时,它也会被个头同样较小的茶匙所取代。
一定要记住,上述两种餐匙各有各的用途,不可相互替代。
(2)餐匙的使用。有下述几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餐匙除可以饮汤、吃甜品之外,绝对不可直接舀取其他任何主食、菜肴。
已经开始使用的餐匙,切不可再放回原处,也不可将其插入菜肴、主食,或是令其“直立”于甜品、汤盘或红茶杯之中。
使用餐匙时,要尽量保持其周身的干净清洁,不要动不动就把它搞得“色彩缤纷”,“浑身挂彩”。
用餐匙取食时,动作应干净利索,切勿在甜品、汤或红茶之中搅来搅去。
用餐匙取食时,务必不要过量,而且一旦入口,就要一次将其用完。不要一餐匙的东西,反复品尝好几次。餐匙入口时,应以其前端入口,而不是将它全部塞进嘴去。
不能直接用茶匙去舀取红茶饮用。
餐巾
餐巾虽小,但在西餐餐具里,却是一个发挥多重作用的重要角色。
西餐里所用的餐巾,通常会被叠成一定的图案,放置于用餐者右前方的水杯里,或是直接被平放于用餐者右侧的桌面上。它们面积上有大、中、小之分,形状上也有正方形与长方形之别。
不论是大是小,还是哪一种形状,餐巾都应被平铺于自己并拢的大腿上。使用正方形餐巾时,应将它折成等腰三角形,并将直角朝向膝盖方向。若使用长方形餐巾,则可将其对折,然后折口向外平铺。打开餐巾,并将其折放的整个过程应悄然在桌下进行,万勿临空一抖,吸引他人注意。
尤其要注意,在外用餐时,一定不要把餐巾掖于领口围在脖子上,塞进衣襟内,或是担心其掉落而将其系在裤腰上。
在正餐里,餐巾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条:
(1)用来为服装保洁。将餐巾平铺于大腿之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接”进餐时掉落下来的菜肴、汁汤,以防止其搞脏自己的衣服。
(2)用来揩拭口部。在用餐期间与人交谈之前,应先用餐巾轻轻地揩一下嘴,免得自己“满嘴生辉”、“五光十色”。但也应注意不要乱涂乱抹,搞得“满脸开花”。女士进餐前,亦可用餐巾轻印一下口部,以除去唇膏。以餐巾揩口时,其部位应大体固定,最好只用其内侧。通常,不应以餐巾擦汗、擦脸,擦手也要尽量避免。特别要注意,不要用餐巾去擦餐具,那样做等于向主人暗示餐具不洁,要求其调换一套。
(3)用来掩口遮羞。在进餐时,尽量不要当众剔牙,也不要随口乱吐东西。万一非作不可时,应以左手拿起餐巾挡住口部,然后以右手去剔牙,或是以右手持餐巾接住“出口”之物,再将其移到餐盘前端。倘若这些过程没有遮掩,那是颇为失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