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24926000000021

第21章 回族饮食文化(4)

拌汤

拌汤,也称白面粥,即把面粉用冷水搅拌搓成小面疙瘩,然后下到滚水中,熟后捞起,放入盘中,吃时加点醋和盐,再准备点青菜、咸菜或是炒点蔬菜配合吃。这种饭做法比较简单,吃起来比较清淡,也是一种快餐。过去,农忙时常吃这种饭,现在条件好了,和面时,面中要加鸡蛋,在炝锅时放羊肉,还要放西红柿、香菜等蔬菜,味道更加鲜美。

野蘑菇汤饭

新疆野蘑菇汤饭是回族别有风味的一种汤饭。其原料主要有羊肉、野蘑菇、胡萝卜、白萝卜、土豆、青菜、菠菜、西红柿、干辣椒皮、香菜、葱、蒜、盐等。做法分两步,一是先将面和好及饧好备用。二是做汤料,将羊肉放在油锅中炒,放调料,再放西红柿,然后将切碎的野蘑菇、胡萝卜片、白萝卜片、土豆丁、青菜、干辣椒皮倒入锅中同炒,并倒入适量的清水烧开,等锅中的土豆熟后,开始往锅中揪面片,面片要揪成拇指大小的薄片,这样吃起来润滑,又好消化。

粉汤

粉汤是新疆回族的传统小吃。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几乎每家都要烹制粉汤,恭候贵客和亲友们的到来。这种风味小吃虽然不上宴席,却深受群众的喜爱。

粉汤大都出自回族妇女之手,她们不仅仅自己喜欢吃,而且还有馈赠左邻右舍的习俗,这不仅是为了增进家庭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是一场竞赛。如果哪家妇女的粉汤做得好,并受大家推崇称道,那可是荣耀。听说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在家接受母亲烹制粉汤的严格训练,使她们成为烹制粉汤的能手。

粉汤味道鲜美,略酸微辣,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其做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用纯豆制淀粉做成2立方厘米大小的粉块,再用羊肉、肉汤、西红柿、菠菜、白菜、红辣椒、醋、胡椒粉和水发木耳等做成汤,二者合在一起即成粉汤。粉汤四季可做,但因时令季节不同,放的菜有所变化,但无论何时做的粉汤,都具有味香扑鼻、色艳夺目等特点,使人流连赞叹。

回族人在招待客人吃粉汤时,还要端出一盘香喷喷的油香。这种用油炸成的面制品金黄油亮,味道香酥,和粉汤配在一起食用,那是再美不过了。

丸子汤

新疆回族的丸子汤是一道名小吃,做法讲究。丸子汤以肉丸子鲜嫩可口、汤味鲜美而著称。肉丸子要用新鲜牛肉或羊肉做成,将羊肉或牛肉剁碎后,拌入葱末、淀粉、盐和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丸子,放入到用牛骨或羊排骨熬成的汤里,再放冻豆腐、阿魏菇、牛肉片或羊肉片、粉块、粉条、白菜、菠菜等鲜蔬菜。丸子汤再配上油塔子一起吃,就是一餐香喷喷的美食,既有肉,又有菜,还有汤和油塔子主食,是一项经济的快餐,受到群众的欢迎。

杂烩汤

杂烩汤是新疆回族的一种传统汤类,因汤中放的东西多,所以叫“杂烩汤”。主要原料有夹沙、肉丸子、牛肉片、豆腐块、粉条、菠菜、小白菜、野蘑菇、葱、蒜等,做法是将上述的菜、肉放在锅里烩在一起加水煮,然后再放调味品,约十几分钟就熟了。杂烩汤味清淡,香气扑鼻。杂烩汤既有菜,又有肉,还有汤,品种齐全,十分可口。配合杂烩汤吃的主食有油花卷、油塔子或者是油香。回族人在招待客人时,也常上这个汤待客。

扁豆面旗子

扁豆面旗子是新疆回族的传统佳肴,属于汤饭的一种,也叫“雀舌头饭”。这种饭来自于民间,过去,穷人粮食不多,也不够吃,就用少量的面擀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小小的菱形薄片,形如雀舌,放进开水锅里,撒点盐,再放一些葱花和扁豆,煮熟后就成了汤饭。后来,又有人将面擀成很薄的大面皮,用刀切成小的平行四边形,下到锅里煮着吃,由于形状像是小旗子,俗称“面旗子”。现在的面旗子根据民间的这种做法,又进行了改进,用新鲜羊肉汤,增加了扁豆、香菜、葱花、豆腐等,还有酱油、醋、香油、蒜泥、辣椒油等作料。做好的汤饭,面旗子漂浮在汤的上面,还有绿色香菜、红色的辣椒油点缀,十分悦目。昔日的面旗子,今天已成为一种高档的汤饭。

丁丁炒面

“丁丁”意为很小的意思,丁丁炒面就是用很小的面块炒出来的面。丁丁炒面原料有面粉、牛肉或羊肉、西红柿、洋葱、青椒、蒜苗、姜末、盐、胡椒粉、葱花等。

做法是用温水加些盐和面,和好后,饧一段时间,一般2个小时左右为宜。面饧好后,揉成直径3~4毫米左右的细条下锅煮,煮到八成熟捞出并过凉水,将煮好的面条沥干,切成一厘米左右长的小段,为防止其粘连,用少量食用油拌匀。然后在锅里放油,先炒切好的肉丁,后放入葱花、姜末炒香,再将西红柿丁、青椒丁、洋葱丁、蒜苗丁在锅中翻炒,最后下面条段,加入少许盐和胡椒粉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了。丁丁炒面油亮诱人,香气扑鼻,味道鲜美,吃起来有嚼头,且富有营养。

二截子

二截子是回族的一种面食,因所用的面条是一截一截的,所以称“二截子”。但其形状也像炮仗(鞭炮),因此也有人称其“炮仗子”。

二截子原料有羊肉、蘑菇、青萝卜、土豆、西红柿、菠菜、葱、姜、蒜、花椒、酱、醋、盐等。做法是先将面粉和好后饧上一段时间,然后往锅里放上熟油炒羊肉,放辣椒、青菜、西红柿,加盐后加水烧开,做成汤料。把面搓成圆条面剂子,再揉成直径0.3厘米的面条,掐成长2.5厘米~3厘米,如小炮仗一般大小粗细都一样的条,随揪随放入汤锅里,将炮仗子在锅内滚上几滚。最后放入葱、姜、蒜、花椒、酱、醋、盐,稍微煮一下就可以出锅,再放几片菠菜等即成。

二截子是回族人喜欢的美食小吃,其味道香,颜色好看,受到回族人的青睐,有句话说“三天不吃炮仗子,心里干揪揪的”,可见二截子的味道之香,具有诱惑力。二截子面除了用来做汤饭外,还有用来做二截子炒面的,由于面条短,经炒后味道更香。

臊子面

臊子面原是陕西、甘肃一带的面食,新疆回族群众中许多是从甘肃、陕西迁徙过来的,将这种面食也带到了新疆,后被新疆的回族群众所接受,成为新疆回族的一种面食。

臊子面最为重要的是汤,所谓“一碗面,七分汤”。新疆回族群众将臊子面的汤叫臊子汤。臊子分为肉臊子和素臊子两种,其中又以肉臊子为主。做法为:选较肥的羊肉,将肉切成小片,入热锅放油不断翻炒,大约三成熟时加入姜末,去腥,翻炒,后加入适量的盐。当肉为六成熟时加陈醋,翻炒,七成熟时加入酱油、花椒等调味品(当然也可加入其他合适的调味品),炒至九成熟快出锅时加入适量辣子面,微炖一会儿,即可出锅。还有的臊子汤要加木耳、薄片豆腐、黄花菜、胡萝卜等,使味道更加鲜美。

汤虽然重要,但面也是关键。面有传统手擀面和机压面两种。手擀面要做到韧、劲道,沸水出锅有光泽。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红油浮面,汤味酸辣,筋韧爽口,老幼皆宜。在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的宴席都离不开臊子面。过去臊子面还是给老人祝寿的“长命面”和祭祀的食品。

关于臊子面有很多传说和故事,《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命面”,来源于唐的“长寿面”。至于“长命面”所以会改称“臊子面”,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全家做了一顿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做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

切鱼子

切鱼子是回族民间的小吃,和切鱼子相似的还有拨鱼子,因做面的方法不同,名字也不一样。“拨鱼子”是将面拨到锅里的,“切鱼子”是将面用刀切到锅里的。因“拨”和“切”出的面,都是两头尖,长约4~5厘米,像小鱼,就叫“鱼子”。

讲究的“切鱼子”要有4种面粉,白面、玉米面、荞麦面、高粱面。除白面外,其余都是杂粮。杂粮在和面之前,都要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再加一些白面,以增加黏度。用凉水和面,再擀成0.5厘米厚的面胚,放在小面板上,用小刀切成两头尖尖的小鱼,下到开水锅里,煮熟后捞起备用。

切鱼子要用菜拌着吃,菜的数量没有规定,可多可少,一般最少要一个菜,用红辣椒丝、绿辣椒丝、洋葱丝和羊肉丝炒成菜。讲究的要做四五个菜,菜做好后,倒在切鱼子上面,再拌上蒜泥、辣椒油、醋等佐料,吃起来柔韧有劲,非常爽口。玉米面的鱼子呈黄色,高粱面鱼子呈红色、荞麦面鱼子呈淡咖啡色,三色鱼子,看起来非常悦目,可大大增加食欲。这是以杂粮为主的拌面,经过精细加工后,吃起来别有风味。

凉皮子

回族的凉皮子是一道受人欢迎的风味小吃,特别是受到妇女的喜爱。由于其形状像皮,又是凉拌着吃,所以叫“凉皮子”。

凉皮子是一种面制品,做法独特。第一步是先和面,和面时须放适量的盐。面要和得稍软。把和好的面放在盆中不断地用凉水洗,直洗到淀粉和面筋完全分离时为止。面筋取出后,剩下的洗面水就是做凉皮子的原料。不过这种原料还不能马上用,要澄清沉淀,倒去上面的清水,剩下的淀粉糊糊加适量的苏打后就是原料。凉皮子在圆形铝制的涮盘中做成,新疆有些地方用不生锈的洋铁皮来做涮盘,一般直径在40厘米,边沿高4厘米左右。做法是先在涮盘内抹上一层油,再将淀粉糊原料用铁勺舀到涮盘内,基本上一铁勺就够了,使涮盘内有薄薄一层淀粉糊。这时把涮盘放在开水锅上,旋转一下并加盖,使涮盘底部与滚水触接,而不使开水入涮盘内,三五分钟取出涮盘,凉皮子即熟。每张面皮上抹一层菜油,叠堆一起晾凉后用刀切成细条。

洗出的面筋,蒸一下,即是做凉皮子的配料。蒸熟的面筋多孔有弹性,食用时,将凉皮子切成细条,把面筋切成薄片,放入盘中,再浇上辣椒油、醋、蒜末、酱油、芝麻酱等佐料,有的还加香菜,或者加点黄瓜丝,五颜六色,其色悦目,味而诱人。盛夏,人们吃凉皮子既可消暑又可提神。

凉粉

凉粉原是汉族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称北宋时汴梁已有“细索凉粉”,后被回族所接受,也成为回族以及其他民族喜欢的食品。

凉粉可用土豆、豌豆、绿豆淀粉来做,其中绿豆淀粉为上品。新疆回族的凉粉主要是用绿豆淀粉做的。做法是将绿豆淀粉泡开,用水搅成糊状,加入适量的白矾,放到灶上,一边加热,一边不停地搅动,等到锅里的混合物全部变得透明,呈水晶状就好了。然后倒在盆中凉却。把凉好的凉粉倒扣在切熟食的案板上,切成大小不等的块状,也有用一种有造型的铁器,在上面一划,就使凉粉变成筷子粗的粉条。把加工好的凉粉放在盘子里,然后放葱末、蒜泥、醋、酱油、辣椒油、盐等佐料,拌匀以后就可以吃了。凉粉是消暑的食品,味酸辣可口,特别是到了夏季,回族人最爱吃凉粉,常常以凉粉待客。

黄面

黄面是新疆回族喜欢的一种风味小吃,因颜色油亮金黄而得名。面细如丝,柔韧耐嚼,再配上蒜、醋、辣等佐料,吃起来更加爽口,有的地方还配上烤羊肉串,更受群众的青睐。下锅煮熟的黄面丝色黄晶亮,可趁热拌菜食之。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

黄面的主要原料是盐、碱、蓬灰,葫芦、菠菜、芹菜、醋、蒜、油辣椒、芝麻酱等。做法是将面粉加淡盐水、碱水和好,加入蓬灰水揉匀,要边揉边拉,揉至面团光滑不粘手为宜,面团揉好后要盖湿布稍饧。案板上抹油,放上揉好的面团。锅内加水烧开,将面拉成细条下锅,熟后捞出,过2次凉水,淋少许清油拌开,防止粘连。吃时将凉面盛入盘中,调醋、蒜、辣椒油、芝麻酱,上放芹菜,经搅拌后即可食用。

黄面,因为是凉拌着吃,也有人叫凉面,虽然叫法不同,但是都指黄面。黄面是新疆回族的夏季消暑小吃,非常受群众的欢迎。

“阿舒拉”饭

新疆回族过“阿舒拉”节,也吃“阿舒拉”饭,其饭的主要原料有大米、鹰嘴豆、黄豆、玉米、花豆、扁豆、羊肉末、葱末等。做法是,锅里放些油,把肉末和葱末炒干,然后把洗净的各种豆放在锅里稍炒后,用水煮,煮豆时,稍加一些姜水,去其腥味。也有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

为什么要吃“阿舒拉”饭呢?有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真主派先知怒哈制造方舟。方舟造好后,怒哈带着信徒登舟,并在各种兽类和禽类中各选一对载在船上。怒哈一行刚驶船离岸,天上的水门便大开,飞流直下,地下的泉水喷涌,一时间洪水漫世。最后天上的水门渐渐闭合了,大地吸收了洪水,怒哈的方舟落到了朱迪山上。船上的人在山上等了三天三夜,找不到吃的,人们忍不住饥饿,乱喊乱叫。怒哈到山下捡了各种各样的豆子下锅煮着吃,结果几把杂豆煮了一大锅,救了不少人的命,也救了怒哈圣人的命。这就是“阿舒拉”节的来历。

现在,我国回族人民仍保留着吃杂豆粥的习俗,回民管它叫“忆苦思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