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黄帝内经:胎育智慧(曲黎敏著)
24390100000009

第9章 养胎保胎:精心孕育小生命(1)

◆胎儿在母腹中是一个圆满的象,圆满即快乐,快乐才能成长。这就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警示:做人要快乐,快乐的人才能长寿。

◆古人将母腹中三个月后的孩子看做真正的生命开始。胎儿的存活、健康与否与怀孕头三个月的养护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怀孕的女子喜好吃酸与肝经有关。肝主藏血,女子刚怀孕的时候,特别需要用血来滋养孩子,所以就会出现怀孕后女子喜酸的现象。

◆大麦是怀孕第一个月的孕妇最应该吃的食物。因为大麦具有很强的生发之力,而胚芽的成长也属于生发阶段,所以此时吃大麦十分有益于孩子的生长。

◆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孕妇最好少吃肉,多吃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肉吃多了,对塑造一个眉清目秀的孩子不利。

◆孕妇要补气血,但千万不要以为补气血就是吃补品,孕妇要做的就是好好吃饭,靠食物来补气血。

◆压力太大,内心焦虑是小产的第一杀手。

◆要想成就五脏,相克是要点,有克制才能生长。就人生而言,人生不能滥用自由,有克制才能成就。

一逐月养胎

药王孙思邈对怀胎十月的每一个月都有一个总结,他说:“妊娠一月始胚,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本节,我们就对这十个月如何逐月养胎一一进行分析和讲解。

人从何来?

生于天地,成于四时

怀孕了就一定可以生出孩子来吗?不见得。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人的形成问题。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生,二是成。

什么叫生?天地阴阳之气的交媾,就是生。这也是怀孕的前提。

什么叫成?成要靠四时之法。所谓四时之法,指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么一个运化过程。

生不易,成更难。

生不易,是指一个生命的生成不仅要有阴阳之气的交媾,还要有一个灵魂的企盼和执着。《佛说入胎经》中说,并不是有了父精母卵,就一定会形成生命的胚胎;不是因为有了子宫,就一定能孕育新的生命;也不是因为阿赖耶识挟带了各种善业、恶业的种子,就能形成新的生命。一个新的生命,必须是上面各种因缘的和合,才会产生。

成更难,是指运化生命的过程要有“土德”。中国文化有生数和成数的说法。《黄帝内经》中称一二三四五为生数,六七八九十为成数,我们会发现,五个生数中的每个数字加上五,恰好就是成数的这五个数字,也就是生数加五就为成数。五在中医里代表中央脾土。这就是说,任何生命的形成都跟万物的生长一样,一方面要靠太阳,靠天地之气,也就是先天;另一方面还要靠后天之气,靠土的运化。即任何东西加了五(加了中央脾土),就能在土中长了。小孩子的出生也是一样的道理,仅有阴阳交媾,没有四季的这么一个运化过程,就不足以成人。

这个四时之法强调的是:生命的形式从受精卵到出生,必须要经过一个生长化收藏的过程,即需要靠时间的运化来养育,并不是说从怀孕到出生非得要经历从春天到冬天的这四个季节。

为什么人在出生前是按月计算的?

关于时间,人在母腹中和出世之后是按照不同的标准计算的。当人在母腹中的时候,从阴阳属性上讲,属于太阴,太阴在自然界的代表就是月亮,因此孩子在母腹里面是按“月”来计算的,所以我们会说怀胎十月,而且每一个月都有一个月的说法。等孩子一出母腹后,就属太阳了,就要按照“年”来计算了,这就是中国人老讲究“虚岁”的由来。

玄妙的“七”

怀孕的时间段,除了按月计算外,还有一种算法,是按280天来算,也就是40个七天,这是按照周来计算的。

人身为“阴”,“阴”对应的数字是“七”,也就是生命形质的变化与“七”相关。中医里特别讲究“七天”,比如,一般感冒后不经任何治疗到七天的时候大多数会好,即使没有完全康复,也开始好转了。月经的周期是四七二十八天,也是以“七”为计算单位。

“七”是一个很玄妙的数字,其蕴含的道理说来也简单。《易经》里有句话:“七日一阳来复。”意思是说阳气每七天就会出现一次变化。《黄帝内经》中的“女七男八”的真正内涵也是在说“阴”(肉体)的变化与“七”相关,“阳”(气机)的变化与“八”相关。阴的变化极致是七七四十九,阳的变化极致是八八六十四,阳气是生命的主导。而《易经》是重阳思想,所以讲到八八六十四就截止了,生命开始进入新的轮回。

其实,西方社会也很重视“七”,公历的每周也是七天。西医也一样,很注重七,比如它认为血液性的疾病要想治愈的话,也得经过数个七天。

怀孕头三个月最危险

妊娠三月,是“胚”与“胎”的分水岭

中国的养生文化自成一套系统,其对生命的论述既奥妙无穷,又大道至简,这也包含专门讲述受精卵形成之后,胎儿在母体中应该如何去养的问题,即保胎养胎。

中国古人将怀孕的前三个月母体中孕育的这个小生命称之为“胚”,三个月之后称之为“胎”。

“胚”也叫“胚芽”,比喻孩子尚未形成,如芽一样刚刚生长出来。

《说文解字》里对“胚”字的解释为:“妇孕一月也,从肉,不声。”这里的“不(不)”字很有意思,上面的倒三角为女阴之形,象征女性生殖系统;下面像是从女阴中流出的血。所以“不”字的本义就是女子来月经之形。因此,“不行”、“不能”等用语都是女子在经期对男人的一种拒绝。“不”字下面加一横就表示女子不来月经了,这就表示有可能怀孕了,但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所以“妇孕一月”为“胚”。

“胎”字的大篆写做“胎”。《说文解字》里对“胎”字的解释是:“妇孕三月也。”怀孕三个月后才称之为“胎”,也就是“胎儿”。

“台”字的大篆写做“台”,样子就像一个小生命倒悬在胎盘上,并长出了脊柱和小尾巴。这个字又可以读做“怡”(yí)的音,有快乐的意思。不要小瞧“快乐”这两个字,它道出了很多真理。妈妈肚子里的小婴儿之所以能用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就在于他是快乐的,快乐使得经脉通畅,所以越小的小孩儿成长的速度越快。母腹里的婴儿长得最快,细胞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出生后小孩子还会带着这种惯性往前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慢慢就知晓了世间的痛苦,欲望杂念丛生,成长速度就会逐渐放缓,甚至到人老了的时候还会有所抽皱。

胎儿在母腹中是一个圆满的象,圆满即快乐,快乐才能成长。这就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警示:做人要快乐,快乐的人才能长寿。

孕三月时胎不稳

《尔雅》中解释:“胎,始也。”“胎”是生命的开始。小孩子在母腹中三个月后,才是一个真正的生命开始,三个月之前它属于不稳定的胚芽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胚芽可能成长为胎儿,也可能成长不了,这与头三个月的养护密切相关。而且,孩子的根基如何,全靠这三个月的养护。

神奇的是,中国古代“胚”的这个概念与现代西方对人生理发展过程的研究如出一辙。西方医学也将怀孕的头三个月称为“胚芽”,意思是此时的受精卵还不属于真正的生命状态,所以一般怀孕的前三个月最容易流产。一些国家在法律上规定,如果前三个月堕胎,不算犯法;但三个月以后,胎儿已经是生命了,就不再让随意做人工流产了,做了就算犯法。中国传统文化管怀孕三个月之后的人工流产叫“杀生”,说的也是一个道理。

西方医学发现,人从胎儿期开始,男子的生命相对于女子来说更脆弱。受精怀孕后胎里的男女比例在120∶100或115∶100左右,就是怀孕初期男孩儿会相对多一些,但是最终男女生出来后的比例几乎是1∶1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孕期男孩儿的流产比率要比女孩儿高。对此如何解释呢?西医无法给出答案。从中医上来讲,这与男女不同的生命状态相关:男性为阳,阳主动,男孩儿就容易待不住;而女子为阴,主静,她在母体里相对安静平和,所以女孩儿的成活概率比男孩儿要高。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女人为什么比男人长寿的问题。

《黄帝内经》认为女子35岁就开始变老,男子48岁才开始变老,但女性长寿者却比男性要多。其中缘由,除去男性工作压力大等后天因素外,也有从胎儿时期就已决定的先天因素,因为男性从胎儿状态起就比女性的存活率低。

妊娠一月,肝经主养

西晋时期的王叔和有一本名着叫《脉经》。在这本书中对孕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认识:“妇人怀胎,一月之时,足厥阴脉养之。二月,足少阳脉养。三月,手心主脉养。四月,手少阳脉养。五月,足太阴脉养。六月,足阳明脉养。七月,手太阴脉养。八月,手阳明脉养。九月,足少阴脉养。十月,足太阳脉养。诸阴阳各养三十日活儿。”意思就是强调妇人怀胎十月当中,每个月有一条经脉在养胎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比如,妊娠第一个月时足厥阴肝脉的作用最突出,人的一生与四时之时令相似,怀孕初始,如春木始发,父精母卵和合为一点真精,至二月借少阳之胆气生发……然后逐月顺养以成人。

但十二经脉中为什么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不参与养胎呢?王叔和的解释是: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阴心经在养胎的过程中另有任务,它们“下主月水,上为乳汁”,即它们在下要固摄月经,在上要发育乳房以分泌乳液。再有,心为君主之官,要起统摄全身经脉的作用;小肠为“受盛之官”,要吸收营养以供给母子。所以,它们也一点都没闲着。

酸儿辣女,中医何解?

我们都会有一个常识,女子怀孕后,往往喜欢吃点带酸味的食物。很多人平时是不喜欢吃酸味食物的,这时也变得爱吃了,甚至有的女性离开了酸味就寝食难安。很多人会说“酸儿辣女”,说喜欢吃酸的怀的是儿子。这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好多怀孕期间爱吃酸的女性最后生出来的却是女孩儿。

中医认为,怀孕的女子喜好吃酸,与肝经有关。肝主藏血,女子刚怀孕的时候,特别需要用血来滋养孩子,所以此时肝阴就会略有不足。五脏与五味相对应,肝在五味里对应的就是酸,所以就会出现怀孕后女子喜酸的现象。

如果说喜食酸的妇女是肝阴不足的话,那喜食辣的妇女就是要宣开脾胃。其实,在怀孕初期,很多妇女在饮食上会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妇女会晨呕,或总是饿,但又吃不下东西,还有的妇女突然变得口味刁钻,想吃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这都是因为胚胎对于怀孕的妇女而言也是个调元气的异物,而且他生长迅速,身体偏弱的女性对此无法很快适应,所以会出现一些症状,但这都不是病,只能算作怀孕的正常反应。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照方抓药”。对妊娠一个月的妇女来说,饮食上要“精熟酸美”。

“精熟酸美”的意思首先是食物要做得很精致,色香味俱全,好引起产妇的食欲,同时要易于消化吸收,不要人为地造成脾胃的负担;其次不要吃生冷的食物,比如日本料理、绿豆等寒性比较大的食物;再有就是食物的“酸美”了。既然妊娠一月为肝经所养,那孕妇就该多吃些酸味的美食,养好肝经,以便给肚子里的胚芽提供更多的血来滋养其茁壮成长。

现在西医比较强调妇女怀孕初期补充叶酸(一种B族维生素),认为叶酸缺乏会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其实叶酸在绿叶蔬菜、水果中储量很丰富,比如油菜、甘蓝、小白菜、豆类、香蕉、草莓、橙子等都是叶酸的优质来源,在动物的肝脏中也有大量叶酸,每天适量服用,再配合着吃些谷物,就是很好的养肝血的方法了。

吃大麦,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力量

大麦是怀孕第一个月的孕妇最应该吃的食物。因为大麦具有很强的生发之力,而胚芽的成长也属于生发阶段,所以此时吃大麦十分有益于孩子的生长。

面食是最常见的大麦食物。中国的土地辽阔,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吃面的方法。比如,北京的炸酱面、打卤面,河南的烩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担担面,陕西的臊子面、油泼面……我们生长在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度里,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孕妇大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各种面食来吃,既满足了食欲,还能促进孩子的生长,两全其美。

此时的孕妇尽量不要吃偏腥味的食物,比如鱼类、海鲜等。腥味对应的是肾。我们知道女子有妇科病的话,通常下体都有些腥臭味。腥味对小孩子的发育不好。小孩子生长在母体的下焦之中,此处血腥气较多,再吃腥,会加大对胚芽的刺激,影响其正常发育。

为什么怀孕初期有的孕妇总爱呕吐?

为什么怀孕初期,有些孕妇会妊娠反应比较大,常呕吐、吃不下东西,而有的孕妇却没什么大反应呢?

原因一般有两条:一是怀孕初期胎儿生长迅速,第一个月里新生命的生长比任何时期都快,要比受精卵大了一万倍,这个快速生长要激发母体的一切能量来满足自己,激素的分泌会影响母亲的肠胃功能,这时母体的自救方式就是昏昏欲睡,有的还会头晕无力;二是女人怀孕的时候,肚子下边等于多了一个大阳物,这个阳物会大量消耗掉母体的气血。对吃饭来说,人的胃要靠阳明胃火来消化食物,所以会将底下的元气往上调,来帮助消化食物。当母体气血不足时,元气就不够用了,母体就没劲儿消化食物,于是出于人体的自保,只有把食物呕吐出来。怀双胞胎的妈妈妊娠反应会更严重些。而有的孕妇元气足,气血好,所以吃多少也不会吐。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人体比大脑聪明,它会进行自我调节,根本无需大脑发出指令。

所以对于那些刚怀孕爱呕吐的孕妇来说,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最好少吃高蛋白等营养高、难消化的食物,也要少吃肉类。其实这时不需要太补,小胚芽亏不着,一个女人二三十年积攒的东西足够他用了,太补反而调气血。但也有的妇女在怀孕期从头吐到生产,小宝宝的营养会有些跟不上,准妈妈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尤其是头三个月,是细胞分化的关键期,准妈妈还是要休息好,尽量少食多餐,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

二是严重的妊娠反应会让准妈妈产生恐惧感。恐伤肾,不仅肾在下焦,小宝宝也在下焦,再加上小宝宝是很灵的,所以恐惧感会影响小生命的分化和生长,为了不让那稚嫩而顽强的小生命不知所措,准妈妈要沉着一些,和小宝宝共渡难关。

生活情志三要点

妊娠一月,孕妇在生活情志上做到三个要点:

首先,不为力事。意思就是孕妇此时不要做过分用力的事情。这也是跟第一个月胚芽主要靠肝经来养有关。肝在五脏里主筋,在五华和五变里对应手和握力。五华是指心肝脾肺肾的精血足了以后外现在体表上的表现。比如,心之华在面,心血足,则容貌气色明润;肝血足则手指灵活,能摄能抓。五变是指五脏的病变反应——心血不足则四肢冰冷;脾血不足则善呕吐、打嗝;肝血不足则不能握……我们知道,人死的时候有一个象,叫“撒手而去”,就是两手摊开,没有握力了,这说明肝脉已绝。人最后一个死亡的经脉是肝脉。所以在怀孕的第一个月,孕妇不可以太用力,太过用力容易导致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