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朋友们的说法,曾国藩还可能承受,比如吴敏树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曾经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说他在本应该守孝的时候出山了,本来是忠的行为。而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不写自己的官阶,这明摆着是在要权,这又与他先前的行径相反。朋友都这么说他,外人的话自然更好不到哪去,在这种尴尬的局面中,曾国藩真是忧心忡忡,最后竟然因此而患上失眠。他的一位朋友知道他失眠的根源所在,于是来为他看病,在给曾国藩找医生治疗失眠的同时,他还给曾国藩开了一剂心药,暗喻曾国藩以前采取的铁血政策可能有失偏颇。这位朋友的规劝让曾国藩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想他自统领湘军东征以后,他胜利过,也失败过,但在官场上却是四处碰壁,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充分信任他,没给他实权。而此时,曾国藩也想到自己在为人处世和修养方面有很多缺点,比如固执己见和自命不凡,这些缺点让他听不进别人的话,只要自认为是正确的就一味地蛮干,结果得罪了不少人。
于是曾国藩开始改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凡事不做得那么绝对,对谁都会留点余地,过了一段时间,他在官场中渐渐顺利起来。这可以在他后来给他弟弟写的信中看出来,“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遇不相同。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刚愎自用是我们惹来烦恼的根源。不愿接受别人意见,对于别人的规劝或忠告置若罔闻,不但会让自己头破血流,还会伤了朋友的心。真正的朋友会指出我们的错误,提出中肯的建议,如果我们把良药当成烂草,把忠言当成耳旁风,又怎能让朋友不伤心呢?在伤心和失望之余,朋友便会远离我们。没有人愿意同情一个因为固执己见而失败的人,在朋友的痛惜之外,还会招来对手的幸灾乐祸。这确是一件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头撞南墙的滋味并不好受,不要非等到头破血流才肯罢休。
别走在“不平衡”的钢丝上
妒忌使他人和自己两败俱伤,嫉妒不但会让人变得无德,而且还会使人变得非常愚蠢,因为自己的嫉妒心理,人们不惜做出愚蠢的选择。
一个人每天早中晚3次做祷告的时候,都在祷告的内容中附加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见到上帝,哪怕只是一次,他也非常满足。终于有一天,他遇见了上帝。
上帝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任何一个愿望,但你的邻居会得到你所得到的双份。”那个人听第一句话时,高兴不已,但听到第二句话,心想:如果我得到一份遗产,我的邻居就会得到我的双倍;如果我要一箱黄金,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更要命的是如果我要一个美女,那么那个光棍就同时得到两个老婆了。
这个人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别人得逞。”他不知道自己该提什么要求才好,最后实在不甘心被别人占优势,他说:“唉,你还是挖掉我一颗眼珠吧。”
人都有好胜心,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些难过,这样的难过就是嫉妒,看到别人比我们过得好,所以我们不平衡,可是若真走在这根“钢丝”上,最有可能失足的是我们自己。嫉妒就是一副毒药,它会让人变得狭隘、自私,甚至十分的恶毒,如果没有节制地嫉妒,难免会像故事中的人一样,做出愚蠢的事情来。
一个人只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特别是伴随自己左右,和自己熟悉或者经常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曾经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还不如自己的人,后来却超过自己,每当与这些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时,嫉妒就会油然而生,内心就会受到痛苦的折磨,从而造成心理上对别人的抵触,最后甚至把这种变态的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以解心中的不快。
然而嫉妒正是把自己身边最美好的东西拱手送给了别人,嫉妒带给人的不是健康、幸福和好运,有时候,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因为嫉妒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幸福从自己的手中溜走。其实,幸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见别人成就的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
年轻的马蒂尔德在公司内部上上下下都很受大家的欢迎,人们常常夸奖她。她有能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人也很开朗,不论在什么样的场所,她都能保持自己儒雅的风度。她还很勤奋,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但是,有一天,公司里来了一位新同事,是一位容貌非凡的女士。因为马蒂尔德的同事以男士居多,所以这位小姐很受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帮助她熟悉业务,还有人跑前跑后的为她安排工作。马蒂尔德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一次,大家又去参加一个舞会,马蒂尔德想和新同事攀谈,趁机也显示自己的魅力,但是直至舞会结束,马蒂尔德都没有机会。男人们都围着新同事,对她说好听的话,然而昔日那个位置都是马蒂尔德的。
马蒂尔德渐渐地改变了,她不再勤于工作,每天都在嫉妒的怒火中煎熬。她经常神思恍惚,甚至有时候会一直盯着那个新来的同事,很多人都发现了她的异样。在一次年终的奖励大会上,新来的同事因为人际上的关系使公司的赢利提高了很多,所以很多上司也围绕着她,恭维她,马蒂尔德最终忍耐不住,辞去了工作,而且一个月都没有走出家门半步,最后,她患上了抑郁症。
嫉妒别人的人是最不幸的。嫉妒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自己与身边的人在物质和能力等方面进行错误比较,使心理失去平衡,从而带来心理障碍;另一种是对某种虚假思想内容坚信不疑,这一类又被称为妄想型嫉妒。其实嫉妒心是由于对他人的羡慕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最终形成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人们通常会对自己羡慕的人产生忌恨,对自己的竞争者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敌视态度,这些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人们会戏谑地称这种心理为“红眼病”。
黑格尔说:“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抑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嫉妒的人总是不理解别人对伟大的崇敬,因为嫉妒已经蒙蔽了他的心灵,让他失去了自我。”迪安吉利斯说:“嫉妒对嫉妒者之危害,犹如铁锈之于铁。”
有一点嫉妒心其实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状况,但是我们要懂得调整自己,在嫉妒的时候,要化“嫉妒”为力量,把坏事变成好事,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更加有意义,生活的乐趣就会相应的增加,也许你就会感谢那个让你嫉妒的人,因为他激励你成长和进步。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别人的优点,伟岸的松树和硕果累累的葡萄固然值得羡慕,但如果我们只是棵小草,然而这又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这时,不如诚恳乐观地去接受,这样才能获得快乐。
鸡毛蒜皮的小事随它去
人们往往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却被小事搞得灰头土脸,垂头丧气。
我们在人世间只有生活一回的机会,一定要活得清醒、亮丽,一定不要为了无谓的小事消耗精力,也不要因为小事影响我们的心情,只有懂得这一点,我们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延伸。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的书店中,一个男人站在那里犹豫了大约一个小时,他终于拿起一本书,开口问店员:“这本书怎么卖?”
店员回答:“1美元。”
这人仿佛有些吃惊地问:“1美元?能不能再算便宜一些?”
店员客气地回答:“对不起,先生,它的定价就是1美元,不能再便宜了。”
这个男人拿着书又翻了一下,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店员回答:“哦,他正在印刷室里工作呢。”
这个男人说:“我想见他可以吗?”虽然是询问的语气,但是他的眼神却非常坚决。这个男人坚持要见富兰克林。
过了一会儿,富兰克林从后面不耐烦地走出来。男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最低价格是多少?”
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道:“1美元25分。”
男人气愤地说:“有没有搞错?1美元25分?刚才你的店员还说1美元呢!”
“的确如此,”富兰克林没好脸色地说,“可是我宁愿倒找给你1美元,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离开我的工作。”
这个一心杀价的男人瞪大了眼睛,心想还是算了,他想马上结束这笔买卖,于是他清了清喉咙说:“最后问你一次,这本书到底要多少钱?”
“1美元50分。”
男人气愤地回答:“什么?为什么又变成1美元50分了?你刚才说的1美元25分!”
富兰克林冷冷地说:“对,可是我现在能出的最低价格就是1美元50分。”
男人不敢再多问,气恼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走了。
富兰克林曾说过:“假如你热爱生命的话,就别再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故事中富兰克林给这个爱贪小便宜的男人上了价值不菲的一课:“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正事不值得”。
周华健的一首《最近比较烦》深得人们喜爱,因为这首歌表现了我们的真实感受,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感觉不是快乐与日俱增,却凭空增添了许多烦恼,笑声越来越少。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在小事上浪费的精力太多,常常为小事而烦恼。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一些琐事,那么,你就会享受到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凡事看得开、凡事看得透、凡事看得远、凡事看得准、凡事看得淡,运用我们的人生智慧,保持一种超然淡泊而敏锐、洞若观火的心境,就必然不会再为小事而烦恼。
一个人到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他看到山脚下绿草地上有一个小牧童在那儿悠闲地吹奏笛子,很逍遥自在,这个人上前询问:“你怎么活得那么高兴,难道你没有烦恼吗?”
牧童说:“我一骑到牛背上,吹着心爱的笛子就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这个人试了试,烦恼依然还在,他只能继续寻找快乐。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钓鱼,他的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这个人上前问道:“您能这么投入地钓鱼,是因为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人笑着回答:“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