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章节标题及提纲内容看,教学重点是元朝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从提纲纲目内容倾向来看,“社会经济”这个重点,重在突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矛盾”这个重点,重在突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决定这两个重点内容的出发点,是考虑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必须实事求是地重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因此,宋老师在组织教材上独到之处就在于一是在“元朝社会经济”这个纲目内,没有列“蒙古贵族对社会经济的破坏”这样的子目,以避免像过去那样由于突出了这一内容而在教学中着墨过浓,以致在学生中往往认为元朝的社会经济由于蒙古贵族的破坏而处于停滞不前的落后状态,这就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弊。而不列这个子目,并不抹杀蒙古贵族进入中原之初曾有过许多贵族夺占良田改为牧场的事。也不隐讳有人曾提出过要“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的主张,而是把这一史实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背景的内容来讲,实事求是地将其置于次要的地位,并结合副板书的运用,突出耶律楚材劝重农桑,元世祖统一中国后实行重农措施的功绩。表现在民族征服关系上,落后的生产方式一定要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所改造,具有先进经济文化的民族总是居于优势地位,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步融合于先进民族的事实。
再从第二个重点“元朝的社会矛盾”看,在这个纲目下,对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也没有单立子目,而是列出了“民族政策和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子目。将民族压迫政策与社会的主要矛盾联系起来,以利于说明民族压迫政策的阶级实质。至于“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的设立,是为了突出这一内容在“手工业的发展”中的重点地位。
二、在系统讲述的基础上,具体深入地讲述与分析重点教材
宋老师还善于在纷繁的历史史实中,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之间,找出教材的内在联系,注意教材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着重讲述教材中最基本的部分。宋老师这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一切都围绕着重点来进行的。
首先从新旧教材始终保持有机的联系看:复习提问时,通过“元朝统一的意义”已打下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蒙古在统一前已形成封建制度”,阶级关系是“蒙古贵族封建主剥削牧民”,为讲述蒙古贵族最初进入黄河流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元世祖统一中国后所起的变化提供了条件。讲黄道婆改革棉纺织业工具时,指出宋朝去棉籽时已有轧车,说明植棉业在宋时已有很大发展。元朝时期植棉区扩大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工具改革提供了条件。又如讲漕运时,提问:“我国从南到北的大运河是从哪个朝代起开凿的?以哪个城市为中心?”并挂出“隋代、元代运河比较图”进行比较说明;讲海运时,联系指南针的发明,宋朝时罗盘在海上的运用;讲元朝劳动人民的依附关系时,联系北宋时主户和客户的关系进行对比等等。以上这一切都是围绕重点进行的,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几乎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再从在系统讲述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重点教材看:宋老师的特点是,坚持在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史实基础上进行。例如讲“元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就清楚的交待了耶律楚材和元世祖对统一中国、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政策和具体措施,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植棉地区的扩大及黄道婆改革棉纺工具的贡献。联系了西人马可波罗对当时中国富庶繁荣的盛赞和仰慕,描绘了漕运、海运中南粮北调及贸易交流的沿途盛景,以及大都城池桅林密集的繁华盛况等等。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具体史实,说明了元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里,既突出了劳动人民的贡献,也没有忽视统治阶级中杰出人物的作用,既显现了城市的繁荣,也反映了农村的变化;既表明了内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也强调了少数民族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突出少数民族开发边疆的功绩。此外,还适当地引用了来华外人的感受和评述,这就加深了学生对重点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巩固记忆。
三、讲授重点教材时,善于组织学生的注意,维持持久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学生认识事物的定向运动,宋老师很注意对学生心理的研究。她针对初中学生若不断地做抽象思考的工作,就会渐渐不能集中注意的生理特点,采用故事化的讲述,适时地提出新问题和展示直观教具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保证学生能更清楚更完善地去认识事物的定向活动。例如讲《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这段重点教材时,就有着引起注意、加强注意、集中注意、转移注意这样的过程。在进行讲述时,黄道婆的名字不是用叙述的方式提出来的,而是用发问的方式提出来的,如果就学生接触新知识来说,进行发问是不恰当的,因为缺乏基础。但是在这里却是可行的,一是并不要求学生回答,再是黄道婆这个历史人物对有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而且书上有黄道婆的像。在这里的作用是为了对学生“引起注意”。接着就挂出了一幅自绘的黄道婆像,在这里不用书上的图像,目的在于避免分散注意。图像挂出后再写标题,表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黑板上来,用以加强学生的注意力。这时学生心灵的门户虽然启开了,但只是登堂,尚未入室,于是宋老师从古时劳动妇女没有名字讲起,提出“为什么称她为道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了注意力,当宋老师简明生动地讲述黄道婆的经历,讲到老年怀念家乡回到松江乌泥泾的情景时,学生感到这个故事寻将结束,注意力亦寻将分散的时刻,宋老师及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贡献是什么?”这也是一个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教师在讲课中自问自答向学生提示要点的一种方式。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还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上去,即这个问题的重点——黄道婆的贡献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住学习的要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也就维持了持久的注意力,在学习兴趣的增长中,不断地激发起学习的求知欲。
四、围绕教材重点,启发学生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宋老师在启发学生思维方面,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给学生指点思路,并教以学习的方法。
1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围绕教材重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宋老师提问的一贯做法。在提问方式上要注意因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的需要而有所不同,在这一点上,宋老师有独到之处。从这一节课中问题提出的情况,我们看到是采用了提问和设问两种方式和有问有答、引而待发、自问自答三种方法。例如课前复习提问,采取的是有问有答的方法,提问的两个问题:“(1)蒙古什么人开始称国号为元?元朝统一中国有什么重大意义?”“(2)蒙古统一中国前已经形成什么社会制度?它的阶级关系是怎样的?”这两问的作用,不只是为了复习应掌握住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为了与本课教材重点取得紧密的内在联系。如元朝的统一,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在统一前已形成的封建制度所反映的贵族封建主与牧民的阶级关系,在进入黄河流域之初,必然要采取自己原有的生产方式给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带来影响,而已形成的封建制度,在统一后的国家里,则又有利于加快原有那种落后的、不适应中原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为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和同化。所以这种复习提问的启发性,就在于它含有新意,起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作用。又如在新课开始和在课程进行中转入另一新课时,采取的是设问的方式,运用引而待发的方法,用以指导学生学习时的思路和提示应掌握的要点。像在旧课转入新课时指出:“蒙古已经形成封建制度,蒙古贵族封建主剥削广大的封建牧民,他们这样的封建制度在统一的封建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后来他们有什么变化?阶级关系是怎样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元朝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这里引而待发的三问,概括了全课的线索和重点,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线索极为清楚,指明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这种方式方法的作用,就在于刺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指导着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听讲,思考什么问题,怎样进行思考。再一种是自问自答的方法,这是让学生立即能得到解答的一种设问方式,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凡是课内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出现时,宋老师常常作这种设问,以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如讲黄道婆时,提出:“为什么称黄道婆?”“黄道婆的巨大贡献是什么?”讲“农民、工匠的悲惨处境”时,提出:“农民的生活怎样呢?”“工匠的处境怎样呢?”这些都是新课的内容,学生是回答不了的,有的问题虽然极为浅显,类似讲话过程中的口头语,其启发性却在于以此去触动学生的思维,使其急于想探索或知道问题的答案。这种方式方法宋老师也用在小结时,如讲完“宋朝的社会经济”,在进行小结时,采用的是连续发问:“粮食是谁生产的?运河是谁开的?航海运粮的是谁?元朝的富强繁荣到底是谁的功劳呢?劳动人民!劳动人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再一次证明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样的小结,文字通俗平易,意义深刻具体,其启发性就在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了分析综合的能力,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看问题。
2给学生指点思路,并教以学习的方法
指点思路,是启发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宋老师擅长在史实纷繁、矛盾交织的情况下,按照教学目的的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指引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提出具体进行的方法。例如“元朝的社会矛盾”是本课教材的又一重点,但是要讲清这个重点,以贯彻“各族农民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元朝的主要矛盾”这一教学目的时,如何在这阶级关系和民族关系之间错综交织的元朝,给这些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指引出一条思路来呢?宋老师的方法是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去分析民族矛盾,灵活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去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具体做法上有四点:一是“以旧启新”,联系旧课提问学生,如问:“北宋时主户客户是什么关系?”然后进行对比。指出北宋时农民与地主之间是租佃关系,佃农不能随意离开地主的土地。到了元朝,佃农依然被束缚在土地上,甚至可以随田转卖,说明农民地位的降低。再联系元朝时“驱口”和工匠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劳动人民的地位普遍降低,表明阶级矛盾的日趋激化。二是“以新触疑”,这就是讲述元朝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进行思维创造好必要的知识条件,启发学生认识问题的性质。如提问学生:“为什么元统治者要把全国人民分成等级呢?有什么政治目的?”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诱导学生从政治目的上去进行分析,找出疑难所在,思考实行分化政策的实质。三是“视听结合”,加强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如在讲元朝把全国各族人民分成四等时,出示在四个等级中各个民族所居地位的卡片,指出他们之间在政治上、法律上等各个方面待遇不平等的史实,通过语言和教具的直观,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元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不能团结,便于它的统治”。但是至此不能足以说明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在形象思维上民族矛盾被突出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四是“释疑立论”,宋老师善于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提出问题和进行讲述。如她提了这样一个启人以思的问题:“蒙古族的人民都是高贵的吗?”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答案的求知情绪。此时再指出,虽然是列入一等的蒙古族,但蒙古族的穷人不只是生活贫困,甚至沦为乞丐,有的人竟沦为奴隶。与此同时对比等级地位最低下的三、四等汉族大地主,在元朝照样可以做官,还引用元世祖对汉族大地主的谈话为例证。元世祖说:“你们可以有武器。”这就一语道破了元统治者限制人民有武器的用心。学生根据这些史实,进一步进行思考,就能顺理成章得出正确的结论,即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各族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这就不仅是较完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还给予学生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的认识。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教学目的也不要求,所以没有进一步展开,这种量力而止的做法,也正是老教师经验所在之处。而且学生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再是已经嚼烂的知识,学生的头脑中也不会感到只是塞满了杂七杂八的史料或是离开了史实的结论。因为教师给学生指引了一条激发思维活动的思路,所以学生将会逐渐被教师所教给的这种思维方法所吸引而学会自己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宋老师的教学经验很丰富,就本课时来说,可总结的经验仍很多,如直观教具的运用,历史语言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传授历史知识之中等等,这里不拟全面浮述了。
“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教学纪实及讲评
原载《历史教学问题》1983年第3期
(上课)
生:起立!
师:请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的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现在提一个问题:西欧主要封建国家有哪几个?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举手,老师指名回答)
生:在公元843年时,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在凡尔登缔结条约,三分帝国,这就是以后法、德、意三国的雏形。西边一部分发展成法兰西,东边一部分发展成德意志,南边偏南一部分发展为意大利。在5世纪初期,日耳曼人的一个部落——盎格鲁萨克逊人从欧洲大陆进入了不列颠岛,建立了一系列的封建小王国,9世纪初期时,形成了英吉利王国。
师:(示意学生坐下)答得好。但有一点要纠正,就是查理曼帝国被三分,南边偏南的那部分发展为意大利,应该说中间偏南的那部分发展为意大利,其余都对,成绩95分。
[讲评:复习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而旧教材的重点,又与新教材有必然的联系。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师:上节课讲了法、德、意、英四国的初步形成,今天重点讲述中世纪的英国和法国。
板书:英法百年战争和农民起义
一、百年战争的开始1337年(年代用红色)
1爆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