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死后,同治即位。即位的同治只有五岁。慈禧太后借机发动了一次政变,杀掉了咸丰临死时指定的三个“顾命大臣”,罢免了其他“顾命大臣”的职务,掌握了宫廷权力。从此,慈禧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统治生涯。李莲英由于及时告密以及在政变中表现突出,被慈禧太后视为心腹,并逐渐取得了政治上的信任。
一次,一位大臣买了一件西洋钟想献给慈禧,又怕慈禧不中意,就请来李莲英,让他先看看这钟到底如何。原来,这是一件做工精巧、价值昂贵的自鸣钟,每当报时之时,钟内神龛会自动开启,走出一个小人,小人展开条幅,条幅上写有“万寿无疆”四字。这钟的设计可谓极尽巧妙。李莲英思索了一会儿,还觉不妥。他说:“万一这机器出了毛病,小人手里的条幅只展开了三个字,成了‘万寿无’字样,你的身家性命还保得住吗?”那大臣一听,即刻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去退了自鸣钟。后来,李莲英又把自鸣钟买来,把小人手中条幅上的字换成“寿寿寿寿”四字,这样即使发生任何故障,也不会出现“万寿无”的咒骂之语了。李莲英的处处小心,时时在意,通过这件事可见一斑。
李莲英对慈禧的逢迎可谓是挖空了心思,中国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哪个太监能够像李莲英这样懂得逢迎之术的。他当了梳头太监之后,不久就把慈禧的好恶摸得一清二楚,往往不待慈禧开口,他就能事先替她安排好,这令慈禧十分满意。在李莲英休假期间,其他太监服侍慈禧,简直是动辄得咎,受够了责罚,以致许多太监跪请李莲英不要休假。而那些对李莲英有怨恨的太监,见除了李莲英实在无人能使慈禧满意,也就不再想着扳倒他了……
李莲英可谓是历史上一个“成功”的太监,他既有权有钱,罪恶昭彰,又能得以善终,这在中国历代太监中实属少见。其实,他的秘诀就在谨慎和逢迎两点上。逢迎使他发迹,谨慎使他长保富贵。李莲英实在是一个在宫廷内部能够游刃有余的人。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人人都喜欢被逢迎,所以,善于逢迎之人往往易于发迹,但善于逢迎之人一旦发迹便容易得意忘形,不能保持长久。像李莲英这样以谨慎贯穿始终,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李莲英善于逢迎,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可见只有能够不受逢迎之人,才能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立于不败之地。
小人善弄权术
清朝乾隆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开创了大清帝国的全盛之世,其文治武功彪炳千古。但在乾隆统治的后期,清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由全盛局面逐步进入了衰落时期。而在这个由盛转衰的过程中,被人称为“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珅的专权乱政、祸国殃民则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其父常保本是不知名的副都统,和珅少年时生活贫穷而无所依靠。至乾隆中叶,还不过是八旗官学生,只中过秀才。以这样的条件,和珅要想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和珅的高祖尼雅哈那有军功,故他在父亲死后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之爵。这一世爵给和珅在政治上带来了转机,为他提供了一条接近乾隆爷的便捷之径。因为他的高祖是开国功臣,其后人就有可能随侍帝君,因此和珅袭三等轻车都尉不久,便于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授三等侍卫,旋补粘竿处(正式名称是“上虞备用处”)侍卫,其职责是协助侍卫处侍从皇帝。
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是和珅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一年里,和珅巧逢机缘,得见天颜,奏对称旨,甚中上意,从此便攀龙附凤,飞黄腾达。这种突然的时来运转,连和珅自己也未曾料到。
一日,乾隆帝大驾将出,仓猝间求黄龙伞盖不得,乾隆帝发脾气,问道:“是谁之过也?”皇帝发怒非同小可,一时间,各官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措,而和珅却应声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他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言干脆。
乾隆皇帝不禁一怔。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人仪态俊雅,气质不凡,乾隆帝不禁更为惊异,叹道:“若辈中安得此人?”问其出身,知是官学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毕竟读书人出身,这在侍卫中也属凤毛麟角了。乾隆皇帝一向重视文化,尤重四书五经,对一些读过四书五经的满族生员,当然更是另眼相看。所以,一路上便向和珅问起四书五经的内容来。这和珅原本不学无术,可对四书五经倒稍能记忆,所答让乾隆十分满意。至此,和珅进一步博得了乾隆帝的好感,遂派其总管仪仗,升为侍卫。从此官运亨通,扶摇直上。
一次偶然的机遇就这样为和珅铺平了升迁之路。耐人寻味的是,和珅登上政治舞台之前的第一声叫喊便是整人之语。仓猝间一时未能找到黄龙伞盖,这本为小事,然而和珅却小题大做,以义正词严的架势指责起典守者来。“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一语双关,它不仅是对“典守者”的指控,也有自荐其能的含义。和珅在乾隆面前的第一次亮相,便已表现出不善品性,露出踩着他人肩膀往上爬的端倪。可惜,此时的乾隆帝对此已不可能有所觉察了。结果,和珅真的获得了皇帝的眷顾,并取代了原来的仪仗“典守者”。
“巧言令色,鲜矣仁”,熟读四书五经的乾隆帝当然不会不知孔夫子的这些教诫。按照传统的看法,和珅的“矫捷异常”本非什么好兆头,可乾隆帝恰恰欣赏这一类人。这也正是和珅后来专宠擅权的客观条件。和珅自从随驾蒙皇帝赏识,便很快青云直上,连连升迁。和珅虽然既无资望,又无治国才干,但他却有一套远非他人可比的特殊本事,即长于揣摩窥测,谄媚逢迎,玩弄权术。此等人虽不堪治国,但却善为身谋。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帝意欲增兵,曾征询军机大臣阿桂意见。阿桂认为,“国家经费,骤加不觉甚多,岁支则难为继。此项经费岁增三百万,统计二十余年即须用七千万两。”故请求不再增兵。这意见本来是很有道理的。而和珅因深知乾隆帝必欲增兵,故与阿桂相反,而极力赞成,因而使乾隆帝大为欢心。
乾隆帝喜欢游山玩水,和珅便极力迎合和诱导。他为皇帝监造龙舟,穷极华丽;巡游江南,铺张备至,挥霍银钱无数,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和珅本来相貌俊雅,口齿伶俐,其谄笑奉迎之态,定当甜蜜可人,这对于已具老年心境的乾隆皇帝来说,其感化力量可想而知。和珅的悦耳之言、悦目之态,给这位老人带来了莫大的抚慰,他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生活上也越来越离不开和珅了。和珅本来机灵乖巧,再加上对乾隆帝长期的细心观察研究,因而他对皇帝心理的揣测,几乎达到了细致入微、出神入化的程度。
小人精通“假行阴”之术
古语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小人也未必就是天生的坏人,有时也是欣赏小人的人制造出来的。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一些少数民族军队十余万人,号称二十万人,由范阳(今北京)急速南征。随后安禄山抵达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利用河水结冰迅速渡过黄河,克陈留、陷荥阳,直逼虎牢(今河南汜水)。大军所到之处,绝大多数州县望风瓦解,或降或逃或被杀,毫无抵抗能力。
对峙激战几年后安禄山夺取了西京长安。这就是使唐朝由强盛的顶峰走向衰败之深渊的关节点——“安史之乱”。
人们不禁要问:大唐帝国时处最强盛之际,虽然朝政已开始衰败,但依然拥有八十万雄兵、一大批忠于皇室愿意效死疆场的将帅和历史上最辽阔的国土以及取之不尽的战略资源;而区区安禄山虽性甚狡诈,但并无雄图大志,虽控兵近二十万,但仍不足唐军四分之一,且反叛朝廷不得人心,却为何能势如破竹,瞬间攻占唐朝两京,逼得唐玄宗闻风而逃呢?这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安禄山成功地运用了“假阳行阴,乘疏击懈”的计谋。
戒备疏忽松懈,势必思想麻痹、斗志涣散,从而指挥不力,协同不好,反应迟钝,使战斗力逐渐减弱。如果出其不意地利用这种时机向敌人发起猛攻,会使敌人措手不及、神志混乱,失去抵抗能力。但在一般情况下,敌人不会麻痹松懈。因此在发起猛攻之前,往往要通过“假阳行阴”来迷惑敌人,使敌人麻痹,使自己养精蓄锐。“阳”是公开、暴露,“阴”是伪装、隐蔽。“假阳行阴”就是用公开的行动来掩护隐蔽的企图和行为。
安禄山在发起攻击之前,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来施行“假阳行阴”的计策。安禄山的“假阳”就是故意装出憨直、笃忠的样子,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毫不防备。公元743年,安禄山已任平卢节度使,玄宗时常接见他,并对他特别优遇。
由于安禄山善于逢迎,玄宗更加认为他憨直诚笃。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玄宗说:“臣生长蕃戎,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十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甚喜。有一次,正好皇太子在场,玄宗令与安禄山相见,安禄山故意不拜。殿前侍监喝问:“禄山见殿下何故不拜?”安禄山佯惊道:“殿下何称?”玄宗微笑说:“殿下即皇太子。”安禄山复道:“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又是什么官?”玄宗大笑说:“朕百年后,当将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禄山这才装作刚刚醒悟似的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并向太子补拜。玄宗感其“朴诚”,大加赞美。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设宴。安禄山自请为胡旋舞呈献。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竟厚着脸皮请求做杨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宫禁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玄宗也更宠信他,竟把天下四分之一左右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一再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假阳行阴”之计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忌,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及闲厩、群牧等节度使。
安禄山见“假阳行阴”之计得手,唐玄宗对他已只有宠信毫不设防,便紧接着采取“乘疏击懈”的办法,搞突然袭击。他的战略部署是倾全力取道河北,直扑长安和洛阳。
这样,安禄山虽然只有十余万兵力,不及唐朝的四分之一,但唐朝的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对安禄山毫不防备,广大内地包括两京只有八万兵力,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将寡。因而,安禄山从北京起程到袭占洛阳只花了三十三天时间。
唐朝毕竟比安禄山实力雄厚,惊恐之余的仓猝应变,也在潼关阻挡了叛军锋锐,又在河北一举切断了叛军与大本营的联系。然而,无比宠幸的大臣竟突然反叛,唐玄宗既被“假阳行阴”之计所震怒,又被“乘疏击懈”之计的高速度刺伤自尊心,变得十分急躁。而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安禄山的计谋已足使唐玄宗失去了指挥战争所必需的客观冷静,又怒又急之中,忘记唐朝所需要的就是稳住阵脚,赢得时间以调精兵一举聚歼叛军之要义。
安军占领潼关后曾止军十日,进入长安后也不组织追击,使唐玄宗安然脱逃。可见,安禄山目光短浅,他只想巩固所占领的两京并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财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并无彻底捣碎唐朝政权的雄图大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溃逃千里,足见“假阳行阴,乘疏击懈”计谋的效力了。
三、识破小人的骗局
识破小人的谎言
通常情况下,说谎之人不仅仅只体现在语言上,而且还会辅之动作。通常的假动作有:
掩嘴: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使自己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同你谈话的人常伴有掩嘴的手势,说明此人也许正在说谎话。可当你讲话时,听者掩着嘴,也许说明听者觉得你说的话令他不满意。
有时,这种掩嘴的动作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形式: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嘴唇;将手握成拳状,将嘴遮住。
触摸鼻子:当一个人说谎后,时常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们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时,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会用手在鼻子上磨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磨擦眼睛: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去磨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男人磨擦眼睛通常较用力。如果是说大谎时,他常常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女人磨擦眼睛时一般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化的妆。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
拉衣领: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自己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们会有意识地扯一下衣领。
搓耳朵: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
挠脖子: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要挠上五次左右。
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
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露出惊恐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词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别人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如此等等。
在工作生活中,能够辨认对方的假动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掌握这一技巧,可有效助你识破对方的谎言。
那么,怎样才能辨别人才之真伪呢?识人固难,但识别人才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一是要不露声色地旁观。俗话说的“旁观者清”,这句话有两层的含义:其一是说识人者须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问题,可以平心静气,比较客观,比较准确,能超脱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被观察者只有在缺少戒备心理,不以取悦的心态进行“乔装打扮”时,呈现出来的才是比较纯朴的“真容”。
二是要面对面地直观。旁观法识人主要是在旁观,而面对面地直察却要做正面接触,通过直接“交锋”而获取对一个人的认识。
如果知人识人只停留在人的表面上,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就无法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