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精品导视
25036600000055

第55章 小武

影片档案

出品:胡同制作电影公司1996年

类型:彩色片

片长:107分钟

导演:贾樟柯

摄影:余力为

主演:王宏伟饰小武

郝鸿建饰靳小勇

本片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和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第20届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影片;第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奖。

导演简介

贾樟柯,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年少时爱好文学,学过美术。1993年至1997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就读。1995年,贾樟柯开始电影编导工作。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史家格雷戈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贾樟柯的主要纪录片作品有《有一天,在北京》、《狗的状况》、《公共场所》、《东》等,故事片主要有《小山回家》、《嘟嘟》、《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

在中国电影作品暴露出形式化、虚假化等问题的时代背景下,贾樟柯的与众不同的电影作品的问世,不啻给人一种新的方向和希望之感。综观贾樟柯的电影,在内容上,它们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状况,记录时代进展的历程,敢于让摄影机直面人生。这种在中国电影中一直非常缺乏的现实主义信念,使他的电影呈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来自于现实生活本身的震撼。同时,贾樟柯的电影在形式上也对电影语言作出了特有的探索,例如对别的媒体形式在电影中的展现,以及对电影同期声音的运用等,通过这些来饱满和扩大电影的叙事功能和表现力量。

剧情简介

《小武》是一部纪实风格的故事片,它由独立的三段式结构组成,故事很简单:1997年的山西汾阳,梁小武是个扒手,自称是个手艺人。他戴着粗黑框眼镜,穿着大一号的西服,沉默寡言。此时的中国正在进行一场严打,汾阳也不例外,但是小武仍然借机作案。小武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压力,还有来自周围人际关系的压力。他昔日的好友靳小勇,洗手不干,如今已成为大款,即将结婚,但是并不愿意请小武出席。小武于是在歌厅乱逛,遇上在歌厅打工的梅梅。在相处的过程中,小武发觉自己喜欢上了梅梅。但是,有一天当小武再去找梅梅时,她已不辞而别。

失望的小武回到家里,也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于是,他继续百无聊赖地在大兴土木的县城晃来晃去。严打仍在继续,一次的失手,小武被抓获了。

影片分析

一、叙事结构

《小武》通过三段式故事写了小偷梁小武友情、爱情和亲情的失落及对人生的彷徨徘徊。剧本初稿有一个相当长的名字:《靳小勇的哥们儿、胡梅梅的膀家、梁长有的儿子:小武》。可以看出,贾樟柯是想把一个小偷的情感放在这一系列的人际关系中来考察当下中国的一种精神现状。

在影片的叙事方面,贾樟柯采用了段式结构,只是在这三段式组成的107分钟故事中,还是有侧重表现的部分,时间分段如下:第一段故事“小勇”30分钟,第二段故事“梅梅”49分钟,第三段故事“父亲”28分钟。贾樟柯在《小武》中还是遵循了比较传统的古典叙事规则来讲述故事。贾樟柯说:这“种生命体验它逼着你要去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有这个需要,有这个叙事的欲望。电影就是让我找到了一个比小说还要好的叙事方法。你看我的两部电影(指《小武》和《站台》)拍来拍去在叙事上都是比较传统的,不是完全没有叙事跑到非常实验的那个方向上去,就是因为叙事的确是我自己的一个需要,那些经历过的事情真的想讲出来。”在影片中,虽然小武是个走南闯北的小偷,但是在男女关系上还是比较传统和拘谨的。在歌厅歌女胡梅梅面前腼腆羞涩,不会唱一首歌,而最终在空无一人的浴室里高歌一曲。通过这个细节巧妙而深刻地将小武的内心刻画出来,同时,这场戏出现在全片107分钟的第65分钟,被安排在影片的黄金分割点上,通过对小武内心那种真实人性的一面的展示,比较自然地完成叙事上的情绪过渡,从而进一步把剧情推向高潮。

二、纪实风格

影片《小武》是采用纪录片风格来拍摄的。大量手提摄影的跟拍,长时间的镜头的关注,同期声录音等营造了一种非常真实的社会氛围。不过,由于影片本质上还是个虚构的故事,所以虽然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时代的背景和人们生存的现状,但是影片并不是单纯的纪录风格,而是在以纪录片风格为主体的基础上,糅合了一些其他的表现方法,如超现实主义等。例如影片有个场景,是一群人在花圈店前高唱卡拉OK,唱的正是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流行歌曲《心雨》,小武站在一旁轻声哼唱。再如小武在回春药店内帮助修理日光灯,灯光啪啪的闪着,反射着光怪陆离中的小武的脸。这些场面,已经明显不是一种纪录片风格了,已经有一种抽象的象征涵义在里面了。贾樟柯说:我“希望用一种很实在的东西构筑一个心理空间,用很物质的东西构筑一个很精神的电影形态。”

演员仍然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既是现实资金的约束,也是一种美学风格的考虑。贾樟柯的老同学王宏伟仍然扮演了主人公小武。影片中很多演员就是从当地找的,例如贾樟柯的少时好友就扮演了暴发户靳小勇。甚至小武的父母就是在那场戏开机前的两三个小时从临场围观的人群中发现的。这群非职业演员的本色“表演”非常出彩,再加上当地的方言对白,使影片更具有一种真实的感觉。

影片也一如贾樟柯的以前作品采用了很多当年的流行歌曲,如《心雨》一直贯穿在三个表面上互不相关的段落之中,起到一种内在叙事性的完整和情绪的整体性。同时,这些流行歌曲的使用,能让观众直接感知到故事发生的年代和氛围。大量当年歌曲的运用也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嘈杂、百无聊赖的基调。

三、人物与主题

影片对小武职业的选择非常适于表现人物及其接触的世界,是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为何选择小偷做主人公的职业,而不选择别的代表性更为广泛的职业,贾樟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觉得要谈一个作品里的角色有没有普遍性,并不在他具体的社会身份是什么,而在于你是否能从人性的角度去对这一个特定的角色加以把握。我所以会对小偷这个角色感到兴趣,是因为他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角度,通过这个角度去切入可以表现出一种很有意思的关系转换——譬如小武的朋友小勇,他本来也是个小偷,通过贩私烟,开歌厅,摇身一变,成了当地有头有脸的‘民营企业家’——这里就有一个价值关系的转换:贩私烟曻贸易,开歌厅曻娱乐业,像小勇这样的人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如鱼得水地变来变去,不断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只有小偷,到什么时候他也是个小偷。”

本来,贾樟柯准备拍的并不是《小武》,而是准备拍一个青春题材短片,他在访谈录中谈到了令他放弃短片,而重写《小武》的触动:我“以前对生活的观察找不到一个角度,但是回家后我找到了一个视点。这就是人际关系。因为回去之后,在老家发现人际关系中的那种普遍的分裂、分离的状态。”还“有就是空间的变化,我们的县要升入县级市。我的电影就在那个地方拍的。要升县级市,其实什么条件都没有,就是盖两个宾馆,扒一条街。扒房子这个情节,也是我最初萌发拍摄《小武》这部电影念头的契机之一。倒不是留恋那些老东西,只是透过这个形象的细节,可以看到社会的转型正在给这个小县城里的基层人民生活带来各种深刻的具体的影响,使我看到了一种就当下状况进行深度写作的可能。”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贾樟柯完成了《小武》的剧本写作,并很快地拍了出来。

四、影片结尾

小武在一次行窃过程中因腰间的BP机突然响起,而被当众抓住。当警察押解着被手铐铐着的小武在县城的街道上走的时候,他突然想起自己有点儿事情要顺道去办,于是就顺手将小武铐在路边的电线杆的钢丝索上。摄影机先是用近景拍摄由于被这样当街示众而感到很难堪的小武,突然之间,摄影机的镜头调转方向,以小武的视角展现出正在围观的人群。镜头晃动着,将围观的人群一个个地展现了出来,有的人意识到自己被摄影机拍摄,连忙躲避离开了,有的人定定地看着摄影机的镜头。这样就置换了故事和观众的关系,通过这种意想不到的镜语处理方式,让观众突然感到自己也像小武一样被剥夺了自由而暴露在画面之前,亲身参与和感受到小武的被羞辱被损害的自尊中去。这个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场面正是一种隐蔽的美学线索的必然发展结果——在《小武》中,人们时而完全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时而又强烈地感觉到它的作用,例如结尾的场面。摄影机的存在是为了被忘记,而它被忘记是为了更好地存在。

《小武》给中国电影留下了独特的县城形象,所塑造的小武形象也是贾樟柯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小武》不经意间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万尧)

参考书目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程青松、黄鸥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