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之所以必须拥有一定的指导力,是因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总是比下属掌握更多的内外部资讯,这些资讯来自更宏观的市场、来自企业高层、来自公司内其他支持部门;由于职位的影响力,管理者也比普通员工更能发现和解决实际执行中较大的隐性障碍。在普通员工看来,有些困难也许是不可逾越的,但在管理者的指导下,就有可能轻松地解决问题;由于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在公司内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已经形成事实上的“传、帮、带”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其他部门的人都不愿意或者很难介入的,所以作为管理者,指导力又成了一种指导职责,换句话说,你不指导,谁来指导?仅仅会指点山河,是不太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一个富有指导力的管理者还需要学会画行军地图。
一个将军如果只会待在指挥部里听取最后的战报,很难收获遂他所愿的战果,最后他听到的常常都是坏消息,更糟糕的是,这时再想纠正已经来不及了。
管理者如同将军,要想帮助员工提升执行力,就需要传授经验、指导员工。
命令员工做事与指导他们如何完成工作有极大的差别。每一次与员工见面的机会,优秀的管理者都要善加利用,用来传授经验、指导员工。
B先生在一家美国跨国企业担任事业部负责人,这家公司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排在第三名。
在一次计划会上,B先生提出一项策略,可将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提升到第一名。这份计划显得野心勃勃,而如果要实现它,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升在德国的市场占有率。
听完简报后,公司高层领导称赞B先生说:“这是非常精彩的简报。”
然而公司领导接着说:“有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公司,是我们在全球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规模有我们的4倍大。要想增加市场占有率,你打算怎样做呢?你计划争取的是哪一类客户?要击败德国对手来保市场占有率,你有什么竞争优势?”
B先生对这些问题无言以对。
接下来,公司领导问:“你有多少业务员?”公司领导提问的目的是要评估组织本身的实力。
B先生回答:“12个人。”
公司领导接着问道:“你了解你的主要竞争对手吗?他们有多少业务员?”
B先生突然显露出局促不安的神情,说:“300人。”
公司领导最后的问题是:“你们部门分管德国市场的主管是谁?他来你们部门多久了?此前在哪里工作?他和你之间还隔了多少层级?”
显然,B先生的策略存在重大弱点,如果付诸实施,日后一定会招致失败。
这位公司领导只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目的是要指导B先生和他的事业部如何做出务实的计划,并且具有更好的执行力。
会议结束时,B先生对这些充满挑战性的问题跃跃欲试,也同意重新思考整个计划。他表示,在3个月后,一定会提出更可行的修正方案。
显然,这家公司的领导是一个合格的“指导者”,他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上了一课,让他们了解了如何才能提出可执行的方案。
不论管理者的态度是温和或强硬,最重要的是询问的问题有助于让真相浮现,并且为修正谬误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一些善用执行力的管理者通常的做法是,向员工提出问题,让员工去思考自己该做些什么,而无须告知员工该做什么。这是一种很好的指导员工的方式,管理者在传授自身经验的同时,还能教育员工跳出过去习惯的思考方式。
良性施压激发下属工作动力
压力就是动力,适当地给予员工一定的压力,同样能提高公司的执行力。
在必要的时候,管理者就得善于利用这一工具,促进公司整体执行力的提高。
在管理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耶基斯和多德林”法则,该法则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对员工施以最佳水平的刺激力,能使员工的业绩达到顶峰状态。
所谓最佳水平的刺激力,就是适度的良性压力。心理学研究证明:压力较小时,工作缺乏挑战性,人处于松懈状态,缺乏工作动力,绩效也因而受到影响;压力过大,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时,人就会处于焦躁、烦恼的状态,压力就会变成阻力,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而适度的压力,则能激发人的活力,使之产生动力,驱使他们更努力地工作,把工作做得更好。
在现代企业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管理者对下属说:“这件事我也不太清楚,但这是上司交代的,所以只好照着做吧!”有更多的管理者虽然认为“这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但还是强迫员工要“努力完成这项任务”“争取达成今年的目标”。
既然连你自己都认为不合理,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去做呢?这样的指示得不到员工的认可,也在情理之中了。这种情况在很多公司都存在,从上对下进行施压,这种做法即使能完成全年的目标,也绝对无法提高员工的士气。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公司管理者要合理地要求自己的下属,对他们施加适度的压力。
对于不同的员工,应该使用不同的施压方法。下面这两种施压方法较为常见而且有效:
一是时间设限法。所谓时间设限法,就是在下达任务后,给接受任务者设置一个完成工作任务的最后期限。
许多员工都有拖拉的毛病,在做事情时往往不到最后关头不着急。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拖延时间,就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
所以,在给员工布置工作任务之前,管理者应该事先估计一下完成该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向员工提出时限要求,要求员工在一定时限内完成该项工作任务,否则将要受到处罚。这样,员工就会抓紧时间工作,因为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任务完成好。
二是良性竞争法。竞争有恶性竞争和良性竞争之分。恶性竞争会导致弄虚作假、钩心斗角,这无疑会影响工作的真正执行。所以,管理者一定要遏制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促进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从行为方式上和制度上着手进行。
及时跟进,适时督促
企业的管理,仅仅有好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还不够,还需要提高执行力,把工作任务执行到底。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良好的“督导”监控。
一般看来,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们的任务通常是为公司制订目标,然后组织资源和人力,采取各种措施去达成这个目标。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必要的时候,管理者需要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
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公司进行有效的监控。值得警惕的是,很多管理者都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往往造成了很多企业的执行力低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部分管理者在布置任务,做决定后,以为凭自己的魅力和各种激励手段就可以让员工执行和完成各项任务,其实不然,要想让工作得到很好的执行,还必须有有效的监控。因此,为了提高整体的执行效果,管理者就一定要拥有强有力的监控手段。
王奇是一家大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和总裁,工作非常忙。但尽管如此,他也不会忘记工作上的任何事,哪怕是一件小事。关于这一点,那些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深有体会。由于工作需要,王奇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各色各样的人物,他会用电脑记录下来每一件需要自己和别人做的事情,并且让秘书打出来并发放给相关人员。王奇会给不同的人发“内部备忘录”,每天多达40~50份。完成这些事情,仅仅是工作的开始,因为王奇还只是在完成一个管理者首要的任务:安排工作和做出某些决定。
王奇会在每一份内部备忘录上都写上一个时间,同时要求秘书在这个时间把这个内部备忘录重新放在他的案头。这就能保证,只要是王奇关心过的事情,一定不会被忘记。显然,这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做法,当全公司都习惯并采用之后,监控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执行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监控的关键是了解员工的执行情况,只有了解了这些,才会让员工有效地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一个企业应该怎样做到适时有效的监控呢?
1.加强每个组织成员的监控意识
强化监控,首先要强化执行主体的监控意识。如果执行主体缺乏监控意识,监控就会形同虚设。因此,运用强化监控的方法来保证工作任务的执行,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对执行主体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自觉接受他人的监控,同时主动监控他人。对执行主体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工作制度规范、工作责任目标等。
2.制订严明的监控制度
在强化执行主体监控意识的同时,还必须严明监控制度。
青岛海尔集团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的监控管理,于1991年创立并推行了“日清”管理控制法、又称“全方位优化管理法”或“OEC管理法”(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O”表示全方位,“E”表示每人、每天、每事,“C”表示控制和管理。即全方位对每人、每天、每件事进行监控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做到控制不漏项,即企业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均有管理、控制的内容,并依据工作标准与计划指标对照、总结、纠正,确保达到全过程的控制目标。这一管理方法概括地讲为6句话,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重效果,管人凭考核,考核为激励。这6句话,表面上看好像是以物和事为中心的全方位地对每天、每人、每件事进行清理、控制和管理,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的在一个企业内从整体上管人用人的新方法。
3.结果是监控的关键所在
正像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日周所言:“抓住不执行的事+惩罚不执行的人=执行。”监控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处理监控的结果。处理监控的结果,重要的是要赏罚分明。对于执行好的,要总结经验,予以表扬、奖励;对于执行不好的,要查找原因,追究责任。
培养员工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
很多人都错误地理解,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其表现就是纯粹地追求工作业绩。其实不然,追求完美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追求完美的团队中,每一位员工可以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应用到他孜孜追求的事业上,而工作环境恰恰也适合他的个性和价值观念。因此,员工就会对团队产生依赖感,从而凝聚于团队之中。
IBM希望所有的职员对任何事情都以追求完美的观念去对待。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品质,永远都要追求完美。老托马斯·沃森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在工作中追求完美,就算没有做到也会比按照一般的标准做到了好得多”。他将追求完美当成IBM企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向员工们广为传播。
小托马斯·沃森对于这一行为准则也十分赞同,他说:“这个信念能引起人们对于尽善尽美的狂热追求,如同变魔术一般。当然,一个完美主义者,由于他的求全责备,很难成为一个让人感到舒服的人;同样,一个环境如果要求人们达到完美,也绝对不会是一个舒适安逸的‘乐居’。但是,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一直是我们不断发展进步的一种驱动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企业的内部会形成一种健康的氛围,它必定是积极的、乐观的、充满热情的,这才是追求完美为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在这样的组织中迸发出极强的凝聚力,也是不存在任何异议的。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但他们却不去努力改变而是默默地忍受着工作为他们带来的烦恼。当他们感到精疲力竭,或者感到沮丧时,他们会对自己说:“唉!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生活!我还能做些什么呢?”言下之意,为了赚钱养家,枯燥乏味的工作是可以容忍的。
事实上,他们没有理解工作的意义,要知道,即使赚再多的钱也不能使人忍受所有乏味无趣的工作。其实你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你完全可以使你的工作成为你所希望的样子。
因此,管理者要想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就需要培养员工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管理者要想办法让员工明白,“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是一种心态。一旦员工拥有了这种心态,他很快就会发现,他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他的事业终将有所收获。
对每个人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正如著名的思想家、演讲家鲁迪·康维尔曾说过的:“不要总说别人对你的期望值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哪个人在你所做的工作中找到不足,那么你就不是完美的,你也不需要去找一些理由。承认这并不是你的最佳程度,千万不要为自己辩解。当我们可以选择完美时,却为何偏偏选择平庸呢?我不相信人们说那是因为天性使他们没有上进心。他们可能会说:‘我的个性不同于你,我并没有你那么强的上进心,那不是我的天性。’”
如果管理者能在公司培养所有员工都努力“追求完美的工作表现”,很快就会发现,公司员工的才华、激情、价值取向是符合公司的目标的,而且员工个人也时常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事实上,每个员工的内心都存在一个指南针,他们永远在追寻自己的目标。那么,管理者如果能在企业中贯彻一种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让所有员工都以这种精神去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努力,那么,他们将会以一种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推动企业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