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徽泾县
24938800000017

第17章 水墨泾川(1)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旗峰公家庙门联

五代十国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位极具开拓气质的绘画巨匠,江南水墨山水画派创始人董源。在此之前,唐朝诗人王维曾有过“画中有诗”的“破墨山水”,其后的毕宏、王默等人,开创了中国水墨画的“泼墨”时代,而于水墨画集大成者,则是南唐李中主李璟的一个名叫董源的园林官员。宋朝著名书画家米芾曾如此评论董源的水墨画:“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中国水墨画讲究“点滴烟云,草草而就,不失天真”,讲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最具中国文化特质。而水墨画所用的绘画工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亦最具中国文化特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倘若没了水墨画,没了笔墨纸砚,传统中国文人将是另外一个样子,传统中国文化亦是另外一个样子。

笔墨纸砚中的精品,无疑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四种。徽州歙县有徽墨、歙砚两样,以徽墨更为著名;泾县有宣纸、宣笔两样,以宣纸更为著名。大约知道宣纸的人很多,知道宣纸产于泾县的人不多。唐朝时期,泾县隶属于皖南宣州,泾县纸品以“宣纸”之名称进贡于朝廷。到了南唐,著名词作家李后主李煜所监制的“浆白如玉、光而不滑、轻如毫毛、收而不折”的澄心堂纸[1],则是宣纸中的精品。宋代画家李伯时用这种纸画《五马图》,文学家欧阳修用它写《新唐书》及《新五代史》,诗人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给他的澄心堂纸喜不自胜,称它“滑如春冰密如茧”。

我于宣纸的知识非常粗略,也没有大量时间查阅绘画典籍,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大画家董源画他的水墨画《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就用的是宣纸,甚或就是宣纸中的澄心堂纸。然而,我亦无法相信董源舍近求远,不用近在眼前的且文人交口称誉的泾县纸品,而用别的什么地方的。

我于旧时泾县的深入了解,不免感叹累世消亡的古物何其之多,能够触摸到的何其之少。时至今日,大约惟有古民居和宣纸两样,是能够亲眼目睹的重要实物。而前者已经固定,成为经典,多数在风雨中存在了数百年且日渐颓败;而后者却依然变化,生气盎然,至今中国绘画界于国画的,尤其于中国山水画的恣意挥洒,依然主要依托于“润墨性好,吸水性强,纸面色泽经久不变”的产于泾县的宣纸。

泾县宣纸被中国书画界称之为“千年寿纸”。《红楼梦》中宝玉讲“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讲“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染”;据专家考证,宝玉、宝钗所说的雪浪纸,就是清朝的泾县宣纸。

宣纸的起源,如今漫漶莫辨。惟有一则传说,予后人以猜想之余地。中国造纸术革新家蔡伦是东汉桂阳[2]人,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造纸,以此替代体积庞大的竹简以及成本很高的缣帛用以书画。公元一一四年,汉安帝刘祜封蔡伦为龙亭侯,所以蔡伦所造的纸品,时人称之为“蔡侯纸”,后世尊蔡伦为中国造纸术发明人。

据泾县民间故事讲,蔡伦弟子中最聪明的一位叫孔丹。蔡伦去世后,孔丹要替蔡伦画像,一心造一种能够长久保存且洁白如玉的上等纸品。孔丹跋山涉水,一日来到泾县一个叫小岭的地方,炎热中捧溪水解渴,突然瞧见倒伏于水中的一棵青檀树。虽然这棵树已经朽烂,但树皮却洁白柔韧,于是孔丹“引水筑臼,砌槽打浆”,在这里造出了第一代泾县宣纸,最终心想事成。

这个传说虽然美好,却有画蛇添足的败笔。其结尾讲东汉的孔丹,将青檀造纸术传给了小岭曹氏人家,这很容易被证伪。据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记载:“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3]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由此看来,即使孔丹时代小岭有曹氏人家,也不是晚宋时期挽宣纸于末路的曹大三。

出产宣纸的泾县是得天独厚。正宗宣纸的两样主要原料,一是青檀树,二是沙田稻草,均出自泾县本地。日本商人曾采撷泾县的青檀树籽,拿回日本去种,此举若“橘逾淮为枳”,种不出泾县那样好的青檀树。泾县位于扬子江拱断褶带和皖南断陷带的过渡地带,其土质及土质的酸碱度,迥异于其它任何地方,所以这儿出产的沙田稻草成浆率高、纤维韧性强、不易腐烂,且容易提炼纸质的洁白度。

宣纸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所有非泾县出产的宣纸,也就是不曾用泾县青檀树和沙田稻草作原料,不曾用泾县杨藤汁作辅料,不曾用泾县苦竹纸帘抄制,不曾在泾县石滩上摊晒漂白,那么即使也有十八道工序,也有一百余项操作,其生产周期也长达三百余天,均统称为仿宣纸。而仿宣纸与宣纸的品质、价格以及受欢迎程度,则不可同日而语。

泾县丁家桥镇的小岭村落群,俗称九岭十三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建造于明末清初的许湾古纸槽。旧时许湾有蔡伦庙香火不断,尤其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传说中的蔡伦诞辰日,当地造纸人都要来该庙给蔡伦像烧香磕头,感激蔡伦予他们以生计,祈望宣纸业兴旺发达。

泾县各乡于明清时期的鼎盛,商业与文化的极度发达,可惜因战乱而严重受挫,或大伤元气,或一蹶不振。著名的太平天国战争,自“清朝咸丰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正月,太平军匡王赖文鸿率部七万,由石台、太平向泾县进军,清军守将易开俊坚壁死守”[4]起,至“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太平军因天京(南京)失守,驻泾太平军撤离,清廷命饶馥存为泾县知县,整顿城乡秩序”止,其拉锯战持续十年之久。

《小岭曹氏宗谱》收录一篇纪实文章,其篇名为《小岭御难记》,现摘录于下,予读者以联想之具象。

“咸丰三年春,祸缘粤贼[5]倡乱,浮江滨,犯皖省,踞金陵。维时小岭恪遵邑侯崔琳奉各大宪札谕,设乡团,集民勇,保身家。五年正月七日,邑西南乡团仝赴南邑叶家陇与贼接仗,我勇亦有与之阵亡者,贼亦败遁。继此若协吴楠攻窜城贼;若奉邑侯崔拨勇守城;若随提督军门周天受克复县城……无役不先,有警必赴……十一年二月十三日,贼乃跨山四入,蜂拥潮涌,然犹杀贼多多,卒之寡不敌众……(贼)逞杀戮,纵焚烧,屋之存百无一二,并不完全。四月二十九日,贼复入境剿掠,统前男妇老幼之死于刃、死于病、死于冻饿流亡者十有八九……瓦砾场骨月(肉)团堆,胸刳颈断,山谷间尸骸零散,鸟啄兽吞。炊烟若禁,十三宅(小岭十有三坑,曹氏环居其中)空遗山水回环,蓬莠蔓生,百千户尽是村墟寥落。”

太平天国战争于皖南尤为惨烈。泾县是皖南山区与长江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十年中太平军与清军数次将泾县作为你争我夺的主战场。泾县章渡镇以前叫漆林渡,曾有万株漆树绕青弋江两岸蜿蜒青翠。李白于《早过漆林渡寄万巨》一诗中,有“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之句。明清时期,章渡镇以水码头之繁荣而著称,是泾县商业物资重要集散地之一;一九三八年,时任中国共产党南方局书记的******,前往泾县云岭视察新四军军部,就是乘乌筏沿青弋江顺流而下,在章渡上岸的。

当年太平军与清军在章渡发生过一场空前惨烈的激战,章渡老街全部毁于战火。我们现在看到的老街,虽仍有“江南千条腿”的吊栋阁[6],仍有酱坊、药店、烟店、布店、百货店、铁匠铺等铺面或遗址,前店后坊的传统格局也隐约可辨,但其建筑的门坊、门墙、阁楼、栏板、栏杆、雕花斜撑等,却简约粗略得多。在我的想象中,那些被毁于兵燹的老房子和老店铺,应该跟查济的、黄田的、茂林的一样美轮美奂,一样奢华精致。

查济是泾县西南角的一座偏远村落,其地形乃“万山环外,三水流中”,且村落庞大,田畴富饶,家道殷实者多多,当年为太平军长期据守。《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二洪秀全》一文中,有三处提及泾县查济。

其一是:“石埭夏村寇分股纠青阳寇万馀,窜踞泾县查村,防军副将石玉龙败死南山岭。適周天受至自宁国,督天孚等力击之,寇退还查村。”

其二是:“泾县查村寇犯吴正熙垒,不利,而章家渡亦为我军所挫。”

其三是:“江长贵克太平,郭村、查村败寇窜泾县北路。”[7]

太平军“蜂拥潮涌”而来之际,泾县、太平两县“集二十七姓团练乡勇”予以防堵。二十七姓三千余名乡勇中,以小岭的曹氏、查济的查氏、茂林的吴氏、翟村的翟氏最为英勇。茂林吴海林老人替我如此分析其中的原委:“当年茂林尽是官宦人家,全是做官的,是戴红顶官帽的,一直拿的是皇家俸禄,如今皇帝有难,理应奋不顾身,忠而勇之。况且,这也是每个乡勇的‘保身家’之举,于其个人、家庭乃至宗族的生死存亡,有迫在眉睫的压力。其结果是,凡抵死抵抗太平军的村镇,遭焚毁的房子就多,茂林有大半老房子被烧掉。”

据说查济乡勇与太平军的首次“接仗”,是腊月初八吃腊八粥那天,其指挥官是清军管带郑国泰。战斗在后山残酷进行,一百余名查济乡勇与郑国泰一同战死,查济人旋即“跑反”逃难。据查济村查贵锟老人讲,当年他的祖母,随家人流落异乡十二年,到回来的时候,看到被烧毁的祖屋,其荒草长得比墙头还高。

旧时每年腊月初八,查济村民都要抬着桐城人郑国泰的灵牌,绕村周游一圈,怀念这位因指挥查济人保卫家园而殉职的皇清下级军官。我曾在村外的山谷中拨开茂盛的杂草,见到一块不大的石碑,这碑上刻有“皇清阵亡兵民之墓咸丰九年立”两排字。据村里人讲,周围山上至少有三块这样的石碑。查济人说起肩披长发的太平军总是心有余悸,至今仍有村民拿“长毛来了,长毛来了”这样的言语,恫吓不听话的小孩。

据说太平军也不是完全不讲道理,他们每到一处,会事先派人来联系,劝乡勇放下武器,按规定交纳田赋,彼此相安无事。据说后岸人没抵抗太平军,答应给太平军粮食,所以没烧房子,受损程度比查济小得多。据说查济村晋公顶以前全是老房子,后来给太平军烧得只剩下一层层荒芜至今的石砌宅基。

历时十年之久的太平天国战争,对亦儒亦商且官宦人家居多的泾县,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不单泾县的宣纸业凋敝零落,而且商人、文人纷纷外逃;如著名盐商朱鸿度的父亲举家迁至江西,如著名画家吴作人的祖父举家迁至江苏。数百年聚积起来的民间财富,就像来了一次洪水给冲走大半;数百年聚积起来的文化气脉,就像放了血一样只存奄奄一息。

幸好,泾县于商业的复兴能力尤为强大。一八七七年,也就是太平天国战争结束的第十三个年头,小岭曹氏的宣纸生产已经完全恢复,曹义发抄制出“鸿记”品牌宣纸名扬海内外。一九一一年“鸿记”宣纸在南洋国际劝业会获“超等文凭奖”,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金奖。至一九三〇年初叶,泾县宣纸业又兴旺发达起来,“鸡球”、“帆船”、“魁星”、“白鹿”等品牌广告[8],常亮相于京沪报端。可悲的是,再次发生的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接踵而至的全面内战,又使泾县宣纸业凋敝零落。至一九四九年解放前夕,全泾县只有区区五帘纸槽苟延残喘。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中国军队于卢沟桥抗击日本侵略军,从此开始了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其后不久,著名北伐军将领叶挺,以个人名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建议,提议“将****在江南各地的游击队组织一个军”,番号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九月八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此一建议。十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发表成立新四军的命令,任命叶挺为军长。一九三八年一月,新四军在汉口完成筹备工作。二月,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河南、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迅速抵达皖南歙县岩寺结集。七月,军部迁至泾县云岭,成为中国共产党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抗日军事中枢。新四军军歌中有这样两句歌词:“八省健儿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兵家必争之地的泾县,当时呈复杂政治、军事局面,共产党、国民党、日本人错杂相间。一九四〇年十月,日本军队大举进犯皖南,其中五千余人由南陵直扑云岭,企图摧毁叶挺的新四军军部。叶挺亲自率新四军皖南主力赴汀潭阻击日军。数度受挫的日军渡青弋江窜犯泾县县城,驻防县城的国民党五十二师弃城逃避。叶挺追击侵入县城的日军,旋即收复县城。为此,******致电叶挺,嘉奖其“有进无退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