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24828000000004

第4章 禅是心性的明灯(3)

还有一则故事是关于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的。当年佛陀还在世时,这个名叫周利槃陀伽的弟子很愚笨,虽然好学可是忘性极大,怎么教就是记不住。有时候很简单的一首佛偈教给他,他也是学会了前一句就忘记了后一句,记得了后一句却又忘记了前一句。这让他自己也苦闷不已。终于有一天佛陀问他:“你来修行这么久,会了什么?”周利槃陀伽听了佛陀的问话后,低下头惭愧地回答:“师父,弟子实在是个愚钝的人,来修行这么久,却连简单的佛偈也记不住,只会扫地而已,我实在是辜负了您的一番教诲啊。”佛陀微微一笑,然后拍拍他的肩说:“你不必太在意,其实世间众生都是有佛性的,只要用心,你就一定会有修为。既然其他的偈语你记不住,那我现在再教你一偈,从今日起,你在扫地的时候,就用心去念“拂尘扫垢”好了。”听了佛陀的话,周利槃陀伽连连点头称是。从此以后,每当扫地的时候,周利槃陀伽就很用心地去念佛陀教他的‘拂尘扫垢’的偈语,天长日久,从不停歇。终于有一日,他突然想到:“这外面的尘垢可以用扫把来打扫,那内心的尘垢要怎样去打扫干净呢?”

因为这刹那所想,愚钝的周利槃陀伽也终于开悟了。

得道高僧捡拾院中的落叶,依禅理所言是捡去了人心中的痴念与妄想。且不去管世间究竟有多少落叶,但是人心之中落叶,真的是捡一片则会清净一分,周利槃陀伽顿悟了内心也需要打扫的禅理,因此,他的心灵也终于呈现明镜台一般,从而修为精进。所谓禅者,清理内心的污垢,正是求得当下安心,只有这样,才会用明镜一般的心去关照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

关于常清内心的蒙尘,儒家也有着同样的主张,儒家称“凡事要求诸己,吾日三省悟身”,这与禅者所言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不谋而合。所以,众生都应勤勉地除去落在自己心上的那片落叶,还自己一颗清净的心。

不要以为自己的内心不去打扫就会明净如常,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的梦魇时时刻刻潜藏在我们的周围诱惑着我们,它们会像微小的尘埃一样无知无觉的就侵入了我们的内心。也许最初,它微小的令我们全然不知它们的存在,也许它是细小的一丝贪婪,或者仅仅是一点自私、偶尔的一点懒散、不经意间的一点嫉妒、全然不觉的怨恨……而我们没有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不去反省自己,天长日久,它们自然会在心上积起厚厚的一层,这厚厚的一层物欲尘垢会将我们的灵智蒙蔽,会将我们的纯良遮盖,会使我们的纯真不见,从此以后我们也就真的失去自我了。

因此不要忽视落叶之轻与尘埃之微,即使它们再轻微,积聚起来也总会埋没我们心灵的纯净。在人世间行事,没有人可以真正地躲避这些无孔不入的微尘,但只要不忘记拂去,那么我们的心灵还是会如同孩童时那般纯真、透明!

平常心看尽花开花谢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世间平常人常有,而平常心却不多,所以满世皆是平凡人,不凡人却如凤毛麟角一般。无论处于何时何种境地,皆是以一种恒定不变的平常心态泰然处之,任外物怎样去侵扰都不能湮灭那内心的一方净土。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从繁杂的红尘中寻到自我安神的净土。

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不会为世间的物欲所迷惘,而无端生出万般苦恼。远离虚荣,看淡权势,放弃金钱的诱惑,摒弃美色之迷,不为浮华所沉沦,这正是平常心态所为之。心态就如同琴上的弦,若绷得太紧则弦会断,若太松则无音,只有琴弦刚刚好之时,才会弹奏出美妙的声音,因此保有一颗平常心,才是做人快乐之本。

曾经有个人询问慧海禅师:“大师,据闻你修为了得,那你可有什么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呀?”慧海禅师立刻回答道:“有!”那人忙又问:“您与人不一样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啊?”慧海禅师微笑着回答说:“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若饿的时候就会去吃饭,我若困的时候就会去睡觉。”那人听完之后有点失望进而不屑地问道:“大师您不要开玩笑了,您说的这些每个人都一样啊?哪有什么不同之处?”

慧海禅师摇摇头,回答道:“当然是不一样了!”

“谁都是饿了吃,困了睡,您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那人生气地说。

慧海禅师见那人如此无礼,也不气恼,继续和颜悦色地说:“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别人吃饭之时,想着的未必是吃饭的事情,也就不能够专心地去吃饭;别人睡觉的时候,也许总是会做梦,睡的自然也就不够安稳。而我在吃饭时就是吃饭,多余的事情不会去想,睡觉的时候就安稳地睡觉,不会让梦来打扰。施主,这就是我所言的与众不同之处啊。”慧海禅师停了一下,见那人仍似懂非懂就继续说:“其实我与世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一颗‘平常心’,世人处事难于一心一用,他们总是计较于利害得失,迷惘于浮华尊卑,生出了不可思议的‘千般思量’和‘万般妄想’。世人在生命的虚华之前停留驻足,这成为他们体悟生命真谛的最大障碍,也因此,他们丢失了自我,失去了‘平常心’。你要知道,生命的本义并不是那虚境中的所显现的,人只有将本心融入自然之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万事万物,才能得到解脱。”听了慧海禅师的话,那人觉得很有道理,启发也很大,从此开始自省以求保持那颗平常心。

由此可以看出,依禅宗所讲,一个人只有能够真正地摆正心态抛开俗世的杂念,将虚幻的功名利禄的诱惑抛开,不再被胜负成败所束缚,抛却得失心,将毁誉看淡,才能够到达出世之境,感受到时时无碍、处处自在。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具备了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才会在得与失、逆与顺之间游刃有余,即使失败时,也会转过身淡淡微笑,即使成功了,也会向对手致以深深的敬意。

纵观现世的人们,有时会为了追求所谓的幸福,而以透支健康、拱手尊严、出卖人格作为代价来换取,殊不知一旦等你真的到了垂暮之时,你就会惊觉,曾经追求的东西是多么虚无与缥缈,而放弃的东西是多么的珍贵无比。只有那时的你,也许才会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明白具备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常言“功名一枕黄粱,佳人一堆白骨”,不具备平常心的人怎会发现这其中的奥秘呢?没有了平常心,所见的世界是嘈杂无序的,是纷乱焦灼的,是没有爱只有竞争与不堪的。处在那样的空间里,除了日日倍感劳累,时时没有欢畅之外,还能再有什么呢?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吧,起码它不会让你被欲望缠身,更不会让你的灵魂搁浅,它会给你最宁静的生活,最简单的幸福感。它会让你懂得正确的处世原则,守候一份洒脱的心性,敢于真诚地自我肯定,从而获得生活的平静与安宁,知晓平平淡淡才是真!

求人不如求己

宋代《贵耳集》卷上有云,“(宋)孝宗幸天竺,至灵隐,有辉僧相随……又见观音像手持佛珠。问曰:‘何用?’曰:‘要念观音菩萨。’问:‘自念何甚?’曰:‘求人不如求己。’”

《论语·卫灵公》有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文子·上德》有云,“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仔细品读这些先贤的智慧,字里行间无不昭示着一种人生智慧的禅理,求人总是不及求己,求己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人生价值观的自我肯定;求己是一种超然,是自己勇于面对自身困境的体现;求己更是一种鞭策,能够自知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事情。

在大山深处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寺院,寺院中住着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禅师。这位禅师经常顶着烈日驼着背在院中晾晒香菇。有一天,寺院中的住持看到禅师又在辛苦地晾晒香菇,于是忍不住劝说:“长老!您年岁已高,像这样的劳作,可以不必亲力亲为,您跟我讲一声,我可以找别人代劳啊。”没想到老禅师不但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反而很坚定地回应住持说:“别人可不是我啊!”住持又劝禅师说:“长老,您的话十分有道理,既然您坚持亲力亲为,可是在这样的大太阳下干起活来会很辛苦,您不如选择一个合适的天气啊!”那位禅师直起腰身对住持说:“非也非也,大太阳下人辛苦香菇可不辛苦,我是在晒香菇,不是要我自己安于享受啊。”

住持乃是寺院之主,指导万方,可是他在这位老禅师的修为面前,也只能低头认输了。老禅师代表的正是禅者的一种生活态度,任何事情都拒绝假手他人,而需要以自身的努力来完成。

有一日,道谦禅师与他的好朋友宗圆相约,结伴前去拜访行脚禅师。当他们在路上走了一段时间后,宗圆就因为路途的遥远开始有了退缩之意,他连连对道谦禅师说:“路途这样遥远,恐怕我们走到之时已经很累了,我看我们还是不要这么辛苦,还是返回吧。”道谦禅师摇摇头安慰宗圆说:“既然我们决定了要去拜访行脚禅师向他参学禅经,那我们就该不辞辛苦才是,况且现在已经走出了这么远的路,如果现在放弃前行而返回去实在是可惜。要不然这样吧,从现在开始,如果路上有什么我可以帮你做的事,我一定会全力帮你,但有五件事我可能帮不上你的忙,只有你自己做才行。”宗圆一听,忙好奇地问:“究竟是哪五件事呢?”道谦禅师泰然地看着宗圆,然后微笑着回答说:“这五件事就是穿衣、吃饭、小解、大解和走路啊,这些我不能帮你,只能靠你自己了。”道谦禅师的一席话点化了宗圆,让他顿悟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在之后漫长的旅途中,他再也不提辛苦之事了。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大多数人在面对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于别人,甚至是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幻影,而独独忘记了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

曾有一个信徒在雨天躲到屋檐下避雨,恰巧此时,他看见了一位撑伞而过的禅师,于是就对那个禅师说:“大师!请您慈悲为怀,普度一下众生!不知您能否带我一程?”岂料那位禅师说:“这位同修,你看,此时是我站在雨里,而你站在屋檐之下,屋檐之下是没有雨的,所以你根本就不需要我来度啊。”信徒听完禅师的话后,立刻从屋檐下走到外面,站在了雨里,然后对禅师说:“大师你看,现在我也站在雨中了,你此刻应该可以度我了吧!”禅师看了看那个信徒说:“我不会度你的,因为我们同样是站在雨中,之所以我不会被雨淋湿,是因为我有伞,而你会被雨淋湿,完全是因为你没有拿伞。所以同修,你相求的不应该是我能否度你,而应该是伞可否度你。所以你要想被度,自己找把伞就好了!”说完,这个禅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下雨时可以不被雨淋,就是因为自己掌握着手中的那把伞;面对困难时不被折服,也是因为自己掌握了自救的本领;面对诱惑时不会迷失,更是因为自己掌握了真正的禅性。无论何时何地,不求自己努力而一味地想让别人来帮助,或者不肯去勤勉地修行以期认识自我的本性,而只是想着如何让别人来度化,这就好像自家有门不肯入,却只希望别人家好心收留自己,这怎么能够长久如意呢?

只有自己才能度化自己,所以遇事之时最该想求助的应该是自己。不肯借伞度化别人的禅师,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当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求助于谁?你有想过求助于自己吗?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过分地依赖于他人,认为别人才是自己的救星,别人总是强于自己,长此以往就渐渐地忘却了自己,忘却了自己所具有的潜能。为什么要依赖于他人,而不相信自己?我们明明可以主动地去掌握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一定要靠别人的怜悯和施舍?记住,要想真正地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只有依靠自己。

贪婪是心灵失守的陷阱

佛家有云:“贪婪之欲是烦恼的根本。”有了贪婪之欲就会令心灵的满足感消失殆尽,人也会越发的残忍和失去理智,甚至为了自己的贪心而不择手段,最终走向堕落。充满贪欲之人的人生是毫无幸福和安乐可言的,可怕的贪欲会搅扰着他,让他每天都处在筋疲力尽的算计中,让他感受不到温暖和一切情谊,而只是每天诚惶诚恐的害怕失去。贪婪的人的心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洞,而他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该何时能结束这种状态,贪欲早已遮住了他的双眼,他就像一个失掉灵魂的木偶,被贪欲支配着最终走向绝境。

在很久以前,普陀山的山脚下住着一个樵夫,这个樵夫家世世代代是以打柴为生的,到了他这一代也继承了祖业。他还算是个勤劳的人,每日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可是这样的辛苦劳作却换不来丰衣足食,反而常常是家里揭不开锅的状态。他的妻子也不埋怨他,只是常常会到佛前去烧香,以祈求佛祖能够大发慈悲,改变此时他们生活的困苦状态。不知道是不是樵夫妻子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就在某一天樵夫家的生活真的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