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宫秘史
24552700000006

第6章 是明是贤凭人说——李唐帝王篇(6)

武则天对亲生女儿下得了这般毒手,似乎超出常理,难以置信。但是分析前因后果我们就会明白:这位才智超群的女性,饱尝了近十年才人的冷落之苦,她不甘心屈居皇后淑妃之下,决心以非常手段夺得后位。她又曾侍奉过先帝,名声不好。而且,当时无论后宫还是外廷都没有一个和她站一处的人。

所以,单枪匹马作战的武则天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只好拿亲生女儿的性命做赌注。她的冒险成功了,而这样的行为在历史上仅此一次,她为了权力而不惜杀害亲生女儿的做法实在令人不齿。

武则天篡权之谜

武则天再次进宫还不到六年,就很快设谋夺取了皇后的地位。可见,她这个女人有着不一般的才能和心计。就这样,武则天巩固了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后,又加紧利用唐高宗身体羸弱的机会,将大部分政务渐渐地都操纵在了自己手里,并虎视眈眈地看着皇帝的宝座。而她也明白,要登上宝座,首先要在那批元老重臣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所以,武则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反对派大臣褚遂良、长孙无忌等贬官流放。没过多长时间,唐高宗李治因得了一场大病,整天头晕眼花,有时难以睁眼,索性就将朝政大事全部交给武后处理。武则天执掌大权后,逐渐不把无能的李治放在眼里,使李治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得了大权之后,就没有人能阻止武则天的各种行为了,所以她更加肆无忌惮,致使一切的用人和其他行政大权都掌握在了她的手里。她由此还加紧培植自己的势力,依靠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一连做了几件惊人的大事。首先是废了太子李忠,改立自己的儿子李弘为太子,再就是追封死去的父亲为周国公,并杀死了王皇后的舅舅。

武则天的这一系列举动,令朝野百官无不侧目,一个个都小心翼翼。武后专权弄事,自然令外廷重臣极为不快,于是他们团结在一起,偷偷商议着废后另立。而已经病入膏肓的高宗也不满武后的挟制,也想废除她这个居心不良的皇后。

之前,武则天对此一无所知,但是就在将要成事的时候,武后的心腹宫女将这件事告诉了她,于是武后立即赶到大殿,面见高宗,质问这一切是为什么?唐高宗原本就已经对她惧怕三分,一见武则天这架势,更是吞吞吐吐,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而武后表现得非常委屈,声泪俱下,对高宗恩威并用。唐高宗一向对她顺从,一见她这样更不知道怎么办,于是连忙为自己开脱说:“这都是上官仪他们教我的!”

于是武后就这样很轻易地找出了罪魁祸首,便指使许敬宗陷害上官仪。之后,王伏胜、上官仪、李忠就被武后陷害杀死。这事之后,武后更加谨慎,就常与高宗一起听政,李治想有所为也找不到机会,因为每次上朝,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她都要垂帘听政。

要是有大臣觐见,李治只是拱手听武则天的,断然不敢自己一人做出决定,所以当时有人把武则天与高宗并称为“二圣”。不久,武则天自称“天后”,堂而皇之地颁布了十二条施政方针,俨然造成了一个独揽朝纲的局面。

之后,高宗病情更加严重,武则天早就知道,要是高宗一旦驾崩,那么颇得人们支持的太子自然会继承皇位,临御天下,那么武后只能回到后宫,不能干涉朝政。这对于权力欲极旺的武后来说,无异于一死。

因此,武后像杀死她的女儿那样很残忍地将太子李弘杀死。太子李弘死后,立次子雍王李贤为太子。不久,李贤被武后废为庶人。武后的第三子李显被立为太子。

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驾崩,太子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武后为皇太后总揽朝政。李显即位以后,打算把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升为宰相,并授给自己乳母的儿子一个五品官。这时,韦玄贞刚从普州参军升为豫州刺史,接着再拜侍中为宰相,显然升迁太快。因此,宰相裴炎坚决反对,发生争执。这位不谙世事、年轻气盛的皇帝气呼呼地说:“我把天下都给韦玄贞有什么不可,何况一个侍中呢!”

裴炎就把这事报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召集百官到乾元殿,裴炎与中书侍郎刘某及御林将军带兵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幽于别所。李显这时还不明白,问:“我有什么罪?”武则天斥责他:“你要把天下让给韦玄贞,这罪还小吗?”

李显被废后,武则天的四子豫王李旦即位,就是睿宗,但是他不能亲临朝政,武后还把李旦及诸子囚禁在宫中,不出门达十多年。李旦的宝座还没坐多久,武则天就要当皇帝,李旦只好让位,并且请母亲赐自己姓武。尽管这样,也没有消除武则天对他的疑虑,还是把他废为庶人,赶出京城。

于是,武则天在排除了一切障碍之后,于公元684年,改东都洛阳为神都,立武氏七庙,百官改名,为做女皇帝奠定基础。接着大量任用娘家诸武用事,残酷镇压政敌。5年后,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称圣神皇帝。

就这样,武则天经过36年的苦心设计,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她登位时已经67岁,是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老的帝王,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更是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武则天究竟有多少男宠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唐王朝有着290年的历史,就有近半个世纪是武则天掌握的。可以说,对于她一生的功与过,经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褒扬以及贬斥。

而在众多声讨的呼喊声中,尤其是对她曾拥有过多少男宠,成为亘古难泯的丑闻,也因此而成为政敌攻讦诅咒的靶子,更成了人们喜欢探讨的一个花边话题。

而在历史上,武则天在这方面是否像人们传闻的那样呢?不难发现,武则天在个人生活方面,曾专门设置“控鹤监”,就是为了让一些男宠在床前侍奉,薛怀义、沈南、张易之、张昌宗等人,都曾先后成了她的男宠。

唐高宗死后,首先入宫服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洛阳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因为身材魁梧,健壮有力,又能说会道,善收善放,是千金公主勾引来的情郎。武则天从手下人口中得知了他,就横刀夺爱,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他非常满意。当时宫中经常举行佛事活动,为使冯小宝方便出入宫中,武则天就让他剃发为僧,出任洛阳名刹白马寺的住持,又将其名改为“怀义”,赐给薛姓。

薛怀义也凭着过人的聪明,又因督建万象神宫有功被擢升为正三品左武卫大将军,封梁国公。后来还多次担任大总管,统领军队,远征突厥。

但是,不久后薛怀义就仗着有武则天为自己撑腰,开始变得非常嚣张,并且目中无人。一天,薛怀义在朝堂上碰到了丞相苏良嗣,苏良嗣看不惯他的嚣张气焰,就命令左右随侍的人结结实实地打了他几个耳光。薛怀义顿时就捧着红肿的脸向武则天哭诉,不料武则天的答复却是:“这个人,朕也怕他几分,你以后应该从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的那个地方,你不要从那里出入了,往后也不要侵犯他。”可见武则天对于自己喜欢的男宠,以及为她办事的大臣,两者的分量是分得相当清楚的。

对于这件事,武则天的最有名的宝贝女儿太平公主曾当面劝说过她:“您为什么不选择一些出类拔萃的名门望族的子弟来服侍自己呢?您大可以让他们服侍您的同时,还可以让他们为您分忧解难,为什么要选一个市井无赖之徒呢?您这不是为天下百姓和后代留下笑柄吗?这是很有损您的声誉的事情。”

武则天听了非常感慨地说:“你讲的确实很对,前些天宰相苏良嗣打薛怀义的嘴巴,就正好是欺侮他是市井小人啊!假如是公卿子弟通晓文墨的,南衙又怎么能随便侮辱他呢?”

后来,武则天又开始宠幸御医沈南,所以薛怀义渐渐就失宠了,他气极之下,竟然偷偷将明堂焚毁。武则天知道是薛怀义做的,但是她觉得这事跟她自己也有着直接的关系,于是觉得十分难堪,也就没对此加以追究,反而让薛怀义主持重修明堂。但是,她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得薛怀义更加骄纵,并到处张扬武则天的私生活,最后武则天对他的行为忍无可忍,于是,在她授意下太平公主率人将他杀害了。

薛怀义死后,已过中年的沈南侍奉武则天。但是,已经70多岁的她又陷入了寂寞烦闷之中,而且喜怒无常,脾气非常暴躁。于是太平公主把自己的姘夫、太宗时凤阁侍郎张九成的儿子张昌宗兄弟推荐给武则天。这两个20岁左右的美少年,不但聪明伶俐,通晓音律,而且更有侍寝的本领。武则天以为这回是公卿之子,大臣们讲闲话的可能会没有,于是马上给二人加官四品。由此,他们两个人就像王侯一样,每天随武皇早朝,等她听完朝政后就在后宫陪侍。

但是,尽管是这样,武则天的行为还是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大臣狄仁杰原来就逼着武则天撤除了秽乱深宫的“控鹤监”,这次他又对武则天说:“臣过去请求撤消‘控鹤监’,不是在虚名而是在实际,今天‘控鹤监’的名虽已除去,但二张仍在陛下左右,实在有损皇上的盛名,皇上志在千秋,留此污点,真是可惜,请求皇上罢去二张,离他们是越远越好。”

武则天听后并没有生气,只是拐弯抹角地加以解释:“我知道你是忠正老臣,所以把国家的重任委托给你。但这件事情你不宜过问,因为我留着二张,实际是为了修养身体。我过去躬奉先帝,生育过繁,血气衰耗已竭,因而病魔时而相缠绕,虽然经常服食参茸之类的补品,但效果不大。沈御医说:‘血气的衰老,药物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只有采取元阳,才能治疗病根,才能使阴阳合而使血气充足!’我原也以为这话不对,但是还是试行了一下,不久血气渐旺,精神渐充,不是骗你的,我有两个牙齿重新长出来就是证明。”

说完竟然还把两个刚长出来的牙齿露给狄仁杰看,狄仁杰这位忠耿正直的大臣一时之间也窘迫异常,狄仁杰不得不做出让步,但仍不屈不挠地说:“您要修养身体,也一定要适度,如果过度恣情纵欲,就会过犹不及,但我知道陛下不会像历史上的秦、胡二位皇后,希望陛下到此为止,以后不能再加添男宠了。”

武则天和颜悦色地说:“你讲的都是金玉良言,今后我一定会有所收敛的!”朝堂之上,当着众臣的面,这两君臣竟以猥亵之言争论男宠的事,可以说是千古少见的事。

张易之和张昌宗是世家子弟,宰相之后,这两个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之后还被武则天屡屡加官,但是因为武则天一天比一天衰老,所以国家大事常常委托他们两个人来操持,慢慢的,这两个人权倾朝野,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所以,他们就因此变得居心不良,不仅在后宫恣意专横,而且结党营私干预朝政,引起了很多大臣不满,甚至是愤怒。

就这样,朝中大臣再也看不下去的时候,于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了复辟唐朝的政变,将二张诛杀。其实二张对唐朝的复辟也是有着一定的功劳的。

不管怎样,武则天的统治时期,也创下了不小的功绩,更是繁盛了唐朝的国力,她的才干和政治谋略也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女皇历史。有人认为,作为一个女皇,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武则天蓄养男宠应该说主要是为了显示女皇帝的威权。二张入侍时,武则天已年满73岁,就算生活优裕,养生得法,服用春药,也难使一个老妪返老还童。

唐睿宗怎样禅让帝位的

延和元年(712年)六月,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出一句谣言:“根据星象看,皇帝将有大灾临头,皇太子应当即位。”

显然,制造这个谣言的目的是为了挑拨睿宗和太子李隆基的关系。

睿宗共有六个儿子,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六子李隆悌,除第六个儿子早亡以外,其余五子之间的关系向来非常和睦、笃顺。据说,李隆基曾经特制一个大枕头和一床大被子,兄弟五人共同枕盖,以示友好。唐朝宫禁中像李隆基兄弟之间这样友好相爱的,还不多见。不仅如此,睿宗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爱护和谅解。尤其是和三子李隆基之间更为突出。

在李隆基杀韦后、发动政变之前,怕连累了年迈的父亲,事先就没有告诉睿宗。待政变成功以后,李隆基亲自赶到相王府向父王叩头谢罪,说明了形势所迫,不能预先告诉父王的苦衷。相王老泪纵横,一把抱住儿子说:“我的儿子呀,我们社稷的祸害只有你来平定了,你要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全仗你了,你还有什么罪呢?”李隆基听后父子相抱而泣。

平定韦后,相王复位,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所以,当睿宗听到这谣言后,不但不恼怒,反而说:“传德可以避灾,我的主意打定了,让皇太子即位。”

到了七月,睿宗便颁布诏令,把帝位传给皇太子。当李隆基知道这一情况后,心情难以形容,赶紧去拜见睿宗,一边叩头,一边流泪表示拒绝。睿宗却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是因为你立的功劳才能够第二次即皇帝位。现根据星象既然帝位有灾,我何不退位回避。只有圣德和大功大勋,才可以转祸为福。现在把帝位传给你,岂不正是时候,你何必拒绝呢?难道非等到灵柩前即位才算是孝吗?”

李隆基听后,只好点头答应。

延和元年(712年),李隆基在武德殿登上帝位,史称唐玄宗。睿宗退位自称太上皇。

本来别有用心者制造谣言是为了离间国家,却没想到因睿宗和玄宗的贤明,反而适得其反,被后人传为佳话。李隆基即位以后,使唐朝进入了充满活力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登基传奇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亲孙子,唐中宗的侄儿,他的父亲李旦被封为相王时。身为临淄郡王的李隆基被派离京城,担任潞州别驾。李隆基虽然只在潞州待了一年半的时间,但这一段经历对其一生非常重要,可以说李隆基正是在这个地方和这段时间里积聚力量而发迹的。

当年,李隆基在潞州时,才20多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龄,所以他像一切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一样常与同僚、朋友们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和自己的宏伟目标。在当时潞邸的后花园里有一座“德风亭”。亭西有条辇道直通游岭(今牛岭),岭上也建有一座“看花梳洗楼”。李隆基就是在这个地方常和当地名士及幕僚、契友们一起赏景赋诗,谈论国事。

唐玄宗李隆基

每当李隆基谈到自己的祖辈唐太宗的赫赫功绩时,他就仰天长叹,好像有着无限的感慨。但是,一旦人们话及当朝的唐中宗、韦后时,他只是微微发笑,不置一言。这也充分说明了经历过武则天酷吏政治的李隆基,在政治上城府很深。

但他毕竟是个有志青年,每当酒到微醉的时候,他就情不自禁地离席起舞,吟唱起汉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就毫无保留地透露出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

李隆基在潞州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已显露出他的政治才能。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在潞州实行了很多的德政,而且他还非常喜好礼接士大夫,爱护百姓,很受当地人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