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比较胆怯、自卑,你可以鼓励孩子邀请一些孩子来家里玩,因为孩子在自己家里毕竟会放得开,相对不会那么胆小。家长要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玩具和食物,还要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做好小主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与人相处的积极性。
如果你的孩子把伙伴邀请过来后,每次他们都能玩得开心,那么你的孩子就能从这种相处中体验交往的快乐,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这样就能激发孩子的交朋友的主动性和待人的热情,使孩子渐渐克服胆小怯弱的心理障碍。当然,如果你的孩子当好了小主人,他很快就会受到伙伴的邀请,这样他就要走出家门,到伙伴家、同学家去串门了。
严妈妈说:“儿子对人总是冷冰冰的,喜欢一个人待着,不爱说话;家里来了客人,他也是闷声不响。”后来,严妈妈鼓励儿子邀客来家里玩,看着儿子交往能力有所提高,严妈妈开始鼓励儿子去邻居小朋友家串门。
有时候,严妈妈会抽空陪儿子去邻居家走动,等儿子与邻居家的小伙伴玩起来了,她就借故跟儿子打个招呼,然后回去,让儿子一人在那里玩。一次,吃过晚饭,严妈妈对儿子说:“乖乖,你去明明家玩玩好不好啊?”儿子竟然欣然同意了:“我上明明家看猫、看老鼠。”说完,扭动着小屁股走向门口,严妈妈急忙跟去开门,拍亮楼道的感应灯,儿子出门了。
儿子下了几个台阶,转身对停留在门口的妈妈说:“妈妈也去。”严妈妈对儿子说:“你自己去吧,楼下的明明都是一个人来我们家串门的,你和他一样勇敢。”听完妈妈的话,儿子下楼了。
过了一段时间,严妈妈去明明家,看见他们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猫和老鼠》,妈妈对儿子说:“明天明明还要上幼儿园,我们回家睡觉吧?”然后她让儿子向人家挥手告别。第二天严妈妈得知,儿子在明明家的表现得到了他们的一致称赞。儿子非常高兴,他通过串门感受到了快乐,交了朋友。
对孩子来说,去别人家串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孩子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社交礼仪及待人接物的方法,可以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一些新的游戏形式、学习怎样与陌生人很快相识相处。
家长有空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亲朋好友及邻居家串门,等孩子胆量变大了,就鼓励孩子独自去串门。在孩子出门之前,要教他一些礼貌用语和礼节。比如:见到主人要大大方方地问好;要礼貌地回答人家提出的问题;别人给自己东西吃,或给自己玩具时要说谢谢;没有主人的允许不能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大人说话的时候不要吵闹或干扰;和主人家的小朋友友好相处,不能损坏人家的玩具等等。这样,孩子才能受到人家的欢迎,才能玩得更开心,才能交到好朋友。
无论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串门的时候,都要让孩子学会礼貌、谦让、热情友好。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父母不能太苛求他们。要慢慢引导孩子打开心门,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给孩子表扬和激励。
邀客和串门犹如礼尚往来,如果你的孩子学会了热情地邀客,并善待小客人,那么他自然会受到小朋友的热情相待。这样一来一往,孩子在交往时的不良心理就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孩子也会逐渐融入群体,获得好人缘。
5让“窝里横”的孩子勇敢走出去
生活中,有一种孩子是两面派,即在外面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说话细声细气,从不招惹是非,遇事也老是躲着,甚至受了委屈和欺负也忍着。可是在家里却是另外一种面目,稍不如意就大喊大叫,还摔摔打打,脾气暴躁。
甜甜今年10岁了。在家里口齿伶俐,谁要是批评她,她可以跟你展开持续的辩论。如果有什么事没随她的意,她就会大发脾气,甚至摔东西、打人。可是,一到学校她就像是一个“蔫茄子”,变得特别胆小怯懦。老师批评她,不管批评得对还是错,她都不敢吱声;同学指责她、欺负她,她丝毫不敢反抗;和同学有些小摩擦,明明是对方的过错,她也不敢说自己是对的。
其实形成这种性格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最初的时候,父母总是极力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一旦父母觉得孩子的要求不合理而拒绝孩子,孩子就开始哭闹,这时父母心软了,也就答应了。这样就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暗示——如果我横、我闹,我的要求就能得到满足,家里的其他人就会让着我。
这样的孩子一旦走出家门,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时,往往会搬出在家里的作风来指使别人,但小伙伴可不吃这一套,孩子这时不但指挥不了别人,反而会遭到小伙伴们的拒绝。经过几次这样的挫折,再加上孩子适应能力不足,他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闷气,拒绝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间一长,当孩子的不满情绪和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家中,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横行霸道来补偿,以达到心理上暂时的“平衡”。
如果任由这种性格发展下去,孩子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在别人面前蛮横不讲理,要么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卑怯。这往往会搞得他的人际关系很紧张。那么,如何改变孩子“窝里横”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勇敢与人交往呢?
第一,家长要改变对孩子的溺爱。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导致孩子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父母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孩子既要“爱”,也要“严”,让孩子成为家庭里普通的一员,制定的家庭规则孩子也必须严格遵守。
父母不能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而要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做。父母可以先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事情,继而让孩子一个人独立完成。如果有些事情是孩子完全能胜任的,但是孩子依然要求父母帮他做时,请不要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慢慢鼓起勇气尝试起来。只要孩子有一点成功,有一点努力,都应当及时地赞扬他,千万不要对孩子求全责备,否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纠正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当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时,如果要求合理,父母可以满足孩子,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坚决纠正,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比如,父母可以把理由告诉孩子,如果孩子不但不听,还继续闹,那么父母应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停止了哭闹,再跟孩子讲道理,而且尽量用商量的口气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把与孩子达成的协议记录下来,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这样孩子才会在与人交往中尊重别人,交往才能顺利进行。
第三,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就常理而言,“窝里横”是典型的不礼貌的表现。试想,胡乱发脾气,大呼小叫,哭闹不止,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受人欢迎呢?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学会平心静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不一致时,可以商量,没必要大发脾气。
第四,给孩子创造交往机会。改变孩子“窝里横”为的是让孩子具备交往的勇气,这种勇气与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父母可以代替给予的,必须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获得。给孩子创造一些交往机会,例如带孩子到户外玩,让孩子多接触同龄小朋友,让孩子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谦和合作。当孩子在交往中与他人发生争吵时,只要没有危险,父母尽量不要干涉,而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以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的能力。
只有让孩子在家里学会了礼貌待人,在外敢于交往,他们才能走出胆怯心理的阴影,才可能有更多的朋友。
6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