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最需要的100个引导
24531400000011

第11章

我自己小时候也是爱哭鬼,有事没事都会大哭一场,但是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为发生车祸把手给折断了,当时由老师和一位我不认识的警察送我去医院包扎,而平常那么爱哭的我,竟然都没有哭。后来回想起这件事才领悟到,原来平常的爱哭只是向父母撒娇方式而已,在外人面前,即使非常疼痛也要咬紧牙关忍下去。

这就是说做父母的看到孩子哭泣时,绝对不要流露出“好可怜”的同情脸色,他们经常是为了要撒娇才哭的。

而孩子哭着要求什么事时,也是同样的心态,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他哭的事情发生,他只是想借此来达到目的,对于这种孩子也没有安抚的必要。

要破除他们的诡计就要把“哭泣”和“要求”分开来。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借着“哭”来得到他们的要求的。因此父亲应该对孩子表明,他哭的时候,绝对不答应他的要求,他要是想要说什么,得先停止哭泣,如此一来用这个方式就能把孩子管得好好的。简单地说,父母先严厉拒绝孩子借哭来撒娇,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客观地听他说话,这时双方都能理智地处理这件事。这种方法持续几次,孩子想用“哭”来达到目的的投机心理,自然而然地就会断绝。

即使游戏也不准孩子喊“暂停”

室内游戏是启发孩子智慧的道具,这在心理学上是公认的事,其中围棋、象棋等需要分胜负的游戏,每下一步都要谨慎,否则稍不留心很可能就输了,所以虽说是游戏,仍需要小心翼翼地从事。而很用心地使用头脑是一种智慧的训练,另外坦然地面对胜负也是训练教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遵照一定的规则而分胜负的游戏,不但可以达到娱乐的效果,更可以透过游戏学习到现实社会中必须遵守规矩的原则。

从这目的来看,在玩游戏的时候,常会有些孩子会喊“暂停”,这是否会有不良的影响呢?事实上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扫了大家玩得正高兴的兴致,还违反了规则的完全性,只要答应孩子一次,就会带来后患无穷的影响。而在人生的旅途上大多数是不能重新来过的,因此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游戏,但对孩子来说,游玩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所以你让他有“重来一次”的习惯后,最后他就成为一个不能深思熟虑的人。

不只是孩子,连大人也常常无法对胜负释然,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暂停”可以说是一种逃避失败的难堪的方法,甚至还有人玩到一半就不玩了,或是故意弄翻棋盘使游戏不能继续。因此当孩子想要逃避时,一定要让他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教养的原则,所以要有个心理准备,绝对不能答应孩子“暂停一下”的要求。

如果孩子毁了棋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棋盘恢复成正确的位置,继续再分胜负。若是孩子提出“暂停”的要求,那个时候绝对不要答应他,劝他再玩下去,如果是父子争胜负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几盘,给他胜利的喜悦,也让他体验失败的滋味,只要几次下来,他就不会老是想用“暂停”来逃避失败了。

在心理学上以人面临问题的态度把人分成“冲动型”和“熟虑型”两种,而孩子大都属于冲动型,因此大人应该利用游戏来训练他们养成慢慢思考的习惯,这样就能培育他深谋远虑的性格。

冲动型的性格通常欠缺“应变能力”,孩子从小就是这种态度,长大以后只要碰到一点点难题就会被弄得手足无措,甚至于很多人变成神经衰弱或歇斯底里。不论是工作或其它什么事,人生活在世界上,到处都有“无形的墙”,如果不能一个一个突破就没有办法自立,而在工作时,一觉得无法胜利就提出“暂停”的要求,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为了预防这种悲剧的发生,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到,虽然只是小小的游戏,也决不允许他喊“暂停”。

让任性的孩子去照顾比他小的孩子

最近我和年轻的母亲聊天,他们提出一个令他们头痛的问题,那就是“怎么样才能使孩子改掉任性的毛病?”现在的孩子大都是要什么,父母就得给什么,一旦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他就又哭又闹吵个没完。以往当然也有任性的孩子,但是那所谓的“任性”,是指有钱人家的子弟。而如今的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照顾孩子的时间增加了,因此也很容易就产生任性的孩子。

孩子原本就是极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像婴儿根本不管父母是否方便,他只要肚子饿就哭、尿布湿了也哭。因此我们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他,不是每件事都能随心所欲的,这样他长大之后才不会过于任性。但是现在因为孩子的数目少、家庭环境也不错,做父母的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这在无形中就助长了孩子任性的倾向,长大后就无法管教了。

简单地说,要改掉孩子任性的毛病,就有必要重新调整亲子之间的根本关系,同时也要让孩子客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任性。

在心理治疗上经常使用一种“实务实习法”来让病人认清自己,据说非常有效。这种治疗方法是借着扮演某个角色,而达到认清自己的目的,经常被运用训练推销员上。例如,公司叫职员扮演推销员和顾客,并且演练推销的情景,虽然只是演戏,但是这个时候扮演客人的那一位却很能深刻地体验到顾客的心理,这对他以后的推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爱欺负软弱小孩的儿童,只要让他试试“实务实习法”,通常会改去他那粗暴的性格。其中最好的角度就是让那些任性的孩子去照顾比他们还小的孩子,当他们去照顾更小的孩子时,他自己一定会觉悟到以往的任性行为,另外他还会学到任性会带给别人什么样的困扰,只要他能理解到这几点,就算旁边的大人不再唠唠叨叨教训他,那个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除去他任性的毛病,所以让他们去照顾年纪更小的孩子吧!

让孩子了解父母也是别人

美国学者高笛尔曾就日本与美国的母子关系,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显示日美最大的差异在:日本的母亲几乎不跟孩子讲话,而美国的母亲在照顾小孩子时,却会频频与他讲话。

高笛尔在分析研究后,归纳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的母亲有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的强烈倾向,亦即她们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是自己肉体的一部分,或是分身,语言等麻烦的传达手段在这种倾向中都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抚摸、逗哄、亲密的皮肤接触,以心传导等是日本父母心中最理想的育儿方法。

美国的母亲则恰好相反,他们把尚不会说话的小孩,都当成是一个成人看待,这一点我不仅曾实际见闻过而且很清楚,但是他们的待儿方式我依然感到有些滑稽。不管婴儿是否能理解自己所说的话,自顾的以大人的口吻与之说话的父母,在美国到处都屡见不鲜。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分身,把孩子当成成人看待,这两种育儿态度的差异,何者较容易养成“娇生惯养”的孩子呢?应是一目了然吧?

有很多母亲之所以会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分身,从某个角度看来,也是无可厚非的,要把怀胎十个月的小孩,在出生之际立即把他当成别人看待,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这种“分身意识”若毫无限制地延伸,往往会造成母亲离不开孩子,孩子离不开母亲的母子关系。有时在报纸中看见母亲因为自己的孩子杀人而羞愧自杀的消息,这和“分身意识”当然有其不可抹灭的关系。母子自杀、父子自杀等这种现象,欧美人士根本无法理解,这是因国情不同的关系,他们会把这种现象立即想成是谋杀,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美国方面,把孩子看成是另一个人的观念,在襁褓时期就已经完全彻底建立了。前些日子朋友告诉我,有个美国高中生,在校园里被人发现身怀迷幻药,结果该校校长立即将之送往警察局;同样的事件若发生在我们身边,学校方面一定会先行通知学生家长,商讨处置的对策。美国的处理方式,早已把父母排除在一边,而只追究学生个人的责任。

要学习美国孩子不会撒娇的优点,一定要在孩子还是在襁褓时期时,就把他当成是另一个人看待。在某个杂志上,有人谈起自己的亲身经验说:俄国人的家庭,在教导哑哑学语的小孩子说话时,首先就是教“不”这句话。反观我们,在教孩子说话时,一定是从“妈妈”这个名词开始。从这一点看来,我们的小孩之所以会撒娇,和一心同体的“分身意识”绝对有很大的关联的。

不对孩子过度保护

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往往会造就出“撒娇环境”,父母对此说法绝对有清楚认识的必要。有了警戒心之后,才不会过度保护孩子,彻底断绝“撒娇环境”的形成,但是好像有很多母亲都不了解“过度保护”与“撒娇环境”的意义。比谁都想要使孩子美满成长的母亲,只要有危害的迹象出现,马上就会无条件地保护孩子,纵使孩子撒娇也觉得无所谓。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对的。

今天的亲子关系中,过度保护或“撒娇环境”依然存在,并且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按照有识者的说法,那是因为父母无知才造成的,我们姑且不讨论这些,因为造成母亲过度保护孩子,或是“撒娇环境”的形成,一定还有被遗漏的重要因素。

从这种观点来看,当想要把今天的亲子关系当成家庭的全体问题加以整治时,应该还要注意到另一层关系,即除了要注意亲与子的关系,还要注意“亲与其亲”的关系,也就是父母与祖父母的关系,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在无意间对待其父母(即祖父母)的态度或撒娇的姿态,孩子都会照样加以学习,故父母的言行一定要注意。

我对这个事情抱着问题意识,绝不是从昨天或今天才开始的,日本新力名誉董事长井深大先生,曾经写过好几本有关幼儿开发的书籍,书中有好多个言及父母对幼、少年期的孩子具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影响力的实例,而阅读中可发现到,孩子未来的发展,不仅与父母有关系,与父母本身的教育或与养育父母的祖父母目前的关系,都会在孩子的身上投射出浓烈的色彩。

如果父母完全脱离老父、老母,不受他们的庇护过独立的生活,就比较不会养育出过分被保护的孩子。如果刚好相反,父母不仅没有脱离老父、老母独立,而且经济上、或精神上正受他们的支援,则较易养育出过分被保护的孩子。根据调查,这俨然已是不争的事实。

长久以来就有的不良少年问题,仔细探究其原因,往往可发现双重亲子关系的影子。在某个案中,一个已趋中年的家长,谈到自己的父母的事情时,还像在幼儿期一般称为“妈咪”。另外,我们还常听到这样的故事:妻子与丈夫吵架,妻子负气回娘家,好几天都不回来,公公婆婆只好打电话到媳妇的娘家,替儿子收拾残局,但是夫妻吵架,母亲表现出“撒娇的孩子”的样子,孩子会怎么想呢?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探讨的。

父母本身的“断奶”与否,即亲子关系以前的另一个“亲子关系”,若不先行重视,对于孩子的“断奶”要求绝对不能成立。

“都是妈妈不好”的话,莫随便使用

最近的父母,特别是孩子的祖父母,似乎都有向孩子道歉的“习性”。读书不用功、不能给予想要的玩具、不能送遗忘的东西到学校、作业出了错误……父母都认为是自己不好,而向孩子恭敬地道歉,于是孩子就变成家中的专制君主。父母到底要肩负怎样的责任呢?虽然有时候父母所做的事情,确实有道歉的必要。

但是,如果父母没有什么不对,却向孩子道歉说“都是妈妈不好”,这个问题就值得探讨了。我个人认为:“亲子之间若建立起伙伴意识”,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就会从道歉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样的亲子关系乍看之下,确实是很令人羡慕,但是却危机四伏。

说服的技巧中,有一种把“对立者”的关系拉近的做法,首先向对方道歉几乎已是铁的规则,亦却用“我想可能是我的不对……”做开场,使对方在心理上似乎已站在较高的优势上,如此在对立者之间便能建立伙伴意识,一旦两者之间在心理上已是站在同一阵线上,想要说服对方便轻而易举了。先道歉的行为,可以说在潜意识中就不把对方当作对立者看待,而是想要与对方建立伙伴意识。

发生交通事故时,姑且不论责任应该由何方负起,先行道歉者必然会输了那场争议。因为道歉的行为,一定是想要在对立者身上建立伙伴意识,使事故的责任减轻。父母向孩子道歉的行为,虽然有可能是为了显示“宠爱的关系”,但往往却造就了对立的关系。事实上,不管任何事情发生,父母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的做法,只会使孩子变得更骄纵不讲理而已,有些孩子把父母看成是强烈的对立者,于是发生孩子刺杀父母的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些父母想借“都是妈妈不好”的道歉,建立起平稳的亲子关系,可是往往却适得其反。由于对方还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小孩,若百般地讨好他,父母的地位就会下降到与孩子相等的水平,在造成心理上的对等关系后,才开始说服对方,一定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教养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即父母若不变成孩子的伙伴,就绝不会变成孩子的对立者。父母向孩子道歉,本来的意思虽是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父母,只会让孩子把父母当成对立者加以反抗,或变成责任感淡薄的人而已。

父母不要太在意“座位”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如何,可循的线索之一便是:搭乘交通工具时的态度。在假日早晨开往郊区的公车里,应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一个母亲拼命挤上车子,为根本尚未疲倦的孩子占位置。有些较过分的母亲,甚至还会站在坐着的乘客前面,要求对方勉强空出位置,便让她的孩子坐下。

我虽然曾让给因长途旅行而困倦不已的一对母子,但我依然认为即将入小学的小孩子,在乘坐一般交通工具时应该站着。或许有人认为交通工具中的座位并不值得大做文章,但毫无疑问的,由于交通工具是孩子日常接触较少的公共场所,所以它是断绝孩子撒娇的绝佳教育场所,在欧洲的王亲贵族中,连直系的孩子在乘坐车子时,都要站,可见这里教育顾虑是多么深远。坐车不必付车费的小孩,坐车子应该站着,本就是当然的社会规则,而发育期的小孩,可借站着的机会锻炼身体的平稳或腿腰的力量,这些长远的认识,则应融入社会全体的观念里。

父母如果想早日断绝孩子向大人撒娇的行为,绝不可错过坐车子时的机会,训练孩子乘车站立也是达到该目的的好方法。理想的训练是不要让孩子兴起“坐下”的意念,而不是当小孩想坐时加以斥责。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乘坐车子时,让孩子知道父母本身对座位根本无动于衷,母亲不坐下,而且也没有为孩子张罗位置的意思,孩子自然不会轻易说想要坐下,这样的体验经历几次之后,孩子自然不会在坐车时,吵着说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