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109

第109章 赵素珍文集(1)

历史教学论文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板书的点滴体会

原载《历史教学》1963年第3期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好板书,对学生接受和掌握历史知识很有作用。

我们觉得板书应该有一定的计划,讲授提纲一般写在黑板的左方或中间,我们习惯称它为“正板书”;提纲以外的板书内容,如名词、术语、人名、年代、地名、数字等,通常写在黑板的右方,我们习惯称它为“副板书”。

正板书是按教材内容的次序编写的,应该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课堂讲述内容的骨架。教师通过这个骨架可以展示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抓住主题,理解史实的本质。副板书的作用是可补正板书之不足,帮助教师解释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往往也可以通过它突出地显示出来,这些内容多是要求学生记忆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在板书的书写过程,我们觉得正板书最好是写一个题目讲一个题目,这样可使提纲有系统地逐步展开,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如果为节省时间,或者讲课开始就需要对学生交代清楚纲目和指明重点,也可以一次就把提纲全部写出来。但在讲述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指明所讲的题目,以使学生的思维和讲述内容、板书内容始终保持一致。副板书虽是边讲边写,但事先也应有个计划和安排,如准备保留哪些,擦掉哪些,内容如何排列等。只有有计划地安排,保持板书的完整性,并尽可能利用它进行课堂讲述的总结,才能使板书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讲“淝水战争”一节,我们对正副板书作了以下的安排。在方法上,正板书是写一个题目讲一个题目,副板书则结合谈话法,边谈边写。现将这节课板书的具体安排及进行情况实录如下:

淝水战争

一、前秦的强大

1前秦对东晋的威胁

2东晋的防御准备

二、淝水战争(公元383年)

1战争经过前秦苻坚(王)90万强迫征集,内部分裂人民反对败

东晋谢玄(将)8万卫国保家,团结抗敌人民支持胜

2东晋胜利的意义朱序

三、淝水战后的北方和南方

1北方重新陷入混乱局面

2孙恩领导农民在浙东的起义

讲“前秦的强大”,阐述“前秦对东晋的威胁”和“东晋的防御准备”时,随手写上前秦,东晋两个国名和苻坚、谢玄两个人名,指出敌对双方的国家和主将。在讲淝水战争的经过时,又随手写上90万、8万,表示作战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的两个数字,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完战争经过,随即运用谈话法逐渐引出其他副板书。

问:前秦军队是由哪些民族组成的?其中以哪一族人最多?

答:前秦军队是由汉、鲜卑、羌、氏等族人组成的;其中以汉人为最多。

问;前秦九十万军队是怎样征集来的?他们愿不愿意打仗,为什么?

答:前秦军队是用强迫手段征集来的,不愿打仗,汉族人民由于怀念祖国,不愿去打东晋。

由之引出“强迫征集,内部分裂”的副板书。

问:东晋八万军队是怎样来的?参军的主要是什么成分的人?

答:自动应募来的,主要是农民。

问:东晋人民为什么支持政府抗战?

答:为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免受落后的少数族统治和蹂躏。

由之引出“卫国保家,团结抗敌”的副板书。

问:前秦为什么发动战争?东晋反抗前秦的战争具有什么性质?人民的态度怎样?

答:前秦想征服江南,奴役江南人民,是非正义的战争,所以人民坚决反对。东晋是正义的战争,所以人民拥护并积极参战。

从这次问答中引出“人民反对”、“人民支持”的副板书。这时本节教材的副板书的主要部分已写在黑板上了。对淝水战争的胜负原因、战争性质等问题,学生都已掌握了作出结论的条件。同时,通过副板书的直观作用,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在学生的观念中已形成了明确的印象,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以后的复习检查看,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是比较牢固的。

对于内容比较枯燥的教材,也可以通过板书来帮助消除这种讲述上的困难。例如我们在讲授“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一章教材时,感到教材内容不够充实,具体材料较少,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也缺乏,而且没有可供利用的图片和教具。从这章教学的任务来看,是使学生了解:南朝时期,在江南的劳动人民,以辛勤的劳动,进一步开发了江南;而在江南的大地主却霸占了劳动人民开垦出来的土地,建立起规模巨大的田庄;并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和憎恨地主阶级的情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除适当地充实教材内容,并尽力做到教学语言口语化以外,在板书方面也做了考虑,希望通过板书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较深刻地理解所讲的教材。这一课板书的具体安排是这样:

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一、南朝宋——齐——梁——陈

二、江南的开发

1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开辟大片耕地

2湖北中部和南部逐渐成为江南第二富区

3江西、湖南、福建、广东经济的逐渐发展

三、江南的田庄

1大地主霸占农民的劳动成果

2劳动人民反抗南朝统治者的斗争

通过教师讲述和上述板书的运用,从检查复习的情况来看,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都能以南朝南北劳动人民艰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来说明当时江南开发的情况,对江南的田庄也能作简单的阐述并表现出了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就是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只是忘掉了某些具体材料,对基本的史实和概念还是能够理解和记忆的。

对于板书的编写,我们的体会是,既要有较强的概括性,又要有具体的内容。这样,对学生的启发性较大,能够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例如,我们最初拟制的“江南的开发”的副板书原是:

粗放的耕种海潮茂草丛林

粗放火耕水耨雨水多,湖河多,海潮大,茂草丛林

精耕施肥灌溉修湖泊,治河流,筑长堤田园村落

孔灵符田庄(周围30里)田265顷

山2座

果园9处

佃客

进步工具技术长堤肥沃耕地

后来考虑内容不够充实,如“进步工具技术”没有反映出具体的内容,“粗放的耕种”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且也没有把劳动人民的艰辛劳动充分表现出来。于是我们便将“粗放的耕种”具体化为“火耕水耨”;“进步工具技术”具体化为“施肥灌溉”。为了体现劳动人民对自然斗争的艰苦性和创造性,又决定把江南的自然特点“雨水多,河湖多,海潮大”,“茂草丛林”也都用副板书较具体地表现出来,并在它们下面相应的写上“修湖泊,治河流,筑长堤”,把“肥沃耕地”改为“田园村落”。这样,形象性更强些,而且还可和下面就要讲到的“大地主的田庄”起呼应对照的作用。此外,我们觉得板书内容的多少也应注意,尽量做到适当。过少,不能说明同题;过多,又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对“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

的教材教法分析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1981年第5期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是讲述16世纪时德意志的封建分裂和复杂尖锐的矛盾斗争情况。当时封建制度在德意志仍占统治地位,但资本主义因素却显著增长。教会的专横和穷奢极欲的腐化生活,加速了矛盾的发展,成为众矢之的。在宗教改革的外衣掩盖下进行了激烈的阶级斗争,出现了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宗教改革。他们要求取消教会特权,反对奢侈的宗教仪式,建立能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教会;还出现了以托马斯·闵采尔为代表的反映的是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利益,要求取消封建压迫和剥削,对宗教改革,只当做是起义的先声。

本节教材重点有二,一是宗教改革前夕德意志的阶级矛盾和各阶层对宗教改革的态度和要求;一是农民战争的经过、意义和后果。在讲述时,要注意两个重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前一个重点是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是事件之因;后一个重点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动态和结局,是事件之果,是我们着重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果”。

由于一切历史事件的开端和发展,莫不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想较深透地讲述重点,首先要让学生对16世纪初德意志的政治经济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一、16世纪初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简况

首先可让学生通过复习参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一章中的查理曼帝国分裂图(教材第55页),说明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就是德意志国家的雏形。并告诉学生从962年起德意志国王称“神圣罗马皇帝”,称他所统治的德意志为“神圣罗马帝国”。这样在联系旧课引入新课的过程中,自然地建立起时间和空间的概念,避免了教材一开头因缺乏过渡内容而给予学生突如其来的感觉。接着叙述经济状况,指出矿冶业和纺织业中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关系,商业也以相同的步伐随着工业前进,但大多数城市只生产供城市周围居民消费的产品。因此尽管在16世纪初,德意志虽已出现了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但没有一个城市发展成为全国工商业的中心。经济上的这些情况,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小国林立,交通梗阻。四分五裂。全德约有1500万人口,竟分裂成300个国家,大国拥有领土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有的小国地不过一平方公里,人口数十而已。此外还有一千个以上名义属于皇帝实际上独立的帝国骑士。皇帝从1356年起由七个大选侯中选出,只有空洞的名号;各诸侯国互相混战,对抗皇帝,长期得不到统一,给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恩格斯说:“英法两国工商业的成长促使整个国家中各种利益连成一气,因而促成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在德国,这种过程却只是环绕着一些地方中心按照省区归并成许多利益集团,因而只是促成政治上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87页。这段话,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它是上文的结语,是下文的提示,在概括旧课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对比新课的容,不仅加深了对旧课和新课的理解和巩固,还能收到激发学生研读经典著作的积极性。

二、德意志的阶级关系和矛盾的激化

这是本节教材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讲阶级斗争的历史,最重要的是要弄清阶级关系。在这里,也只有弄清了阶级关系,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说它是难点,难就难在这个时期的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既有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在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中又有着与被统治阶级的共同敌人。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具体做法是,一要从各自不同的经济地位来分析阶级关系;二要从各自不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要求来分析与教会的矛盾性质和程度,预示他们对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态度。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1世俗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

他们用嫉妒的眼光看着教会使用特权和靠商业或高利贷致富的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的奢侈生活不胜羡慕,便加紧压榨农民。他们占领了原来由农民使用的公用地、牧场、森林、鱼池、草地。以各种借口加上新的杂捐、贡赋。徭役、地租、死亡税、保护金等等,甚至不惜把农民下狱以勒取赎金,而法庭却拒绝农民的陈诉,或者出卖案件以得金钱。农民为了缴纳代役租或赎款,不得不以高额利息向城市高利贷者借债。

2城市贵族对中下层居民的压榨

城市贵族是城市的统治者,他们包揽议会和城市一切官职。夺取属于城市农民的森林和牧场的使用权,为自己的私利服务。以谷物和货币放高利贷。巧立名目剥削城市居民和隶属城市的农民,抽收路捐、桥捐、门捐等种种赋税。出卖经商权、行会特权、师傅权,市民权,甚至出卖法庭裁判权。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意城市贵族垄断城市权,要求参加管理城市和参与立法。破产的中层居民和手工业工人以及无公民权的居民群众(流浪农民),由于封建主的压榨而逐渐增加,他们不满意自己的悲惨处境,仇恨一切统治者,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

3教会是众矢之的德意志的分裂

皇权的衰落,使教会更无忌惮,它以德意志的最大封建主和罗马教皇代理人的双重身份敛取金钱,除供高级教士过着腐化生活外,还大量流入罗马,供教皇挥霍。据估计教皇每年从德意志所得的金钱达三十万金盾,比德国的皇帝还多几倍,人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大量黄金的外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教会的特权地位、巨大的财富及腐化的生活,使得它和全德的各个社会阶层都有着严重的、程度不同的矛盾。

诸侯和城市贵族是德意志的大世俗封建主,他们虽然时刻都想夺取教会的特权和财富而与教会矛盾极大,但依然是现存封建制度的积极维护者,因此,在宗教改革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与教皇、高级教士、皇帝等成为反动的反宗教改革派;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和日益没落的帝国骑士,不满意对自己所课予的重税和无权的地位,希望把教会改革成合乎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会,他们和低级教士、部分诸侯是宗教改革中的温和派。在各个阶级中最受压迫的是农民。恩格斯指出:“压在农民头上的是整个社会阶层:诸侯、官吏、贵族、僧侣、城市贵族和市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397页。从中世纪早期以来,农民交给教会的什一税,愈来愈花样翻新,有大什一税(谷物税),小什一税(蔬菜税),血什一税(牲畜税)等,再加上地租、杂捐、远程税(战争税)、本邦税、帝国税等名目繁多的赋税,还有那除常规徭役外的数不清的诸如为主人采集干草、砍柴等临时徭役。主人还可以像处理财产一样任意处理农民的人身及其妻女,任意把农民打死。对农民的这段描述是重要的,能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建立起中世纪农民受尽压榨凌辱的历史形象,把学生带进了历史的境象之中:原来在中世纪时期的德意志,凡是能从农民身上榨取的东西已被榨尽了,连自己本身和妻女都不能自保。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只把宗教改革仅当做起义的先声,为什么当路德公开鼓吹“我不愿意靠暴力和流血来维护福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7页。而走向妥协以后,农民和平民就担当起了推动这一革命运动的责任,德国的农民战争是那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三、宗教改革运动

这一部分教材不是重点,内容简括,但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切忌一带而过,而是要把它具体化,形象化,既说明宗教改革的本身内容及其阶级属性,还要注意到起烘托重点——农民战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