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另类日本文化史
24784500000019

第19章 何以生出贫寒的乡愁与童心?(1)

——湿气文化的青苔绿墨

(一) 一只熟透了的梅子落地声

风土,具有不可选择的宿命。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

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日本风土学者第一人和辻哲郎在其《风土》中写道:

日本属东亚季风地带,以其夏有暴雨、冬有大雪的两大特征区别于其他亚洲地区,加上台风所具有的季节性、突发性特点,三者结合形成了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一是丰富流露的情感在变化中悄然持续,而其持久过程中的每一变化的瞬间又含有突发性;二是这种活跃的情感在反抗中易于沉溺于气馁,在突发的激昂之后又潜藏着一种聚起的谛视。这就是深沉而有激情、凶顽而又恬淡。

著名画家东山魁夷在《与风景对话》中说:

日本列岛处于一个较好的纬度上,在南北狭长的地形上,山脉像脊骨贯穿其中,周围被复杂的海岸线所包围,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树木种类繁多,并且极其茂盛。四季变化分明,经常呈现出山顶是积雪、中部是红叶、山脚还是一片绿色的景观。出现一幅具有柔和色调的风景特征。日本的风景就是如此的多姿多彩。同时,空气湿润,霞光透过云雾,又呈现出一派朦胧而明快的气象。

而另一位语言学家大野晋说得更透彻:

基本上说,我认为日本是一个易于居住的国家。气温适宜,不冷不热,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够生存下去。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思索生活的目的或手段什么的。

终日不息的梅雨,在夜深人静后,悄悄地放晴了。

恰好是有月之夜,庭院的树影像水一样映在窗纸上。猛然醒来见此情景,那种惊异的感觉,也是梅雨季节才能享有的情趣。

在没有月亮,黑乎乎的晚上,夜半更深,难以成眠。刚才降落的细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所有的草木,把滚着雨滴的湿漉漉的头发贴在地面,无力抬起,疲惫不堪。万籁俱寂,这时,常听见什么东西“吧嗒”一声落地。

那是一只熟透了的梅子,脱离枝头的声音。

(二) 拖住你脚步的湿气

日本的神道教,学着西方,也编了一个“创世说”:

1万多年前的一个黎明日,日本列岛从迷雾覆盖的海上冉冉升起。世界上的所有其他岛屿和大陆,都是为了点缀日本而随后出现的,神最先创造了日本。

因为是从海上升起,它四周环海是必然的。以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大岛为主岛,日本共有海岸线在100米以上的岛屿6852个,如果加上海岸线在100米以下的岛礁,日本大概真可以号称“万岛之国”了。

大自然给这个岛屿的独特的恩惠,使这个岛屿披上了神奇的色彩。它群山叠嶂,起伏绵延,占了国土的80%。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脉就有21座。山多带来的另一个恩惠就是雨量充沛。日本年平均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大大高于欧亚大陆东岸和西岸国家。例如,秋田的年降雨量是同纬度北京的3倍。东京的年降雨量是伦敦、巴黎的2倍多。日本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九州东南部、四国南部、纪伊半岛东南部以及中部的福井、石川、岐阜等县境,其年降水量均在3000毫米以上。濑户内海沿岸,东北北部地区的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东半部,年降水量少于1200毫米。季节不同,日本的降水量有明显变化,大体有这样三种类型:

(1) 内日本型——冬季季风降水(雪),以12月或1月为最多。

(2) 西南日本型——梅雨降水,以6月或7月为最多。

(3) 东北日本型——台风降水,以9月为最多。

此外,从年平均降雨量来看,如果纲走是839毫米为最少降雨之地的话,那么尾鹫就是4118毫米为最多降雨之地。

雨量充沛的结果(日本列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就是河川的发育极为成熟。17万条大小河川在这座列岛上自由地欢快流淌,其中13000条在地图上有自己的名字。充沛的雨水养育了繁茂常青的森林。如被日本人夸为流水量最大的利根河上流的三国山脉,有世界著名的森林;木曾河养育了木曾山的森林;米代河上流的奥羽山脉,诞生了一望无际的“秋田杉”;筑后河上流的日田山地则是高耸入云的“日田杉”。整个日本列岛真是松涛翻滚、绿海碧天。

茂密的森林,必有温暖潮湿的气候相佐。阳光不强不弱,雨量充沛。由于水蒸气的作用,鲜绿的植物被蒙上一层雾气,滴满露珠。空气中弥漫了湿气。伸手可触之处,都有一种湿漉漉的拧出一把水感觉;连时间似乎也被湿气所蔓延,总是慢腾腾地拖住你往前走的步子。在京都,在奈良,这种感觉尤为明显。那金丝梅、芙蓉花、花李树、小米樱、楚楚可爱的富有日本风情的花瓣儿,也都湿漉漉地开放在庭院与路边。

当然,川端康成笔下的伊豆天城,也绝不输于京都和奈良:

山麓的雨水充沛,尤其是月夜的溪流,常常笼罩着美丽的雾霭。

天城山矗立在伊豆的正中间,无论从哪个方向漂来的水蒸气,都会碰上它,掠夺半岛的雨云,也得在经过时向天城山打招呼。只有天城的山峰,才有很多夹带雨云的风。所以取名天城私雨。

伊豆的绿,带有一层黑油油的光泽——植物如此繁茂,得益于三面环岛的暖流。因为背面围绕着富士、足柄、箱根的山峦,所以水蒸气从暖流的海面升起来,充分浸润着半岛,使整个伊豆的火山岩成粉状化而飘落,化成了肥沃的土地。

无处不在的湿气,使日本人的感觉也弥漫着湿气,智慧也带有湿气。结果,日本文化也就成了世上绝无仅有的湿气文化。日本学者神崎宣武就写过一本《“湿气”的日本文化》的书。作者声称,与柳田国男的《海上之路》,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国家》、上山春平的《照叶树林文化》不一样,这里展示的是一种不同角度的日本文化论。

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论呢?

(三) 日本特有的草庵思想

先来看看日本人的居住。

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在欧洲共同体会议上,英国人在报告中首次用“兔子屋”来形容日本的住房,以显示和欧洲的石造建筑相比,日本是多么的贫寒。但是这位发言人恐怕不明白,这恰恰是日本人独特生存智慧的显现。

其实,风土上来看,日本式的传统木造住房,一般是独门独院的。采用“高床式”(地面与地板之间的高度在40厘米左右)的地板抬高结构(日本人传统观念上认为,睡在潮湿的地方最为消耗体力),以便睡觉时避开潮湿。房子的窗口很大,以利夏天通风,冬天有温暖的阳光照入。障子(拉门)则是在木框上糊上一种吸潮性很强的和纸而制成的,用来间隔各个房间与走廊。贴上和纸的障子(拉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隔热性。如再配上淡雅清凉的和画,凉爽气就会沁人心扉。房间内都铺有榻榻米。它是一种用稻草编制的草垫,具有夏天凉爽吸潮,冬天柔软舒适的特点。而屋顶则是用专门的草(具有吸潮吸热的功能)铺就而成。

这种日本式木屋的最大优点在于:在高温多湿的雨季能调节湿度,当湿度大时能自动吸潮,干燥时又会从自身的素材中释放水分,起到天然调节的作用。如东京大学的教授曾用三对老鼠进行试验,把它们分别置于木制、金属制和水泥制的箱子中。这三对老鼠分别产下15~18只幼鼠。三星期后,木箱里的幼鼠九成生存,金属和水泥箱中只有四成的幼鼠成活。此外,木材还有抗菌、杀菌、防虫的作用。这对湿气很重的日本来说,更显得重要。

根据科学家的见解,凡是地球上生长的物体,以树木最为长寿,即使采伐后的木材也依然成活。如日本在公元7世纪建造的法隆寺,是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前几年在修缮时发现其木梁之中依然散发出桧树的幽香。这就证明树木建屋后还能继续成活达1200年以上。因此木屋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为此,今天的日本虽然欧式建筑相当流行,但当日本人个人家庭需要买房和建房时,其首选还是木造的“一轩家”。这就应了多少年前兼好法师在《徒然草》里的一句话:“建造住房,须想到夏天”。这也就是说,与冬天的寒冷相比,夏天的高温多湿更是要用智慧首先解决的问题。自然的木屋向自然敞开,使整个房子和外界自然连接在一起。人在屋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体验到自然清风和晨夕之光的变幻。这恰恰是日本特有的草庵思想。

(四) 木屐与和服的湿气论

再来看看日本人的穿。

高温多湿的风土决定了日本人的穿戴也具有特殊性。

现代意义上的皮鞋,在日本的历史100年都不满。在这之前,日本人所谓的穿鞋就是以通气性作为第一要义的独特的“鞋”,即草鞋、木屐和布袜。除此之外,就是赤脚。1901年明治政府曾在东京专门发布了“裸足禁止令”。可见百年前的日本人还是土味十足。一方面是湿气重,一方面是稻作劳动,因此寒冷地带的游牧民族的靴与鞋,在日本就不适用。韩国人曾辛辣地把日本人的脚比喻为“猪脚”。何谓“猪脚”?就是脚拇指和其他四脚趾截然分开。其原因就是长期穿草鞋、木屐、足袋所造成的。对于这个比喻,日本人倒也能平和地接受,说“这无关乎文化的优劣,而是不同的风土必然产生的不同文化”。

木屐,分为高木屐(带齿木屐)和田木屐(板木屐),后者多用于在稻田湿地干农活,前者则是一般行走用。由于和湿气大的土地隔开了,就保证了通风性和凉爽性,所以高木屐在平安时代就开始普及了。如有一幅《饿鬼草纸》画卷上,就表现的是当时的庶民蹬着高木屐在行走或去厕所方便。传统的日本木屐,凸为3块木条,配穿“达比足袋”(短袜),迈步时较稳。木屐走路时发出“咯哒咯哒”的声音,很有节奏感。明治开化以后日本开始流行西洋的鞋。但随之而来的水虫、脚气等皮肤病开始在日本流行。日本人对这种鞋很有抵触。据《明治文化史·生活篇》的介绍,日本在进入昭和年代(1926年)时,穿皮鞋还仅限于村长或教师。因此皮鞋在全民中的普及是相当晚的。直到现在,日本的一些药妆店门口还写上“水虫请相谈”的字样。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木屐的形状也就各异。如:

漆木屐——舞妓与少女穿用。里面为空心木,走起路来能发出更美的声音。

雪木屐——雪天不沾雪的木屐。

三齿木屐——为花魁道中的时候穿用,较高。

庭院木屐——在庭院穿用的木屐,较低。

海苔木屐——能在海里采集海苔时穿用的木屐,形状似小木凳。

舞台木屐——表演文乐的人形穿用。

滑道木屐——能滑冰的木屐。

在多湿的气候下发明的木屐,具有通风,不会患脚气,而且脚趾间的刺激,还能促进健康等优点。日本的理学博士寺田寅彦就曾以“木屐的生理学”,“木屐的力学”作为题目,进行过研究。足见当时的日本人还是灵性十足的。现在有时在东京的街巷里,偶尔还能看到远久时期的光景。一些上年纪的日本男性,穿着浴衣,拖着木屐,地面发出“咯哒咯哒”的声响,似乎整个东京都跟着晃动。在东京的下町等地区,一到晚上,在钱汤(浴室)的入口处,也经常能看到排列着的木屐。当年周作人在东京生活期间曾也写下木屐的文字:

去年夏间我往东京去,特地到大震灾时没有毁坏的本乡去寄寓,晚上穿了和服和木屐、拐杖,到帝国大学前面一带去散步,看看旧书店和地铺,很是自在,若是穿着洋服就觉得拘束,特别是那么大热天。

木屐在现代日本人的生活中还是留下了相当大的痕迹。如在春末初夏还略有凉意的季节,日本女性就迫不及待地脱下高跟皮鞋,赤脚穿上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高跟拖鞋。在车站,当人群簇拥,争相转乘电车下楼梯时,高跟拖鞋齐声发出“塔塔塔”的声响,倒也堪称一大特色。虽然防湿的功效性让位给了美足的装饰性,但还是令人想起木屐时代的日本。其行为方式是一脉相承的。

说到和服,总给人一个幽雅得体的高级感,其实和服从发源来看近乎原始人的装束,无任何美感可言。女装和服最早被称为“贯头衣”,男装和服被称为“横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再用带子系住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裙子的下装,原始但实用。所谓“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减的布围在身上,如同和尚的袈裟一样露出右肩。这正如《魏志·倭人传》这样描绘最初的和服:“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

日本真正上规格和体面化的和服,是从中国唐代开始的。那时高腰、长裙、斜襟、宽袖的唐装从中国传到日本,一开始作为一种优雅、一种风流,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小范围地流行。但因为在其样式上难以散热等原因,所以没有在一般庶民中普及开来。为此在遣唐使被废止的894年,日本对和服进行了适应自然风土的改造。把通气性作为第一考量的结果就是在和服上开了8个“透气孔”,且把和服的袖、襟、裾组合成均能自由开合,使得和服具有了挽袖能露臂、翻裙能露足、开襟能袒胸的便利性。而缩腰只用一条通风良好的腰带。在布料上也尽量选用吸汗性强的棉和透气性强的麻等。据《古事记》、《日本书纪》、《埴轮图集》、《古语拾遗》等文献记载,日本绳文时代后期和弥生时代的服装已经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纤维材料制作,腰带子选用倭文布。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风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