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中国史
24844000000052

第52章 辽金元卷辽金元卷·烟火纷飞的三国并起(5)

白朴的剧作,大多是取材于历史传说,剧情多为才人的故事。他的代表作《梧桐雨》描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墙头马上》说的是一个千金小姐冲破名数,自择配偶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经典作品,对后代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致远的《汉宫秋》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在这部剧中,马致远大胆改变史实,塑造了王昭君的爱国主义思想,并抨击了皇帝身边大臣的昏庸。另外他的代表作还有《荐福碑》、《青衫泪》等。

郑光祖的作品多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或是历史题材故事。他不像关汉卿那样敢于面对和揭露现实,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他的代表作《倩女幽魂》描写的是秀才王文举曾与倩女指腹为婚,但王文举不幸父母早亡,倩女母亲想赖婚。但倩女忠于这段爱情,就在王文举上京赶考时,她的魂魄离了原身,一路追随王文举而去。直到他考中状元三年后,回去探望岳母,才知道和他在一起的是倩女的魂魄。在此剧中,郑光祖成功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坚贞不渝、感情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另外他还有历史剧代表作《王粲登楼》。

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我国古代最优秀、影响最深远的戏曲作品,作品中那句“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更是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最美好的祝愿,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元代贾仲明在《凌波仙》称:“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王实甫,生卒年月以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他的《西厢记》故事取自于唐朝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小说说的是书生张生游学蒲州,遇见寄居在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相恋,之后他赴京赶考,便将莺莺抛弃。王实甫将这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写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也是《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剧中,张生和莺莺两情相悦,为了争取幸福,在丫鬟红娘的热心帮助下,共同与相国夫人进行斗争,最后相携出走。

王实甫在《西厢记》剧中对青年男女幽会、私奔等行为均有大胆的描写,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美好祝愿,都明确了表明了婚姻自主的合法性。莺莺和张生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在封建正统看来,是属于十足的叛逆,但作者表达的正是这种叛逆精神。《西厢记》最后以大团圆的形式结局,这也成为我国戏曲的常用模式。总之,《西厢记》体现了我国人民热爱美好生活以及追求理想的精神气质。这部剧作,对我国民族的文化心理构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厢记》也是一部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它被视为古代剧诗的一个范本。作品将戏剧性和抒情性完美结合,在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矛盾跌宕起伏。张生的热烈执著、莺莺的多情含蓄、红娘的俏皮热情,都写得活灵活现。《西厢记》的文辞华美也深受人们喜爱,曹雪芹通过宝黛之口说它“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西厢记》有着永久的、无穷的魅力,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瑰宝,也是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金代易水学派

中医“易水学派”主张治病不以古方为准,而要因病、因时、因境施治。这一辩证理论的创始人是金代名医张元素。张元素生活的时期,正是金元时期,当时中国北方战火连年,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所以内伤病发生较多,这样便为脏腑病机研究提供了临床基础。不过当时的医风偏重收集应用经验方,忽略医学理论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张元素整理总结《内经》、《难经》、《中脏经》有关脏腑辨证的医学理论,并吸取吸取《干金方》,《小儿药证直决》的脏腑辨证用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在医学发展上起了过渡的作用,并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

张元素,字洁古,号易老,生卒年月不详。他出生在易县西部山区良岗镇水口村。他自幼看到乡亲们因为穷困、饥饿,一个个被疾病夺去了性命,他便立志学医,为民驱灾除病。从此,他便四方索书,八方拜师,很快掌握了常见病症的医疗方法,并开始了行医生涯。金朝四大医学家之一的刘完素得了伤寒病,自己诊治,总是不见好。张元素闻讯后,前去探视。刘完素对张元素一向看不上眼,所以对他理都不理。但张元素给了他开了剂药,很快刘完素的病症便好了,他对张元素称赞不已。很快,张元素美名远扬。

张元素治病用药讲究辨证施治,也就是说具体的病情具体对待,从实际出发,善于创新。在张元素注重脏腑病机研究的情况下,在易水学派形成的过程中,一些医家开始转向对特定脏腑进行专门研究,并各有创见。

绘画史上的“元四家”

“元四家”指的是中国画上的的黄公望(公元1269年-公元1354年)、王蒙、倪瓒(公元1302年-公元1374年)、吴镇(公元1280年-公元1354年)四位元代画家。他们都是生活在元中晚期的江浙一带,也都是醉心于山水画创作并非常有成就的文人画家。他们的共同特色就是“雅洁淡逸”的山水画风。元四家在艺术上都受赵孟頫的影响,并且通过其自身的努力,使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后世的绘画,特别是“南宗”一派的影响甚大。

黄公望出身小吏,他的山水画山川深厚,草木华滋,显示出平淡天真的清逸文人气质。他的《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兰亭序》”。

王蒙出身官员,是赵孟頫的外孙,他画山水多至数十得,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迭。比如他的《清卞隐居图》,被明人董其昌称为此画“天下第一”。

倪瓒出身于富贵人家,他作的山水简单平淡,具有超凡脱俗的韵味。如他的《渔庄秋霁图》,空旷之中有孤傲之气,被认为元画逸品的代表。

吴镇出身贫寒,他作画勤奋,不求闻达,他的山水之作苍茫沉郁。他的代表作主要有《渔父图》等。

通行三百多年的《授时历》

公元1276年,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修订新历法,经过四年的时间制定出《授时历》,通行了三百六十多年,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李约瑟称他是最伟大的天文学家。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便决定修改历法,因为之前的朝代用的都是南北朝所创新的《大明历》,这部用了七百多年的历法误差很大。元朝皇帝便把这一任务交给了科学家郭守敬。郭守敬等人经过辛勤的工作,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也就是365天5时49分12秒,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仅仅差26秒。根据这一数据,郭守敬等人完成了新历法的编制工作。新历法被命名为《授时历》,也就是告诉百姓日月时光,切勿错过了农时。这部历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部历法。为了纪念郭守敬的功绩,后来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还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

郭守敬(公元1231年-公元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以及仪器制造学家。他曾担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

简仪的发明和使用

公元1276年,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制作出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这种仪器的结构和使用都比浑仪简单,除了北极星附近以外,通过它整个天空一览无余。由于它的结构和使用简单,所以被称为“简仪”。

简仪的创制,是中国天文仪器制造史上的一大飞跃,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欧洲直到三百年后才出现了类似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