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徽泾县
24938800000011

第11章 忠孝节义(3)

家规家族的惩罚,往往起杀一儆百的作用,据说有时候就真的杀个把人。一个姓查的查济人,跟我讲过底下这个故事。有一次,有个新上任的族长,他的重要职责之一,是看护好钟秀门西边的鲶鱼山,严禁村民上山砍伐林木。新族长令行禁止,声明若有违反,一律格杀勿论。后来他的一个丫鬟上鲶鱼山砍了一根柳条。后来就给他残忍杀掉。再后来,有人说那个丫鬟是按照主人的吩咐去砍那根柳条的,比窦娥还冤。

民间故事的真实程度,往往无从考察,神龙不见首尾,但其中的原委、过程和结局,其中的背景色彩、紧张气氛和民间意识,却值得民俗学者深究一番。印度人认为意识比真实更重要,甚至更真实,所以,印度本土只有故事而无历史,这在史籍浩繁的中国,在读过大量史书的中国知识界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印度人有印度人的道理,民间故事有民间故事的价值,不然不会如此口口相传,累世绵延不绝。

每个家族每年一度的祭祖,是在祠堂里进行的。茂林吴氏的祭祖日是每年腊月廿八,全族人簇拥于吴氏大祠堂,祖宗画像高悬于享堂屏风,各类祭品陈列于供桌及香案上,焚香烧纸,读祝文,唱赞词,族长率众男丁“三跪九叩首”,不忘“祖德宗功”,然后是大摆筵席,全族人一同在祠堂里吃“年饭”;其宗族感情于一年中的这一天,这一天中的这一刻,达到炽热程度。

除了在祠堂里祭祖,每家每户还要在自己家里来一次“请祖宗”。也是悬挂祖宗画像,陈列各类祭品;祭品中有一只被腌制的猪头,穿一条猪尾巴,号称“猪头三牲”。焚香烧纸时,报祖宗名讳,请他们一个个来享祭,家长率子孙虔诚磕头。而最后一道祭礼是,往地上洒三杯米酒,放炮仗送祖宗走。

除了祭祖,泾县查济村每十年举办一次全宗族的“大斋”佛事,其目的虽然跟祭祖完全不同,但斋戒的严格,场面的隆重,宗族感情的热烈,比祭祖有过之而无不及。祠堂照壁前扎一个一丈八尺高的焦面神,其神像龇牙裂目,一手执钢叉,一手握铜铃,吓唬妖魔鬼怪。神像旁燃一盘一丈多高的七层盘香,燃七日七夜。

超度亡灵与祈求福祉,是查济“大斋”的两项主要任务。超度亡灵由一位声望卓著的大和尚主持,大和尚由四人红呢轿子抬到村子里,另有二十八名念诵经文的“忏和尚”,以及八名扬幡招魂的“金和尚”一路同来。迎接和尚的是本村士绅及“粗细乐队”;粗指鼓和锣,细指笙与笛。

村边山坡上那口发丰井,旱季不涸,雨季不溢,在查济人心目中是福祉的象征。大和尚首先被锣鼓家什引到发丰井来,在他的祈祷中,村民淘井清淤。井底有七个泉眼,淘干后很快就自动注满一池清水。叫人奇怪的是,泉水每次都盈而不溢,恰好注到井池上沿。

“大斋”佛事的主要内容是,十八名“忏和尚”跪在左右两边,一字不漏地念十卷本的《梁皇大忏经》。每一名“忏和尚”身后,都站着本村的一个识字的,看和尚有没有偷懒,是不是少念了一句两句,名曰“监忏”。“忏和尚”念半个时辰之后,就会来一阵钟鼓、罄铃、木鱼。接着是“金和尚”诵经拜忏,半个时辰后再来一阵钟鼓、罄铃、木鱼。这种劳逸结合的车轮式法事,要做七日七夜之久。查济人有俗语“忏和尚一套,金和尚一套”,就说的是这件事;比喻各说各的理,各行各的事。

到第三天,主持“大斋”的“斋醮公”将查姓全族男丁名单,贴在祠堂外墙上,从祠堂门口贴到百米之外的天申桥,其人数通常多达八千人。名单上写一个特大的“榜”字,名曰“亮榜”。于是每家每户的男女老幼,都来查找自己家里的男丁名字,找到了额手称庆,找不到就赶紧去找“斋醮公”问个明白。晚上有数十个小红灯笼挂在榜前,到次日卯时,允许村民抢了这些红灯笼送人,送给那些结了婚还没生男孩的人家。据说得了这种灯笼的夫妻,很快就会生儿子,比拜观音还灵验。每个写在榜上的男丁,都要给“斋醮公”交一份钱,以此资助“大斋”佛事,名曰“丁钱”。跟查济有来往的外村人、外县人,乃至外省的查氏家族,也会有数目不等的赞助。

查济村举办最后一次“大斋”是一九四四年。查克定老人讲起那次“大斋”的盛况,总是津津乐道,这可能是他一生中记忆最深的一件事。老人给我讲村里人如何去打“斋天粥”,“大和尚”如何在平台上“坐北方”,“金和尚”如何摆“北斗七星阵”,又如何耍杂技一样“剑悬米斗”,每个驱鬼祈福的细节,全记得一清二楚。

时过境迁,这种共同驱鬼祈福的盛大佛事,这种有效维系家族感情的宗教性仪式,这种显示家族力量的群体行为,于今不复存在。家族对家族成员的聚合力及约束力,也几乎消亡殆尽。时至今日,关于中国古代家族体系的主要维系物,只留下祠堂和家谱两样能够给我们看得到。虽然祠堂里还能看到“忠、孝、节、义”的石刻或墨书,家谱中还能看到家规族训,甚至各种姓氏的家族依然存在,但传统意义上的家族概念,已经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祠堂里没了祖宗牌位,即使有牌位的,只是摆给走马看花的游客观看,鲜有全族的祭祖,全族的“大斋”,全族的修谱;也就是说,严密而辉煌的家族体系,已经成为历史。

我于泾县的历次走访中,看到不少破败的祠堂,也看到不少零散的家谱。在泾县,不同姓氏的家谱有不同的派行排辈、家族名号、祠堂楹联、灯笼题字,甚至对祖先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其内容蔚然而大观。

茂林下马坎是吕姓人家,其祠堂门额是“渭水流长”,始姓祖是周文王下马访贤的吕望,灯笼题字是“齐国世家”,祠堂楹联是“丰溪奕世家声重,渭水分流德派清”,称祖先为“府君”或“朝奉”;

茂林九狮墩是洪姓人家,其家族名号是“洪氏三脉”,灯笼题字是“敦煌世家”,派行排辈是“奎炳贤祖宗,一福敬荣之;万世同尚友,良善永可继;德光启荣昌,文良报国祥”;

茂林齐云山是文姓人家,其派行排辈是“宣义时太,春国万收;祖居世富,永定尚周”,家族名号是“雁门世家”;

茂林溪口村是梅姓人家,其派行排辈是“昌聪亨大,春应国士,天廷尚熙”,家族名号是“汝南世家”。

公元前六百七十六年,周惠王封查邑(今山东济阳)予王室成员姬,当时姬改姬姓为查姓,号东安。泾县查济查氏家谱,以查东安为始姓祖,以三十九世查文熙为始迁祖,以六十六世查郁为中兴祖。身为池州刺史,于陵阳[7]抵御黄巢军队而战死,为唐文宗敕封王爵,谥号“忠烈”的查诚是四十八世。官封光禄寺正卿的查远[8]是五十九世。传说中遇到“金钩子李胡子”的查图源是七十世。清朝顺治皇帝御封为“代驾王”的查曰炜是七十五世。

查济查氏的家族名号是“济阳世家”,先世派行排辈是“宗偕孙申,源仲永伯,万友应志”,五宗合一后派行排辈是“继世思崇德,光宗富贵全,日从君子懋,弘达大魁元”,后续派行排辈是“仁孝传周法,声华迈汉贤”,女子派行排辈是“姿容婉雅,德音淑庄,贤能柔顺,任似姬姜”。

有关七十世祖查图源的另一则传说是,图源公行善造嘉兴桥,因年老多病精神不济,委托其女婿监造这座桥梁。该桥竣工后,老人家勃然大怒,因为他发觉桥头所刻的名字,不是自己而是女婿。为这事他告到知县那里(一说是皇帝那里),要知县给他改过来。

知县很是好奇,叫来图源公的女儿当面询问:“一个是你父亲,一个是你丈夫,你应该待哪一个更好?”

该女当即答道:“穿了衣服尽父,脱了衣服尽夫。”

知县二话没说,判图源公败诉。

图源公至死不肯原谅女婿,至死不走嘉兴桥。死后家人给他送葬,按他生前的嘱咐,搭竹筏过河,情愿额外破费钱财。位于后岸西面的嘉兴桥高悬于山谷中,当地人称它为蜻蜓桥。据说图源公的坟茔在查济村钟秀门左近,可他的送葬队伍,为何要绕到七八里而外的蜻蜓桥去,我不得而知。

至于那个知县,我想,可能早就打定主意判图源公败诉。就图源公女儿而言,对父亲是尽孝,对丈夫是尽忠,古人忠孝不可两全时,往往取忠而舍孝。所以,知县的判决,并非毫无道理。至于他为什么非判行善的图源公败诉不可,是不是以前有过节,我亦不得而知。

注释:

[1]沙陀部人:唐朝西突厥部落,早期分布于新疆博格达山、巴里坤湖一带。

[2]布政使:明清省级官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

[3]孙子语:“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4]摘自《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

[5]据说洪皓的《江梅引》四首词,为******晚年所钟爱。

[6]冷山:地处东北,金朝历史地名。

[7]陵阳:今安徽贵池青阳县。

[8]查远:其后裔有定居于浙江海宁的,被称为查氏龙山派。明朝中期,龙山派携“水木根源”匾来泾县查济认宗,该匾一直挂在查济仁孝祠堂大梁上,直到**********期间被砸毁。著名武侠小说作者的金庸(查良镛),就是查氏龙山派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