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24946300000115

第115章 新闻价值论(9)

新闻价值的层次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新闻满足的是人的哪些层次的需要呢?

首先,看上去新闻似乎不能直接满足第一层次的需要。新闻不能呼吸,不能吃,不能喝,人就是一直不停地看新闻、听新闻,也不能靠新闻解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同时也是今天职业化新闻时代的新闻的表现。如果我们回顾原始状态的新闻,在原始社会人们靠古老而原始的新闻传播,发现和分享食物、水源、栖身之地等,那时候,能否得到关于这些生存资料的新闻,直接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问题。即便在今天,人们仍然需要通过新闻来了解就业、谋生等信息来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其次,我们再看“安全上的需要”。新闻作为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表现和传播,根本的作用是通过认识世界的变动和状态,来消解人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和无知。人只有认识和了解环境的变迁,才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趋利避害。新闻显然对满足人对安全的需要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我们再看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人通过新闻,获知自己在社会的地位和处境,了解自己群体和相关者的情况,从而认清自己的归属,与他人发生关系。《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与世隔绝,被切断了新闻的通道,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所以就只能生活在自己狭小的范围之内,从而与更大范围的人群和社会断绝了联系,失去了归属。离开了新闻,人就只能永远生活在“过去”,与社会脱离了关系。今天,我们通过新闻认知社会,才能让自己得到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交流和身份归属。

第四,尊重的需要。真正以人为本的新闻,不仅传播新事物,也会传播新价值。在新闻中,人的创造和才能通过人的主体性活动得到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得到映照,人的尊严和个性得到认知和评价,人的信心和理想得到印证、共鸣,从而使人受到精神鼓舞。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更是新闻的终极价值所在。新闻通过提供新的认知参照,满足人对生命意义和创造价值的认知与思考,满足人们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探索。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还包括几个基本假设:一、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二、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三、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四、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新闻的价值,不论有多少种标准,但基本上都与这些基本假设相印证。

今天,互联网时代呈现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新闻世界,归根到底是在围绕人们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需求展开的。每时每刻都在更新的新闻,不仅在追求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要,也在追求不断满足着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

新闻价值的超越性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还有这样几个基本观点:

(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会有种种例外情况。

(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激励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马斯洛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因此,需要层次理论对如何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启发作用。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到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潜力,如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待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马斯洛的理论,对新闻的价值思考具有很强的参照意义。

最基本的启示是:新闻价值具有层次性——它可以满足人的多个层次的需要。

杨保军在《试论新闻价值构成的多项性和层次性》一文指出,价值关系就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的效应关系。新闻价值关系指的是新闻价值客体之属性、功能对新闻价值主体的效应关系。(杨保军在《试论新闻价值构成的多项性和层次性》,《国际新闻界》,2002年7月)

文章指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传播活动的主体不是惟一的,而是双重的(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不同主体在追求自己新闻需求以及建立在新闻需求基础上的其他需求的过程中,与不同的客体对象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这些不同的价值关系之间又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它们一起构成了新闻价值关系系统。

在确立与事实的价值关系过程中,传播主体担当的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首先,传播主体以自己的利益、需要、兴趣、爱好、信念、信仰、理想等为基本尺度,发现、选择、确立价值活动对象;其次,传播主体还要设身处地的扮演接受主体的角色,以接受主体的利益和需求等为尺度确立自己的价值对象。

价值是客体属性、功能对主体的效应,是客体对主体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有作用和影响,就有价值,没有作用和影响,就没有价值;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积极的,就是正价值,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是消极的,就是负价值;作用和影响大,价值就大,作用和影响小,价值就小。价值标准则是衡量这种效应质与量的尺度,而且衡量这种价值效应的尺度不是唯一的,是由多方面尺度(比如主体尺度、客体尺度、一般价值尺度等)构成的尺度系统或“尺度丛”。

如果再深究一步,我们就会发现,在传统的“事实——传播者——接受者”这一线性传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人们常说的缺乏反馈环节的“单向性”,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这一模式用传播主体把事实与接受主体在“连接”中又“隔离”开来,使接受主体对事实的价值需求不能包含在传播的起始环节之中。这样,接受主体所能把握到的新闻世界完全是由传播主体选择的、塑造的、描绘的,传播主体因而成了真正的接受主体的把关人,接受主体则失去了选择事实的权利,这就从源头上排除了受众,在传播后继的其他环节上无论如何再强调受众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基本上是空话。

文章认为,对新闻传播中三大要素关系线性模式的改造应该是全方位的,应该从源头上把接受主体与事实的价值关系蕴涵进去,建立起新的三要素模式。

就动态视野中新闻价值关系的构成问题,文章指出,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主客体间的价值关系是变化、运动、发展的,如果让一个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以动态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展开,我们就能看到两条主要的“风景线”:第一,传播主体、接受主体与其各自价值活动对象的价值关系在不断地改变;第二,新闻价值客体的形态在不断地演变,新闻价值主体的主要角色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变换,从而使主要的新闻价值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杨保军指出,新闻价值构成要素属性的多样性、结构的多层性,决定了新闻价值是多层次的价值,是由多项价值组成的统一价值系统。(杨保军在《试论新闻价值构成的多项性和层次性》,《国际新闻界》,2002年7月)

文章对此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理解新闻价值的构成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研究新闻价值的结构与构成,目的在于探讨新闻价值系统中各种具体新闻价值的地位和作用,在于探讨各种具体新闻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新闻价值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既指狭义的新闻价值,即指客体具有能够消除人们认知不确定性的信息价值。同时,又指新闻客体的其他价值,即建立在新闻客体属性、功能基础之上的对主体的其他价值,诸如新闻的宣传价值、政治价值、舆论价值、知识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等。它们共同构成新闻价值完整的、多项的、多层次的系统,从而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新闻价值进行研究,也为新闻传播活动从不同方面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