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24838400000029

第29章 优柔寡断的人,即使做了决定,也不能贯彻到底(2)

赵小兰永远都不会忘记在哈佛求学的艰难刻苦。那时上课,每天从早晨8点半到下午2点半,下课后要立即去图书馆找资料。每天3项课题,她常常要做到凌晨1点,只有全部准备好,她才肯去睡觉。第二天走进教室,面对铁面无私的教授,老教授那锐利的目光射到任何人身上,都会让她战战兢兢。

赵小兰在哈佛的两年学习生活让她既惶恐又兴奋,她几乎“连睡觉都在想那些解不开的课题”。

这种严格的训练,加深了她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锻炼了她周密的思考能力。

她在班上参与讨论时干练自信,成绩卓然,教授更是对她另眼相看,在教授的嘉勉之下,赵小兰更不能放松片刻。

压力越大,受益越多。

哈佛两年的历练,使赵小兰成为一个处事更果敢、干练的女性,也进一步培养了她的领导才能。

在毕业典礼上,赵小兰被授予了一项极高的荣誉,她被学校选派为全体毕业生游园的领队班长。

她也是哈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此种殊荣的东方女学生。赵小兰带着这份荣誉和信心,走出了哈佛的校门,开始了更加辉煌的人生。

朝着一个方向,

永远尽最大的努力

克服犹豫的最好方法,就是设立一个努力追求的有价值的目标。爱默生说:“努力,是对一个有价值目标的不断显现。朝着一个方向,永远尽最大努力地工作,成功就会接踵而至。”

下面这个小故事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几乎人所共识。

很多年前,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做隔板,贾金斯便走过去说要帮他一把。

贾金斯说:“应该先把木板头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便找来了锯子,还没锯两三下,又说要先把锯子磨快些。他便又去找锉刀。接着他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手柄,锉刀才好用。于是,他又去树丛中寻找小树。

可是砍树又得先磨斧头。磨斧头又需将磨石固定好。使用磨石就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

制作木条就必须要一条木匠用的长凳,“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可是不行的”。

于是,贾金斯便回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他这一走,就再也不见回来了。

贾金斯无论做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学习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先对古法语有一定的了解,而没有拉丁语的知识,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学好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于是,他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中,离他最初设定的目标越来越远。有很多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改变的欲望化为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结果,这些欲望也就仅仅是欲望而已。

贾金斯总觉得他受过的教育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笔遗产,于是他便拿出10万美元投资创办了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太高,使得贾金斯大为亏本。于是,他便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办起了煤矿。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又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并将之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

从那之后,贾金斯便像一个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贾金斯谈过好几次恋爱,但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为提高自己的能力,他去了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逃掉了。两年后,当他又回来向那位姑娘求婚时,姑娘早已嫁给了别人。

很快,贾金斯又爱上了另外一位迷人的、有5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到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三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最后,一个也没有谈成功。

贾金斯一直在困惑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失败是由朝三暮四、犹豫不决造成的后果。

每一天,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充满抱怨的人,这些人中有95%的人没有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他们每天都在漫无目的地生活着,对将来的事犹豫不决,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

哈佛心理学教授告诫学生们:“没有目标,优柔寡断是导致人生以悲剧收场的主要原因。你能否也问一下自己:我也是贾金斯这样的人吗?”

只有设定了目标,人生才有了真实的意义。目标是服务于未来的,一个长远性的目标也必须是切合实际的。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之旅,就是从他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采访心理学教授朱利斯·法兰克博士。虽然法兰克博士已经是70岁高龄了,却保持着年轻的心态。

“多年前,我遇到过一个中国老人,”法兰克博士说,“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在远东地区的俘虏集中营里。当时情况很糟,食物短缺,也没有干净的水,身边有很多患痢疾、疟疾等疾病的人。对某些战俘来说,由于无法忍受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死已经变成最好的解脱。我也想过一死了之,但是有一天,一个中国老人的出现改变了我的想法。”

年轻人专注地倾听着法兰克博士的诉说。

“那天我身心俱疲,在广场上坐着,心里想:要是爬上通了电的围篱自杀是多么容易啊。一会儿,我身旁坐了个中国老人,他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救了我的命。”

“他问,”法兰克博士继续说,“‘你从这里出去之后,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但是我心里却有答案:我要再看看我的太太和孩子。突然间,我认为自己必须要活下去,那件事值得我活着。就是那个问题救了我一命,因为它给了我一样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活下去的理由!从那一刻起,活下去似乎变得简单了,我知道,每多活一天,我就离战争结束近一天,这位中国老人的问题不只救了我的命,还给我上了最重要的一课。”

“是什么?”年轻人又问。

“那就是,目标的力量。目标、企图,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当然,我们也可以没有目标地活着,但是要真正快乐地活着,就必须有目标。没有目标,生活就失去了方向,人也成了行尸走肉。人们生活的动机往往来自于两种东西:不是远离痛苦,就是追求欢愉。目标可让我们追求欢愉,缺乏目标则会让我们专注于避免痛苦。同时,目标甚至可以让我们更能够忍受痛苦。”

“我有点不太懂,”年轻人说,“目标怎么会让人更能够忍受痛苦呢?”

“嗯,让我想想……好!想象你现在肚子痛,每几分钟就会剧烈地痛一下,痛到你忍不住呻吟起来,这时你有什么感觉?”

“太痛苦了。”

“如果疼痛越来越厉害,并且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你有什么感觉?你会紧张还是兴奋?”

“为什么这么问呢?痛得死去活来怎么可能兴奋得起来,除非是被虐待狂。”

“不,这是个怀孕的女人!她忍受着痛苦,因为她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女人甚至还期待这种痛苦越来越频繁,因为这种疼痛的背后隐含着具体意义的目标,这使得疼痛居然可以被忍受了。同理,如果你已经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那儿,你就更能忍受抵达目标前的那段痛苦期。毫无疑问,我就是因为有了活下去的目标,所以我才更有韧性,使自己撑下去。后来,我看见了一个非常消沉的战俘,于是我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当你活着走出这里时,第一件事想做什么?’他听了我的问题,脸上的表情渐渐地变了,他因为看到了自己的目标而两眼闪闪发亮。他要为未来奋斗。看着我的话对他有这么大的帮助,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所以我又把这当成了一个目标,每天都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

“战争结束后,我在哈佛大学从事了一项有趣的研究。我找到1953年那一届的毕业生,问他们对生活是否有任何目标或企图?你猜,有多少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50%吧,我想。”年轻人猜道。

“你错了!实际上只有3%!”法兰克博士说,“你相信吗?100个人里头只有3个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有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目标清晰但比较短期。”

“后来,我们持续追踪了这些学生达25年之久,结果我发现:3%的人在25年间由于一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他们几乎都成为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10%的人,短期目标不断实现,他们成了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属于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过着安稳的生活,大多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剩下的那27%的人,由于没有生活目标,他们过得很不如意,并且时时怨天尤人,抱怨社会不给他们机会。”

朱利斯·法兰克博士说:“毫无疑问,那3%的人比其他人有更快乐的生活。”

为什么呢?

因为人不只从食物中获得精力,还会从心底的一股热诚中获得精力,而这股热诚就是来自目标,是对未来的企求和期待。没有目标,一个人就会在犹豫中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就会在抱怨中碌碌无为,迷失方向和自我。

如果我们朝着一个方向去追求,我们就会像参加障碍赛跑一样,永远尽最大的努力冲过一道道关卡和障碍,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悦。缺乏意义和目标的生活是无法创造出持久的快乐的,这就是“目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