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
——《晋语一·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要义】
三,指君主、父母、师长三者。如一,指至死不变。食,给予爵禄。
族,即类,指人是为人的道理。致,到、达到。赐即惠、恩惠之意。力,尽力。道,道理、常理。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靠父母、师长、君主才能生长、立足于社会,所以奉事他们要始终如一,至死不变。父母生我,师长教我,君主养我。没有父母我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没有君主的食禄我就不会在社会上生活,没有师长的教诲我就不会知道人之为人的道理。所以我要始终如一地侍奉他们。只要他们需要,我可以为他们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用死来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用能力来报答君主的惠赐,这是做人的常理。
在晋王室争夺权位的斗争中,晋武公取得胜利。他劝栾共子归顺自己,并许给他高官厚禄。而栾共子却坚守自己的气节,宁死不降,遂有了这番掷地有声的回答。
这是一篇栾共子的明志文,表现了他的高尚气节和人格。气节说的是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中国人一贯讲气节。孟子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栾共子言行一致,不屈战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这种理想人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升华成了崇尚气节、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民族的共同的美德。在我们民族的发展中,无处不闪耀着这种理想人格的夺目光华,无处没有这种高尚气节留下的动人诗篇。每当我们民族处于危亡之时,总会出现一类怀邦国而忘自身、体恤民苦、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人,如苏武、文天祥、史可法等,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而那些重私利轻大义寡廉鲜耻、残害同胞只求一时之富贵权势的人,只会被人们世世代代唾骂。
【故事】
我国古代很多仁人志士为了保持高风亮节,不惜忍受种种磨难。“苏武杖汉节牧羊”就是其中一个为人们千古传颂的事例。苏武是西汉前将军苏健的儿子。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的单于为了与汉和好,遣还了以前被扣留在匈奴的汉使,作为友好表示。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护送被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臣回归。到匈奴以后,苏武手下的一个官吏张胜擅自参与了一起劫持单于之母到汉朝的案件,结果失败。单于派大臣卫律去审问苏武,胁迫苏武投降。苏武说:“屈自己的节操,辱国家的使命,即使活着,也没脸回朝复命了。”于是拔剑就要自杀。卫律大吃一惊,忙召唤医生来抢救,救下了苏武的一条命。匈奴的首领非常钦佩苏武的节操,就日夜派人去问候苏武,并以高官厚禄来引诱他,苏武对使者说:“听说过栾共子的事吗?他说:‘一个人靠父母、师长、君主才能生长、立足于社会,所以奉事他们要始终如一,至死不变。父母生我,师长教我,君主养我。没有父母我就不会存在于这个世界,没有君主的食禄我就不会在社会上生活,没有师长的教诲我就不会知道人之为人的道理。所以我要始终如一地侍奉他们。只要他们需要,我可以为他们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用死来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用能力来报答君主的惠赐,这是做人的常理。’这也就是我所要说的,请你转告你们的单于吧!”
苏武病愈以后,单于派人告诉苏武,要把他和张胜等人一起判罪,想以此来胁迫他。结果,张胜怕死,就投降了。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犯了罪,你也应当一同治罪。如果你也投降就可免于一死。”苏武义正严词地驳斥了卫律。当卫律举剑要砍他的时候,他仍然视死如归,岿然不动。
卫律只好换了一副笑脸说:“我以前也是汉朝将领,归顺单于后,被赐号称王,拥有数万奴隶,有漫山遍野的牲畜,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你今日要是投降,明日就和我一样。你何必白白牺牲呢?”苏武愤怒地起身,横眉怒目地呵斥他道:“你身为汉臣,却背叛朝廷和父母亲人,成为外族的俘虏,我为什么要学你这样的人?更何况,你现在做了单于的大臣,单于信任你,才把生杀大权交给你。你不但不公平审理,却想使两国君主再起争端,你好坐山观虎斗。你明明知道,我根本不会投降,但还要使两国相斗,杀了我,两国的战事就又会发生了。”卫律知道无法说服他,就把苏武囚禁起来。
一开始,苏武被囚禁在一个空窖里,断绝饮食供给。苏武就只好自己想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下大雪的时候,他吃雪止渴,饿了就吃毡毛充饥。
这样过了几天,匈奴人发现他居然还没死,就以为有神在保佑他,就把他迁移到北海(今天的贝加尔湖)那种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并宣称什么时候公羊能生子,他才能回国。苏武到北海以后,没有人给他供给食物,他只好用野鼠穴内藏的草籽充饥。在牧羊的时候,他手中始终紧握从祖国来时带来的汉节——汉朝使臣的信物。
苏武在匈奴被扣留了十九年。汉昭帝即位以后,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昭帝听说苏武还活着,就要求把苏武放还,匈奴也对苏武的高风亮节充满敬意,就把他送还汉朝。苏武出使的时候还年轻力壮,到返回汉朝时,须发都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