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处世方与圆
2437900000034

第34章 高人一筹的30条做事之道(5)

不管多么优秀多么良好的环境或者组织,都有不尽如意的事,完全看个人的处理心态。有些人会尽量往好处想,日子照样过得安稳太平。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往牛角尖里钻,存心自找麻烦。心理学家皮瑞拉博士说过:“有很多困境,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皮瑞拉博士分析,怨天尤人一族往往忙于对别人的批评,对环境、运气的抱怨,以至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改正自己。而如果光是批评,不图改进,就足以证明这种人是专找别人过失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同时,怨天尤人的人,通常都是嘴上发飘,真要他们拿出解决办法,总是一筹莫展。

14.从点滴做起不贪快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形容那些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人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没有人会随随便便能成功,成功是通过点滴积累而成的。

在2000年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队杀进四强,半决赛中同日本队相遇。赛前许多队员都表示:我们不怕日本。比赛时教练的战术安排没什么错误,队员们拼劲也十足,但最终还是以2:3输掉了这场比赛。应当说,中国队较以往有进步,场面也不难看,但日本队明显技高一筹,尤其下半场完全控制了场上的主动,基本上是在压着中国队打。

我们这里不是在评球,而是要说评论员黄健翔所说的两段话:

要说速度和身体条件,日本队好像不如我们,他们前锋速度并没有我们快。可在全场的节奏上,却好像每个日本队员都能比我们快两步,这样整个日本队就比中国队快了两步……中国队引进外援时多引进前锋,能进球见效快,日本队职业联赛中引进的却是济科等一些宝刀已老的中场大牌明星。这些球星年龄大了,也不可能多进球,但却给日本队员带来良好的战术意识、先进的足球理念。一流的中场组织……

我们再来看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段话:对于中国人来讲,不用打气的自行车轮胎,不用换的电灯泡,不漏水的水龙头等等,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低质量日常用品,并在更换、修补中去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美国,这已是一个基本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日本足球队也好,美国日用品也好,能给我们个人一种什么样的启示呢?那就是:许多时候,我们会有很好的目标和方法,也会去努力学习先进者、成功者的经验、技术,但往往只是大处着眼,而忽略了细节之处,把一些最基本的东西置于脑后而去建筑美丽的空中楼阁。

日本队员单拿出来与我们队员拼体能,也许不是我们的对手,可人家在场上每时每刻每个人都始终比我们多跑两步、快了两步;东亚球队都在学习世界强队的战术,可日本队除了这些宏观的东西,每个人的脚下都细致了许多;美国等世界科技强国在高科技等领域绝不含糊,但在低级产品上也绝对是一流水平。说白了,就是每个岗位、每道工艺、每个环节上的人都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无论高科技、低科技,无论是否重要工程、国家项目,认真、敬业已是一种骨子里的习惯,每一道细流汇聚起来,就聚成一股领先的潮流。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球队也好,一个人也好,成功的经验有千条万条,但都离不开这一点,大处着眼,小处做起,切实加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克服自身的各种惰性和小毛病。唯有如此,才能具备成功者的基本素质,可以征服各式各样的困难。

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的人是虚伪的,他们事事宽容自己,即使自己做错了什么,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时常想:“平时可以放松一点,到了关键的时刻再发挥好一点不就行了?”我们对自己说:“等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我一定会怎样怎样,我一定会如何如何!”

你见过以往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训练吗?曾经有外籍教练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队:“这是一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队伍。”因为中国国家队的队员在平时训练的时候非常懒散,往往是练一会儿就休息半天。不认真听教练的指导,一个人摆些花架子,尽练些不实用的技术。这种平时懒散的作风已经在队伍里蔚然成风。即使是打一些教学比赛,也总是看到国家队的队员无精打采地在场上“走动”,一旦有一个球稍微传得大了一点,就懒得去追。当教练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常说一句话:“这又不是真正的比赛,干吗那么正式呢?”

不错,这确实不是正式的比赛,但是平时的训练就不重要了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没有平时兢兢业业的干锤百炼,上了战场怎么能够对抗实力强大的敌人。反观其他足球发达国家的训练,都是高强度,高对抗,尽量能够使每场训练和比赛都符合真实比赛中的状况。

我们私底下的每一次训练和准备都是为我们的成功作准备,成功并非唾手可得,需要我们在成功的过程中抛头颅,洒热血,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够获得成功。那些轻视平时比赛,轻视平时训练的人,在比赛真正来临的时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那些在平时训练和准备过程中认真对待的人则相反,由于一直接受了高强度的模拟训练,他们更容易在关键的比赛中在关键的时刻表现出镇定的姿态,因为,在他们心中这无异于平时的一场简单的比赛和训练。

平时懒散惯了的人,重要场合让他紧张十分钟他就会难以忍受。相反,如果平时就已经很严格地要求了自己,那么在一些紧要关头,他会比平时更认真。

15.做事敢于反对权威

一个12岁的孩童向中国历史上最暴戾的皇帝秦始皇说“不”,却获得了赏识。历史传说小小甘罗12岁拜上卿,秦始皇对他的评价是“孺子之智,大于其身”。这些都或许源自一次他跟秦始皇关于“公鸡下蛋”的辩论。

秦始皇听信方士吃公鸡蛋能长生的话,便命令甘罗的爷爷前去寻找。

“爷爷,您有什么心事吗?”甘罗看到愁眉不展的爷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便上前问道。

“唉,皇上听信了方士的话,要吃公鸡蛋以求长生。现在命令我去找,要是3天之内找不到,就得受罚。”

甘罗一听,也着急起来。不过他灵机一动,有了主意。“爷爷,你不用再为此事操心,3天后我替你上朝去,我有办法应付皇上。”听了甘罗的话,一向信任他的爷爷也就放下心来。

期限已到,甘罗不慌不忙地随着一班大人走进宫殿。

秦始皇认识他,暗想一个小孩跑进宫殿来简直是无礼,便生气地问:“你来干什么?是不是你爷爷找不到鸡蛋不敢来了?”

“启禀陛下,我爷爷来不了啦。”甘罗冷静地说,“他在家生孩子呢,所以只有我替他来上朝了。”

“胡说!”一句话把秦始皇逗乐了,“你这孩子,男人怎么会生孩子?”

“既然公鸡能下蛋,为什么男人就不会生孩子呢?”甘罗反问道。

秦始皇一听,自然知道自己错了。同时也看出了甘罗不简单,便对他破格录用。

小甘罗利用归谬法使秦始皇发现自己的观点自相矛盾,他再狠也是一个明理人,当然不会拒绝甘罗的“不”。

16.做任何事情都不浮躁

世界上有无数的人才能平平却靠着他们良好的态度,能做到处事顺利、事业有成,一个粗俗不堪或态度恶劣的人,必然会给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种下什么才能收获什么,种了瓜是不会收获豆。

世间没有什么能比困扰与自以为是更愚蠢的了。适当的固执可能对事业有好处,一旦固执过了头,就变得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要办好事那是有点不可能。

有两个现已去世的兄弟,一个是画家,另一个是医生。那位画家自以为是个天才,他骄傲而且暴躁,浮夸自负。他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认为他是个市侩和感情用事的人。不过他自己却一点钱也赚不到,要是没有哥哥周济他,他早饿死了。

奇怪的是:尽管他外表笨拙粗野,却画了很多的画,举行个人画展,每次都只能卖掉两幅,从未超过此数。

最后医生终于明白他弟弟根本不是个天才,只不过是个二流画匠罢了。在他为弟弟作出种种牺牲之后,才发现这对他来说是难受的,但他把这一切藏在心里,秘而不宣。后来,医生去世了,他把自己的一切留下来给他弟弟。那画家在医生的家里发现了25年来被无名主顾买去的全部油画,最初他无法理解,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作出了如此解释:那狡猾的家伙想做一本万利的投资呢?

在老家的县城,有一位年轻英俊的清洁工,他每天早晨拉着垃圾车经过我家楼下时,都会晃动他手上的摇铃。当我提着垃圾袋走向他时,他总是微笑着,在垃圾车旁,优雅地做个“请”的姿势,就像在说“欢迎光临”。

他总是打扮得很整洁,甚至时髦,干干净净的,像是在做一件很体面、荣耀、骄傲的事。有一次,我还看见他用扫帚对准了地上的一个烟蒂,摆出打高尔夫球的姿势,一杆把烟蒂挥入距离二三步远的畚箕内,还顽皮地对我扮了个鬼脸……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他正值青春年华。原先他在省城一家宾馆里当迎宾先生,后来因为老父病重,便回老家照顾病人,同时兼做了一名清洁工。

在与垃圾打交道中,他总能抱着一颗感激的心,因为有事做是最重要的。被他优雅、自信、有礼的言行所感动,每次倒垃圾时,我都不忘说声“谢谢”。对此,他很激动。他说他永远不会看轻自己,但仍然在乎别人的尊重与肯定。

他把“劳动”两个字演绎得尊贵无比。

一天见他一次,真是三生有幸。因为,他不仅帮我们带走了生活垃圾,也净化了我们日渐蒙尘的内心。

17.不随意模仿别人

如果每一个人做事时都能把自己的独特才能发挥到极点,就会使自己既显得与众不同,又具有说服力。

我们对有些演说家非常羡慕。他们能在讲演中嵌入表演术,能够毫无惧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灵活自如地用非常独特的、个性化的、富于幻想的方式道出听众们想听的话。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罗斯·史密斯和凯恩·史密斯两兄弟刚刚驾机完成了伦敦至澳洲的首次飞行,并赢得了澳洲政府颁发的五万澳元奖金。这一创举在大英帝国上下引起了轰动,并且兄弟俩荣幸地赢得了英皇颁赐的爵位。

在他们这一飞行的壮举中,有一位知名的风景摄影家胡雷上尉,曾伴他们飞行过一段路程,并为他们拍摄了许多场景。为了扩大这一飞行的影响,英国政府专门安排他们在伦敦的“爱乐厅”进行专场演讲。摄影家则十分荣幸地协助他们通过画面来解说这次行程的经历,重点是训练他们如何表达。

他们俩在伦敦的“爱乐厅”每日演讲两场,早、晚每人各一场,这一活动共持续了四个月之久。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兄弟俩尽管有着完全相同的经验,因为他俩曾并肩飞行绕过了半个世界,而且他们的演说词也几乎逐句逐字是相同的,可是听众听起来感觉的差异是如此之大!

要使讲话成功,除了用于表达词句以外,尚有其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在词句表达时所采取的特有风味,也就是演说时的态度。说什么和怎么说是两码事,切不可混为一谈。

在一次公开演奏会上,一位年轻小姐听得很入神。当着名钢琴家潘德列夫斯基弹奏肖邦的一首马祖卡舞曲时,她也对着曲谱在看。从她的面部表情来看,她感到很困惑,因为她无法理解:她与这位钢琴家曾弹奏过同一首舞曲,而且所敲击的音符也完全一样,然而,他们俩的表现力却有天壤之别,她的表现极为普通,而这位钢琴家则表现得如此吸引人。他能将此曲子弹得引人入胜,其关键并不仅在于是否弹对了音符,而在于他所弹奏的方式!这位钢琴家之所以能将同一首曲子弹奏得如此感人,主要是因为在弹奏时加进了自己的感觉,体现了自己的艺术才能和鲜明的个性。正是这一切,构成了凡人与天才之间的差别。

一次,俄国大画家布鲁洛夫对一名学生的习作进行了些微的修改。当学生看到修改了的图画后非常惊奇,竟情不自禁地大叫道:“呀!你才动了那么一点点,整幅画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呀!”布鲁洛夫答日:“艺术不就是开始于那么一点点吗!”

以上演奏和绘画的例子,向我们讲述了“功夫在外”的道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们在说话时的表现。在英国国会里流传着一句老话,说是一切事情的结果听凭讲演的方式而定,而不是根据事情本身而定。

“所有的福特轿车从}生能到款式完全相同,”它们的制造商曾经这样说过,“但是,对于它的使用者来说,我们却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一条新生命,他们都是沐浴在太阳下面的一种有血有肉的存在。在他或她诞生之日起,他或她就是上帝的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造。年轻人应该培养出这种观念,他应当寻求独特的个性,使他自己与众不同,并且挖掘出他自己的价值。社会及学校可能企图会改造他,它们习惯于把每个个体放在同一模式中,但我们不会让每个人内心所潜藏的那点充满个性的火花消失。这是你作为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重要性的唯一而且真实的凭证。”

对演说而言,上面这段话更是正确无比。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找不出另外一个人与你相同的。是的,数以亿计的人确实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但他们之中是没有一个人与你完全相同的,从他们之中也找不出一个人具有和你完全相同的思想及想法。也很少有人以与你完全相同的方式来谈话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换句话说,你所表达的观点完全是个人化的,是十分独特的。身为一名演说者,这种独特性就是你最宝贵的财产。抓住它!珍惜它!发挥它!正是这点火花将使你的演说产生无穷的力量,并表达出对听众无比的真诚。这是你个人具有重要性的唯一而且真实的凭证。拜托了,各位,我恳请你们,千万别把自己装入某个被人设计的模子里,而使自己失去了个性。

罗杰爵士的演说之所以表现得与众不同,因为他自己就是与众不同的人物。他说话的态度,就是他个人特点的基本组成部分,就如同他的胡子与秃头是他的独特“商标”一样。相反,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他企图模仿劳伊德·乔治,那么他的表现将是虚假的,他也将注定失败。

美国有史以来最着名的一场辩论发生在1858年,地点是伊利诺大草原的一个镇上,辩论的双方分别是道格拉斯参议员和林肯。林肯个子高而笨拙,他的对手道格拉斯则矮而优雅。这两个人不但在外表上迥然不同,他们在个性、思想、立场和见解上也完全不一样。

道格拉斯身处上流社会,林肯则有“劈柴者”的绰号,他常常穿着短袜子就走到大门口去接见民众;道格拉斯的姿态十分优雅,林肯则显得比较笨拙;但道格拉斯完全没有幽默感,而林肯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讲故事专家;道格拉斯不苟言笑,林肯则经常引用事实及例子来打动听众;道格拉斯骄傲自大,林肯则十分谦逊且宽宏大量;另外,道格拉斯的思考速度很快,林肯的思想过程则是慢条斯理的;道格拉斯说起话来犹如狂风暴雨,林肯则显得比较平静,而且表达思想时非常深入,且十分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