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课外雅致生活-中国建筑
25159700000009

第9章 中国石窟寺建筑(4)

南北石窟寺是中国的佛教石窟寺。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县西峰镇西南25公里覆钟山西麓,窟龛总数达295个,计大小造像2126身。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7.5公里处的泾河北岸,东北距北石窟寺45公里,窟龛编号5个。

据《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南石窟寺系“大魏永平三年岁在庚寅(510年)四月壬寅朔十四日乙卯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泾(州)刺史安武县开国男奚康生造”。另经考证,北石窟寺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年),当时奚康生由华州刺史调任泾州刺史。

北石窟寺窟龛群分布密集,有281个筑在一个高20米,宽120米的崖面上,其余13个分布在寺沟以南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等处,只有1窟在寺沟以北的楼底村(即北一窟)。第165窟位居寺沟窟龛群中间,高14米,宽21.7米,深15.7米。窟内沿北东南三壁马蹄形高坛基上石雕7佛立像(高8米)、胁侍菩萨10身(高4米)。其中东壁(正壁)3佛4胁侍、两侧壁各2佛3胁侍。西壁门南侧雕菩萨乘象(通高3.05米)和倚坐菩萨(高3.9米),门北侧雕三头四臂阿修罗(高3.1米)和交脚菩萨(高4米)。

四壁上部和窟顶四坡均作浮雕,前帔萨埵那太子本生保存尚完整,此外浮雕内容可辨的还有坐佛、飞天、莲花、化生、佛塔等。窟门外两侧各雕一天王,高5.3米,经唐代修改。南石窟寺第1窟,高11米,宽18米,深13.2米,与北石窟寺第165窟相比,尺度略小,窟形和造像布局大体相同,仍以7佛为主像,胁侍菩萨14身,前壁门两侧亦各有弥勒菩萨1身。窟顶四坡浮雕佛传故事,现残存树下诞生、阿私陀占像、尼拘陀树、宫中娱乐、逾城出家、犍涉马辞别、树下思维等画面,窟门外雕二力士。

二、南北石窟寺的佛教禅观

观七佛是佛教禅观的重要内容。七世佛与后继的弥勒菩萨组成了第1与165窟的主题。两窟时当北魏中期,窟规模宏大,造像雄伟庄重,淳厚洗练而又兼有生动细腻,体现了由北魏早期粗犷健劲的作风向着晚期秀骨清像的过渡。在造像的模式上无疑受到龙门石窟的影响,但又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两窟比较,第1窟造像略显清秀。

两窟佛、菩萨像,富有气势和力量的阿修罗,聪慧恬静的乘象菩萨及其弟子、象奴,规模空前的浮雕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故事和佛传故事,都显示了匠师的深厚功力。

由于石质不宜作繁丽精细的装饰雕刻,多注重于明快有力的人物造型,而以彩绘弥补装饰的不足,可惜已大部分脱落。

南石窟寺除第1窟外,仅残存个别唐代窟龛,但也经过后代的改造。北石窟寺尚保存北魏数窟,如中心塔柱式的北一窟,高4.9米,宽4.7米,残深6.7米,属北魏晚期。此外有西魏、北周、隋、唐、宋诸窟龛,其中唐代窟龛占北石窟寺总数约2/3,并有显庆元年(656年)和四年、如意元年(692年)、证圣元年(695年)等纪年造像。

(第六节)万佛堂石窟

一、万佛堂石窟的构成

万佛堂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城西北9公里大凌河北崖上。石窟坐北朝南,共计16个,是中国东北部最大的石窟群,与云冈石窟属同一系统。石窟分东西2区。

西区9窟,据第5窟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记载,开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东区7窟,据第5窟内北魏景明三年(502年)《韩贞造像题记》,可知其营造于6世纪初。

二、万佛堂石窟的特点

西区分上下2层,下层为6个大窟,各窟之间还有一些小龛。除第1窟外,其余5窟由于大凌河水冲刷,前部已完全崩塌。故自第2窟起,各窟东西两侧都凿通相连,原窟门或全部堵塞,或仅露上部成为明窗。第1窟为平顶方形中心柱窟,高约5米,每壁长约7米,东西北三壁开龛,龛内造像及四角天王均系明清补作。中心柱四面开龛,上下2层,龛形皆为北魏时期,唯每面下层龛内佛像皆为后世所造,自尖拱以上,佛像、供养人及弧形华幔、化生童子等皆为北魏原作,与云冈同期造像风格极近。

第2窟仅窟顶残存北魏时期的莲花和飞天以及原窟门东上角的弥勒菩萨像。第3窟风化颇甚。第4窟为不规则长方形,高2.4米,堵塞的窟门上刻有交脚弥勒,左右有两个较小的供养菩萨,东边刻有四排千佛,另有两个小龛雕像,一为释迦、多宝,一为维摩诘、文殊。第5窟高约5

米,长7米,仅存后半部,尚可见尖拱上有5个化佛,拱端浮雕螭首,两前脚张开,尾向后翘起,卷上为拱的外边。下面为小坐佛、莲花、飞天等。东南角残留的《元景造像碑》的上半部浮雕小屋是研究北朝建筑的珍贵材料。第6窟为万佛堂最大的窟,东西长8米余,今仅存后壁正中大弥勒像,高3.2米,交脚倚坐,水波状发髻,长眼,高鼻,薄唇,有犍陀罗雕刻造型的影响,与云冈同期造像风格一致。佛后座尚有阿难像,东边上部有小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下刻小坐佛8身。此外尚残存二菩萨。

第7、8、9窟在上层,窟内雕像全部风化。

(第七节)天龙山石窟

一、天龙山石窟的构成

天龙山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40公里的天龙山麓,始创于东魏,盛于北齐、隋、唐。现存21窟,计东峰8窟,西峰13窟。其中以唐窟为最多,另外还有一些小窟龛。

石窟造像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人为的巨大破坏,优秀雕刻品多数被盗凿运往国外,现分别藏于欧洲,以及美、日等国的众多博物馆中。

二、天龙山石窟的特点

东魏的第2、3窟为双窟,方室,三壁三龛,四坡顶。

佛像跏趺坐或善跏坐,褒衣博带。胁侍菩萨披天衣,着长裙。造像承北魏传统,雕凿细腻,具有写实感。第3窟左、右壁树下思维菩萨、维摩、文殊以及两个窟的前壁浅浮雕供养人、罗汉像等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北齐的第10、16窟为窟前雕柱廊的方室窟。窟内三壁三龛,前廊只雕出当心间二根八角柱,分别以莲形柱头、栌斗承阑额,其上间隔地雕一斗三升式及人字拱,只有横拱而无纵向构件,上经枋、承檐椽。在尖楣形的石窟入口外两侧浮雕戴花冠的仁王及天部像。第10窟内正壁大龛主尊为交脚菩萨。隋代第8窟是前雕廊柱的方形中心柱窟。

前廊形制与第10、16窟略同,左壁有开皇四年(584年)题记。

窟内长、宽约4.4米。中心柱四面开龛,帷幔形龛楣,一铺三尊像。左、右、后三壁三大龛,龛内为一佛二弟子,龛外两侧并立二菩萨像。佛像跏坐于束腰仰覆莲座或须弥方座上,造像形体方整,衣纹简练。窟前雕3开间柱廊(柱已失),左壁造像记碑已风化。室内方形,三壁三大龛,各雕一佛二胁侍,均风化。唐代的第9窟为方形的露天大龛,分阶梯形的上下两层。上层雕高7~8米的善跏坐弥勒大像,造型丰满,技法纯熟。下层正中为十一面观音,左、右为骑狮、象的文殊、普贤,局部雕刻细腻华丽。唐窟雕刻精丽者是第14、18窟。第14窟是进深3米余的方室,正壁倚坐佛及胁侍菩萨立像,左、右壁为半跏坐菩萨。

第18窟三壁有三身跏趺坐佛像,各有两身半跏坐胁侍菩萨。

等身大小的白色砂岩雕像极力再现着现实人体的特征,微妙的体态变化给人以恬淡端庄的感觉,而质感极强的衣饰则反衬出富有弹性、冰洁玉润般的肌肤,形成同期最具代表性的新风格。

(第八节)龙山石窟

一、龙山石窟的构成

龙山石窟是中国道教石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之巅。其旁原有道教庙宇昊天观,系全真道著名道士宋德方及其门徒秦志安、李志全于蒙古窝阔台(太宗)

统治期间的1234~1239年间同时营造的,共有大小洞窟8个,是所知蒙、元时期惟一的道教石窟。第1窟主像为全真道长春演道真人丘处机,盘腿端坐,两侧有20身拱手侍立于云端的道者像,当系丘的诸弟子。从残存铭文可知该窟是宋德方为纪念乃师丘处机而开凿的。第2窟为三清窟,是龙山诸窟之最大者。正面为三清像,皆作金冠道服、袖手盘腿端坐的老者像。众座两端各1侍者,左右两壁各有3身冕旒垂拱的王者像,其旁各有童男童女侍立。开凿年代与第1窟相同。第3窟为卧如窟,窟浅而宽,中横一石床,一道者面容憔悴,左侧枕手垒双足而卧。道像之模仿佛教涅槃像者,此为仅见。第4窟三面开龛,龛内均为一主二侍之三身像。第5窟正面三身主像皆为后世敷泥补塑,已非原貌。第6窟仅正壁一龛,亦为三尊像,主像金冠悬裳,作禅定跏趺坐,风格与其他窟不同,有人疑为唐代作品。第7窟名披云窟,是宋德方(号披云)的弟子秦志安、李志全于1238~1239年为他造的“生祠”,是元代道教石造像中罕见的肖像作品,惜头部有残失。

第8窟原名祖堂,又称七真龛、玄门列祖祠。开凿于1234

~1236年。窟内造像7身,正面三身,左右各两身,皆袖手盘坐于长方形台座上。他们是全真道首创者王重阳及其六大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

二、龙山石窟的特点

山西是南宋、金、元之际归蒙古族统治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道教的一支全真道早期得到较大发展的地区之一。龙山石窟造像题材,除少数道教普遍敬奉的三清尊神外,大多是该支派尊为开山祖师的造像。在丘处机住持的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前身)等元代造像久已不存的今天,龙山石窟相当完整地保存着具有全真道特色的雕刻品,是很可宝贵的。