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暗示
24813100000019

第19章

“古时候,有一个公子哥,平常不求进取,厌恶读书。读了好几年书,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但是他非常圆滑、精于世故,即使自己肚子里没有丝毫墨水,却买通了上面的关系,贿赂了主考官,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功名。

“但是,他终究胸无点墨,更没有当官的能力。他既不认识上级发下来的官文,也没有办法管理州内的百姓。虽然他每次都能想办法把事情处理得妥妥当当,但是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有一次皇帝来他的辖区微服私访,亲眼目睹了他的无能行为。

“后来,这个来路不正的官员得到了罪有应得的下场。”

话音刚落,班主任又接着说:“我知道这次考试的时候,有的同学抄袭了别人的试卷。你们应该明白,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不想看到你们像那位弄虚作假的公子哥似的,被自己的小聪明所害。”

听完班主任的话,萧寒惭愧地低下了头,原来班主任早就知道了他的抄袭行为。

的确,班主任心里一清二楚,萧寒的成绩是抄袭得来的。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指责萧寒的抄袭行为,而是通过对古人的批评,来暗示萧寒的错误。班主任告诉同学们,故事里的公子哥虽然通过抄袭瞒得了一时,但是日久天长终究会真相大白。通过批评故事里犯了相同错误的公子哥,班主任使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抄袭终究会贻害无穷。

总而言之,如果发现对方犯了错误,同时,这个错误别人恰巧也犯过,那么就可以使用影射的方法指出对方的错误。通过批评相同的错误,进而暗示对方。使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别人比较容易接受,并且也能照顾对方的颜面,维护对方的形象。那么,在使用批评同类错误暗示别人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所选的案例与被批评者所犯的错误有共性

当使用批评同类错误的方式暗示对方时,应该选择与对方所犯的错误有共性的同类错误,这样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不然,即使你费了很大的力气暗示对方,对方也会由于事例没有共性而毫无感觉,导致你的暗示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适度的批评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批评的时候,千万不要无休无止、声色俱厉,只有适度的批评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即使是批评同类错误,对方也会意识到你的暗示。同样的道理,暗示也应该适度。假如始终没完没了地批评,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给对方留下你得理不饶人,永远都不会原谅他的印象。如此一来,暗示非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倒会使对方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3.不要掺杂个人感情和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

批评同类错误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不要掺杂太多的个人感情。批评的目的是暗示对方,让对方反省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假如在批评同类错误时,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和侮辱性、攻击性的语言,被批评者就会觉得是在有针对性地羞辱他、攻击他。如此一来,就会失去暗示的作用。

点到为止暗示让对方自我反省

有一次,美国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去教堂里听牧师的募捐演讲。

刚开始,他感觉牧师讲得非常好,感人肺腑,产生了一种想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捐出去的冲动。10分钟过去了,牧师仍然喋喋不休地讲着,他有些厌烦了,决定只捐出一些零花钱。又过去10分钟,牧师还是唠叨个没完没了,于是他下定决心1分钱都不捐。

最后,当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怒气冲冲,不但没有捐钱,反倒从盘子中偷了2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当人的机体过度受到某种刺激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出现逃避倾向。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因为人们的这种特性,当受到外界过度、过强,或者时间太长的刺激时,就会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合理限度,导致人们产生厌烦或者逆反情绪。心理学上把这个现象叫做“超限效应”。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妻子不知疲倦地提醒丈夫“你该戒烟了”,但是丈夫还是“恶习”不改,照旧“吞云吐雾”;一个销售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宣传自己的产品,强迫式的导购,最终导致顾客觉得厌烦和恼怒,产生了逆反心理,偏偏不会购买该产品;一位母亲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孩子“去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但是孩子总是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房间里仍然凌乱不堪、灰尘满地……

人只要被批评,就会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心理平衡。当被重复批评时,他的心里就会犯嘀咕:“怎么总是这样对我?”假如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反复因为一件相同的事情被批评时,人们就会由内疚不安变成厌烦,最终变成反感,甚至出现“不让我这么做,我就要这么做”的逆反心理。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超限效应”,当我们批评他人时,应该注意把握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掌握好“分寸”“火候”,做到“点到为止”,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我们的批评应该遵循“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假如必须不止一次地批评,千万要避免一味地重复,而应该换种说法、换个角度。这样,才能避免对方产生因为一个错误被“纠缠不止”的感觉,也不会觉得厌烦。

一次数学课上,黄老师正在背对着同学们板书,突然发现一道亮光在黑板上一闪一闪的,同学们不由得窃窃私语。课堂上出现了一阵骚动,同学们开始小声地笑了起来。黄老师知道这是捣蛋鬼正在用小镜子反射的太阳光,照在黑板上(学生戏称照妖镜)。

黄老师猛地一转身,看见坐在南边一排中间位置的张涛同学神色慌张,赶紧把小镜子塞进衣袋中。黄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没有马上开始查问。

下课了,张涛走出教室时,黄老师正在门口等他。黄老师叫住张涛问:“今天是你在课堂上玩镜子的吧?”张涛一时无话可说,接着想为自己辩解,但是黄老师没有给他机会,说完这句话,黄老师就走了。

这种“点到为止”的做法,使张涛深受震动。于是,他主动去办公室找黄老师坦白交代了问题,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课堂上少了一个捣蛋鬼,多了一个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同时,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张涛因为这件事情对黄老师心悦诚服,数学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通常情况下,当犯了错误被发现以后,人们往往知道自己会被批评。如果对方只批评了他一次,甚至是没有批评他,会使他深受震动,心生感激,羞愧不已,从此下定决心改过自新。与之相反,如果对方抓住他的小辫子不放,反复地批评他,他心里的负疚感就会越来越轻,最终失去了改过自新的动力。

再看一个与此相似的事例。

有一次,女儿违反了家里十点以前必须回家的时间规定,直至凌晨一点半才醉醺醺地回来。妈妈开门的时候狠狠地训斥了女儿一顿,之后还说:“总之,你必须向爸爸道歉。”

转瞬之间,女儿清醒了很多,觉得大难临头,就胆怯地走进了爸爸的卧室。但是,神情严肃的爸爸却只说了一句话:“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然后就生气地离开了,留下了沉默的女儿独自站在黑暗里。

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刺痛了女儿的心。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深夜回家的事情。

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常常会说:“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你怎么回事,还犯这种错误!”想以此鞭策孩子反省自责。此时,假如孩子有任何反驳的言行举止,父母还会追加一句“你这是什么态度?”然后,开始唠叨不止地说教。这样一来,往往会事与愿违,父母越是希望孩子进行自我反省,他们就越会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责骂得越凶,孩子的反抗情绪就会水涨船高,使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

前面的故事里爸爸的做法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女儿的反抗情绪黯然熄灭,由反抗转化为反省、自责。

实际上,妈妈的一顿训斥已经使女儿产生了反抗情绪,但是,爸爸却一声不吭地把她压抑住了,使女儿的心里觉得非常惭愧。短短的一句“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吧!”比一千一万句无谓的责骂效果更好。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尽管没有任何批评,却暗示了批评的意思,同时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女儿除了感激之外,无话可说。毫无疑问,点到为止的暗示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批评手段。

旁敲侧击暗示要求对方改正

这是一个发生在长途汽车上的小插曲:有一个老大爷无视“请勿吸烟”的告示牌,悠然自得地掏出香烟,点燃一根,美美地开始吞云吐雾。其他乘客开始窃窃私语,售票员听见了,佯装无事地从老大爷身旁走过,同时,轻描淡写地对他说:“大爷,抽烟容易得肺癌!”一边说,一边若无其事地走了过去。老大爷听到售票员的话,赶紧把烟掐灭了。

我们不难想象,假如售票员这时说:“车内严禁吸烟。”用严厉的口吻去纠正老大爷,尽管其他乘客都会支持售票员的做法,但是对方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里感受,甚至会做出截然相反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批评的否定特性,很容易使谈话双方在心理上彼此排斥,影响谈话效果。与之相反,假如在批评的时候适当地运用暗示的方法,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地消除这种不相容性,甚至能把不相容变成相容,使被批评者关注批评的内容,并加以注意、思考,直至接受。

在中国古代,那些谨小慎微的官员们之间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宋朝的张咏和当时的宰相寇准是多年的好友,张咏很想找机会劝劝老朋友尽量多读些书。作为宰相,关系到天下的繁荣与昌盛,理所当然应该学识渊博。

有一次,寇准去陕西巡访,刚刚卸任的张咏也恰巧从成都来到这儿。老友重逢,分外高兴,寇准设宴款待张永。在郊外长亭送别之际,寇准问张咏:“何以教准?”

张咏想趁此机会劝寇公多读书。但是,此时的寇准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了,怎么能开门见山地说他没有学问呢?

张咏思索片刻,有条不紊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言讫而别。

寇准回到府宅之后,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他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一遍,当他读到“光不学亡术,谋于大理”时,恍然大悟,喃喃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

霍光曾经担任过大将军、大司马等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不好学习、居功自傲、不明事理。这和寇准有一些相似之处。寇准读了《霍光传》之后,马上就明白了张咏的良苦用心,受益匪浅。

“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张公辞令,真是高雅至极!仅仅说了一句“《霍光传》不可不读”的临别赠言,就使当朝宰相高兴地接受了批评。

再如,三国时期,曹操准备镇抚关中以后马上回师洛阳。但是,关中某地豪强许攸拒绝率部归降曹操,还说了很多侮辱、谩骂曹操的话。曹操听了以后怒气冲天,准备下令征讨许攸。

群臣纷纷劝曹操招抚许攸,以利于集中力量对付吴蜀军队的侵犯。但是,曹操却固执己见,且横刀膝上,吓得群臣都不敢再说话了。

留府长史杜袭却仍然上前劝谏,曹操劈头怒喝:“我心意已决,你别再说了。”

杜袭问:“主公,您觉得许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只是一介莽夫而已。”曹操怒火中烧地说。

杜袭说:“主公所言极是。纵观历史长河,只有圣人才能理解圣人,贤人才能了解贤人。像许攸这种人,怎么能了解您的雄心壮志呢?因此,您根本不用生他的气。如今豺狼当道,大敌当前,您却要先打狐狸,人们会说您避强攻弱。这种进军算不上勇敢,收兵也算不上仁义。据说,重逾万斤的大石,不会因小草棍的敲打而发出声音;力张千钧的巨弩,不会对小老鼠扣动扳机。眼下一个微不足道的许攸,哪能劳您大驾呢?杀鸡焉用牛刀?”

曹操听了这话,觉得心里非常舒服,就愉快地接受了杜袭的劝谏,用优厚的条件招抚了许攸。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部分人都不希望自己的隐私或者错误被公之于众。所以,在指出对方的缺点时,应该把握分寸。如果通过暗示,旁敲侧击地指出对方的问题所在,彼此心知肚明,那么既给足了对方面子,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自我批评暗示批评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工作中更是如此。当下属犯了错误时,如果领导能主动承认失误和过错,并且把不是自己的过错也揽到身上,就能赢得民心,并且增进团队的团结。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中,那些为人将领者,就把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明朝名将卢象升领兵作战十余年,向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有过失的部下,史书称他一生“从没杀过一名偏将”,甚得朝野的赞赏和全军的爱戴。

公元1636年,卢象升率部在湖北谷城、南漳一带作战。因为担任两路进攻的总兵祖宽部厌战情绪浓郁,大批士兵哗变,导致作战失利。

兵部尚书杨嗣昌为此怒火冲天,怒斥卢象升指挥不力,并且,责令将其下属祖宽免职投狱。

卢象升深知祖宽智勇双全,曾为明王朝屡建战功,不能因为一次作战失利,就置之于死地。假如这次严惩祖宽,肯定会引起其他将领的惊惶不安,对以后带兵打仗非常不利。

于是,卢象升上书朝廷,据理力争,为祖宽说情求免。他说:“不顾死生,不问难易,专以求全责备。尽管有长才,却难以展示。”据此,最终朝廷收回了成命,同意调祖宽率部去镇守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