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上的恐怖袭击(世界军事之旅)
2482500000020

第20章 1399年靖难之役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这是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在《皇明祖训》中说的。他规定了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就因为这句话,使燕王朱棣有了举兵抗击朝廷,夺取皇位的借口。

由农民起义领袖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王室。朱元璋是这样说的: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要有两类,一是腹里,二是边塞要地。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如,北平的燕王朱棣拥兵10万,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着,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人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土”。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把叶氏抓进监牢,囚死狱中。这对朱元璋来讲也算是一种讽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很是伤心,于是立太子的次子朱允炆(长子早亡)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朱允炆即帝位。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帝位后,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削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朱棣开刀,并令诸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利益的纷争使皇族内部矛盾由此迅速激化,各诸侯王均对朝廷政策不满,蠢蠢欲动。为了把握燕王的动向,建文帝朱允炆命令将臣监视朱棣,并乘机逮捕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

由于朱元璋时期,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朱棣便以此为理由,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并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蒙蔽小皇帝对付皇叔,离间皇族感情,危害朝廷,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靖”指平息,扫平,清除。“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的意思)“清君侧”便成为朱棣起兵反叛的借口。所以,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在战争的前两年(1399~1401年),燕王朱棣所率军队与朝廷军队各有胜负,但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已无将可用。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在灵璧大败朝廷军队后,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于六月初三渡江,然后直趋金陵。十三日进抵金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为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战争虽结束,与此相关的历史却在发展。燕王进京后,宫中起火,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建文帝于宫中自焚而死,或云建文帝由地道出亡,落发为僧,云游天下;又有一说建文帝逃至东南亚,郑和下西洋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建文帝。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已不可确考,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当上皇帝的朱棣,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策及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景清等被整族整族地杀掉。当时的记载是:

“命赤其族,籍其乡,转相扳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有“读书种子”之谓的方孝孺,因不肯为朱棣撰写即位诏书,九族全诛,还将其朋友、门生作为一族全部杀掉,十族共诛873人。这次清洗极为残酷,共有数万人惨死于朱棣的屠刀之下。四年的“靖难之役”,给明初刚刚有所恢复的社会经济以较大的破坏,而直接遭到战争践踏的地区,破坏尤为严重。而带来这些灾难的仅仅就是一个“清君侧”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