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300篇励志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24581700000039

第39章 扬起爱心的风帆(5)

“山娃,你出来呀,出来看看你的妻子,出来看看你的爹和弟弟在干啥……”我声嘶力竭,任透恐惧的嘶喊,充满黑黝黝的夜空。

山娃站在我面前。

不,那是他高大的碑。

身后一点响声也没有!

借凄冷的月光,我看见朱涛在向山娃行军礼,身后是爹和狗娃惊愕的脸,还有脸上逐渐蜿蜒的清泪……

他突然地、不可抗拒地一招手,我就真的跟着他走了,远处是一片长疯了的麦子,金黄黄的,有些耀眼。

一个活着的理由和证明

新的学期开始的时候,我读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清样稿,它就是您现在捧读的《父亲的情人》。两位作者让我一定要说几句读后的感想,本来,我很为难,因为我向来不善于、也惧怕这样的“说项”。但这次不同,因为两位作者是我在鲁迅文学院的学生,说上几句,权当是讲评他们的作品。所以,概然应命。

拿到书稿,书名就吸引了我。《父亲的情人》,这是一个很能诱人伸入的话题。从表层意义上讲,“情人”是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作为一种现象,“情人”是个在当今社会里普遍被人们提起的名词。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裕的今天,许多的人内心却被极度的空虚和失落所笼罩,一种无法逃避的情感危机在困扰着人们。所以,“情人”也就像春天的麦子一般,在生活的“田野”里迅速地生长,像夏天的长青藤一样,在岁月的墙壁上疯狂地蔓延。找个“情人”,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为一种时尚。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写的就是这种现象。但是我犯了一个习惯的、经验主义的错误。作者出乎想象地把他们所要叙述的故事,隐含在“情人”的外表之下,用犀利的、手术刀般的笔,解剖当代人的情感世界和灵魂墓地。作品用“儿女”的视角,来审视“父亲的情人”,引导读者进入这个世界和墓地,这确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们把这个“黑洞”伪装成一个近乎透明、诱人的“陷阱”,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释怀自己的“情人”情结。其结果,远比“情人”本身要沉重得多。这恰恰说明了,作者是善于在写作中思考生活的。一个作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如果不去学会思索,那他的作品只能是对生活的简单描摹。应该说,《父亲的情人》的作者对生活的这种思考,还是浅层次的,但他们所作的这种探索,却是十分可贵的。希望这两位作者在以后的创作中,能保持这种思考和探索,并作出成就来。当然,出成就不是一二句话的事,其间,还要作许多的努力。

再想说说的是,这部小说的叙述语言和方式。作者在这方面也是作了探索和尝试的。他们力争把叙述语言和方式,与整部小说的视角、风格(故事本身决定了的)统一起来。那种随处可见的长句式和自言自语式的娓娓道来,给了这部小说血肉之外的灵魂。如果把这些要素分离开来,或者把任何一种要素换成另外一种方式,这部作品将很难达到现在的高度。我所说的高度,是指人们在阅读作品时,带来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心灵悸动。但稍微有些的遗憾的是,作者们在寻找到目前这样一种叙事结构之后,没能用更多独特的、感人的、新颖的细节来填充它,让它在叙述中变得鲜活起来。好在,这两位作者,写得都很努力,也很勤奋。其实,他们在学院学的是影视创作,但在繁重的课业之余,他们都在坚持着这种“心灵倾诉”般的写作。相信,有了这样的精神,我在上面提到的遗憾,应该很快就在他们不断的写作过程中被克服。这是我所期望的,也一定是两位作者所渴望的。那么,我把这一点,特别提出来说上一通,相信,他们一定也就不会有什么微词了。

我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也同作者们在一起思考着什么是“情人”这个问题。在我读完作品之后,再一次掩卷沉思时,我正好又读到了青年女诗人见心的诗作《所谓情人》,她的哲学思考,正好又与我的想法吻合,于是,我便不再费神,就把她的诗摘录下几句,作为我对这部作品和这种社会现象最想说的话:

所谓情人/其实就是一束阳光/永远照在头顶上方即使被晒黑/被赤化,也始终低垂睫毛不敢正视/所谓情人/其实就是一种信仰/让肉体的骚动走进灵魂的/魄铱所/所谓情人/其实就是一种饥饿/一种求生的欲望,一种活着的/理由和证明……

所谓情人/其实就是一束阳光/永远照在头顶上方即使被晒黑/被赤化。也始终低垂睫毛不敢正视。

奶奶你好吗

那是一个偶然的邂逅我和往常一样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溶人那华灯掩映下愈渐迷离的夜色之中慢慢地走着。

忽然,一个背着小孩的婆婆从我的身边走过。

“好宝宝真听话!奶奶给你买好东西吃!”老婆婆说话的声音和她那远去的背影让我惊愕得险些叫出声儿来。

“太像我的奶奶啦!”我喃喃地说着,回到了住处。

我无法追其缘由,心会如此的不平静,毕竟奶奶已离开我两年多了。也许刚才的那一刹又把我带回到了从前……

记得我小时候,山村里的生活很清苦,奶奶背着我走过了童年。一路哄着我走过欢乐,走过忧愁……直至一路嬉戏任风霜染白了头发、任岁月压弯了您的脊背。

奶奶就爸爸这么一个孩子,而我又是她惟一的孙子,也许是爱屋及乌吧!奶奶对我总是格外的疼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她时常背着我买东西吃,那时的小食品很少,因而糖块,冰棍和瓜子便成了我的“必备佳品”而她却不肯吃一口,每逢过年的点心也都给我留着甚至发霉,至于零花钱奶奶也是省吃俭用给我,从不吝啬……为了这些妈妈和爸爸总是又气又无可奈何,为了让婆婆多吃一些好的,妈总是骗我说奶奶的东西脏,吃了会生病,并说奶奶的岁数大了,让她多吃好的,多花点儿,以后就享受不着了,你还小,以后吃的花的还多着呢!现在要让老人先享用才是好孩子……

也许是那时我的年龄小吧!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妈妈的叮咛,可一切在奶奶眼里只有我最重要,只有我是她的牵挂,每次串门回来都要先看到我,接着是亲昵的一笑便拉着我的手,给我拿吃的或偷偷背着妈和爸塞给我钱。并用一种特自豪的而亲切的眼神端详着我……似乎妈和爸的“禁令”并未奏效,奶奶的财物又落入了“贼人”之手。

奶奶的耳朵聋,爸爸为此无计可施,可妈妈却唠叨个没完,因而使婆媳关系在短时期之内变得紧张起来,可是并不妨碍我和奶奶的沟通,因为奶奶能听懂我“说的话”,奶奶爱看书,而我则是与她为伴的“小仆人”,看她叨着烟袋抽烟,看她悠闲地看着窗外,坐在那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前后晃着身子……

转眼我大了,可奶奶也是八十几岁的人了,却依然每天在家门口等我放学回来一同进屋,就是在我参加工作以后也是如此,似乎命运把我和奶奶拴在了一起,相联着,我就是她的依托,妈妈是个贤妻良母更是个好儿媳,依如既往地那么体贴照顾奶奶从未计较。我和妈无论怎么劝,她也不肯在家里等我。

记得爸爸入狱的几年里,奶奶苍老了许多,在一段时间里我和奶奶不得不分开了,分居两地的滋味使奶奶总是到数十里的学校去看我,记得有一次星期天我准备去看奶奶的,可她却先到了一步,背着一个大大的包,左手背在弯曲的腰上,右手却多了一根拐杖,步履缓慢喘着粗气,我当时责怪自己的不孝,一种羞愧让我的眼睛很模糊,鼻子很酸,但我忍住了。

奶奶每次都用一种特别疼爱和怜惜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看个没完没了,临行时她一个劲地往我的书包里塞水果和我爱吃的小食品,并给我留下了壹佰元钱,叮嘱我:“一定要节省点花,让你妈省点心,照顾好你自己!我一个老太婆年岁大了,以后不能总来看你了,兴许连你爸……”我望着奶奶憔悴的面容和那哀怜的目光中泪光在闪动、却迟迟没能落下来……

就这样,一个年迈的身影再一次地走远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无数次的奔波着,那天我在无人的街角落了泪……

从那天起,我知道奶奶的话意味着什么,我真的已经长大了,我不能成为压在年迈老人身心上的又一个包袱,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触涌了上来,愈加强烈地冲撞我的心,我要和妈妈、奶奶生活在一起,共同等爸爸回来!

似乎苍天很有人情味儿,奶奶于九七年与父亲团聚——那天奶奶是真的哭了,一切的辛酸在这一刻倾吐了出来,一切的喜悦变得那么激动。

奶奶是坚强的,正是她给予了我和妈妈以信心和希望,使得我们在困难的时期得以相互支撑,她就是一家人心灵中彼此的支柱!那时妈妈受了打击太大,有些轻微的“神精分裂”,奶奶便重抄旧业,用中医给妈和别人治病,似乎是出自同情或人间的真善美吧!感动的人们伸出了手,妈妈才得以康复。

美好的时光对于奶奶来说似乎是太短暂了。

这是1999年12月26日的清晨,她没能跨进新世纪的大门只是在床上用她宁静而暗淡的目光,从我这儿缓慢地滑到父亲那儿,渐渐地目光呆滞而无力地反复地移动……

夜里的风真大,好像在肆无忌惮地要吹去或发泄什么,慢慢地,黑色的夜将一切吐没了,我知道今年的春节我再也不能给一位九十岁的老人拜年说:“奶奶,您——过年好!”

我看到与我朝夕相伴一同走过二十多年的奶奶,在这一刻眼睛已没有了神采,嘴角最后的一次翕动,我看着老人,脸是那么的安详。

我知道,这一次奶奶真的走了,我再不能陪你看电影,再不能背你回家,也再不能搂着你,去摸你的鼻子……

记得奶奶生前曾说过:“要等爸爸回来享两年福,岁数也大了,也该去见他爷爷了,省得连累儿女,到时可别为我哭哇!”可我的泪却再也止不住了……

我想您应该能见到爷爷了吧?!如果是这样我们不会哭,因为你们笑的最开心、因为以后的阳关大路要由我来走。

想你的时候,我只想说:“奶奶——您,好吗?”

一个年迈的身影再一次地走远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无数次的奔波着。那天我在无人的街角落了泪……

真情几许

守在母亲的灵前,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世事浮沉难料,亲情阻断黄泉路,失去亲人的痛感压迫着我,我已是麻木不堪,欲哭无泪,脑海中只有一句话:该怎么办,怎么办才好?

然后,我看到了你们,我亲爱的朋友们,风尘仆仆抛下了一切来到我的身边,带着一颗与我同样沉重的心,带着一份与我同样的哀伤,我的心蓦然有着落了,看着你们脸上写满的担忧,眼底沉淀着浓浓关爱,听着一句句安慰的话语,冲动得真想扑到你们怀里痛哭一场,可我还看到了满是尘土,满是疲惫的你们,又怎能再让你们跟我一起去品尝生死诀别、痛不欲生的滋味呢?

相遇、相识、相知,人生的一个个偶然加上必然让我们在红尘中不期而遇,走到了同一片天空下,从此,生活中便一下子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对酒当歌,慨叹人生。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也让彼此多了份沉沉的牵系。待我似友,宠我如妹,让我常常暗自思量:有友如斯,我真有幸。

时光纵逝,心中的感动一分分在积累,心中的爱一分分在增长。不会忘记雨中相拥的真情,不会忘记工作上的谆谆教诲,不会忘记病中的殷殷问候,你们用心为我打造了一个爱的天堂,让我走在黑夜中不会害怕,走在茫茫人海中不会孤独。

风起云涌,潮涨潮落,风花雪月,富贵繁华只不过是过跟云烟,终将逝去,永存永在的惟有那份不老的真情。只有真情让彼此的心荡漾着同样的温暖,只有真情在世俗中演泽着不凡的人生,只有真情让这世界更加美好。

朋友——

同你分享快乐,

同你分享忧愁,

同你共同拥有,

奉上真情,

为你祝福,为你祈祷,与你相伴永远。

时光纵逝。心中的感动一分分在积累。心中的爱一分分在增长。富贵繁华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只有真情让这世界更加美好。

无序行动

我行走在八六年的青春的驿道上,心绪高亢。刚跨进派出所的门,所长就召集全所干警开“早会”,将当天应查证的有关案件一一作出安排,指导员又进行一番强调。于是,我们便两三个人一组纷纷出发了。

这是我在派出所那段时间里,每天早晨必上的第一课。派出所位于宜城南郊,管辖着全乡十多个村、二十多个企业的治安工作。盗窃、赌博、流氓案件时有发生,就扰得我们无法安宁。一个案件刚结束,另一个案件又发生。我总是和所里的民警同出去调查取证,记录着案卷。每月结束,内勤又让我写月度总结,诸如隐案,积案等等新名词叫人头痛。但所长、指导员认准我这个“秀才”,非让我写不可。

遇上突发事件,全所人就根本谈不上休息了。记得为调查一桩流氓案,我们跑遍全乡的村村企企,取得了无数的材料,可没有一条是与本案有联系的线索,大家又都陷入深思。市局局长及刑警队长等都与我们一道开夜车排查薪的线索。第二天从拘留所里传来消息,作案人员早已被拘留。我们才醒悟,原来那案犯竟就是出事隔夜,我们深夜在梅园抓获的一名流窜盗窃犯。那位外地来的案犯自然受到法律制裁。我们也恨不得打他几下才出气,因为他让我们白白跑了不知多少冤枉路。

专项治理、季节性治安攻势,自然又让我们夜不能寐。炎热的夏夜,我们在所长、指导员的带队下兵分几路,分别沿宁杭道、宜归路、宜浦路出发,巡逻查访。隆冬之夜,我们又分队活动或抓赌或伏击守候盗窃犯。效果非常好。但也有扑空的时候,有次听到公路边一户人家里屋有“叭嗒”、“叭嗒”的声音,很像打牌赌博声,可中间夹了障碍。所长就千方百计越过障碍,大家也从两侧摸过去,临近才发现原是屋里窗户上的纸板发出的响声,一声虚惊。为了查案情,频频出差是常有的事。为查一宗案件。我与同事竟跑遍了大半个安徽。途中全没游山赏景的兴致。

正是派出所的那段生活,培养了我嫉恶如仇的习惯,使我深知民警们为保一方平安而付出的几倍艰辛。所长的有胆有识、指导员的严谨作风值得我一学。如今他们依然战斗在公安一线,我从内心深处钦佩他们。

派出所的那段生活。培养了我嫉恶如仇的习惯,使我深知民警们为保一方平安而付出的几倍艰辛。

一封遥远的来信

算起来,大约有十多年了,因为我那篇《淡蓝的小花》散文的发表,引起的一件似了未了的小事至今想起来仍令我感到心有不安。

那是一封遥远的来信。

那是在散文《淡蓝的小花》发表半年后的一天,在宾馆工作的大姐拿回一封信来,说这封信有可能是寄给我的。我接过信一看,那是一封似乎经过了很多人手传递,而变脏变旧了的信。在那印着很多粗细不同手印的信封上,的确写着我的名字。我刚要拆开来,却发现寄信人的地址很陌生,长长的写着黑龙江省×县×乡×沟,我努力在脑海中搜寻着,却无论如何也记不起在遥远的他乡还会有这样一个朋友;再看收信人地址,也只写着我居住的那个小镇,并没有标明具体的单位或住址。小镇虽不大,重名重姓的人也不会没有,因此我又把信还给大姐,说准是邮递员投错了,这封信不是寄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