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最需要的100个引导
24531400000013

第13章

以前,常有人说:可爱的小孩一定要让他独自去旅行。让孩子独自去旅行,在培养独立心上,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真锅博先生的着作——《一人旅行教育》,就曾强调这种方法的效果。当孩子差不多上小学时,父母不妨利用春节或暑假,让孩子独自一人到亲戚家旅行,看看一人旅行的效果如何。不过,这种方法并不见得一定要“大费周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做法的效力也和“一人旅行”相差无几。

譬如在假日外出时,可先决定一个集合场所,然后让孩子自由行动,另外,也可以在目的地解散,然后让孩子自行回家。

对于这种做法,一定有不少父母会担心孩子走失,其实在这个做法之中,我真正想得到的效果便是让孩子体会到走失的感觉。

以前,我曾发表过有关“孩子迷失”的报道,那是一个礼拜天发生在动物园里的事情,那天我坐在动物园走失儿童庇护所的帐篷下一整天,仔细地观察迷失儿童状态如何,当然最令我感到有趣的便是:走失儿童的态度与母亲的态度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其一、迷失的孩子若大声的哭闹不已,其母亲必然仓皇失措地赶来;其二,迷失的孩子毫不在意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来接他的母亲必然态度从容不迫。这两种类型的不同,充分地反映出乎日的亲子关系如何。

第一类型的小孩,平日一定过着一哭闹母亲就常伴左右的日子,他的父母很可能因为孩子还小,就无微不至地照顾之,形成过度保护的弊害。

第二类型的小孩,如果有自己会做的事情,或是好像会做的事情,他的父母一定不会从旁帮助,而让孩子自行处理,另外,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所挫折与失败时,也不急着去解救,他们要使孩子自己去体会失败的滋味,从而培养独立心。

这两种类型,何者较易培育出具有独立心的小孩,应是显而易见吧!

后者的父母应已“习惯”于孩子走失,这种关系若已建立,已走失的小孩当然不会把走失当成是一种恐怖的经验。

所以父母们应建立起不怕孩子走失的轻松态度,并且以此态度对待孩子。

有位着名的教授,曾在某个杂志中谈起他幼年时代的事情,这位教授天生就是一个虚弱的孩子,为了要克服这个弱点,他在小学时期就体会出上学或爬山时走路的乐趣,在体会出这种乐趣之后,他便在礼拜天邀请朋友用走路的方式到邻镇玩,为了增加走路的机会,他不断地向长途挑战,久而久之,肉体与精神都有极显着的进步。

连一个虚弱的孩子都会燃烧起变强壮的热情,可见绝大多数被宠爱的小孩子里,一定有不少已萌发出克服弱点之人,父母们若想教育出独立心强烈的孩子,对于这株嫩芽绝不可过分保护。针对这个要求,让孩子用自己的脚去“走”,应是最好的方法吧!

偶尔让孩子做个“钥匙儿童”

由于幼儿园或小学非常重视团体生活,所以就有压抑自主个性萌芽的弊端,不仅学校如此,孩子从一出生就受到父母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更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

欧美的父母在照顾小孩子方面,很少会为了要照顾孩子,而在自己的房间里再放个婴儿床,另外,深夜里如果小孩突然哭闹,父母也不会立即赶到孩子的身旁。与孩子保持一段距离的教育法,在欧美非常的普遍。在幼儿园方面,也多采用尊重儿童自主性与自发性的保育方式,“孩子热衷于什么,就让他自由地发展”是教育儿童的基本原则。

要让孩子有好好思考的机会,令其独处是最好的方法,太注重团体性,往往会培育出孩子跟着潮流走的个性。父母故意制造出让孩子能独自游玩或独自学习、训练的机会,应是教育出自主性孩子的最好方法。当然叫孩子独自一人看家,这是一个很冒险的做法,因为孩子年龄的不同,所要注意的事项也都各有不同,如果孩子会自己开闭门锁,或是开动煤气炉时,父母便应发挥最高限度的注意力,使事故不会发生,如此让孩子单独留在家里,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与意义。

由于社会型态的改变,所谓的“钥匙儿童”问题,乃逐渐变成人们争议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钥匙儿童”是可怜的被牺牲者,因为他们回到家之后,看不到一个人影,只好孤独寂寞地面对一切。让小孩子独自关在家里,吃冷饭,看卡通,确实是很可怜,但毫无疑问的,这种小孩一定较能早日脱离娇生惯养的习性,我们不应把“钥匙儿童”的影响,只归咎于悲剧的根源。

我个人认为应该偶尔让小孩子当个“钥匙儿童”,在安全顾虑方面,父母当然要有万全的防范,但是有些孩子本身会处理的问题则要留给孩子自己做,譬如把煤气的总开关拧紧,把危险的物品放在小孩子拿不到的地方,此外的事物,像想要吃什么等,则由孩子自行决定。

独自一人看家,除了可使孩子忍受孤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即对访客的应对,当有陌生人来访时,孩子因为无法逃避,所以就会与对方交谈,把重要的事情记在脑海里,平常总爱躲在母亲背后的小孩,在此种状况下,应该都会勇敢地站出来,与客人应对。

刚开始训练时,不妨将时间安排得短一点,然后再缓缓增加,久而久之,孩子自能培养出忍耐孤独的耐力,而且在处理事物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让孩子偶尔住到亲戚或朋友家

俗语说“可爱的小孩一定要让他去旅行”,或是“让他去吃别人的饭”,它的意思是要孩子脱离日常生活,去体验与亲兄弟一起生活时不会碰到的困难,然后,变成一个懂事的小孩。让孩子过着离开亲人的生活,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显示对儿童的精神成长获益匪浅。

插花专家池坊专永先生,由于一上中学就继承父亲的大业,所以年纪轻轻就到比壑山修业,他说:“今天一想起当年的事情,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离开父母,忍受孤独寂寞的经验,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不断地忍耐、再忍耐,今天我虽然不是一个很有用的人,但是我的忍耐却比一般人强很多。”池坊专永先生说他当时的心境是这样的:“年幼的我,因为不断地碰到打击,所以常常都有四面楚歌之感。”但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四面楚歌”的状态,对于他的精神生活确实给予不少良好的影响。

今天的郊游等,都是有让孩子处之于“四面楚歌”的状况中的意义,但是,我认为“四面楚歌”的状况,应在平日就与孩子们连接在一起,父母应该偶尔让孩子脱离朋友之间熟识不已的安定生活,到亲戚或朋友家里暂住几宿,以体会不安的状况。

在“别人家”过日子,一定要多加忍耐,不喜欢吃的东西要勉强吃下去,想要看的电视节目有时候也未必能看到,必须自己穿睡衣,睡不着必须配合别人躺下来睡,不管碰到任何困难事情,都没有像母亲那样可以撒娇的人,由于生活环境在基本上完全改变了,所以孩子便会感到很不好,而有“四面楚歌”之感,不过,孩子若能以自己的力量突破困境,并且学习到忍耐的工夫,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就获益良多了。

在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体贴之心,有时候还可以造就敏锐的观察力,“吃别人的饭”的经验,可开拓儿童的新世界,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想法,回到自己的家之后必能过着较丰富的生活。我从小的时候开始便经常到亲戚家住,现在想起来,这难道不是我母亲为了教育我而用心良苦吗?

把孩子交给亲戚朋友,父母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准备,譬如在最初时便应注意孩子是否能够自己穿衣服,吃饭时是否会把碗中的饭粒吃干净……一个喜欢冒险的小孩,通常都能把新的生活当成一种挑战,并且以尝试新的体验为乐,不过,因为不喜欢某种东西而从来不碰的习惯,在别人的家里却常会发生种种困扰,所以从“让孩子吃别人的饭”的做法中,父母们也可以得到不少反省的机会。

孩子失败后,令其重新再来

“我家的孩子,不管我怎么叮咛他、教他,同样的错误他还是会犯上好几次。”常常有母亲向朋友这样抱怨。从帮忙做家事到做数学,不断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是教导方法错误?或是孩子的能力有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父母都感到很不安。就我个人的看法认为,那个“不管我怎么叮咛他、教他”的注意方式,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亦即由于他们过分叮咛,才使得孩子不断地犯上同样的错误。

日本众议院员藤山爱一郎先生,曾就他母亲的教育方法发表过文章,其中有一段是述及他幼儿园时代的事情:“那时候父亲还没有发展出现在的事业,所以我经常受母亲吩咐,到赤板溜池一个叫作古渡屋的浆洗店或是日本轿木原店的煎饼店办事情或买东西,我经常都会弄错,可是母亲从不生气,只叫我明天务必再去一次,然后什么都没说。为了防范又弄错或是忘记,我便把要办的事情记在纸上,第二天带着出门。”

藤山先生的母亲当然没有研究过心理学,但是她却很了解人类心理的微妙。花下心血却失败时,如果被人责骂,则纵使不是小孩也会有不悦之色,另外,因为被责骂的关系,就没有反省错误的心情,所以与其大声斥责,不如和颜悦色令其再做一次,使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且寻找出防止错误的方法。

年幼的藤山把要办的事情记在纸上,然后带着出门。便是自己反省失败原因后,所找出的解决对策。

如果当时藤山的母亲叫他带着备忘录出门,结果会如何呢?我想应是大大不同的,人们若不断被人吩咐要这样做或那样做,办事时便不会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而只会因循别人的叮咛,当叮咛清晰在耳时,他可以把事情办得很好,可是一旦遗忘耳畔的叮咛后,同样的错误便会一错再错了。

从此实例中可得到一个明显的结论:要使孩子自我反省,责备或叮咛都是无济于事的。

只令其重新再来,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力,还可以深植孩子的责任感,所以孩子失败时,应选择何种教育的方式,应是显而易见了吧!

让孩子亲身参与民俗节庆

有不少人都在指责现在的小孩太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了,这并不是因为进入“团体”的机会太少所致。君不见幼儿园、小学,或是其他练习班都是“团体”吗?而在幼儿园或小学教育目标中,更是标榜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协调性或社会性。可是,这些都只是安排下的“教育”场所,而非“生活”园地,虽然在伙伴或老师的团体生活中,可学习到的东西不算少,但是站在父母与邻近社会、地域社会等“生活”基盘上的团体,已显着地减少,这方面能学习到的东西,就相对地跟着锐减。

学校只是“往来”的地方,而非回家之后仍能参与的团体,所以孩子们或是大人,都不会把学校当成生活的基地,此现象的形成原因何在呢?因为孩子在碰到任何问题时,都找不到能与之心平气和地交谈或商量的人。

如果团体中有人生经验丰富已快面临死亡的人、精力旺盛说话极富权威性的中年人、带着年幼小孩子的夫妇、已开始找寻结婚对象的年轻人、能替被欺负的小孩子出主意的较大孩子、仍需要旁人照顾蹒跚学步的幼儿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一起生活,则由于生活在丰富的人际关系中,就不会有小孩感觉自己在社会上是孤立的。

如果你常常听长一辈的人聊天,应不难发现那联系地域社会的东西,所扮演的角色竟是如此的重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算是参加各地所举行的民俗节庆了。在民俗节庆中,不管大人或小孩都会热烈参与,当时的衣裳、化妆、音乐伴奏、喝彩声、都是配合传统而行,所以纵使铺张也不觉得浪费,在那严格的仪式中,人们可以感觉到绵延不断的人类社会生活传统,而且由于男女老少都热烈参与,有人跳舞、有人唱歌,有人饮酒,汗水淋漓、肌肤相碰,人们可以充分感觉到人类相连在一起的事实。

有位评论家曾就民俗庆典发表他个人的看法:“民俗庆典中还活生生地保存着农村共同生活的传统,而儿童同是共同生活的最高潮——民俗庆典——绝不可欠缺的参与者,他们最后会变成青年、变成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所以他们必须与农村相调和,与大自然相融合,参与社会共同体的生活。正如这位评论家所说的,现代的小孩子们,实在应该尽可能参加地方区域的民俗庆典,对于民俗节庆,不应以旅行者走马观花的态度去“看”传统,应该让孩子亲身去参与,并且把它们当成人类生活的起点。

尽可能带孩子一起去参加亲戚葬礼

有很多孩子对于死亡都没有抱着正确的观念。我有个熟人的女儿,就曾经天真的这样说:“我以后死掉也要住在坟墓里!”这个孩子把死亡看成是人生的延长,所以对于父母的死亡,就谈不上任何警觉意识,平日只会娇滴滴地向父母撒娇。

日本作家山本道子,常常都把“死”挂在嘴边,譬如到国外旅行之前,一定会清楚地对她的两个小孩说:“如果飞机坠落,我不幸死去了,你们一定要互相帮助,知道吗?”这是因为她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死亡,一定会造成永久的分离。

山本的母亲好像是在她二十六岁时去世,由于在此之前,她从未想过父母会去世,所以母亲的死亡造成她极大的打击,于是她就下定决心,绝不让孩子重蹈覆辙。

尽早让孩子面对死亡的事实,是断绝撒娇的有效方法之一,所以父母要参加亲友的葬礼时,不妨带着孩子们同行,让孩子亲眼看见昔日疼爱自己的叔叔或阿姨,已安息地躺在棺格之中,如此孩子便不会认为死是抽象的。另外,由于孩子已具体目睹死亡,所以应当会兴起如此的意念:不久父母也会去世,如此我便必须独自过活了。让孩子早日有超越苦难的心理准备,是绝对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问犹太人的小孩:“人死掉之后会到哪里去?”他们必定会这样回答:“人死掉之后一切都结束啦!”犹太教不相信来世,所以他们教导孩子重视生命,并且让他们自觉到生命只有一次。

叫孩子参加葬礼,也可以使孩子在看见死者的生平与死亡后,对生命涌起另一种看法。

另一位日本作家石原慎太郎对于父亲带他去参加朋友的葬礼之事,印象非常深刻,那个人是为了要解救触礁轮船上的同事们,而不幸牺牲的船员。

石原边看那脸色灰白的尸体,边听父亲谈论那个人的义举。几年后,石原的父亲突然死去时,石原的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那个船员的影像,并且说:“父亲和我的关系绝不会因此而结束,我觉得它已化成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形态,与我常相左右!”

要孩子面对死亡的存在,首先就必然让他知道“人生到底是什么?”

能了解人生的意义,自能培养出孩子的忍耐力或责任感。过分保护而娇生惯养的小孩,常因芝麻般小事而闹自杀,如何借机会让孩子了解死亡的意义,应是绝对必要的。

与孩子比赛时,不要轻易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