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24574100000018

第18章 论谋事(8)

当初置地以高出市价31%的条件收购了港灯;而现在和黄却以6.4港元的折让价(收购前一天市价为7.4港元)捡了这个“便宜”。如果以市值计算,李嘉诚为和黄省下了4.5亿港元。由此可见,李嘉诚确实要高出对方几筹。

因为没有超过35%的界限,所以不必提出全面收购;因是“和平交易”,所以也不用担心反收购的问题。这完全可称得上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正式交割时,李嘉诚又大方了一回。按协议,整个现金交易额29亿港元须在2月23日前交清,和黄于2月1日就提前付款。置地提出扣还利息,依计算,2月1日至23日间,利息额达1200万港元。和黄同意扣还利息,但只收400万港元,将另外800万港元送还置地。

这就等于是和黄亏了800万港元。但是李嘉诚却认为这笔交易很划算。他所看好的并不仅仅是港灯常年的盈利,他更看好港灯电厂旧址发展地产的价值。

李嘉诚持巨资收购了港灯,对恢复港人信心起了很好的强化作用。也就是在这一年里,即1985年的3月份,包玉刚收购了大型英资洋行会德丰。

这样一来,四大英资洋行中的两家--和记黄埔、会德丰就先后落入了华资的手中。尽管怡和仍是最大的英资洋行,但其旗下的九龙仓和港灯已先后被华资两大巨头控制,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英资在香港的优势,是香港经济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李嘉诚、包玉刚二人因此也名声大振,引起了世界经济界的瞩目。

李嘉诚未正面评价舆论有关他“收购英资洋行”的报道。他认为买与不买,都是从商业利益上考虑的,他从不把对方当作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得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虽然李嘉诚是港灯之战的赢家,但怡和公司反而要感谢他。西门·凯瑟克在港灯售购协议书上签了字之后,擦擦汗长舒一口气说;“从此置地不再处于被动了!”

几天后置地便宣布投资7.5亿港元,兴建差点胎死腹中的交易广场第三期工程。

在这场港灯收购战中,我们领略了李嘉诚所表现出来的一派商界王者的气度。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李嘉诚挥洒开来,滴水不漏。他冷静理智地避开置地誓死必夺的锋芒,避免了两败俱伤的结局,保存了实力。然后以近乎得道高僧的耐性,静待其变。

“以不变应万变”。李嘉诚基于对形势的准确预测,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李嘉诚真正发迹,是从收购和黄开始的,他的发迹史无疑是一部吞并史。在最近的两次浩大收购中,李嘉诚头脑异常冷静,从未情绪化就是他出色的商人头脑。

感悟:

事实上,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做精,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为情绪所左右。武林高手不会轻易挥动老拳,军中名帅不会一怒出师。精明的商人也是这样,绝不会凭一时冲动而撒财使气。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到艺术的境界。

12.审时度势,学会放弃

李嘉诚语:做事业必须放大眼光,努力赚来的钱还要加以妥善运用,继续发展下去,追求更大的成就和贡献。

虽历经坎坷,但从未徘徊不前。我深刻感受到:资金,它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在塑胶业界经历了一番风风雨雨的李嘉诚,终于在商海中站稳了脚跟,并赢得“塑胶花大王”的美誉,赚得盘满钵满。

然而,物极必反。早在李嘉诚开发塑胶花之前,他就预见到,塑胶花只是社会快节奏的产物,只能风行一时而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趋向于崇尚自然,而塑胶花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有生命的植物花卉。

处于全港塑胶业领先地位的李嘉诚,空闲之余,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塑胶花的大好年景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间会结束呢?

虽然长江公司拥有稳固的大客户,同时又是塑胶业的龙头老大,不用发愁市场问题。但如果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长江的发展前景也必然有限。

此外,越来越多的因素在向李嘉诚敲着警钟--

香港塑胶厂已是遍地开花,塑胶花简直都快泛滥成灾了。据港府劳工处注册登记的数据,塑胶及玩具业厂家,1960年为557家,1968年为1900家,1972年则猛增至3358家。该行业的从业人员,由1960年占全港制造业劳工总数的8.4%,上升到1972年的13.21%。而且,该行业的厂家,有半数以上是塑胶花专业厂和兼营塑胶花的。

李嘉诚深知,塑胶花业之所以如此兴旺,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某些优点,另一方面是它迎合了人们追求时髦的心理。而且,后者才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

曾几何时,富人穷人,全都以系塑胶裤带为荣,可是后来,塑胶裤带渐渐地再也无人问津了。最终,人们还是觉得真皮裤带好。

塑胶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尽管塑胶花可以变幻无穷,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塑胶花,绝对无法完全替代充满自然气息的植物花。

李嘉诚从海外杂志上了解到,有的家庭已把塑胶花扫地出门,又重新种上了天然的植物花。在国际塑胶花市场,发达国家的需求量日益减少,已形成了严重积压的局面。市场已开始渐渐地向南美等中等发达国家倾斜了,而这些国家,也在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生产塑胶花。在香港,劳工工资逐年递增,劳动力不再低廉。由于塑胶花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一定不会长远。

香港已出现过几次塑胶花积压现象,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过滥和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积压并没有造成大灾难,更未直接影响长江,却引起了李嘉诚的高度重视。

正是在这一系列分析的基础上,李嘉诚未雨绸缪采取了应变行动。

他的未雨绸缪,不是增加投资,强化竞争能力,而是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让其自兴自衰。逐渐从塑胶花市场中淡出,慢慢放弃这个使他成名的产业。

他逐渐开始把全部精力投注于缔造以地产为龙头的商业帝国,这也是他从商以来,在心中逐渐酝酿成形的宏伟抱负。

与塑胶花相比,后者在他的心目中地位更重要,也正是由于他后来实现了这一抱负,舆论界才给他加上了“超人”的桂冠。

识时务者为俊杰--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位商界奇才。

李嘉诚是第一个进入塑胶花领域的商人,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又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他都占尽了先机。

做生意就是这样:该投入时就要果断投人,该撤离时也不能有丝毫犹豫,要义无反顾地离开。

从某一方面来说,只有勇于放弃的商人才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商人。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道家的朴素辩证法,自然也适用于商界。

任何一项行业,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着该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勇于撤退的实例很多。比如香港“假发之父”刘文汉发现美国盛行“假发热”,于是断定善于跟风赶潮的香港必定会步其后尘,所以抢先在香港成立假发制造公司,结果真如他所料,大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料定假发热只会维持一时,不会长久。于是,在市场攀到高峰时,及时退出,并携资移居澳大利亚,开创新的事业。不久,事实证明了刘文汉判断的准确性。美国的“假发热”消退,香港的假发制造厂家纷纷倒闭。此时,香港假发业的开拓者刘文汉,却在隔岸观火。

日本商战圣手松下幸之助说过:“高明的枪手,他的收枪动作往往比出枪还快。”

尽管李嘉诚果断收手,退出了塑胶业,但无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到如何庞大,获得的盛誉有多少,他都永远不会忘记从事塑胶花生产的那段岁月。

那是他开拓自己事业之初最艰辛的一段岁月,是塑胶花把他引入了辉煌事业的大门,给了他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心,也使他的意志力得到了磨炼。

李嘉诚在后来的创业中一直牢记这些经验和教训,使他的事业走向了更大的辉煌。

感悟:

李嘉诚是靠一招鲜,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发展。如果他一直靠着一招鲜,那么,今天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他的成功就在于及时放弃了帮他成功的塑胶花产品,而选择了另一种产业。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或许很多人都可以做到能“拿得起”,但真正到了需要“放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犹犹豫豫,不甘不愿。事实上,没有永远的行业,只有赢利的行业,在该放弃的时候,就应该学会放弃,利用从事前一种业务所积蓄的力量,可以轻松地开展下一个行业。行业不断转移更换,但赢利的中心却不能不变。

无论我们目前正在做什么,不管是不是我们最终所愿意干的,都应该尽力干好它。人生的征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每一步都可能是决定未来成功的因素。脚踏实地,善待今天,学会勇于放弃。

13.绝不满足已有成就

李嘉诚语:我表面谦虚,其实很骄傲,别人天天保持现状,而自己就老想着一直爬上去,所以当我做生意时,就提醒自己,如果继续有骄傲的心,迟早一定碰壁。

李嘉诚在五金厂主要是负责推销镀锌铁桶。自从李嘉诚加盟五金厂,五金厂的业务蒸蒸日上,以销促产,产销均步人佳境。老板喜不自禁,在员工面前称阿诚是第一功臣。

然而,倍受老板器重的李嘉诚,刚刚打开局面,就要跳槽弃他而去。老板心急火燎,提出给李嘉诚晋升加薪,他仍没有回心转意。

李嘉诚去了塑胶裤带制造公司。在现代人的眼里,这是一间小小的山寨式工厂,位于偏离闹市区的西环坚尼地城爹士街,临靠香港外港海域。

这间山寨工厂的魅力安在?李嘉诚此举,一是受新兴产业的诱惑,二是塑胶公司老板的“怂恿”。

40年代中期,塑胶工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香港作为全方位开放的世界自由贸易港,市面上很就出现欧美输入的塑胶制品。塑胶有易老化、含毒性等缺点,但这些缺点,被人们趋赶时髦的风气所湮没。直至90年代,塑胶制品仍大行其道。

李嘉诚在推销五金制品之时,就敏感到塑胶制品的巨大威胁。最初,塑胶制品是奢侈品,价格昂贵,消费者皆是富人阶层。塑胶制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舶来品愈来愈多,尤其是港产塑胶制品面市,造成价格大跌。李嘉诚清晰地意识到,要不了多久,塑胶制品将会成为价廉的大众消费品。

香港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地方。香港没有传统工业,它与世界有广泛的联系,能够迅速地引进适宜在本地发展的产业。最初的塑胶厂屈指可数,但很快成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趋势。

美国汽车业骄子,曾任福特公司总经理、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的艾柯卡指出,20世纪前半叶,产业是制造家的天下,社会商品相对匮乏,生产出来就会变成钱。到20世纪后半叶,社会商品日趋饱和,厂家竞争激烈,生产出的产品,非得竭力推销出去才能产生效益,因此,执产业牛耳者,由制造大师转为推销大师。

艾柯卡本人、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等,莫不是以推销见长,把推销与制造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而美国早期的产业巨子,汽车大王福特、钢铁大王卡内基、波音飞机之父波音等,皆是制造家或发明家。

塑胶裤带公司的老板,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经营者。他靠塑胶裤带起家,短短的一年,开发出10多个产品。香港的塑胶厂愈来愈多,竞争也将愈来愈激烈。老板四处招聘推销员,前后有20多人做过推销,真正能胜任者寥寥无几。老板自己也常常出马推销,他到酒店推销塑胶桶时,与推销白铁桶的李嘉诚不期而遇。李嘉诚成了老板手下的败将。酒店更青睐塑胶桶,而不惜废掉进白铁桶的口头协议。

不打不相识。李嘉诚虽败在塑胶公司老板手下,他的推销才能却深得老板赏识。

言谈中,李嘉诚表现出对新行业的浓厚兴趣。但他说:“老大(老板)还算蛮器重我,我去他厂做事没多久就走,恐怕不太好。”

“晚走不如早走,你总不会一辈子埋没在小小的五金厂吧?看这形势,五金难得有大前途。”

这正是李嘉诚所不愿的,他离开舅父的公司出来找工,只是作为人生的磨练,而不是作为终身的追求。

李嘉诚终于跳出了五金厂。

从五金厂进入塑胶公司,李嘉诚已经多次变换工作。每次变换,李嘉诚都从一个困境跳进另一个困境,同时又是通向成功的一次跳跃。每克服一个困境,都是在为独立创业积累经验、铺路搭桥。

进入塑胶裤带公司后,李嘉诚还是干推销员的老本行。

当推销员的日子,李嘉诚每天工作16至20小时,没因香港战乱而放弃拼搏。早上9时上班前,他到其他地区发掘新客户。人家喝下午茶,他继续工作。晚上,他又跑到工厂视察“跟单”。工作尽责勤奋,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熟客。

加盟塑胶公司一年后,老板以营业额计算,派发年终花红,李嘉诚排在第一位,花红高出第二位7倍。

老板十分赏识李嘉诚的杰出才华,因此,李嘉诚18岁就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

李嘉诚成为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企羡的业绩。

李嘉诚应该心满意足了,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两字。功成名就、地位显赫的他再一次跳槽,重新投入社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新的人生搏击。

感悟:

满足等于失去前行的动力,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有的成就不满足。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只有始终抱着一颗不满足的心,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识别它,进而抓住它。反之,如果满足于现状,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的。

1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李嘉诚语:深信事在人为,人生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乞求迷信。不要相信天上会掉下来美味可口的馅饼。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训意义深刻,它告诉人们谋略与胜局的关系,之所以到底成与败,那是一种天意。李嘉诚一贯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的坎坷挫折,也是他成功经验的一部分。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六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三个码头,另三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7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三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旗海区,共四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