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一本通
24819200000034

第34章 古人生活剪影·器皿用具杂谈(2)

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对口腔健康、牙齿清洁卫生有了较高的要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就有“齿如瓠犀”的记载,是说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洁白。考古研究发现,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饭后漱口和剔除齿缝间食物的习惯,小杨枝的龙形器物就是剔除牙缝间食物的工具。小杨枝就是如今牙签的雏形,是龙的尾部,圆形,末端尖。“牙签”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晋人陆云在致其兄陆机书中有:“一日行曹公器物,有剔牙签,今以一枚寄兄。”可见,当时的牙签还是罕见之物。

隋唐时期出现了“杨枝揩齿法”和“手指揩齿法”。《处台秘要》中记载:“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晚唐敦煌壁画中的“劳度叉斗圣图”出现了手指揩齿法。据传,后来又出现了用揩齿巾蘸药来刷牙。当时的人们多用盐或药物散剂做牙剂。

宋朝时人们已经相当重视口腔健康,并形成了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北宋的政和年间的官修医书《圣济总录》中《揩齿》一节记载:“揩理盥漱,叩琢导引,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龂槽固密,诸疾不生也。”并且,在《揩齿》一节所列出的二十七种揩齿药方中,每种下面都注有“每日早晚揩齿”、“每日如常揩齿”。

此外,宋朝时出现了植毛牙刷。宋人周守中的《养生类纂》中有:“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在“诸色杂货”中有“刷牙子”一项,即牙刷是其货担上常供的货品之一。而《梦粱录》还罗列了当时制作牙刷的两个著名的店铺,即“凌家刷牙铺”和“傅官人刷牙铺”,这些是专门生产经营牙刷的铺子。

元朝郭珏《郭衡惠牙刷得雪字》诗曰:“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短簪削成玳瑁轻,冰丝缀锁银鬃密。”由此得知,当时人们所使用的牙刷与现在牙刷的形状颇为相似。

再看古人的刷牙方法。明朝初年的《普济方》中的《牙齿门·揩齿》一节收录了“陈希夷刷牙药”,其方法为“每用刷牙子蘸药少许,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如此,这种刷牙的方法就与今人较为相似了。

古人是如何洗手去除脏污的

西周时期,筷子还不被广泛使用,人们就餐时公用一个盛饭器,用手抓饭吃。因此,人们在吃饭之前要洗手。人们将水放进一个盘状的青铜器皿中,然后浇淋双手,洗干净后,用布巾将手擦干。此外,为了防止水洒落四处飞溅,还经常在地面上另外再放一个盘,接水用。普通的百姓家则将葫芦分成两半,用来盛水洗手。

秦汉时期,人们用淘米水作为清洁液,用来洗头、洗脸。《礼记·内则》载:“沐稷而鲎粱”。唐朝大经学家孔颖达称:“沐,沐发也;鲎,洗面也。取稷粱之潘汁用。”古人洗头、洗脸用的“潘汁”就是淘米水。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出现了“皂角”,也称为“皂荚”,是一种豆科植物皂荚树所结的果实。皂角中含皂甙,溶于水后,能够产生泡沫,发挥去污的作用。在当时,民间已经出现了出售皂荚的店铺,其中“猪牙皂荚”品质低劣,“肥皂荚”去污能力强,气味浓郁。后来,人们将皂荚捣烂,做成了橘子状大小的“肥皂团”,用于洗脸和洗身。《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制作方法:“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

魏晋时期,民间又出现一种新的洗涤剂,名为“澡豆”。据唐朝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记载,澡豆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然后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和香料制成。这种洗涤剂利用猪胰腺中的消化酶与豆粉中的皂甙和卵磷脂,发挥洗涤作用,另外,还可滋润皮肤。这种洗涤剂的制作方法较为复杂,多用于贵族,在民间未能广泛使用。

先秦时期的人们都用哪些炊具

先秦时期的炊具有鼎、镬、甑、甗、鬲等。一般炊具分为陶制和青铜制两种,百姓多用陶制,贵族多用青铜制。

首先,最初的鼎是陶制的,商周以后的鼎一般为青铜制作而成。古有“三足鼎立”一说,是因为当时的鼎有三足。另外,鼎腹为圆形,鼎的上沿有两耳,人们可将棍棒穿进抬举。鼎腹下可用火烧烤。鼎的大小不同,其用途也差别较大。古人常将整个动物放进鼎里烹煮,可见鼎的容积很大。九鼎从夏禹时期传至周朝,象征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得九鼎者为天子,故九鼎可谓传国之宝。

镬与现代的大锅类似,是无足的鼎,多用于烹煮鱼肉食物。后来,这种炊具被发展成为对犯人施用刑罚的工具。即将人投入到镬中,活活煮死。

甑与现代的蒸笼、笼屉相似,是用来蒸饭的炊具。甑最早也是陶制,后来才用青铜制作。其外形直而口立有耳,底部有许多孔眼。使用时,甑多放于鬲或釜上,里面放需要蒸的食物,水开后,水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煮熟。而鬲与甑共同组成“甗”,用来蒸煮食物。鬲的外形与鼎相似,为了更大范围地受热,让食物尽快烂熟,鬲的足部是空的,并与腹相通。鬲的体积比鼎小,因为它只用作炊具。

先秦时期的人们都使用哪些类别的食器

先秦时期,人们使用的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簋。簋的外形与现在的大碗相似,人们将从甗中盛出来的食物用簋盛放。

(2)簠。它的用途与簋相同,是一种盛放食物的食器,其外形为长方形。因其与簋的用途类似,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3)豆。其外形类似于高脚盘,最初是用来盛放黍稷,祭祀时使用。后来,人们用豆来盛放肉酱和肉羹。

(4)皿。皿的两边有耳,是盛饭食的用具。

(5)盂。盂下有圆形足,深腹,四周有耳,上端敞口,是盛饮之器。盆和盂均是盛放物品的容易。

(6)案。也称为食案,就是进食时使用的托盘。其形体不大,足非常矮,分为三足和四足。古人常用“举案齐眉”来表示敬意,其中的“案”,就是指食案。

(7)匕和俎。古人所用的匕是长柄的汤匙,古人常用匕从鼎中取肉,然后用刀割着吃。俎是一种长方形的砧板,两端有足,用以支地。古人常将“刀匕”和“刀俎”并举,用“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正是此意。

(8)箸。即筷子的原型,用来夹食物。当时,统治者使用的筷子多是用金、银或象牙制成。另外,因为“箸”与“住”谐音,“住”有停步的意思,后人为避讳此意,取其反义“快”,又因为是用竹子制作,故加一个竹字头,形成“筷”字,沿用至今。

在古代,贵族的食器多用青铜制成,而普通百姓的食器则多用竹、木和陶制成。

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吗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之后流行起来的一种男式套装。它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服务,深具中国民族的特点,穿着方便、舒适、挺括。1929年,国民党宪法曾经规定一定等级的官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此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孙中山设计的吗?据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的时候,就曾感到西装样式烦琐,穿起来也不方便,而中国的服装在实用性上也有缺点。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孙中山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进了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孙中山为了节省外汇,并希望服装体现出中国的国情,就拜托黄隆生先生设计一种简易、美观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先生参考了西欧和日本的服装,又结合了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最终设计出了中山装。

另有史料说明,中山装是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1919年,孙中山居住于上海,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了著名的亨利服装店,他请店里的裁缝将其改成“便服”。但是,这套军装被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装,但在便服中,既不能称为“西装”,也不能称为“唐装”,店员便将其命名为中山装。孙中山先生在海内外的名望很高,中山装也跟着流传全国。最初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处有带,前门襟钉九个纽扣,另外,上下的口袋都有“胖裥”。

汉朝男装服饰的种类有多少

汉朝的衣服主要有袍、襜褕、襦和裙,其中襜褕指的是较长的单衣,襦指短衣。由于汉朝的纺织业很发达,有钱人家都可穿绫罗绸缎等质地的漂亮衣服,一般的人家则穿短衣长裤,贫苦人家穿短褐,即粗布做的短衣。汉朝的妇女穿的是衣裙两件式,也有的穿长袍,但裙子的样式较多,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汉朝男装服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礼服。礼服多用于祭祀,汉朝的礼服以一种冕服为祭祀天地用的礼服。

(2)冕冠服。这是最尊贵的祭祀礼服,用于天子、三公诸侯和卿大夫祭祀天地的时候穿。

(3)长冠服。这时小型祭祀活动穿的礼服,如祭祀宗庙、祭祀五岳、四渎、山川、社稷等典礼,为夫子、执事百官以及参加典礼的人所穿。

(4)委貌冠服。这种礼服用于公卿诸侯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的时候穿,与周朝的冠弁服(弁服之一,帝王田猎习兵事之服)作用相同。

(5)朝服。汉朝从皇帝到无名小吏都是以袍做朝服,并且朝服也是主要的常服,即深衣制的袍服。此种朝服以人所戴的冠来区分不同的身份。其颜色随五时而变,即春天为青,夏天为朱,季夏为黄,秋天为白,冬天为黑色。所有的朝服均是衬以告缘领袖的中衣。

传统的衣裳制度是怎样形成的

纺织技术出现在母系氏族时期,当时的人们掌握了用棉、麻和葛等纤维纺织的方法。从商朝起,人们开始养蚕取丝,纺织造衣。在人类掌握了纺织技术之后,传统的衣裳制度也就逐渐形成了。随着朝代的更替,人们的衣裳制度不断变化,我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传统衣裳制度的形成史。

上衣下裳

在黄帝时期的彩陶文化中,人们发现华夏时期的人有上衣下裳的着装特点。“衣”指有袖筒的前开式服装,在右边掩衣襟的叫右衽,在左边掩衣襟的叫左衽。裳在古代指下衣,最初是围在身上的两片布。上衣下裳就是上衣多为交领右襟,下裳是围裙的形状,中间系腰带,下系芾(古人将蔽膝称为芾)。

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在商朝时初步形成。商朝时人们崇拜天地、祖先,形成了对天和地的信仰。此时上衣即代表天,下裳代表地。由于天在未亮的时候是玄色(当时是指黑色),而大地为黄色,因此人们形成了上玄下黄的衣裳制度。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活动中,古人非常重视祭服,其样式、颜色都很讲究。衣裳一词也随之产生,而且沿用至今。

深衣

在周朝又出现了衣裳上下相连的着装特点,名为“深衣”。深衣就是上衣和下裳被缝合成一体的服装形式。深衣以腰的缝合处为界限,在衣领、袖口处用刺绣或其他面料辅以修饰。古时人们将衣服的大襟称为“衽”。深衣这一服装连属的衣裳形制引领了后代汉服的发展。与此同时,周朝确立了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并且出现了冕服。冕服即官服,我国的冠服制度在这一时期初见端倪。人的尊卑贵贱及身份地位,从衣裳的颜色和冠帽的样式上有了严格的区分。

春秋时期的“胡服骑射”对传统的衣裳制度产生了影响。中原的深衣在以后的变化中融入了胡服的特征。秦朝统一六国,推行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春秋时期各国服饰不统一的局面。秦始皇深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秦与周相克,周为火,色尚赤,秦王就以对应水的黑色为尊贵之色,规范了服装的颜色。

深衣制

在西汉时期,沿用了一些秦朝的服制,也实行新的“深衣制”。这个时期的衣裳,单层、无衬里、红色、田领,贵族有玉佩修饰,搭配朱履。衣裳被统称为“禅衣”。禅衣就是外穿的衣服,有曲裾禅衣和直裾禅衣两种,前者从领口开襟斜至腋下,后者从领口向下垂直开襟。朝中官员依旧着黑色朝服,若作为祭祀用的服装则不能镶红边。

这个时期的衣裳主要从原料和颜色上区别等级和身份。汉文帝时,崇尚俭朴,总是穿黑色丝织衣,所以百官也着黑色朝服。后来,朝服按一年四季分成五时变换五种颜色,即春为青、夏为朱、季夏(夏季的最末一个月,即农历六月)为黄、秋为白、冬为黑。皇后祭祀的时候穿的衣裳,上为绀色(深蓝色),下为皂色(黑色);而皇后穿的蚕服,上为青色,下为缥色(浅黄色)。

东汉王朝为了彰显其“火德”,将赤色定位最尊贵的颜色,并规定了车和衣裳的颜色。朝官的车和衣裳按“四时”节气,以“五时服色”变换,立春迎春于东郊为青色;立夏迎夏于南郊为赤色;立秋迎秋于西郊为黄色;立冬迎冬于北郊为黑色,并以冠式的不同来区别男子的身份地位。此时的汉服继续沿用“大佩制度”,据古代的礼节来穿冕服和佩戴绶与玉。上下官员和帝王均用大佩,在质地、丝绳和串珠上有等级的区别。皇室女子的衣裳也都为深衣制。人们内穿白色布帛的中衣必定要以红边修饰,配以赤袜和赤舄(红色的鞋)。

宽衣博带

魏晋南北朝时,因为战争不断,经济不稳定,士大夫阶层产生了消极的生活态度,崇尚老庄和佛教的思想,反映在人们的衣裳上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宽衣博带。王公贵族、黎民百姓都以宽大的袍衫、广阔的大袖为时尚,追求轻松、随意、优雅之风。

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