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周发增教育与教学文集
24916500000110

第110章 赵素珍文集(2)

教材上对资产阶级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及其进行改革的经过和内容未作介绍,讲课时要作简介,着重讲影响,主要在教材上“反对天主教会的运动高涨起来”这句话上做文章。告诉学生马丁·路德出身于市民。大学时学法律,爱好神学,毕业后到过罗马,目睹教廷的贪婪和腐化生活,甚感不满。后来当了神甫,在维登堡大学任哲学和神学教授。使学生感到路德的宗教改革及其表现并非事出偶然。1517年教皇以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出卖免罪符。免罪符在教材注释中作了说明,为了造成学生的深刻印象,可补充一个小故事。一天,教皇特使铁哲尔,和一个强盗遇见了,强盗虔诚地问他,如果抢了僧侣,是否可以得到原谅。铁哲尔答应他可以得到原谅。于是他买了一张免罪符,而把铁哲尔本人抢得精光。在这些宣传和传说中,深刻地暴露了教会的贪得无厌,利欲熏心;暴露了教士的无耻与愚蠢,反映出整个教会的堕落和腐化已到了广大人民不能容忍的地步。当罗马教廷到德国推销免罪符时,路德提出反对售卖免罪符的主张,并提出进行改革的论纲95条,贴在维堂堡教堂的大门上。其本意是要进行神学辩论,但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却起到了发动全国反对教会的作用。他的主张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在信仰上,他认为人的“得救”不决定于向教会捐献和参加繁琐的宗教仪式,而是靠人的信心和对耶稣基督的信仰;在教义上,与天主教原来教义区别不大,但他只承认《圣经》是教义的唯一来源和真理唯一的根据,而否认了教皇和大主教的圣言。1519年他宣布说,没有教皇,教会也能存在,僧界、俗界都必须服从世俗的统治者。这实际上是主张教会与教皇分离,推翻罗马教廷的统治权,废除教会的特权,而将教会交给德意志领土上的诸侯管理;在仪式上,他主张废除天主教堂的豪华设施,简化宗教仪式。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路德的主张是有利于世俗诸侯的,也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对于企图改变自己困苦条件的农民虽没有什么好处,但由于它反对教会,也刺激了农民运动的高涨。恩格斯在分析其作用和各阶层的态度时指出:“路德的闪电引起了燎原之火。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投入运动了。一方面农民和平民把他的反对僧侣的号召和关于基督教的自由的说教看成起义的信号,另一方面较温和的市民和一大部分低级贵族参加了他的运动,甚至诸侯们也被卷入了这个潮流。农民和平民相信和他们的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日子来到了。市民、贵族和诸侯只想打破僧侣的权力,打破罗马的羁绊,打破天主教等级制度,并没收教产而从中渔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基本内容及实质,也预示着在农民战争中各阶层的态度和作用。在这里要注意指出的是,在反天主教的这股洪流的各阶层中,主要的力量是农民,特别是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使教会受到了最大的打击。因此,在德意志的许多地区得以废除了天主教的权力,许多诸侯得以趁机占有天主教会的财富,并按路德的主张建立了新教会。如果不注意明确把农民战争的作用点出来,就容易把路德的作用估计过高,把这一切都说成是宗教改革的结果。

四、托马斯·闵采尔和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

这一标题下的内容,在历次所编的教材中都有所取舍,但着重讲解闵采尔的主张和进行的宣传工作,生动讲述他亲自领导的缪尔豪森城的起义,始终都是体现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高潮,其他部分则可作为烘托重点而进行略讲,在略讲中也不要忽视闵采尔所起到的作用。

关于闵采尔在农民战争以前的情况,教材未作介绍,我们认为应适当地进行简介,使学生对比了解为什么闵采尔和路德同为教士,都反对天主教会,而所走的道路不同。闵采尔出身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受中学教育时,组织过反对当地大主教的秘密团体,并一般的反对罗马教会,以后研究神学。1520年他在茨威考成为第一个宣说新教义的牧师,开始时支持路德的观点,但随即不满意路德的温和而采取坚决反对态度。1521年在茨威考加入农民组织的团体,被推为领袖。他号召萨克森诸侯和人民起来用武力对付罗马僧侣。他在宣传中说:“整个世界必须忍受一次大震荡,这是关乎不敬上帝的人垮台,而卑贱的人翻身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16页。他认为“信徒的使命就是要把天堂即天国在现世上建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13、414页。没有什么来世的天堂或地狱。恩格斯解释“天国”时说:“闵采尔所了解的天国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一种社会而已。”他向四面八方派出密使,人民如饥似渴的倾听闵采尔和他门徒的宣传,并且在农民中成立了很多秘密组织。但是对诸侯们的要求并无结果。人民的革命情绪一天天增长,闵采尔的理想也越来越明朗化,终于在1925年4月起义全面爆发。闵采尔亲自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地区的农民起义。

在具体讲述1925年的农民战争时,首先要概括指出,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被农民看做暴动的信号,闵采尔和他的门徒深入民间的宣传组织工作,遂使德意志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用以说明二人所起的不同作用。接着指出自1517年起年年都有农民暴动,自1524年起月月都有农民暴动,到1525年4月时,农民暴动遂汇成广泛的、群众性的普及德国三分之二以上地区的农民战争,用以说明1925年农民战争以前的形势和发展状况。

对于这次农民战争,教材上只提到士瓦本、萨克森和图林根两个地区的起义。士瓦本地区的农民起义,按照教材上的材料略讲,关于闵采尔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可补充指出:农民中较坚决的革命家多半都是他的弟子,都拥护他的理想。关于这个地区提出的纲领——十二条,至今说法不一,教材也未选用,不要再作补充。萨克森和图林根地区是闵采尔活动的中心,是教材的重点,全课的高潮,需要借助教师语言的启发,把教材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再现历史生活的画面,以影响和感染学生。首先向学生指出图林根的农民生活较其他地区更坏,由于受闵采尔的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在斗争上最为坚决。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缪尔豪森城,3月17日闵采尔及其门徒发动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政权,建立了民主政权。接着提醒学生注意,闵采尔在政权建立后实行的社会改革。他宣布“一切财产公有,一切人有同等的劳动义务,一切官厅都应废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70页。对贫苦市民予以救济。同时他用写信和派门徒的办法到各方面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号召各地区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进行斗争。在萨克森和德意志南部等地农民到处起义,焚毁城堡、庄园和寺院,全部运动的领导人都公认是闵采尔。缪尔豪森城仍然是农民运动的中心,闵采尔在城里赶铸了几门大炮,集中八千农民军队,准备迎敌。但可惜的是各地区的革命力量并没有联合起来,因此尽管暴动初期封建诸侯在农民力量面前表现软弱无力,但到4月下旬,德意志中部的封建诸侯出动反动武装,在分别打败了几支农民军以后,在5月上旬向缪尔豪森城进攻,闵采尔组织坚决抵抗,但由于农民军训练不良,武器缺乏,闵采尔本人又缺乏军事知识,而封建诸侯却用谈判和缔结休战条约来麻痹起义军,尔后又背信食言,偷袭农民军。5月中旬,在弗兰肯豪森大决战中,经过激烈战斗,八千农民军中有五千人以上被杀,闵采尔头部受伤被俘,被严刑拷打后壮烈就义。

五、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后果

这是本课教材最后一段所讲的内容。在这段教材中,有的论点相当概括抽象,有的论点需要根据所提出的史实,纵观全局才能概括出来,是本课教材的又一个难点。

教材提出:“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震撼德意志的封建秩序,使这两年成为德意志历史上的英雄年代。”“英雄年代”的意义何在?就需要概括以往和本课的有关内容进行讲析。首先,这是因为这次农民战争是中世纪西欧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为德意志创造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当时德国农民曾怀抱过的许多理想和计划,使其敌人发抖和恐惧,但却深深地印入人民群众的心里,如闵采尔的主张,他与门徒们进行宣传时的革命热情。激起广大群众对统治阶级憎恨的情景,英勇战斗坚决不屈的革命精神,都为后继者尊崇和继承。其次是对教会的打击,中世纪以来,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经过农民战争的打击后,沦为世俗的附庸,这表示神权统治的动摇,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发展。

教材还提出:“各地重新建立奴役农民的制度。德意志仍处在封建割据的状态中。”这个难点的特点是要通过教师来启发学生的疑难,并借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我们向学生提出:“英法农民战争后,加快了农民摆脱农奴身份的进程,而德国却是重建奴役农民的制度?”接着就提示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条件,要求学生联系本课教材开始所讲的政治经济情况,然后分析农民战争后各阶级、阶层地位变化的情况,进行阐述。指出:在这次战争中受最大打击的是僧侣,教堂被捣毁,财产被没收。其次是城市贵族,城堡大半被毁,家族破落,丧失了城市特权和独立性。农民在战争以前凡是能被榨取的东西已被榨尽了,而现在那些胜利者对战败者更是极尽搜括之能事。唯一得利的是众诸侯,他们没收教会的财产以自肥,新教会受他们的管辖,牧师变成了诸侯的职员。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感到惊慌不安,因此,宁愿去和诸侯谋妥协。这一切都加强了众诸侯的地位,从而德意志分离的扩大也随着众诸侯地位的提高而更加强了。奴役农民制度的重新建立,不只是说明农民的不幸,也说明德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最后,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恩格斯关于这个问题的一段论述来加强印象和加深理解,并与前面相呼应。恩格斯说:“归根结底从农民战争取得好处的只有诸侯。本文一开头即已谈到德国农工商业的发展很差,使德国人统一为一个民族国家没有任何可能,只可能有局部的和省区的中央集权化,因而在分裂割据状态之下代表这种局部的中央集权势力的诸侯,形成了以当时社会政治关系的任何变动中都必能得到好处的唯一等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80页。

本文引用经典著作之处较多,为的是进行论证或叙述说明。在课堂上则视教学班的情况而决定取舍。从教学实践中看,高中学生让他们直接和经典著作、历史材料接触,并告诉他们引文的出处,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历史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原载《历史教学问题》1990年第2期

学习历史,如何通过历史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主要依靠思维能力。同样,通过历史现象,要做到以古为镜、悟出做人的道理,也有赖于思维能力。因此,人们常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志趣

兴趣是能力的幼芽;志趣是能力的根子。兴趣的特征是好奇心、向往心;志趣的特征是社会性、方向性。从兴趣到志趣是由自发吸取知识到自觉地努力学习的一种心理活动。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事,有的离学生现实生活很遥远,若是不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就难以激起学习者的强烈兴趣。因此,历史教师应根据教材尽力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求知的兴趣,并促使他们向一定的方向努力,以引起学习的志趣。如讲印度土兵起义,联系电影《章西女皇》的内容,立即就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只是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讲“章西女皇”,学生的这种兴趣是不会持久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倾向,即学习历史只是为了猎奇,猎奇的新鲜劲一过就不听了。因此,教师更为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土兵起义的性质,进而激起学生的正义感。讲“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通过对韦昌辉的为人及“杨韦内讧”具体史实的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是导致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讲重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联系具体情节和采用特写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志趣,如用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尝胆自警的艰辛复国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思想,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革命豪情;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倡导等等嘉言懿行教育学生,必将会激起学生的反响与思考,从而领悟人生立世爱国与否,是做人首要标准的道理。又如讲鸦片战争中关天培坐镇靖远炮台,亲手发炮击敌,血透衣甲,最后与敌人白刃相接,牺牲时怒目圆睁,屹立如生,惊吓敌人的情节;讲左宗棠年已古稀,抬棺赴新疆抗击沙俄,收复国土的故事;讲甲午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舰沉坠海,拒绝士兵送来的救生圈,拨开用嘴衔他胳膊和发辫的爱犬,而与士兵同沉大海的壮举等等。通过这些着墨不多却情浓意深的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加以强化和渗透,因势利导引发思考,展开思维,使学生从感染中得到启迪,从判断历史上的善恶是非,兴亡成败中法善戒恶,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并从朴素的感情素材上,升华到深沉的理性境界,形成概念,得出结论,养成善于独立思维和自我教育的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要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志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探索某些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给学生掌握分析和综合问题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常见的辩证逻辑中的思维方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样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1页。可见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