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24828500000022

第22章 读书,是为了知命而自立(2)

马绍良听了店主的话,更是觉得心里惭愧万分。他这时才明白皇帝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皇帝不是有意刁难,而是因为自己确实浅薄无知。书没有读好,任何事也没有做好。

马绍良年逾古稀之时便辞官回乡,他很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于是时常对身边的人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不但书没有读好,人也没有做好。学问不深而妄自菲薄,不懂得做人要谦虚好学,真是后悔莫及呀!”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学问。书没有读好没有关系,但不要目中无人。一个人不懂装懂做起事来肯定会一塌糊涂,而如果再自视很有能力,那么做人真的是很失败的事情。南怀瑾说读书不是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

南怀瑾说子夏简单的几句话透漏出来的不是文学的修养,也不是知识的多寡,是为了说明人做学问的目的与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一个人追求学问是件好事情,但是更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

学问越多,修养越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孔子的意思是思想成熟的人可以吃不饱、住不好,但一定要有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那些应该被理解但却没有被贯通的史实、世事和自己的行为,成熟的人说话的时候要不说废话和空话,不能名不符实和自相矛盾,矫正自己的理解,这才是真正的好学!

南怀瑾说学问的道理并不是要求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事。孔子说的“食无求饱”是说生活不要太奢侈了,尤其是在艰苦的环境里,不要过分地满足奢侈的生活要求。南怀瑾还说“居无求安”,只要住的地方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求过分的安逸,不贪求过分的享受。南怀瑾的意思是说人要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应该注视精神生活的升华。

南怀瑾强调的重点是“就有道而正焉”,他说这个“道”指的是学问和修养。学问越深的人修养越高。中国有句古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一个人在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改变的。换句话说,人只要读书深到一定的程度,学识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他的修养也就越高。

很久以前,印度有个国王饲养了一头大象。这头大象力大无穷、勇敢凶悍,是象群里最强悍的大象。它在战场上能一举打败敌人的进攻。国王如果要处决罪犯,便会派它去执行踏死囚犯的任务。

有一次大象的住所发生了火灾,象舍被烧得面目全非,国王只好把大象搬迁到另一个住处。大象新的住所在一个寺庙的旁边。大象经常能听见寺庙里面的和尚念经,经文里有一句话说:“行善者超升天堂,作恶者下沉深渊。”

大象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听到这句话,时间一久就被经文所感动,过了一段时间性情也渐渐变得温和了许多,甚至起了慈悲之心。

一天,国王命令大象去踏死一名重犯,当罪犯被拖到大象的住所的时候,大象只是用鼻尖轻轻地触了几下犯人,然后就离开了。之后对被拖来的罪犯,大象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国王看了很生气,于是召集一群大臣询问原因。

群臣议论纷纷,有一位大臣说:“这头象的住所旁边是一座寺庙,我想大象可能是每天听闻佛法的教诲而心生慈悲之心。如果现在把它放在屠宰场,让它每天看见屠宰的情形,必定会再起恶念。”

国王觉得大臣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派人把大象牵到屠宰场附近,大象每天都看到斩杀、剥皮等残忍的事情。果然,大象很快又恢复了昔日的恶性,残忍凶猛,愈来愈厉害。

牲畜尚且如此,何况人类?寻求良师,听闻学识道理是人生修养的必要之所在。人生学问越深,其修养就越高。人在读书增长学问的同时不应该偏离生活,以课本为主。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应该懂得触类旁通,而不是墨守成规,这样才有助于学识和修养的提高。

南怀瑾说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应该把追求物质的生活享受看得很淡,做到“居无求安”的境界就可以了。住的地方只要适当就可以,君子能够固守本分而安贫乐道,不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和贪求生活的享受,这样才能更好地追求学问。不追求物质的享受就应该更重视生命的升华。

南怀瑾说人在面对责任时要做到敏捷而迅速,遇到事情就要马上去做,不拖拉,“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要谨言慎行,该做的事情义无反顾地去做,不该做的事情也要懂得去远离,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人在生活中,要懂得有的话能说,有的话要做到只字不提,这样才是君子“慎于言”的标准。

人的修养和学识的提高大都来源于读书,但是学问和读书是有区别的。有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但也只是懂得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有人对书本是触类旁通,点石成金。所谓的学问越高修养也高就是说一个人要懂得善于利用书本的知识来增加自己的学识,把自己在书本里学到的东西用于生活,懂得人生的人情世故。这样才是学问越高,修养越高的道理。

学问,一是要学,二是要问

南怀瑾说讲到学问要注意两件事情,一是要学,二是要问。南怀瑾还说多向别人请教,多向别人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然后添加到自己的生活经验里,这就是学问。

有些人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但是并不去认真地思考,遇到问题也是自己闷在心里,这样学到的东西就没有用处了。有些人每天都是一大堆的思想,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只知道一个人闷头思考也不知道要去询问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些学习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南怀瑾说一个人的知识有限,所见和所想的也是居于某个范围或者某个领域,而人生要想更充实就应该多学多问,那也是学问的基本要求。学问里面最忌讳的就是不懂装懂,这样只会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狭窄。人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的知识对自己而言都是学问。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虚心地请教别人,那么对自己而言又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如果不懂而装懂,那么自己就会自食恶果。

老王是位玩收藏的“发烧友”,虽然年过六旬,但对收藏的痴迷程度不亚于年轻人。俗话说“人以群分”,老王的旁边住着的老张也是一位古董收藏爱好者,因为大家都是半道出家,也都是对古董痴迷,所以经常在一起讨论,时间久了,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一天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老王和老张约好了去旧货市场逛逛,看看那里有没有感兴趣的旧货,说不定能淘出一两件宝物。

两人说着来到了旧货市场的地摊旁。地摊上有形形色色的物品,看起来都是年代久远的东西。老王从地摊上抓起一件长约6厘米的小玉器,端详了一会儿就递给身边的老张看。老张看到那个玉器便掏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玉器呈青白颜色,长方形,但身子是圆的,一头大,一头小,乍看像一个竹棍。玉器的大头雕刻着怪兽图案,做工也较精细,老张看了一阵说这个玉石是“和阗”老货,但至于做什么用的就不知道了,也因此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老王看着老张还在端详的时候向摊主问价,对方开价50元,老王知道自己捡了一个便宜,于是二话没说,就递钱成交。老王一路都在琢磨他买的玉,不停地问身边的老张。老张经常会看一些书,平时又经常交流,所以对于老王这样不停地问话,他为了显示自己的见多识广,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说:“凭借我的经验这玉器大概是古人用来迎福消灾、避邪驱妖的装饰品,古人都会随身带着它,这样能保佑平安吉祥。”老王对老张的话深信不疑,于是便兴致勃勃地去附近商店买来一根红色的小尼龙绳,系住这件玉器,然后端端正正地挂在胸前,回家路上引来不少好奇的目光。

过了几天,一位藏友约老王去观赏一只翡翠玉镯,老王在藏友的书案上看到了一本有关古玉器的书,他随手翻了几页,看到书里面恰好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他那天买的竹棍式的小玉器,只不过是上面雕刻的怪兽图案有所不同,书上介绍说这样的玉器是古代有权势或有钱的人下葬塞****用的,叫“肛塞”。

老王拿着那本书立即去找老张。老张看着书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不知所措,这时老王打趣地说:“这倒好,死人用的东西,你却说是辟邪用的东西,而且我还把它挂在胸前炫耀,老弟,我想你什么都懂呀,没有想到你害得我出了大丑!”老张感到无地自容,恨不得一头钻到地里去。后悔当时自己的不懂装懂,如果当时拿着那个去问问别人或者查查资料就不会出今天这么大的丑了。

玩收藏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做学问也是一样,遇到不懂的就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样才能每天都有所成就,学习的东西也会有收获。不懂装懂是学习的大忌,作为一个求学的人,要经常地问,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学问。

南怀瑾说许多人在做学问的时候往往倚仗着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以为那便是学问的极致了,但殊不知,“井底之蛙”只能是害人害己。“江郎才尽”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人生想要成就大学问就必须要多学多问,这样才能拓宽知识面。这样的学问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学问。

南怀瑾说孔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如果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善加利用,不去思考,只是一味地去听而不加思考,那么这样的学问跟不学是没有区别的。学问的内涵是要懂得善加利用所学,这样才能够学以致用,也才算是真正的学问。

如何让理智战胜欲望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的意识是说:“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见哪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之后能够在心里自我反省。”

南怀瑾说所谓的自我审查就是自己跟自己打官司。这个官司的原告方和被告方就是天理与人欲。其实检讨的实质就是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内心冲动的感情,这也是做学问的基本,更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这也是世人无法避免的每天都能碰到的事情。

南怀瑾还举了一个例子说,这种理智战胜欲望的事情就如吸烟的人戒烟一样。戒烟的人看见了烟,理智告诉自己要戒,然而手却会下意识地伸出去取烟。其实人生随时随地都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都有自己的理智,也都很清醒。但欲望一起就压不下去了,这样就克服不了情绪。

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感到痛苦的,因为人生有欲望。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不管追求什么都是欲望在作怪。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但人生不应该过度地贪婪。当人生面对欲望的时候要勇于拿起理智的剪刀,修剪欲望。

有一个孩子,身边的大人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两个硬币,一个是5角的另外一个是一元的,他总是会选择5角的那个,而不要一元。很多人不相信,就会拿出两个硬币,一个一元,一个5角的让孩子在其中任选一个,不管多少次的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个孩子挑的总是5角的硬币。

时间久了有人就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那个孩子:“你难道真的不会分辨硬币的币值吗?”

孩子怯怯地说:“我会分辨,但是如果我选择了一元钱,那么下次你们就不会跟我玩这种游戏了!”

这就是那个孩子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如果他选择了一元钱,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了,那么他得到的也只有一元钱!但是他只拿5角钱,把自己装成傻子,那么他拿得越多,最终他得到的将是一元钱的好多倍!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向那个孩子看齐。人生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贪恋眼前的欲望,要懂得节制。人生总会有欲望,而且欲望总是填不满的,但只要用理智战胜欲望,那么人生才能把握住好的方向。

有个富人总感觉自己生活得不快乐,尽管他有万贯家财,但他总是想着得到更多的财富。他不喜欢这样的日子,决定去寻找快乐。再三考虑之后他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去远方寻找快乐,可是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快乐是什么。

一天,富人路过一座山,走到半山腰的地方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农夫唱着山歌向他走来。富人看着农夫这么快乐就向他讨教快乐的秘诀,农夫笑着说:“世间没有什么快乐的秘诀,想要快乐只需要把你背负的东西放下就可以了。”

富人蓦然醒悟,自己背了那么沉重的金银珠宝,一路上都在担心住店会不会被偷,行路会不会抢,而且整天背着那么重,压的腰都直不起来了。整天忧心忡忡、惊魂不定,这样不可能快乐得起来。

很多时候,人生感到不快乐不是快乐离人们太远,而是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人生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是因为人生总在被欲望所占有,更多的时间是用来争取欲望,而不是修剪欲望、用理智战胜欲望。

人在少年时,行囊是空的,因此会感觉到人生的轻松,所以快乐。但历经岁月的洗涤之后,一路捡拾,行囊渐渐装满了,也因此而变得沉重了,所以快乐也就消失了。这些会被认为是好东西而装进人生,其实也正是这些欲望让人生无法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