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锦是指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蜀锦织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
壮锦是壮族著名的民间工艺织品,早在宋代就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当时称“广西锦”。壮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早在汉代,壮族先民已织出了“斑布”,是 “壮锦”的前身。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广西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出土了橘红色回纹锦残片数块,证实汉代广西已有织锦了。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邕州左右江峒蛮,……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纹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清乾隆《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分从能故也,土锦以柳丝绒为主,配成五色,厚重而耐久。”土锦即本地壮锦,为当时女子出嫁时不可缺少的嫁妆,可见当时壮锦用途之重要、广泛。
(三)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
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
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代,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缂丝制品至今仍然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
缂丝作品一般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缂丝作品大多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作品,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其次是缂丝的创作往往很费工夫,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所以,一件缂丝作品的完成往往倾注着作者大量的心血;再次,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许多缂丝作品既有平涂色块的平缂,也有构图造型的构缂、齐缂。缂丝作品一般立体感很强,加上缂丝作品的题材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其艺术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分庭抗礼,甚至有所超越。
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旧时刻丝著录所说的“通经断纬”,即指此意,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
(四)地毯
地毯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地毯采用优质的纯羊毛,再经过选毛、洗毛、梳毛、染色、织毯、剪片、水洗等工序加工而成。中国地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地毯著名,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300多年以前。有实物可考的,也有2000多年。它始于西北高原牧区,当地少数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羊毛捻纱,织出绚丽多彩的跪垫、壁毯和地毯。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用兽毛捻纺成线,编织成粗厚的毛织品,用以铺地。中国东汉墓出土的地毯残片为典型的手工栽绒地毯。汉代以后丝绸之路促进中原地区地毯生产。元代由于蒙古族人民以游牧生活为主,所以地毯生产比较发达,宫廷下设地毯作坊。明清时期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的地毯生产都有发展,在继承传统地毯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织锦、刺绣艺术的特点,创造出独特的寓意吉祥的地毯图案,并且一直流传至今。20世纪,北京、天津建立了生产出口地毯的企业,成为中国地毯的重点产区。世界手工栽绒地毯的传统产区集中在东亚、中亚以及欧洲和亚洲交界处的各个国家。自 1720年英国首创布鲁塞尔地毯织机,机制地毯应运而生,发展至今,机制地毯已占世界消费总量的99%,手工地毯仅占1%。地毯分类方法很多,按制造工艺分,有手工栽绒地毯、手工编织平纹地毯、手工簇绒地毯、手工毡毯、机制地毯;按用途分,有地毯、炕毯、壁毯、祈祷毯等;按原料分,有羊毛地毯、丝毯、黄麻地毯、化学纤维地毯等。
中国的地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西部的新疆就生产地毯,并能织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后来织地毯的工艺传入中原地区,适用面便越来越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红线毯》诗中有“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名句。根据文献记载,在唐宋到明清,地毯的品种越来越多。所制的地毯,常以棉、毛、麻和纸绳等作原料编制而成。中国所生产的编织地毯,使用强度极高的面纱股绳作经纱和纬纱,而在经纱上根据图案扎入彩色的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织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实,弹性又好。尤其以新疆和田地区所生产的地毯更为名贵,有“东方地毯”的美誉。那里所生产的地毯不仅质量好,产量也大,还远销到欧洲、中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五)绒绣
绒绣是用彩色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品。绒绣发源于欧洲。14世纪,德国农民的服装和壁毯上,有根据织物经纬线排列,计算针数绣成的图案,它的原料和工艺与绒绣已十分相似。16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专作刺绣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绒线逐针绣满,便成了绒绣。绣品可用作壁挂、靠垫、椅垫等。17—19世纪,绒绣在英国盛行,由于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风格独特。基本针法与我国传统的打点绣针法相同。用有规则的斜针按网眼一格一针绣制,每针就是一个椭圆形小色块。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须几十万针。绣制时,可自行拼色。它善于表现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效果。
绒绣源于刺绣,高于刺绣。通过染色、劈线、汇色、色渐变、网点过渡、调色丰富画面等工艺来表现。用祖传的绒绣工艺,多变的针法,创造性地发展中国历史悠久的绒绣艺术。用多达二千多种不同色彩的纯毛绒线,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融合,使绒绣艺术品达到了忠实原作,胜于原作的艺术效果,创作出绒绣艺术品非常具有民间民族绒绣的特点。关帝绒绣可长期贮存而不退色,经过特殊处理法、装裱法,特殊针法,使绒绣艺术品具有永久收藏价值。绒绣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针法繁多,所以绣品表现层次清晰,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表现力丰富,文化品味高,大可数丈巨制,宏伟壮观,小可盈寸珍品,惟妙惟肖,异彩纷呈,美轮美奂。
绒绣,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与喜爱。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将欧洲的绒绣艺术引入中国沿海地区,随后,外国商人在上海也开设一些企业,组织浦东地区川沙,东昌,高桥一代妇女生产绒绣产品。后来通过绒绣艺术家们改进创新,把绒绣与国内优秀的刺绣传统相结合,使绒绣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品。针法上由原来简单的方点针法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多种针法。在品种上,也由花色陈旧、色彩单调的拖鞋面、手提包片发展到领袖像、人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以及靠垫、沙发套、夜宴包等日用品和圣诞小挂件。在色彩和技法上,从原来简单的色彩改进为自行染色,并吸收刺绣技法的长处,由单色绣改为拼色绣、彩锦绣、接色绣等,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能力。
绒绣曾是欧洲贵族的身份象征,现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广。绒绣厚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纪。绒绣曾被称为绣品中的皇后。它是高档的装饰艺术品,艺术风格独特,形神兼备,色彩绚丽浓郁,不反光,防霉,防蛀,不易灰污,效果长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将室内装饰得富丽典雅,是提升家居档次的上层饰品,如今比较著名的绒绣有:高高挂在人民大会堂国宴厅的《万里长江图》,挂在香港厅的《维多利亚海湾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