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武帝对匈奴的正义战争,是在经济发展,政权巩固和军事力量强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战争胜利的结果,使西汉北部得到安定,生产得到发展,并沟通了汉和西域的道路。
2张骞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加强了汉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授课提纲(一课时)
一、西汉同匈奴的战争
1西汉初年匈奴对汉的威胁
(1)“平城之围”公元前200年
(2)汉初的“和亲政策”
2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公元前119年的战役
(2)北击匈奴的意义
①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②在北部边郡实行屯田,发展生产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1西域的位置
2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
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以断其右臂
结果:达到了两个了解
了解到西域的地理、风土、人情、物产
了解到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心情
3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目的: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交换物产
结果:①开始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②设置了西域都护
③开辟了“丝绸之路”
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教具:
《张骞出使西域挂图》
重点难点:
张骞出使西域过程、意义
复习提问:
西汉何时国内最为强盛?
导入新课:
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是西汉的鼎盛时期,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前面我们已讲过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的政绩。政治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发展生产。今天讲汉武帝在军事上和民族关系上的作为。
一、西汉同匈奴的战争
1西汉初年匈奴对汉的威胁
讲秦朝时曾经讲过,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史记》称他是夏禹的后代,周朝时叫猃狁,秦朝时叫匈奴。因此汉与匈奴的关系是我国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是与外国的关系。匈奴当时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特别富于掠夺性。秦时曾派大将蒙恬把匈奴赶到河套以北,可是秦七年战争时匈奴又强大起来,冒顿单于掌权的匈奴贵族又重新占领了河套,在西汉北部不断抢劫牲畜、人口,踏坏庄稼,北方人民不得安宁,因此解除匈奴威胁是西汉人民的迫切要求,对西汉政府来说,这个问题也是心腹之患。
提问:汉初西汉政权有没有力量回击匈奴呢?
前面讲过汉初社会是极为贫困的。《史记》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就在这时,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带军队南下掠夺,于是历史上发生了“平城之围”。
(1)“平城之围”公元前200年
匈奴进攻到晋阳,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带军队三十二万抵抗,汉高祖派人侦察敌情,他们回来说,匈奴是老弱残兵,不堪一击。汉高祖信以为真,不料中了匈奴之计。汉高祖带兵追到平城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包围,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战士饥寒交迫,已无拉弓之力,被围七天七夜后,谋士陈平设计,买通单于的妻子阏氏,设法使汉高祖逃出平城。这次战役,历史上叫做“平城之围”。经过这次较量汉高祖自知无力抵抗,于是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
(2)汉初的“和亲政策”
所谓“和亲政策”是把皇室的女儿假称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量的金银、丝绸、粮食,实质是忍辱退让政策。但西汉历史上的“和亲政策”并非都是屈辱政策,如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就是西汉历史上与匈奴友好的一段佳话。汉武帝以前一直采取“和亲政策”,但匈奴的威胁并未根本解决,为了解除匈奴威胁,汉初统治者一直在积极进行准备,如文帝时颁布《马复令》鼓励人民养马,凡养一匹马,可免除三人徭役,有足够战马,就可以组成一支强大骑兵队伍。汉武帝时经济上也富足了,历史记载,当时国家是“太仓之粟,陈之相因”,“府库有余财”。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准备,到汉武帝时已是“仓库有粮,府库有钱,巷有马”反击匈奴的条件已成熟了,汉武帝决定派军队反击匈奴。
2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在与匈奴的长期战争中,大规模的有三次,即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21年、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19年最后一次战役,具有决定的意义。
(1)公元前119年的战役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5页第四自然段,阅读后指定一位同学简述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情况。)
(同学回答完后,教师再边划进军路线边讲解)。步兵几十万分两路同时袭击匈奴。
西路:由大将军卫青率领,从定襄北进一千多里在赵信城与匈奴单于军队遭遇,卫青军队越打越猛,单于军队一片混乱,最后带几百人向西北狼狈逃窜,卫青乘胜追击,取得巨大胜利。
东路:霍去病率军从代郡出发,向北挺进两千多里,一直到今天的贝加尔湖沿岸,歼灭匈奴兵七万多人。
这次战役把匈奴赶到蒙古大沙漠以北,以后长期匈奴贵族不敢到蒙古大沙漠以南掠夺,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
霍去病是一位年轻的将领,十八岁跟着舅舅卫青出兵打仗,此人沉默寡言,作战机智勇猛,在反击匈奴中屡见战功,为此汉武帝封他为“侯”,为他建筑豪华的住宅。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霍去病为国忘家的精神是极为可贵的,联系东汉时班超的“投笔从戎”、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爱国精神,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请同学阅读15页最后一段,读后指定一位同学找出北击匈奴的两点意义。
(2)北击匈奴的意义
①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
②汉武帝在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迁徙了一百多万劳动人民实行屯田,开垦了荒地,发展了生产,所以北击匈奴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在北击匈奴的前后,汉武帝还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是当时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1西域的位置
请同学看书37页《张骞出使西域》图。
狭义说,汉时甘肃玉门、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南北等地叫西域,广义说,新疆和新疆以西,中亚一带,甚至更远。
2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
汉武帝为什么派张骞出使西域呢?当时西域有几十个政权,匈奴强盛时控制西域,对西域各族人民剥削很重,西域成了匈奴的军需供给地,当时人们把西域比做匈奴的“右臂”。汉武帝听说西域有个国家叫大月氏,与匈奴是世仇。大月氏原住河西走廊一带,曾被匈奴打败,匈奴冒顿单于的儿子砍下月氏王的头颅当饮酒的器皿,大月氏时刻要报仇。汉武帝为断匈奴右臂,决定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但是去西域要经过匈奴的控制地——河西走廊,因此,充满危险。这时有一个人叫张骞,是汉武帝的警卫“郎官”,他自告奋勇要去完成这个任务。
板书,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以断其右臂。板书后教师指图简单讲解张骞出使西域过程。
请同学看书77页第一段,然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这次张骞出使西域后对西域达到了哪两个了解?板书,结果:达到了两个了解,了解到西域的地理、风土、人情,了解到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心情。公元前119年西汉北击匈奴取得胜利,扫清了通往西域的障碍,于是汉武帝为与西域加强联系,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3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请同学看书77页第三段到78页第二自然段,然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出使西域的三点结果。
同学答完后,由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目的:加强与西域的联系,交换物产。
结果:
①开始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域、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
丝织品、铁器、铸铁、凿井技术
②设置了“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
目的是为了保护汉和西域及西方商旅往来,也是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为此西汉政府在公元前60年设置了“西域都护”(是管辖西北的最高政治军事长官)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③开辟了“丝绸之路”
路线,由教师指图讲解
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呢?中西交通打开后,中国的丝织品不断运往西方,西方毛织品很厚,中国丝绸又轻又软,华丽漂亮,很受西方欢迎,中国的丝绸在西方与金子价格相等,一两金子换一两丝绸,西方史书记载,罗马的恺撒大帝穿中国的丝袍去看戏,轰动整个罗马城,罗马贵族认为,这简直是破天荒的豪华,所以西方国家称中国为“丝国”。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这个名称从此被全世界学术界所公认。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西亚、欧洲的通商往来。在12世纪以前一直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之路。
三、对西南地区的开发
汉武帝在位时还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设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巩固新课:
1请一位同学简述本节两个主要内容:
①西汉同匈奴战争的概况
②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2请同学回答本节课应掌握哪些人名、年代?
人名:汉武帝、卫青、霍去病、张骞。
年代: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60年
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载《历史课堂设计——中学历史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6月
本节教材内容共有四个标题:一、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属于一般历史发展过程,只做简明的交待;二、江南的开发。是本节的重点,要使学生了解江南经济开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南北劳动人民交流生产经验技术、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讲清它与西晋、南朝时期,南方较之北方地区局势相对安定也是分不开的;三、大地主封山占水。拟通过典型实例揭露他们霸占人民劳动果实的情况;四、士族。是本节的难点,可以通过其产生的渊源,说明他们利用政治上的特权,形成了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以及所带来的后果,揭露士族制度的腐朽。
根据上述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南朝时期,南、北劳动人民以辛勤的劳动,进一步开发了江南,而江南的大地主,却霸占了劳动人民开垦出来的土地,建立起规模巨大的田庄,过着腐朽的生活。通过讲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憎恨地主阶级的情感。
鉴于本节教材较枯燥,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拟以图文释义法和讲述及提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思维及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板书)
[提问]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战争结果如何?战后出现什么局面?
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战后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淝水战后东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农民处境更加悲惨,终于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有力地打击了东晋的皇权,使其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出身贫寒的将军刘裕乘机操纵了军权,420年逼东晋皇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刘宋”。从此结束了东晋的统治,开始了宋、齐、梁、陈的南朝时代。
(板书)
420年宋(刘裕)—齐(萧道成)—梁(萧衍)——陈(陈霸先)南朝(都城:建康历经160多年)589年
刘裕为了巩固统治,在位时进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改革,如抑制豪强地主势力,禁止地方官吏滥收税,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召回逃亡农民从事生产。刘裕本人生活也较俭朴,所以宋初30多年间,南方出现了东晋以来少有的安定局面,为江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到刘宋末年,皇室连年进行争权夺利的战争,混战中掌握禁军的大将萧道成夺取了帝位,灭宋,改国号为齐。萧道成在位四年死去,他的子孙生活奢侈腐化,互相残杀,大权又落到大将萧衍手里。公元502年萧衍起兵夺取帝位,改国号为梁。萧衍大力提倡佛教,大修塔寺,唐朝诗人杜牧诗中写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在位48年,搞得国家山穷水尽。公元557年大将陈霸先灭梁称帝,建立陈。陈是南朝最后一个也是最小的王朝,陈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在位时政治黑暗腐败,589年为隋所灭,南朝在江南的统治到此结束了。
南朝在160多年中,虽然换了四个朝代,但没有出现像北方那种封建割据的局面,总算还是在一个朝廷的统治下,因此社会比北朝相对安定。这是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的不可忽视的社会条件。
二、江南的开发(板书)
请同学阅读课文“江南的开发”第一自然段,对比西晋以后北方的政治局势,分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为什么得到进一步开发?阅读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展示图表并进行释义]
江南的开发开发的原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90万)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推广牛耕
施肥灌溉
兴修水利
社会相对安定
开发的地区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发展最快
湖北、湖南、江西逐渐成为江南第二富区
福建、广东、广西经济逐渐发展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民族融合大大加速
第一,讲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概括起来如上表所说有两点。江南经济的开发,有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春秋战国时,当时的吴、越就进行了开发,但直到三国以前,江南仍然处于耕作粗放,产量很低,远比北方落后的状况。从西晋以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的人民大批迁往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据统计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90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开发江南,改变其落后面貌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讲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北方南迁的劳动人民与南方各族人民是怎样在共同劳动中相互学习、开发江南、逐渐改变“南贫北富”局面的呢?最重要的一点是江南地区人民学习了北方劳动人民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农业方面具体来说,一是推广了牛耕;二是施肥灌溉。江南地区过去采用的是“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即用燃烧地里的野草作为肥料和灌水泡田的方法,到南朝时,南方已学会了施用粪肥,牛耕在江南僻远的地区也推行了。在兴修水利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是雨水多、河流湖沼多、海潮大,到处是茂草丛林。劳动人民针对这些特点兴修水利,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在湖沼周围筑堤排水,围湖造田,二是兴修塘堰,如吴兴塘,可以“灌田二千余顷”,这样的例子很多。兴修水利对于开发江南水田最有突出效果,开辟出了大片肥沃良田,江南稻米的产量也逐渐超过北方。
第三,讲开发地区。一般地说,南朝所有地区都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但也有发展得快、慢、早、晚之分,发展的情况大致如上表所述。
以上所讲内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南北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在开发江南的过程中,各族人民联系日益增多,从而加速了各族人民的融合。为以后隋唐经济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