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有个好人缘
24754400000003

第3章 美德教育让孩子更具吸引力(1)

漂亮的“外衣”固然具有吸引力,但真正具有魅力的则是内在的美德,那是一种人格的芬芳,是自然的气质所散发出来的一种高贵,它能吸引别人乐意与你的孩子结交。

1心地善良的孩子受欢迎

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让孩子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把孩子培养成人和成才的首要任务,是孩子获得友谊、结交好人缘的前提。

美国着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侄子问他,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詹姆斯回答说:“人生有三样东西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善良,第二是要善良,第三还是要善良。”善良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品质,善良的孩子才更容易赢得好人缘。

徐南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同学得了重感冒,很多同学都不跟那个同学玩,还说怕被传染。看着那个同学孤独、失落的样子,徐南心主动和他说话,连续几天和他一起玩,还帮他打扫卫生,让那个同学很受感动。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在班里表扬了徐南心。不久后,那个同学的感冒好了。于是,他就成了徐南心的“形象宣传大使”。每当有人提起徐南心,那个同学就不禁称赞他:“徐南心是我的好伙伴,他对人可好了。”渐渐地,和徐南心玩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人缘也越来越好。

妈妈听说儿子在学校做了好事,主动照顾一个生病的同学,便给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并在饭桌上郑重其事地表扬孩子。

饭后,徐南心的爸爸对徐南心的妈妈说:“这么点小事,没有必要搞得这么隆重吧?”孩子的妈妈严肃地说:“培养儿子的爱心和善良不是一件小事,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儿子知道,我们很赏识他的善良举动,这样他今后才会经常做善良的事情。慢慢地,善良就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

徐南心的爸爸听了妻子的一番话后,情不自禁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善良是种子,播撒到哪里,哪里就有希望的花儿盛开。孩子可以没有楚楚动人的姿态和脸蛋,也可以没有富足的物质财富,但是如果他没有了善良的心,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会带来亲和力,善良会带来感情的回报。孩子多一些善良,就会多一些谦让,也就多了一些宽容,多了一些理解,这样孩子就能赢得人们的欢迎,别人喜欢和他交往,他也会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小,如果总是对别人善良,那么在与人交往中难免吃亏。当他们发现孩子的善良举动时,不会赞扬孩子;当他们发现孩子因为善良“吃亏”的时候,会责怪孩子“活该”。这种教育显然无法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倒是容易把孩子教成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其实,善良和吃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善良之心是可贵的,但善良的举动却是平凡的。善良表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孝敬父母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对朋友友爱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对伙伴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关爱弱势群体也是一种善良的表现。善良无处不在,因此,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友善待人,让孩子知道对别人友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友好,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朋友。

一个小孩子,他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山谷里,大声叫道:“喂!喂!”山谷里立刻传来了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喊道:“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大声尖叫:“你是个大笨蛋!”回声答道:“你是个大笨蛋!”孩子越喊越愤怒,干脆向大山骂起来,然而,大山依然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孩子怒气冲冲地回到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友善地和它说话,它也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第二天,孩子再次来到山谷里,他说出了一番表达友好的话,同样得到了山谷的友好回敬。

儿子回来后,高兴地对妈妈说:“大山对我很友好。”妈妈说:“这就对了,因为你对它好,所以它也会对你好。在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幼,你对人家好,人家便对你好;如果我们自己粗鲁,是绝不会得到人家友善相待的。所以,你一定要记得,只有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啊!”

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孩子才能做到宽容地对待他人,同时也使孩子获得善待。这位母亲非常聪明,她恰到好处地教会了孩子怎样待人。孩子一旦学会善待他人,就有了一颗友善的心、宽容的心。那么,他自然容易获得更多人的好感和亲近,继而有个好人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从小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是对孩子强化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因为善良,孩子会变得更加真实;因为善良,孩子会更具有爱心;因为善良,孩子会变得更加美丽;因为善良,孩子才会有机会和他人打成一片。

2点亮孩子感恩的心灯

“面对孩子,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怕说错一句话,当他那股狠劲上来时,根本不把我们当爹当娘的放在眼里,说出一些让我们伤心的话……我们那么爱他、疼他,他咋就不知道心疼自个儿的爹娘呢?”这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他们觉得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而作为父母,也许已经习惯了付出,不在意得到回报与感恩。这是误解,也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位母亲讲述了一段关于自己女儿的事情:

我的女儿是个性情温和又懂礼貌的孩子,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小培养她的感恩意识,没有引导她感谢别人,所以她一直都把父母对她的关心照顾当做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

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下,刚洗好的衣服还在一边。于是我对女儿说:“妈妈身体不舒服,你帮妈妈把衣服拿出去晒吧!”可女儿说:“我不愿意,凭什么呢!”有时,我下班回家已经疲惫不堪了,女儿还要我陪她下棋,我说:“妈妈今天很累了,明天再陪你玩。”女儿却非要我马上和她玩,或一定要我答应她某个条件才肯罢休。

当我意识到这些失误后,我作了反思。现在,我经常让女儿帮忙做事,还引导她多帮助同学、伙伴。当我发现她做了该做的时,就会赞扬她,并真诚地对她说“谢谢”之类的话。现在,孩子已经逐渐发生了变化,知道接受他人关心帮助后说“谢谢”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容易犯这位母亲的错误,他们认为教养孩子是应该的,因此抱着不图回报的心态对孩子有求必应。然而,这样做无形中使孩子变得不懂感恩。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需要父母及早培养的,懂得感恩的孩子才会受人欢迎,才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才会获得好人缘。

当然,让孩子懂得感恩并不是说声“谢谢”那么简单,想让孩子真正懂得感恩,就应该在你忙的时候让孩子帮帮忙;在你累的时候,让孩子给你捶捶背;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觉到父母对他的爱,在爱中领略被爱,他也会因此而爱父母。这样,孩子就会怀有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对待同学、朋友。

一位父亲为了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他就让孩子学会写日记,专门把生活中点滴的美好事情记下来。

例如,孩子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录:“我的爸爸有一双勤劳的手,他每天都早起晚归地工作着。爸爸从不让我放松学习。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不会做的题,打算放弃。爸爸知道后,对我说:‘看你妈妈多么辛苦,你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你妈妈。’我听了爸爸的话后,就认真思考,终于做出了那道题。我的爸爸多么好啊!”

“妈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给我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今天终于穿上了,老师夸我妈妈真能干。”

“今天,爸爸带我去外婆家,外婆给准备了好多水果,并夸我很懂事。另外,我很喜欢外婆家的大花狗。爸爸说,只要我好好学习,以后经常带我去外婆家。”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忘了带彩笔,当我向同桌开口借的时候,她很热情地借给了我,这让我很高兴,以后我一定要帮助她。”

……

孩子用童真的话语,表达了对家人和同学的感激之情。当孩子有了感恩之心,他会觉得生活得特别有意思,因为他知道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也能够为别人做点好事,另外孩子会赢得很多好朋友,他的生活中会充满欢声笑语。这样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都是感恩。卢梭说:“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是一切美德之源,让孩子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过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帮助别人。所以,让孩子学会感恩,从而让孩子以友善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课。让你的孩子用感恩的心态对待别人的帮助,别人会觉得帮助你的孩子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你的孩子。这样,孩子的好人缘也就随之而来了。

3你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别人

想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孩子。例如,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讲话,这样既可以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也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思,进而为给孩子灌输一些好思想作好准备。

尊重孩子物权的本身,就是尊重孩子本人的良好表现,家长要多提供这样的示范,创造一个尊重孩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情绪体验,受到良好的感染后,孩子会更加积极地模仿父母,去尊重别人。尊重孩子的父母,更会得到孩子的尊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更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

多年前,伊弄巧是某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有一次,伊弄巧为了使考试成绩“一鸣惊人”,竟趁放学后,学生都离开学校,然后破窗跳入老师办公室盗取试卷。正当她寻找试卷时,任课的张老师进门了,伊弄巧抱头缩在办公桌下。张老师见状,动情地说:“你不要露出你的脸,也不要说话。你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了。你来这儿,是找一件你想要的东西吗?”伊弄巧点了点头。

“请你记住我的话,你走吧。小姑娘,明天上学的时候,你依然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伊弄巧低头慢慢走出办公室,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她感到既惭愧又感激。从此,伊弄巧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在和同学的相处中懂得了尊重,而不是嘲讽和挖苦他人,在学习中,伊弄巧变得踏实,长大后,她成为一名教师。

盗取试卷,在学校可是一件大事,如果按照校规处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前程也许就这样被断送了。但是在老师的尊重和感化下,那个孩子彻底悔悟过来。可见,这种尊重发挥了良好的教育和感化作用。

说到尊重孩子,有的家长也许会说,孩子是我的亲骨肉,我怎么会不了解他、尊重他呢?可实际上,很多家长经常不尊重孩子:孩子有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去找父母,碰巧父母在忙,有的家长就说“过一会儿再说,没看到我在忙啊”,之后就把孩子的“小事”忘得一干二净,使之成了没有答案的悬念;有的家长干脆就说“真烦人,一边玩去”,让孩子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如果孩子一味地执着,非要弄个水落石出,恐怕就要遭到父母的粗暴对待。在这些事情中,孩子的感受和自尊早已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孩子感觉不到自己受到尊重,他们又如何懂得尊重别人呢?

尊重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尊重孩子的意愿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孩子,他们想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都有自己的考虑,因此父母不能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比方说,在孩子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课业任务的前提下,给孩子补补课或让孩子学点别的什么东西,如钢琴、美术等,必须征得孩子的同意。

在家庭生活中,身为父母的你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与孩子闹出矛盾,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与孩子发生了什么样的争执,你都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而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难以愈合的伤害。

在与孩子日常交往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实际上是在向孩子示范为人处事的道理。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是家长,对晚辈不必太讲究礼貌。比如,他们让孩子给自己倒杯茶时,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待孩子倒来茶,他们就一声不响地接过来,独自喝茶读报。于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了这种冷漠无声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别人。这样的孩子就不会受人欢迎,也难以有个好人缘。

如果父母让孩子给自己送来报纸,礼貌地说一句:“请帮我拿来今天的报纸。”当孩子做完这件事后,再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我的小宝贝!”这就在语言行为上给孩子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事实上,以礼貌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表现,不会失去父母的尊严,反而增加了孩子对父母的敬重。孩子也会从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友好、礼貌地与人相处。

4教孩子说话要算数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对小朋友乱许诺,却从不兑现,那么他总有一天会被大家踢出局,这对孩子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前,林先生特意提醒儿子小林,不要带太多钱出去,以免弄丢了。不料,小林把带去的20元钱花光了,还向同学借。起初没有同学愿意借给他,后来,小林向别人承诺:借5元,下周一还20元!有位女同学禁不住“高利贷”的诱惑,把钱借给了他。可是,一周过完了,小林居然没有任何解释和行动。

很快,小林借钱不还,不兑现承诺的事情在班里传开了,大家纷纷表示不满,小林在班里有点抬不起头。后来,那个借钱给小林的同学把事情告诉了班主任,接着林先生也知道了此事。

林先生问小林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开始时小林低头不语,后来才吞吞吐吐地告诉爸爸:“我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钱,也不敢开口向你和妈妈要。”林先生有些生气地问:“那你当初为什么借?还要给人家那么大的承诺呢?”小林吓得小声地说:“其实,当时我只是想把钱借到手,没想到一张口说了大话。”

林先生想了一会儿,对小林说:“儿子,你要为你的话负起责任,不然今后谁也不会相信你,知道吗?”看着儿子无奈的表情,林先生说:“我可以给你20元钱,你明天一定要还给那个同学,并向对方道歉,因为你已经违背了诺言。知道了吗?”

小林听了这话,马上乐开了花,正当他想说什么的时候,林先生说:“如果你认为我是在白白给你垫付20元钱的话,那你就错了。你必须在一个月后把这20元钱还给我,你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获得20元的报酬,或是在学习上争取好成绩来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