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另类日本文化史
24784500000021

第21章 何以生出贫寒的乡愁与童心?(3)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喜欢虫。《日本书记》里就有了许多关于虫的故事。高桥千剑破写的《花鸟风月的日本史》中,认定日本人开始养虫,热衷于听虫鸣叫,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而在平安时代,贵族们喜欢的虫就有铃虫,松虫、蟋蟀、蝈蝈、结草虫等。《东都岁时记》记载,在江户时代的道灌山和御茶水等地就有10多个听虫鸣叫的地方。《万叶集》卷十中言:“庭院草丛中,传出蟋蟀唧唧,秋天就来了”。

从虫鸣中聆听到秋的脚步,这种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性直觉,非日本人是很难理解的。这种心境同样在鸭长明的《方丈记》中也能找到:“夏闻杜鹃之鸣啼,相契指引吾幽冥之径。秋日蝉声盈耳,闻之对无常俗世生别悲。”从杜鹃之啼想到人世,从蝉鸣感觉无常。流露出一种日本人特有的“哀愁”情调。

现代的日本人更喜欢虫。小说家德富庐花在《自然与人生》中写道:“有月好,无月也好。风清露冷之夜,就在这林子边上走一走吧。听一听松虫、铃虫、纺织娘等的鸣叫。百虫唧唧,如秋雨洒遍大地。要是亲手编一只收养秋虫的笼子,倒也有趣得很。”听虫如听歌,故日本人称虫鸣又为“虫的音乐”。

再看东山魁夷的笔下: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吱吱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而散文家宫城道雄,留下一篇《四季的情趣》散文,看看他对虫鸣的感受和理解,你就知道什么是日本人的敏感和纤细了。

“在山上,茅蜩这种蝉叫得很起劲。照我的观察,声音高低只有两种,是固定不移的。这就是已相差半个音来鸣叫。用日本高音来说,一个以do音在叫、一个以xi音在叫,在哪儿听也是如此。”

“秋夜,虽整夜聆听秋虫的声音,我也不感到厌倦。草云雀等不间断地拉长声叫个不停。用短促的断音叫的是变色声鸣虫,保持准确的拍节来叫的是蟋蟀。油葫芦的样子听说挺严肃,而声音其实比草云雀等还要平淡无奇,这倒也颇为有趣。油葫芦的叫声先高后低,我用音调笛子一比,最初是用比xi 低半个音的声音叫起,然后变成比la低半个音的了,这声音听起来清亮柔和。”

“不论怎么说,人们最珍爱的是金铃子,把它推上秋虫的王座是有道理的,它的叫声高雅,可说最能代表秋声。”

当然,说起日本人的听虫,有一个人不能不提。

300多年前的一个雨后的傍晚,有一位头戴斗笠的游山之人(芭蕉),登上1015级的石阶,来到了一座位于山形县的山寺。山寺置于浓浓树荫和奇岩怪石之中。周围一片宁静。突然,一阵被雨水渗透般的嘶哑蝉声,在层层的厚叶中沉重地泛起,又被风扯得断断续续,凄切而哀婉。于是,一句千古传颂的名句诞生了:

幽静啊,

蝉声渗入岩石里。

听蝉声,芭蕉听出了雨后的蝉鸣把一层新绿的湿润,揉进悠悠的白云之间,让酷暑中流进一片清凉。听蝉声,芭蕉听出了动与静之间的鲜活的关系。大自然中最孱弱的蝉声,居然能渗入到岩石中,那是一种怎样的静啊。反之,坚硬的岩石能被渗透,那需要一种怎样的动(声)力啊。以动托静、用静衬动。芭蕉从蝉声中,听出了日本人思辨的最高智慧。只可惜芭蕉用徘句写了这里的幽静,却也就此带來如潮的观客,让这里的幽静从此不再复見。

同样是听蝉声,南朝诗人王籍听出了“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句子。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当然不失为表现动与静的名句,但从表现的力度上和感受的细腻上,似乎芭蕉更胜一筹。这正如钱钟书所云“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

非常有趣的是,早于芭蕉的万叶诗人却从咏蝉常含悲的角度来听蝉鸣。在《万叶集》中,有三首咏蝉之诗,一首云:

夕影斜映,晚蝉低鸣。

日日聆听,不弃不厌。

另一首言:

晚蝉哀鸣,时泣时停。

悲恋在心,泣之不停。

再一首曰:

岩飞瀑布,阵阵轰鸣。

蝉鸣不停,故国乡情。

万叶诗人们笔下的“晚蝉”之音为“低鸣”,“哀鸣”,“轰鸣”,使人想起晚暮的悲情,落日的凄凉。这里,绝对没有中国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喜悦之情。

如果说喜欢虫鸣表现了日本人敏感的一面,那么,喜欢青苔则突出了日本人纤细的一面。

凡雨多潮湿、日弱幽暗的地方,容易生出厚厚的青苔。这是大自然的风土所给予的。当然从审美意趣来看,写诗作画都属常态。如唐朝的刘禹锡就写过“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的诗句。但像日本人那样喜欢青苔,礼赞青苔、并把青苔写进国歌里的,放眼世界,恐怕是独一无二。与中国后汉时代的名医华佗以青苔作药用,强调其实用性不同,日本人把青苔主要用作审美对象,以表现心绪的孤寂。

在大阪南区最喧闹的道顿堀,有一条隐身在巷子里的石砌小路“法善寺橫丁”。天色阴晦,寺前的灯笼泛着淡淡的橘黃色,这里最有名的就是这尊浇水不动明王。一开始不懂这尊神像为何布满青苔,后来才知道,参拜者要浇水在不动明王身上,以祈求所愿。经年累月,这尊神像便自然长滿了厚厚的青苔。而日本人则从这墨绿的青苔,体会到了一种涩泽、一种幽邃。植物学家在天城山感到珍奇的,是藓苔类中的反沟羊齿、陇见羊齿和净帘羊齿。这些羊齿草长在净帘瀑布岩石上和洼地里,茂密旺盛。

京都的西芳寺有个著名的苔寺。苔就像盈绿绒毯,布满整个池泉庭园。石缝水边,树木根处,巧妙而奇特地伸满青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呈现出层层微变的色彩,奇妙无比。若是蒙蒙细雨天,青苔上吸着水珠,泛着亮点,一股清新的湿气扑面而来。这座名寺早在圣德太子时期就开土,距今已有1300年。这里的青苔,并不是来自庭园造景的刻意,而是由于明治时期的离佛废释运动,造成经费短缺,无力整治庭园,青苔便随着雨雪霜露的变化,随着日月星辰的交替,开始泛墨显绿,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令人叫绝的是,日本人还对苔进行植物学和色彩学的研究,竟然发现西芳寺的苔有120种之多,日本人纤细的感觉可见一斑。

日本木造一建户的小小庭院里,主人会每天蹲下细细地观察,冒着湿气的青石,今天是不是又冒出带涩味的青苔?笼罩在湿气中的石灯笼和洗手钵,也因其爬满青苔而显得有生气。眼前那远久岁月的小木桥,也因其青苔层层,使过路人不忍踏脚“破坏”,小木桥竟成了观赏桥。而街心花园里的幽山古池,也有落满沧桑的青苔。甚至在民家的屋顶上,也洇染着绿意。日本人给它诗化,曰:“墨瓦青苔”。日语中的很多词,也与苔有关。如“苔枕”、“苔被”、“苔庵”、“苔筵”、“苔衣”等。兵库县立大学理学博士秋山弘之在《苔之话》的专著中,专门写上一节“苔与日本人”,其中大量应用了藤原定实、和泉式部、西行法师、良宽等人的和歌和俳句,用来表达日本人的独特的苔的心绪。

大和美意识的集大成者谷崎润一郎,说出了日本人的纤细的青苔情结:

由窗外看去可以欣赏庭园之美,微弱的光线透过纸门的反射,使人陷于冥想的境界。其墙壁呈幽静,闲寂之趣,木纹清晰可见。抬头一望,只见一片蓝色的天空与青翠的树叶。若在雨天,尚可听见雨滴丛树叶滴下石灯笼,再静静地滴在飞石青苔上,又从青苔渗进泥土里的声音。

你看,微弱、幽静、闲寂、雨滴、冥想,然后是青苔,静静的青苔,给人一片古雅幽玄的视觉影像。

看来比起色彩斑斓的东西,日本人似乎更喜欢灰灰的、暗暗的、涩涩的东西;比起被打磨得光亮艳丽的人为之物,日本人更欣赏朴质枯淡的自然之物。因此,相对于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日光东照宫,日本人更倾向于本色原始的伊势神宫和出云大社,前者没有被选作日本建筑的代表,后者成了日本建筑的典范。

日本人喜欢青苔,是喜欢其色。它呈绿色,但又不是鲜活的大绿。它更接近墨色的绿,深渊的绿。这就带有了紫色状的神秘。故青苔之色又称魔鬼之色。它幽寂,带有梦魇。它明澈,带有“雨过青苔润”。(诗人松尾芭蕉语)无怪乎日本的国歌《君之代》就选了公元10世纪的《古今和歌集》里的和歌:

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

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

长治久安兮,国富民泰。

潮湿的岩石上遍生青苔,这是日本人的最爱。国歌,唱出了大和心。

(九) 日本人的性格——黏糊糊的日本语

湿气滋生万物,万物透着湿气。连日本语,一国之语言,也浑身上下都是湿漉漉、黏糊糊的。

日语,有“撒旦的杰作”之称。16世纪中叶,一位在日本传播天主教的传教士,给罗马教皇的信中说:“日语一定是魔鬼撒旦发明的。他想以此来阻止我们向日本的异教徒传播福音。”当然是调侃之话。但是它点出了日语的最大特点——达意的暧昧性和悟意的困难性。

这种暧昧性和困难性首先来自于日语本身:它属于粘着语,也就是说,日语主要依靠在实词后面粘附虚词的手段来表示句中的语法关系。此外,日语还用“可能”、“好像”、“似乎”、“看起来”、“是吗”、“我了解了”等这些似是而非的说话人的感觉构成基本句型,这一语法现象,世界罕见。目前世界上虽然有约2794种语言,但日语要找朋友相当困难,它相当孤独。这正如学者新渡户稻造所云:“在语言学上看来,日本语是伶仃的孤儿,和它的左右前后各方面的言语没有什么关系的。”

日语词语在世界属于最多的之一。平凡社出版的《大辞典》收了72万词语,岩波书店1997年第五版的《广辞苑》,所收条目23万条。而中国1999年版的《辞海》所收条目是122835条。日本中学生用的国语词典,有50000条之多。而中国学生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只有43000多条。法语只要掌握5000单词,就可理解96%的对话。而日语则要掌握22000单词才能随意。

这里,为什么日语词汇有这么多呢?就是因为日语在表达上,要云里雾里说上一大串,才能在最后知道结果,如究竟是行还是不行,究竟是去还是不去,究竟是给还是不给。再如“哈依哈依”这句话,日本人高兴的时候说,不高兴的时候也说;同意的时候说,不同意的时候也说;训斥的时候说,被训斥的时候也说。是乎非乎,白马黑马,全在于听者的自己判断。如判断错了,谈判也就失败了,事情也就砸锅了。

战后的昭和六十年代,日本有一首非常流行的歌叫《相见在有乐町》。歌词有唱道:

等待着你,

外面下着雨。

这句非常日本式的歌词,引来日本人的狂喜。这里有趣的是,如果“等待着你,外面刮着风”,就不是日本式的。如果“等待着你,外面旭日升起”,也不是日本式的。那么,为什么下雨才是日本式的?日本民俗学家池田弥三郎在《日本人心的倾向》一书中解谜说,下了雨的日本语更有黏糊糊的感觉,编成歌词,用来表达恋爱,那才是日本式的扯不断理还乱的黏糊糊的爱情。

《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一本随笔集,被日本人称为文学的“国宝”,其所用语言不妨举一例。

“常绿树多的地方,乌鸦在那里栖宿,到了夜里,有的睡相很坏,就跌了下来,从这树飞到那树,用那睡迷糊的声音叫喊起来,这与白天里所看见的那种讨厌样子全不相同,觉得很是好笑的。”

黏糊糊的说了些什么呢?究竟想要说什么呢?读者的思路也跟着染上了黏糊糊的一片糊涂。原来“国宝”也是如此。一如黑夜的神秘、熹微的晨光。这种黏糊糊的语感,正是难以捉摸的日本人的心理表现。

再看明惠上人的和歌。这位有“月亮歌人”之称的和尚唱道: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

明明明的

明明的月

像纳豆一样,黏糊糊的扯不断;像青苔一样,湿漉漉的干不透。

第一个站在斯德哥尔摩讲坛上的日语作家川端康成,发表过题为《美丽的日本与我》的讲演。通篇是和歌、俳句与古诗,极为暧昧、极为黏糊。就连演讲标题,也充满暧昧:“我”从属于“美丽的日本”;同时“我”与“美丽的日本”同格。大江健三郎说,通过这一标题,川端表现出了独特的神秘主义,这种神秘主义,非日本人是很难理解的。

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人的言语表现》一书中说,日本人为人处世,与人打交道的性格,是与日语的精神相一致的:不用说的地方尽可能不说、不用写的地方尽可能不写。如果万不得已要说要写的话,则尽可能短。对方听不懂或不明白也不要紧,以心传心就会达到意思的疏通。看来,带有湿气的日语和带有湿气的日本人的性格,真是令人难以看懂和看透。但反过来说,这是不是也属岛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呢。一切尽在不言中。不像弟弟那样热衷研究日本文化的鲁迅,倒对日语的评价不低,他说日语最能表现,是一种哀婉的智慧。

(十) 日本人的美意识——非黑非白

还是和森林的湿气有关。不强不弱的阳光,霭霭雾气的缥缈,鲜绿的植物被蒙上了一层霭气,而变成柔和的非黑非白的中间色。虽然西方人也喜欢用中间色,但日本人的中间色,好像蒙上了几层霭气,带有几分神秘,让人一眼难看透,让人无法捉摸,而这就是日本人呼之欲出的美的意识——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