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桓公忧天下诸侯。大国惭愧,小国附协。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之属而伯功立。——《齐语·桓公霸诸侯》
【要义】
文中以大量史实记叙齐桓公以“文事”成就霸业。开头一句“桓公忧天下诸侯”是总起,意思是说齐桓公为天下诸侯操心,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气度。而齐桓公之所以能成就霸业,文章最后点明了“唯能用管夷吾、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之属而伯功立”。即桓公成就霸业的关键在于能任用管仲、宁戚、隰(xi)朋、宾胥无、鲍叔牙等有才干的人。
本文记事简明,详略得当,条缕清晰,以洗练的笔触塑造了一位雄才大略、反对侵略、救亡继绝、仁和宽厚、善于任贤的霸主形象,实是《国语》中一篇比较优秀的长于记事的历史散文。细细品味之下,必当获益良多。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齐桓公也并不是完人,我们在肯定他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他的阶级、历史局限性。如他在称霸过程中的以武力相胁迫,使诸侯畏惧其武力,其“文治”也是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基础上的。他重贤任能但也曾重用易牙、竖刁等小人,以致死时无人过问,死后各国大乱。
【故事】
齐桓公为天下诸侯的事情操心。鲁国发生了庄公夫人哀姜和庆父淫乱祸国的事件,两个国君先后被弑,国事无主,君位没有人继承。桓公了解到这些情形,马上派高奚、敬仲前往鲁国,立了鲁僖公,使鲁国安定下来。
狄人攻打邢国,齐桓公在夷仪筑好城堡,让邢把国都迁过来,老百姓避免了遭受北狄的侵害掠夺,牛马也能按需要供给。狄人攻打卫国,卫人离开故土逃难到曹国,齐桓公就在楚丘建筑城堡让卫人重新建立家园。卫人的六畜散失,暂时没法繁殖,桓公送给他们良马三百匹。天下诸侯齐声称赞齐桓公的仁爱。因此,天下诸侯各国都知道齐桓公筑城堡、送牲畜等的行动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诸侯都归顺了他。
齐桓公知道天下的诸侯都归顺了自己,又故意在与诸侯的交往当中,收取诸侯送的轻币,酬答他们的却是厚礼。所以天下诸侯用驽劣不中用的马做见面礼,托玉用的垫子不是丝织品而是麻织品,鹿皮不是整张的,而只用四分之一块。诸侯到齐国来的使者空着口袋而来,满载而归。由于齐国用利笼络他们,用信结交他们,用武力威胁他们,所以天下小国诸侯都与桓公结了盟好,没有谁再敢背弃盟约。这是因为贪图他的好处、相信他的仁政、慑服于他的武力的缘故。
桓公知道天下诸侯都听从自己,所以又进一步大力施展他的“忠信”
外交,可以采取行动帮助诸侯就马上采取行动,可以为诸侯出主意就马上为他们出主意。他派军消灭了谭国、遂国,但自己不占领它们的土地,而是分给了诸侯,所以诸侯们都称赞他宽宏大度。他还宣布对东莱地区取消渔盐禁运,虽建设关卡,却只盘问一下,并不征收捐税,以方便诸侯,让他们得到实利。因而,诸侯都称赞桓公施惠宽广。他又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四个关塞,用作防御山戎、北狄的要地,禁止戎狄侵扰、掠夺各诸侯国;又筑五鹿、中牟、盖马、牡丘四个华夏边塞上的关隘,用来扞卫中原诸侯国的要地,借此来向中原各国显示自己的权威。一段时间之后,教化大行天下,甲、胄、盾三种防身器具和刀、枪、矛、戟、矢五种杀敌兵刃都可收藏封存起来,穿着朝服西行渡过黄河,去与强大的晋国会盟也丝毫不用戒惧了。文事就这样圆满地完成了。当时,大国感到赶不上齐国而惭愧,小国都来归服齐国。这是因为桓公能重用管仲、宁戚、隰朋、宾胥无、鲍叔牙等有才干的人,故而才建成了霸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