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周末读点社会心理学
24780700000011

第11章 人际吸引与社会交际(2)

赞成者认为,“有奖让座”是一种鼓励道德行为的方式,从结果上看,达到了推进道德行为的目的。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要辩证看待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应该鼓励这种行为。趋利是人的本性,无偿献血的运作机制就很值得借鉴——我们相信大多数无偿献血者动机的高尚,但献血后本人和直系亲属在需要时可以免费用血的政策无疑是一种物质刺激。我们一直不好意思承认这个事实,一直标榜只管付出不求回报,其实这是自欺欺人的。对于“无私奉献”,人们是倍加赞赏的,其实,有无“奉献”结果最重要,是否“无私”却不必较真。对于“有奖让座”来说,象征性的奖品,只是参加者行为的促使因素而非决定因素。我们的社会应该有效利用并引导人们“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利己的同时有益于整个社会,这样远胜于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反对者则指出,把道德行为同物质利益联系在一起,是对道德的亵渎,不可取。“道德货币化”是反对者持论的核心。绍兴文理学院的潘立骄同学说,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体现了一个公民的高尚境界,它完全是自愿的,不需要任何物质回报,也不能用钱来衡量。一些网民认为:既然让一次座就能得到5角钱,那么极有可能给某些唯利是图的人提供盈利的机会,造成“职业让座人”的出现。以后还会催生“有奖问路”、“有奖扶老携幼”、“有奖做好事”等功利怪胎。亦有学者指出,利用人们的功利心来推动社会公德的形成是一个误区。一次调查中,约有82.9%的人认为这“是对让座这种无私行为的侮辱”。绍兴市民许进民就认为,一个高素质的人,自然地会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爱心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以有偿方式奖励这种行为,让座者会感觉自己的爱心被贬值了。他说:“以前看到有需要的人上来我都会让座,但实行有奖让座以后,我反而会考虑一下,好像我是冲着那5毛钱让的。”

本文无意介入这一新版本的“义利之争”,这里只是想说,争论双方都忽略了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一个社会心理学常识范畴——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亦称外部理由。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理由,如出于自身自觉的需求,被称为内部理由;如出于外部刺激,则称之为外部理由。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退休老教师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都要来窗下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教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儿童活泼好动,乃是天性,很好。我将设立“最高音量奖”,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我每次都会根据你们吵闹声音的高低给予不同的奖励。奖项分别是:5角,3角,1角。第一、二天,老人兑现了自己的许诺;第三、四天,则将最高奖降为3角;第五天,“最高音量奖”只有1角。最后几天,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就不叫了”,再也不到老人居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这一故事说明,一种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这里的关键在于“理由的转移”。故事里的孩子们吵闹的内部理由很简单——“玩耍”,而老教师却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外在理由或虚假理由——“报酬”,当报酬逐渐降低或没有,而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这一“外部理由”的时候,老教师终止了报酬,也就是终止了外部理由,同时也就终止了吵闹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如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现在,再反观“有奖让座”现象,就很清楚了。“有奖”,显然是属于“让座”这一道德行为的外部理由;“让座”能否持续,完全取决于“有奖”能否持续。“有奖”是否合理,能否胜任提升国民道德水平这一重任,议题重大,牵涉广泛,目前都不敢确定。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旦“无奖”,“让座”率必然也会随之大降。

十四、“同志仍需努力”与“心理闭合”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无疑是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构成一句名言,除了其历史语境和思想价值之外,还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原因。

从逻辑关系来看,“同志仍需努力”的前提是“革命尚未成功”,即未完成、不圆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和事物印象深刻。试想,在你面前出现了两个圆,一个是整圆,线条完整无缺,一个是缺圆,留有一段空白弧,你对哪一个圆的印象更深一些?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面试官问了你很多问题,有的题你能顺利回答,而有的题太难了,你无论怎样冥思苦想也回答不出。回家的路上,甚至回到家后,你对哪些问题印象深刻?哪些问题使你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刘邦和项羽,一个夺取天下,衣锦还乡,一个不忍以败将身份见江东父老,英雄末路,自刎乌江,这两个历史人物哪一个更有魅力,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知名度更高一些?答案自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之所以对没有完成的缺圆、没有回答出的问题、没有成功的英雄印象深刻,是因为“行为完成”会导致“心理闭合”,而缺圆、悲剧往往处于各类“行为”永远不能完成的状态,此刻行为者的大脑中会出现要填补这段“未完成”的空白弧形的努力,所以心理会处于开放的兴奋状态,从而形成一种心理张力。

所谓“心理闭合”,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拒绝接受外界的信息刺激。处于闭合状态的心理世界,犹如一座关闭了大门的城池,拒绝一切外来人员的进入。研究表明,“心理闭合”主要与“行为完成”有关。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多次观察注意到,饭馆里的服务生能够很容易地记住尚未付款的顾客的账单细节,可是,一旦顾客付过款后,他会马上忘记这些细节。这一小小的发现使他得出这样的推测:人的动机和记忆存在一种闭合现象,心理闭合是否出现与实际行为是否完成有关:行为未完成,则心理保持张力,记忆清晰;行为完成,则心理闭合,张力消除,记忆也随之消失。此后,卢因的学生,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Bluma Zeigarnik)用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老师的推测。她给128名小学生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诸如读小说、制作泥人、解决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要求学生们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她让学生们完成其中一部分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学生们进行到一半时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几小时后,她要求学生们回忆他们所做的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学生能清楚地记忆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模糊,甚至遗忘。这个实验证实了卢因的推测。布鲁玛认为,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解答一个谜语、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语言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从而保持积极的心理。保持“心理张力”的关键在于外在行为是否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使得没有解决的张力永远存在,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张力系统也将随之消失。

有一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名为《硫磺岛》,画面是四个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正在把美国国旗插在岛上,由于四周缺乏固定物,旗杆很难固定,画面上一个士兵在前呈斜蹲弓步状,努力寻找插入点,三个士兵在后顺势扶起旗杆,因此,整个旗杆呈45度倾斜状,处于一种“尚未完成”的斜插状态。这种“尚未完成”的画面,给人以一种极大的视觉张力,欣赏时会感觉随着士兵的努力,旗帜在缓慢地移动、竖立,人们的视觉会补充那“尚未完成”的空间……硫磺岛是一个长5英里,最宽2英里的火山灰岛,由于其战略位置重要,美、日军队在此进行了殊死搏斗。硫磺岛战役历时31天,1945年2月23日上午10点15分,美军在付出了6821条生命、19217人负伤的代价后,终于夺得了高出海平面550米的斯利伯奇峰,于是插旗以示纪念。其时美国随军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目睹了这一场景,巧妙地把它拍摄下来。战后,这张记录了美军所经历的最惨烈战役之一的照片被视为美国的“国家圣像”,珍藏于华盛顿。从审美心理上看,这幅照片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完成”,如果拍摄的是旗杆直立,旗帜飘扬,也就不会有这样高的价值,因为已完成的东西会使观者产生“心理闭合”。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照片《13人抬1人》,据四川新闻网和《成都晚报》报道,2008年5月20日,汶川地震救灾期间,一张解放军、专业救援人员、医生以及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抬着一副躺着伤员的担架艰难跋涉的照片在各大网站转载,网友称这是一张应该被历史永远铭刻的照片,应该被保留起来。记者注意到,这张照片已经被多个网站、论坛转载,天涯社区甚至还将它做成了网页封面主图。有网友甚至将这张照片与鼓舞了许多美国人的硫磺岛战役图片做了对比,认为“不相上下”。那么,究竟“不相上下”在哪里呢?主要还是那种“未完成”的艰难姿态所造成的张力,整个画面给人造成一种视觉震撼。因此,有网友建议将这幅图片刻成雕塑,以永久纪念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